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豫南地区菱斑食植瓢虫室内外种群抗寒性研究
1
作者 陈俊华 王小盼 +3 位作者 郭世保 侯冰仪 张唯一 刘红敏 《中国瓜菜》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59-165,共7页
为明确豫南地区菱斑食植瓢虫(Epilachna insignis)的抗寒能力与低温驯化反应,利用过冷却点测定仪测定其过冷却点和结冰点,并分析其频次分布。结果表明,菱斑食植瓢虫卵的过冷却点(-23.69℃)和结冰点(-21.31℃)最低;4龄幼虫的过冷却点(-6... 为明确豫南地区菱斑食植瓢虫(Epilachna insignis)的抗寒能力与低温驯化反应,利用过冷却点测定仪测定其过冷却点和结冰点,并分析其频次分布。结果表明,菱斑食植瓢虫卵的过冷却点(-23.69℃)和结冰点(-21.31℃)最低;4龄幼虫的过冷却点(-6.77℃)和结冰点(-3.93℃)最高;菱斑食植瓢虫雌雄成虫过冷却点和结冰点差异显著,雄成虫过冷却点(-19.61℃)和结冰点(-17.67℃)均显著低于雌成虫过冷却点(-14.23℃)和结冰点(-11.49℃),且室内种群雌雄成虫过冷却点和结冰点均与自然种群无显著差异。同一虫龄、虫态不同个体间过冷却点与结冰点的变化均符合正态分布。抗寒驯化处理结果表明,随处理温度的降低,雌成虫的死亡率逐渐升高,各冷藏驯化处理过冷却点差异均不显著,以8℃冷藏驯化结冰点最低(-13.9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菱斑食植瓢虫 过冷却点 结冰点 抗寒性
下载PDF
云南食植瓢虫族的系统位置及属间关系 被引量:2
2
作者 王红 曹诚一 《Zoological Research》 CAS CSCD 1993年第2期118-127,共10页
本文对云南食植瓢虫族昆虫形态学,特别是跗爪基齿,上颚侧齿,雌、雄性外生殖器等性状的研究,讨论了本族的属间关系;应用分支系统学的原理和方法,对本族系统位置的研究进行了尝试。采用最大同步法对本族5个属8个性状状态进行了分支分析,... 本文对云南食植瓢虫族昆虫形态学,特别是跗爪基齿,上颚侧齿,雌、雄性外生殖器等性状的研究,讨论了本族的属间关系;应用分支系统学的原理和方法,对本族系统位置的研究进行了尝试。采用最大同步法对本族5个属8个性状状态进行了分支分析,其结果与传统分类结果有一定的差异。结论支持将食植瓢虫属分为3个亚属,其中2个为新亚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植瓢虫 系统位置 属间关系
下载PDF
食植瓢虫亚科三种幼虫的形态及亚科特征记述 被引量:2
3
作者 张春玲 綦立正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1年第3期249-254,共6页
本文对三种食植瓢虫亚科幼虫的形态作了记述,还结合以往对本亚科幼虫的研究,提出了亚科的鉴别特征,对食植瓢虫属与裂臀瓢虫属幼虫的属征也一并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瓢虫 食植瓢虫亚科 幼虫
下载PDF
云南食植瓢虫亚科部分种类区系研究(鞘翅目:瓢虫科) 被引量:1
4
作者 张晓宁 欧晓红 《Entomotaxonomia》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B08期53-60,共8页
食植瓢虫亚科Epilachninae隶属鞘翅目Coleoptera、瓢虫科Coccinellidae,云南记载75种,以东洋区分布为主。本次调查共鉴定29种,其中东洋区种类20种,占69%;跨古北区-东洋区种类8种,占27.6%;古北区-东洋区-澳洲区种类1种,占3.4%。包括食植... 食植瓢虫亚科Epilachninae隶属鞘翅目Coleoptera、瓢虫科Coccinellidae,云南记载75种,以东洋区分布为主。本次调查共鉴定29种,其中东洋区种类20种,占69%;跨古北区-东洋区种类8种,占27.6%;古北区-东洋区-澳洲区种类1种,占3.4%。包括食植瓢虫属Epilachna15种,裂臀瓢虫属Henosepilachna7种,崎齿瓢虫属Afidenta1种,长崎齿瓢虫属Afissula4种,小崎齿瓢虫属Afidentula2种。海拔1200~2000m之间是物种分布最丰富的区域,有20种;海拔2000m以上15种;海拔1200m以下12种。云南特有种3种,即木通食植瓢虫E.clematicola Cao et Xiao、横带食植瓢虫E.parainsignis Pang et Mao和剑川食植瓢虫E.jianchuanensis Cao et Xiao;广布种3种:马铃薯瓢虫H.vigintioctomaculata(Motschulsky)、茄二十八星瓢虫H.vigintioctopunctata(Fabricius)和大豆瓢虫Afissula misera(Weise)。明确寄主植物11科40种,增补19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鞘翅目 瓢虫 食植瓢虫 区系 分布 寄主
下载PDF
四川峨眉山食植瓢虫属三新种(鞘翅目:瓢虫科) 被引量:1
5
作者 曾涛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32-33,共2页
记述食植瓢虫属EpilachnaChevrolat,1 837三新种 ,即网纹食植瓢虫E .dictyodromasp .nov .、峨眉食植瓢虫E .omeiensissp .nov .和勺端食植瓢虫E .arytaenoideasp .nov .
关键词 鞘翅目 瓢虫 食植瓢虫 新种 四川
下载PDF
端尖食植瓢虫和柳蓝叶甲的过冷却点测定 被引量:1
6
作者 韩光荣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7年第18期135-136,139,共3页
[目的]明确端尖食植瓢虫、柳蓝叶甲各虫态的过冷却点和结冰点。[方法]采用数字万用电表和低温培养箱对端尖食植瓢虫和柳蓝叶甲1~3龄幼虫、蛹和雌雄成虫分别进行过冷却点和结冰点测定。[结果]端尖食植瓢虫的不同发育阶段过冷却点和结冰... [目的]明确端尖食植瓢虫、柳蓝叶甲各虫态的过冷却点和结冰点。[方法]采用数字万用电表和低温培养箱对端尖食植瓢虫和柳蓝叶甲1~3龄幼虫、蛹和雌雄成虫分别进行过冷却点和结冰点测定。[结果]端尖食植瓢虫的不同发育阶段过冷却点和结冰点由高到低顺序为1龄幼虫[(-12.83±0.25),(-12.14±0.14)℃]、成虫[(-15.45±0.20),(-13.67±0.24)℃]、2龄幼虫[(-16.26±0.21),(-14.73±0.15)℃]、蛹[(-18.87±0.23),(-16.65±0.18)℃]、3龄幼虫[(-22.65±0.09),(-19.67±0.09)℃]。柳蓝叶甲的不同发育阶段过冷却点和结冰点略低于端尖食植瓢虫,其由高到低顺序为1龄幼虫[(-13.74±0.15),(-13.15±0.24)℃]、2龄幼虫[(-16.12±0.21),(-14.28±0.16)℃]、3龄幼虫[(-17.05±0.15),(-15.73±0.20)℃]、蛹[(-19.57±0.13),(-17.25±0.16)℃]、成虫[(-22.73±0.12),(-19.69±0.10)℃]。端尖食植瓢虫和柳蓝叶甲的雌成虫过冷却点和结冰点都低于雄成虫,端尖食植瓢虫雌成虫的过冷却点和结冰点分别为(-15.67±0.19)、(-14.81±0.22)℃,雄成虫分别为(-15.23±0.21)、(-12.53±0.26)℃,柳蓝叶甲雌成虫的过冷却点和结冰点分别为(-18.66±0.21)、(-18.11±0.22)℃,雄成虫分别为(-18.24±0.19)、(-17.23±0.26)℃。[结论]端尖食植瓢虫和柳蓝叶甲不同发育阶段的过冷却点和结冰点均存在显著差异,2种昆虫各自的雌、雄成虫的过冷却点差异不显著,而结冰点呈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端尖食植瓢虫 柳蓝叶甲 抗寒性 过冷却点
下载PDF
两种杀虫剂防治端尖食植瓢虫药效试验 被引量:1
7
作者 韩光荣 陈春燕 张佑国 《山东林业科技》 2014年第3期97-98,96,共3页
端尖食植瓢虫为20世纪80年代山东省新纪录种,危害大叶白蜡,多年来为人忽视,鲜见对其报道。近年来在徂徕山林场大量暴发,给林业造成极大损失。为了探索有效的防治方法,为端尖食植瓢虫的防治提出科学合理的建议,本试验选用10%溴氰虫酰胺... 端尖食植瓢虫为20世纪80年代山东省新纪录种,危害大叶白蜡,多年来为人忽视,鲜见对其报道。近年来在徂徕山林场大量暴发,给林业造成极大损失。为了探索有效的防治方法,为端尖食植瓢虫的防治提出科学合理的建议,本试验选用10%溴氰虫酰胺可分散油悬浮剂和2.5%溴氰菊酯乳油对泰安市徂徕山林场内端尖食植瓢虫进行防治,并以2%阿维菌素乳油及清水为对照。结果表明这两种药剂对端尖食植瓢虫具有很好的防治效果,对2龄幼虫的防效基本能达到95%以上,对3龄幼虫的防效可以达到90%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杀虫剂 端尖食植瓢虫 药效试验
下载PDF
云南食植瓢虫族Epilachnini的分类与分布 被引量:1
8
作者 曹诚一 《西南林学院学报》 1990年第2期192-202,共11页
我国大巴山以南至云贵高原一带是食植瓢虫数量较多的地区,特别是云南省的西南部和南部邻近东南亚地区,属于东洋区系,食植瓢虫种类十分丰富。本文将云南省已发现的食植瓢虫族的5个属、45种作出检索表,将各种在云南省内、外及邻近各国的... 我国大巴山以南至云贵高原一带是食植瓢虫数量较多的地区,特别是云南省的西南部和南部邻近东南亚地区,属于东洋区系,食植瓢虫种类十分丰富。本文将云南省已发现的食植瓢虫族的5个属、45种作出检索表,将各种在云南省内、外及邻近各国的分布列表;说明这个类群属于东洋区系,滇南区则多属印度马来西亚地区的种类。通过这一研究结果,对云南省食植瓢虫族的生物资源分布一目了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 食植瓢虫 分系 分布 区系 检索表
下载PDF
木通食植瓢虫幼虫及卵的超微形态与生物学研究
9
作者 王红 《西南林学院学报》 1992年第2期192-200,共9页
本文着重研究了木通食植瓢虫(Epilachna clematicola Cao et Xiao)卵壳以及幼虫体表超微形态,为其分类提供了依据。通过对其年生活史、发育起点温度、有效积温的研究,建立了不同虫期及全世代的历期预测式;测定结果表明:木通食植瓢虫在... 本文着重研究了木通食植瓢虫(Epilachna clematicola Cao et Xiao)卵壳以及幼虫体表超微形态,为其分类提供了依据。通过对其年生活史、发育起点温度、有效积温的研究,建立了不同虫期及全世代的历期预测式;测定结果表明:木通食植瓢虫在昆明地区一年发生2代,与野外实际发生情况比较,基本上是吻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通食植瓢虫 幼虫 形态 生物学
下载PDF
海南岛食植瓢虫属一新种和二种新记录(鞘翅目:瓢虫科) 被引量:2
10
作者 彭正强 庞虹 庞雄飞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88-91,共4页
论述了采自海南岛的食植瓢虫属Epilachna一新种和二种中国新记录 :拟球端食植瓢虫E .paraglobiera新种 ;同亨食植瓢虫E .donghoiensisHoang ,1978中国新记录 ;戈特克食植瓢虫E .gokteikaKapur,196 1中国新记录。
关键词 瓢虫 食植瓢虫 新种 新记录 中国
下载PDF
广西食植瓢虫亚科种类补遗和订正
11
作者 曾涛 《广西植保》 1995年第4期4-5,共2页
广西食植瓢虫亚科种类补遗和订正曾涛(广西农科院植保所南宁530007)食植瓢虫亚科Epilachninae隶属于鞘翅目Coleoptera、多食亚目Polyphaga、扁甲总科Cucujoidea、瓢虫科Coccin... 广西食植瓢虫亚科种类补遗和订正曾涛(广西农科院植保所南宁530007)食植瓢虫亚科Epilachninae隶属于鞘翅目Coleoptera、多食亚目Polyphaga、扁甲总科Cucujoidea、瓢虫科Coccinellidae。全世界已知约8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植瓢虫 亚科 种类
下载PDF
云南食植瓢虫亚科两新种记述 被引量:1
12
作者 胡胜昌 章士美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7年第4期30-33,共4页
记述了云南食植瓢虫亚科2新种,一为Epilachnamenglunensissp.nov;二为E.puisp.nov,并对其形态特征与近似种作了比较,指出其相异处。
关键词 瓢虫 食植瓢虫 新种 云南
下载PDF
湖北省武当山食植瓢虫属一新种(鞘翅目:瓢虫科)
13
作者 彭正强 庞虹 任顺祥 《Entomotaxonomia》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28-130,共3页
记述食植瓢虫属 1新种 :锤端食植瓢虫 Epilachna malleforma sp.nov.,采自湖北省武当山南岩 ,模式标本存中国热带农业科学研究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关键词 鞘翅目 瓢虫 食植瓢虫 新种 湖北
下载PDF
几种常用杀虫剂对端尖食植瓢虫幼虫和成虫的室内毒力测定 被引量:2
14
作者 郑金柱 殷红燕 +2 位作者 王志勇 张富娥 吕新民 《绿色科技》 2021年第1期133-135,共3页
为筛选出防治端尖食植瓢虫(Epilachna quadricollis Dieke)的高效药剂,采用浸渍法测定了4种常用杀虫剂对端尖食植瓢虫不同龄期幼虫和成虫的毒力。不同龄期的毒力结果表明:高龄期的端尖食植瓢虫对药物具有更强的抵抗能力。不同药剂的毒... 为筛选出防治端尖食植瓢虫(Epilachna quadricollis Dieke)的高效药剂,采用浸渍法测定了4种常用杀虫剂对端尖食植瓢虫不同龄期幼虫和成虫的毒力。不同龄期的毒力结果表明:高龄期的端尖食植瓢虫对药物具有更强的抵抗能力。不同药剂的毒力结果表明:新烟碱类杀虫剂烯啶虫胺对端尖食植瓢虫的毒理最高,施用后24 h后对端尖食植瓢虫的致死中浓度(LC^(50))最低为0.84 mg/L,其次是溴氰菊酯、阿维菌素、氟啶虫酰胺,最低的LC_(50)分别为2.33 mg/L、3.74 mg/L和7.73 m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端尖食植瓢虫 杀虫剂 毒力 致死中浓度 浸渍法
下载PDF
食植瓢虫属Epilachna中国新记录种及两种幼虫的形态记述(鞘翅目:瓢虫科)
15
作者 曾涛 庞雄飞 《Entomotaxonomia》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14-119,共6页
记述食植瓢虫属 Epilachna Chevrolat3种中国新记录种及其 2种幼虫形态 ,编制了该属中国已知幼虫种类检索表。新记录种和幼虫标本均保存于南京农业大学昆虫标本室。
关键词 鞘翅目 瓢虫 食植瓢虫 新记录种 幼虫 中国
下载PDF
菱斑食植瓢虫危害栝楼研究初报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胜宝 张先平 《陕西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29-30,共2页
研究结果表明,菱斑食植瓢虫在汉中地区1年1代,以幼虫及成虫啃食栝楼植株叶片,一般减产10%左右,用40%氧化乐果乳油1000倍液于幼虫发生盛期喷雾防治,防效达94.8%。
关键词 菱斑食植瓢虫 栝楼 危害
下载PDF
菱斑食植瓢虫生物学特性及其防治 被引量:1
17
作者 刘宏谋 赵顺卿 +2 位作者 李明周 孙玉琳 张萌 《昆虫知识》 CSCD 1993年第4期223-224,共2页
(艹舌)蒌是一种重要中药材。近几年来,菱斑食植瓢虫在中牟县(艹舌)蒌上发生普遍,为害严重,造成大量枯叶和死株,成为(艹舌)蒌上最主要的害虫。如1988~1990年中牟县林业局及林场的几十棵(艹舌)蒌受害十分严重。最多一株上有虫3800头,一般... (艹舌)蒌是一种重要中药材。近几年来,菱斑食植瓢虫在中牟县(艹舌)蒌上发生普遍,为害严重,造成大量枯叶和死株,成为(艹舌)蒌上最主要的害虫。如1988~1990年中牟县林业局及林场的几十棵(艹舌)蒌受害十分严重。最多一株上有虫3800头,一般500多头,最少300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菱斑食植瓢虫 生物学特征 防治
下载PDF
广西食植瓢虫属五新种(鞘翅目:瓢虫科) 被引量:2
18
作者 曾涛 杨莲芳 《Entomotaxonomia》 CSCD 1996年第3期193-200,共8页
本文记述采自广西的食植瓢虫属Epilachna5新种,即花端食植瓢虫Epilachnaanthodea,sP.nov.,短叶食植瓢虫E.brachyloba,sp.nov.,浪平食植瓢虫E.langpingensis... 本文记述采自广西的食植瓢虫属Epilachna5新种,即花端食植瓢虫Epilachnaanthodea,sP.nov.,短叶食植瓢虫E.brachyloba,sp.nov.,浪平食植瓢虫E.langpingensis,sp.nov,靴管食植瓢虫E.ocreata,sp.nov.和管刺食植瓢虫E.siphonechinulata,sp.nov.模式标本除花端食植瓢虫E.anthodea(正模♂和配模♀)及短叶食植瓢虫E.brachyloba(正模♂,配模♀和副模1♂)保存在南京农业大学植保系外,其余标本均存在广西农科院植保研究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鞘翅目 瓢虫 食植瓢虫 新种
全文增补中
食植瓢虫亚科的分类研究概况
19
作者 吴雅萍 《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2010年第3期1-8,共8页
随着生态农业的发展,生物防治在应用上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食植瓢虫亚科由于其食性的专一性,在农业杂草的防治上有重要的经济意义。本文介绍了食植瓢虫亚科Epilachninae的研究历史和研究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并介绍了我国在该领域... 随着生态农业的发展,生物防治在应用上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食植瓢虫亚科由于其食性的专一性,在农业杂草的防治上有重要的经济意义。本文介绍了食植瓢虫亚科Epilachninae的研究历史和研究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并介绍了我国在该领域内研究历史和现状,为其生物防治作用做了理论上的准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植瓢虫亚科 分类 研究历史 生物防治
下载PDF
端尖食植瓢虫在山东寄主扩散风险评价
20
作者 陈荣 冯军利 冯磊 《山东林业科技》 2014年第4期80-81,116,共3页
本实验应用嗅觉仪测试了端尖食植瓢虫对分布在山东境内木犀科常见植物,近缘科黄杨科、槭树科、大戟科和金缕梅科常见植物,以及发生地常见植物的选择性。结果表明:木樨科的白蜡树对其有明显的招引,表明端尖食植瓢虫有可能会对其取食、危... 本实验应用嗅觉仪测试了端尖食植瓢虫对分布在山东境内木犀科常见植物,近缘科黄杨科、槭树科、大戟科和金缕梅科常见植物,以及发生地常见植物的选择性。结果表明:木樨科的白蜡树对其有明显的招引,表明端尖食植瓢虫有可能会对其取食、危害;小叶女贞有可能成为其潜在的危害对象,其余木樨科、黄杨科、槭树科、大戟科和金缕梅科的山东省常见的树种,以及瓢虫发生地周围林木则对排斥有明显的排斥作用,表明这些植物不会成为端尖食植瓢虫的危害和寄主对象。这一结果表明其寄主扩散范围有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端尖食植瓢虫 寄主 扩散风险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