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食源性低聚肽的成分分析及持钙能力探讨
1
作者 吴昊怡 李开天 《食品界》 2024年第4期130-132,共3页
本研究探讨了食源性低聚肽成分分析以及持钙能力,研究期间采取实验研究模式,在分析7种食源性低聚肽主要成分后,基于CPP对照进行低聚肽持钙能力分析,最终得出持钙能力最好的食源性低聚肽,并针对该低聚肽提出开发应用的建议。仅以本文,供... 本研究探讨了食源性低聚肽成分分析以及持钙能力,研究期间采取实验研究模式,在分析7种食源性低聚肽主要成分后,基于CPP对照进行低聚肽持钙能力分析,最终得出持钙能力最好的食源性低聚肽,并针对该低聚肽提出开发应用的建议。仅以本文,供我国食品研发部门借鉴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源性低聚肽 研发部门 成分分析 借鉴与参考 研究探讨
下载PDF
不同嘌呤含量食源性低聚肽对高尿酸血症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李华娴 李娅 王文岚 《中国疗养医学》 2023年第3期225-230,共6页
目的测定不同食物来源食源性低聚肽的嘌呤含量,研究不同嘌呤含量食源性低聚肽对高尿酸血症大鼠模型血尿酸水平、肾功能和肾脏结构的影响。方法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测定10种不同取材的食源性低聚肽进行嘌呤含量,大豆肽为高嘌呤,绿豆肽和豌... 目的测定不同食物来源食源性低聚肽的嘌呤含量,研究不同嘌呤含量食源性低聚肽对高尿酸血症大鼠模型血尿酸水平、肾功能和肾脏结构的影响。方法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测定10种不同取材的食源性低聚肽进行嘌呤含量,大豆肽为高嘌呤,绿豆肽和豌豆肽为中嘌呤,海洋鱼骨肽、海洋鱼蛋白肽、玉米肽、小麦肽、大米肽、白蛋白肽和核桃肽为低嘌呤。选取大豆肽、绿豆肽和海洋鱼蛋白肽为高、中、低嘌呤食源性低聚肽作为大鼠灌胃干预物质。10%果糖构建高尿酸血症大鼠模型;实验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别嘌呤醇组和高、中、低嘌呤含量食源性低聚肽灌胃组,分别在建模7 d、14 d、21 d和28 d取血检测各组大鼠血尿酸、血肌酐和血尿素氮,在28 d实验结束后取肾组织通过HE染色观察肾脏的组织学改变。结果高嘌呤含量的大豆肽在实验4个时间点具有降低血尿酸的作用(P<0.05),建模7 d、14 d、21 d、28 d,模型组血尿酸值分别为(98.7±4.3)μmol/L、(95.6±2.3)μmol/L、(95.2±2.3)μmol/L、(60.15±14.5)μmol/L;高嘌呤大豆肽组血尿酸值分别为(72.4±19.2)μmol/L、(71.0±12.7)μmol/L、(75.6±6.8)μmol/L、(36.81±6.1)μmol/L;且明显改善肾脏损伤、并且降低血肌酐和尿素氮(P<0.05),建模7 d、14 d、21 d、28 d,模型组血肌酐值分别为(26.9±1.1)μmol/L、(27.3±2.0)μmol/L、(28.1±0.9)μmol/L、(39.79±3.5)μmol/L,高嘌呤大豆肽组血肌酐值分别为(24.2±2.4)μmol/L、(23.1±1.5)μmol/L、(23.5±1.2)μmol/L、(29.67±2.3)μmol/L;建模7 d、14 d、21 d、28 d,模型组血尿素氮值分别为(15.9±2.2)mmol/L、(14.4±2.6)mmol/L、(14.9±0.5)mmol/L、(21.60±3.5)mmol/L,高嘌呤大豆肽组血尿素氮值分别为(9.5±4.1)mmol/L、(5.5±2.3)mmol/L、(5.2±2.6)mmol/L、(17.09±1.3)mmol/L。但是中低嘌呤食源性低聚肽仅在建模7 d与大豆肽作用相似,在建模后期无降低尿酸、改善肾损伤的作用;低嘌呤的海洋鱼蛋白肽在建模14 d还有升高血尿酸的作用。结论食源性低聚肽的嘌呤含量与来源食物并不一致。大豆食源性低聚肽能够持续降低模型大鼠的血尿酸、减轻肾脏损伤和肾脏功能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源性低聚肽 高尿酸血症 血尿酸 血肌酐 肾脏功能
下载PDF
基于分子质量分布的食源性低聚肽品质评价 被引量:34
3
作者 林峰 马勇 +3 位作者 徐亚光 金镇涛 任玮 蔡木易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28-131,共4页
研究收集了12种市面在售的不同来源的食源性低聚肽粉样品,采用高效凝胶色谱法绘制出样品的分子量分布图,并通过GPC软件分析各自的分子量分布范围和集中区域,重点分析了低聚肽样品在分子量1000以下、最小二肽(Gly-Gly)和最大三肽(Trp-Trp... 研究收集了12种市面在售的不同来源的食源性低聚肽粉样品,采用高效凝胶色谱法绘制出样品的分子量分布图,并通过GPC软件分析各自的分子量分布范围和集中区域,重点分析了低聚肽样品在分子量1000以下、最小二肽(Gly-Gly)和最大三肽(Trp-Trp-Trp)分子量区间内以及20种常见氨基酸平均分子量以下的比例。实验结果表明,在所检测的样品中有5种低聚肽样品的品质较好,5种样品的品质一般,还有2种样品的品质较差。进而在蛋白质含量测定以及酸溶蛋白含量测定的常规检测基础上,提出更加深入的品质评价指标,具体包括:(1)食源性低聚肽粉产品的分子量1 000以下的比例应达到85%以上;(2)产品在分子质量132~576区间内所占的比例应在65%以上;(3)产品的分子质量137以下所占比例应在5%以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源性低聚肽 品质评价 分子量分布
下载PDF
食源性低聚肽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 被引量:20
4
作者 任玮 金振涛 +2 位作者 陈亮 蔡木易 易维学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44-46,共3页
对工业化生产的食源性低聚肽进行了清除DPPH自由基、抑制亚油酸自氧化2种体系下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的研究。结果表明:在清除DPPH自由基体系中,卵白肽和大豆肽的抗氧化活性最高,其IC50分别为5.767,6.268mg/mL。在抑制亚油酸自氧化体系中,... 对工业化生产的食源性低聚肽进行了清除DPPH自由基、抑制亚油酸自氧化2种体系下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的研究。结果表明:在清除DPPH自由基体系中,卵白肽和大豆肽的抗氧化活性最高,其IC50分别为5.767,6.268mg/mL。在抑制亚油酸自氧化体系中,大豆肽和海洋胶原肽对于亚油酸自氧化的抑制率分别达到了75.16%和58.69%。几种食源性低聚肽均有不同程度的抗氧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源性低聚肽 抗氧化活性 DPPH 亚油酸
下载PDF
不同取材的食源性低聚肽嘌呤含量测定及其在痛风患者营养治疗中的应用探讨
5
作者 林峰 马勇 +3 位作者 徐亚光 金镇涛 任玮 蔡木易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3-16,共4页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7种不同取材的食源性低聚肽样品进行嘌呤含量检测,检测结果由低到高分别为玉米蛋白低聚肽、乳清蛋白低聚肽、卵白蛋白低聚肽、大豆蛋白低聚肽、海洋蛋白低聚肽、海洋胶原低聚肽以及海洋骨原低聚肽。其中前3种为低...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7种不同取材的食源性低聚肽样品进行嘌呤含量检测,检测结果由低到高分别为玉米蛋白低聚肽、乳清蛋白低聚肽、卵白蛋白低聚肽、大豆蛋白低聚肽、海洋蛋白低聚肽、海洋胶原低聚肽以及海洋骨原低聚肽。其中前3种为低嘌呤食物,后2种为高嘌呤食物,中间的2种为中嘌呤食物。这与各自取材原料的食品嘌呤等级相一致。鉴于上述低嘌呤肽达到低嘌呤食品的要求,结合肽自身的生理功能,探讨其在痛风患者营养治疗中的应用,认为低嘌呤肽可作为优质的蛋白补充源,缓解痛风患者的合并症,促进尿酸的排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源性低聚肽 嘌呤 痛凤 营养治疗
下载PDF
牦牛血抗氧化低聚肽的稳定性及与其他食源性低聚肽抗氧化互作分析 被引量:5
6
作者 肖岚 李诚 +1 位作者 程小平 杜昕 《江苏农业科学》 2019年第15期226-226,227-232,共7页
通过菌酶联合法发酵制备牦牛血低聚肽(分子量<1ku),研究其氨基酸组成、热稳定性、酸碱稳定性、金属离子稳定性、冻融稳定性及对食品辅料的稳定性;同时,运用等辐射分析法评价3种食源性低聚肽按不同比例组合后组合肽的抗氧相互作用。... 通过菌酶联合法发酵制备牦牛血低聚肽(分子量<1ku),研究其氨基酸组成、热稳定性、酸碱稳定性、金属离子稳定性、冻融稳定性及对食品辅料的稳定性;同时,运用等辐射分析法评价3种食源性低聚肽按不同比例组合后组合肽的抗氧相互作用。结果表明,牦牛血低聚肽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100℃水浴热处理5h后的·OH清除活性仍有84.32%。牦牛血低聚肽在pH值为6~10,即高pH值下·OH清除活性几乎没有受到影响,而低pH值条件下的·OH清除能力较差。Zn^2+、Cu^2+对牦牛血低聚肽的·OH清除活性影响较大,当二者浓度达到500mg/L时,其·OH清除活性保持率仅为49.35%、46.15%;K^+、Mg^2+对其·OH清除活性影响较小。牦牛血低聚肽对·OH清除活性保持率随冻融次数增多而降低。食品辅料NaCl对其·OH自由基清除活性有增效作用,特别是NaCl添加量为0.5%~1.5%时,而当NaCl添加量为1.5%~2.5%时,增效作用不明显;葡萄糖浓度为8%~10%时,对其·OH清除活性有明显抑制作用;柠檬酸对其·OH清除活性有明显抑制作用,但柠檬酸浓度变化对其·OH清除活性影响不大。牦牛血低聚肽的体外抗氧化活性优于商品化的大豆低聚肽以及鱼胶原低聚肽,将3种食源性低聚肽按比例组合后,在DPPH模型和脂质过氧化抑制能力模型中,大部分组合低聚肽表现出较强的协同作用,组合低聚肽中的牦牛血低聚肽比例超过50%时表现出拮抗作用;在ABTS模型中组合低聚肽中的牦牛血低聚肽比例越高协同作用越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牦牛血 稳定性 抗氧化互作作用 食源性低聚肽
下载PDF
食源性低聚肽的消化吸收机制及营养功能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7
作者 黄梦君 许淑芳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21年第10期55-58,共4页
综述了食源性低聚肽在人体内的消化吸收机制及营养功能的研究进展,并展望了食源性低聚肽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 食源性低聚肽 营养功能
下载PDF
浅析食源性低聚肽的致敏风险
8
作者 王俊娟 孙善峰 +2 位作者 姚璐 刘曼曼 车会莲 《中国食品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11-315,共5页
食源性低聚肽是以食用蛋白为原料水解的产物,分子质量小于1000 u,一般由2~10个氨基酸构成,可不需消化或稍加消化即可吸收,吸收利用率较高。食源性低聚肽具有一些生理活性功能,如抗氧化、抗菌,抑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活性等。近年来,食源... 食源性低聚肽是以食用蛋白为原料水解的产物,分子质量小于1000 u,一般由2~10个氨基酸构成,可不需消化或稍加消化即可吸收,吸收利用率较高。食源性低聚肽具有一些生理活性功能,如抗氧化、抗菌,抑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活性等。近年来,食源性低聚肽被广泛应用于食品、保健品及化妆品等行业。从理论上来说,一般形成抗原表位至少需要5个氨基酸,由2~10个氨基酸组成的食源性低聚肽能够形成抗原表位而存在IgE介导过敏的潜在风险。据此,本文对可能引起食源性低聚肽致敏风险的因素,如存在抗原表位和可能发生交叉过敏反应进行分析,并对可能用于评价食源性低聚肽致敏性的方法进行介绍,对如何降低食源性低聚肽致敏风险的加工方法进行探讨,为食源性低聚肽的更广泛应用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源性低聚肽 致敏风险 致敏性评价 致敏风险的加工方法
下载PDF
食源性低聚肽的成分分析及持钙能力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刘文颖 王憬 +3 位作者 潘兴昌 董哲 谷瑞增 蔡木易 《中国食品添加剂》 CAS 2020年第7期46-52,共7页
采用两步酶解法制备出海洋胶原肽、海洋骨原肽、海洋蛋白肽、乳清肽、卵白肽、玉米肽、大豆肽7种食源性低聚肽,对其基础理化成分、氨基酸组成和分子量分布进行分析,然后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低聚肽的持钙能力。成分分析显示:... 采用两步酶解法制备出海洋胶原肽、海洋骨原肽、海洋蛋白肽、乳清肽、卵白肽、玉米肽、大豆肽7种食源性低聚肽,对其基础理化成分、氨基酸组成和分子量分布进行分析,然后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低聚肽的持钙能力。成分分析显示:7种低聚肽的蛋白质含量很高,均在80%以上;所有低聚肽均具各自的氨基酸构成特点,不同低聚肽氨基酸含量不同;低聚肽是小分子肽的混合物,以分子量在132~576u之间的肽为主。持钙能力实验结果显示:大豆肽的持钙效果最好,在6mg/mL和10mg/mL的添加浓度下,钙损失率分别为8.55%和5.49%。其它肽在6mg/mL和10mg/mL的添加浓度下,钙损失率均在35.95%至60.20%之间,其中乳清肽持钙效果相对较好。通过评价不同低聚肽的持钙能力,可用于筛选食源性促钙吸收肽,为进一步动物试验或临床试验提供促钙吸收活性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源性低聚肽 成分分析 持钙能力 促钙吸收作用
下载PDF
食源性低聚肽的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抑制作用 被引量:14
10
作者 刘文颖 林峰 +4 位作者 陈亮 金振涛 谷瑞增 鲁军 蔡木易 《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9-13,共5页
在对海洋胶原低聚肽、乌鸡低聚肽、玉米低聚肽、小麦低聚肽、大豆低聚肽的基础理化成分和分子量分布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其ACE抑制作用进行了考察。组成分析显示:5种食源性低聚肽中蛋白质含量很高,均达到了85%以上;分子量大多为1000 u... 在对海洋胶原低聚肽、乌鸡低聚肽、玉米低聚肽、小麦低聚肽、大豆低聚肽的基础理化成分和分子量分布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其ACE抑制作用进行了考察。组成分析显示:5种食源性低聚肽中蛋白质含量很高,均达到了85%以上;分子量大多为1000 u以下(均在85%以上),主要分布在132~576 u范围内。ACE抑制作用实验结果显示:这5种食源性低聚肽的ACE抑制活性均呈显著的量效关系,半抑制浓度IC_(50)值在0.53-2.76 mg/mL之间,其中玉米低聚肽的ACE抑制作用最强,乌鸡低聚肽的ACE抑制作用最弱。研究明确了食源性低聚肽的ACE抑制作用,为其作为降血压保健食品的开发利用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源性低聚肽 理化成分 ACE抑制作用
原文传递
超滤法去除食源性低聚肽中的细菌内毒素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艳 林峰 +1 位作者 张海欣 蔡木易 《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340-343,共4页
目的:探讨超滤法去除食源性低聚肽中细菌内毒素的效果。方法:采用凝胶法半定量检测5种食源性低聚肽中细菌内毒素的含量;利用膜材料为聚醚砜、截留分子质量为3000、5000、10000、30000、50000的超滤离心管去除样品溶液中的内毒素,评价... 目的:探讨超滤法去除食源性低聚肽中细菌内毒素的效果。方法:采用凝胶法半定量检测5种食源性低聚肽中细菌内毒素的含量;利用膜材料为聚醚砜、截留分子质量为3000、5000、10000、30000、50000的超滤离心管去除样品溶液中的内毒素,评价不同截留分子质量超滤膜的内毒素清除效果;综合考虑内毒素清除率、超滤速度、生产效率、产品回收率等因素,选定截留分子质量为13000的卷式超滤膜进行工艺放大。结果:截留分子质量为3000、5000、10000的超滤膜可将内毒素控制在50 EU/g以内,截留分子质量为30000和50000的超滤膜可分别将内毒素控制在50-200 EU/g、200-400 EU/g范围内;经截留分子质量为13000的卷式超滤膜超滤后,食源性低聚肽样品中细菌内毒素〈50 EU/g,清除率〉97.5%,产品回收率〉75%。结论:超滤法可有效去除食源性低聚肽中细菌内毒素,并且具有可重复利用、生产成本低等优点,适合用于工业化生产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源性低聚肽 细菌内毒素 超滤
原文传递
食源性低聚肽的体外消化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王憬 刘丹 +2 位作者 冯晓文 谷瑞增 刘文颖 《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238-247,共10页
利用生物酶解法制备大豆肽、卵白肽、玉米肽、乳清肽、海洋骨原肽、海洋胶原肽、海洋蛋白肽7种食源性低聚肽,对其基础理化成分和氨基酸组成进行分析。然后在模拟胃肠道消化生理条件下,对7种低聚肽经胃蛋白酶和胰蛋白酶消化处理,对消化... 利用生物酶解法制备大豆肽、卵白肽、玉米肽、乳清肽、海洋骨原肽、海洋胶原肽、海洋蛋白肽7种食源性低聚肽,对其基础理化成分和氨基酸组成进行分析。然后在模拟胃肠道消化生理条件下,对7种低聚肽经胃蛋白酶和胰蛋白酶消化处理,对消化产物进行分子质量分布的分析和基于疏水性进行分离的反相色谱的分析,评价各种低聚肽的消化稳定性。结果显示,7种低聚肽95%以上未被胃蛋白酶消化,90%以上未被胰蛋白酶消化,绝大部分将以肽的形式被直接吸收,由此确定了通过高效液相色谱评价食源性低聚肽体外消化稳定性的体系方法,证实了食源性低聚肽具有良好的体外消化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源性低聚肽 胃蛋白酶 胰蛋白酶 消化稳定性 色谱分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