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社区环境中食源性沙门菌的分布菌型及耐药性消除试验
1
作者 周艳 杨赟 +1 位作者 张晓亮 孙吉能 《中国现代医生》 2009年第15期191-192,242,共3页
目的研究H市社区食源性沙门菌的分布、菌型、耐药性及耐药性消除。方法按GB/T4789-2003分离、鉴定沙门菌并用标准血清分型,纸片琼脂扩散(K-B)法测定耐药性,SDS高温处理消除耐药性。结果自5类食品(130份样本)分离到沙门菌47株,属3群6个... 目的研究H市社区食源性沙门菌的分布、菌型、耐药性及耐药性消除。方法按GB/T4789-2003分离、鉴定沙门菌并用标准血清分型,纸片琼脂扩散(K-B)法测定耐药性,SDS高温处理消除耐药性。结果自5类食品(130份样本)分离到沙门菌47株,属3群6个血清型,主要是鼠伤寒沙门菌(25株,53.19%),其次是肠炎沙门菌、猪霍乱沙门菌。三型沙门菌的多重耐药株分别是60.00%(15/25)、33.33%(3/9)、28.57%(2/7)。经SDS高温处理可使80.00%的耐药株的耐药性逆转。结论H市食源沙门菌菌型集中,主要是鼠伤寒沙门菌,耐药性严重,它们中有60.00%菌株是多重耐药株,但对哌拉西林、亚胺培南、环丙沙星敏感。SDS高温处理可使80.00%菌株的多重耐药性消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源性沙门菌 耐药性 耐药性消除
下载PDF
食源性沙门菌流行趋势及耐药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2
作者 翁蕊 辜依海 张微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3542-3549,共8页
沙门菌病是主要的食源性疾病,构成了全球范围内主要的公共卫生问题,我国由沙门菌引起的食源性疾病也占首位。研究发现,肉制品可能是人类沙门菌病主要的传染源,且近年来在全球范围内,肉制品中耐药性沙门菌的检出率居高不下,这使临床医生... 沙门菌病是主要的食源性疾病,构成了全球范围内主要的公共卫生问题,我国由沙门菌引起的食源性疾病也占首位。研究发现,肉制品可能是人类沙门菌病主要的传染源,且近年来在全球范围内,肉制品中耐药性沙门菌的检出率居高不下,这使临床医生治疗时可选择的药物受到限制。随着家禽肉类食品的日益全球化,沙门菌病的控制可能会面临更严峻的挑战,因此控制沙门菌的传播需要采取新的综合干预策略。本文综述概述了近年来国内外食源性沙门菌流行趋势,回顾了我国多个省市从肉制品或肉制品生产链中检出肠炎沙门菌、鼠伤寒沙门菌、德尔卑沙门菌的情况,从耐药情况和耐药机制两方面简述了食源性沙门菌耐药性,分析了食源性耐药菌通过食物链和粪-口途径在养殖业-社区-医院间的传播模式,以期为沙门菌的监测、治疗、预防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源性沙门菌 流行趋势 耐药性 养殖业-社区-医院 传播
下载PDF
食源性沙门菌检测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陈凤仙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第31期32-33,共2页
目的探讨食源性沙门菌检测方法。方法人工制作食源性沙门菌污染样品90份,分别使用传统细菌监测方法以及酶联免疫吸附法,对比两种检测方法的检测结果。结果在两种检测方法的检测结果方面,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结果显著优于传统细菌监测,差... 目的探讨食源性沙门菌检测方法。方法人工制作食源性沙门菌污染样品90份,分别使用传统细菌监测方法以及酶联免疫吸附法,对比两种检测方法的检测结果。结果在两种检测方法的检测结果方面,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结果显著优于传统细菌监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食源性沙门菌检测方面,酶联免疫吸附法能够提高检测速度以及准确性,从而确保受污染食品可以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在食品卫生以及口岸检疫等方面有重要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源性沙门菌 检测 食品卫生 检疫
下载PDF
2011-2017年深圳市食源性沙门菌血清分型及耐药分析 被引量:9
4
作者 林爱红 夏俊杰 +2 位作者 梁焯南 贺连华 陈妙玲 《实用预防医学》 CAS 2019年第4期495-496,共2页
目的了解2011-2017年深圳市食源性沙门菌的血清型分布及耐药情况,为制定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GB 4789-2010及GB 4789-2016对2011-2017年深圳超市、农贸市场销售的生肉、生禽、水产品、豆制品等食品中分离... 目的了解2011-2017年深圳市食源性沙门菌的血清型分布及耐药情况,为制定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GB 4789-2010及GB 4789-2016对2011-2017年深圳超市、农贸市场销售的生肉、生禽、水产品、豆制品等食品中分离的468株沙门菌进行沙门菌菌种鉴定和血清分型;采用临床实验室标准研究所(CLSI)推荐的纸片扩散法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和结果判读,确定耐药表型。结果 468株食源性沙门菌89.3%自畜肉、生禽中检出,可分为42个血清型,德尔卑、鼠伤寒、伦敦、阿贡纳、斯坦利、韦太夫雷、肠炎株7种沙门菌为主要血清型,共占53.6%。沙门菌对美罗培南、亚胺培南以外的18种抗生素均有不同程度的耐药,以四环素和链霉素耐药率最高,2017年耐药率分别达64.6%和55.4%。食源性沙门菌多重耐药情况严重,2017年多重耐药菌株比例达31.5%,最多的是对12种抗生素产生耐药。结论深圳市售食品沙门菌污染以生禽、畜肉为主,食源性沙门菌耐药形势严峻,耐药性沙门菌尤其是多重耐药性沙门菌成为公共健康的潜在威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源性沙门菌 血清型 耐药性
原文传递
广西食源性沙门菌主动监测网建立及其结果分析 被引量:5
5
作者 李秀桂 唐振柱 +3 位作者 黄兆勇 黄彦 诸葛石养 姚雪婷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CAS 2010年第7期1765-1767,共3页
目的:建立食源性沙门菌疾病主动监测,发现沙门菌污染和疾病发生关系,为食源性沙门菌溯源分析和消费预警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食品中沙门菌检验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方法沙门菌检验》(GB/T4789.4-2008);腹泻... 目的:建立食源性沙门菌疾病主动监测,发现沙门菌污染和疾病发生关系,为食源性沙门菌溯源分析和消费预警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食品中沙门菌检验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方法沙门菌检验》(GB/T4789.4-2008);腹泻标本中沙门菌检验参照国际沙门菌监测(GSS)提供的方法。结果:10个监测点共检出沙门菌85株33种血清型,其中食品株61株28种血清型,人原株24株9种血清型。12类食品中有8类食品检出沙门菌,其中生畜禽肉是沙门菌污染高危食品,检出率达41.67%,食品种类间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4.65,P<0.005),地区污染分布无统计学意义(χ2=0.189,P>0.05)。结论:食源性沙门菌污染和疾病发生较重,应加强和完善主动监测工作,是防控和降低食源性沙门菌疾病发生的重要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源性沙门菌 污染 疾病 主动监测
原文传递
食源性非伤寒沙门菌的感染 被引量:1
6
作者 马越 陈鸿波 金少鸿 《中国药事》 CAS 2002年第3期172-172,共1页
关键词 非伤寒沙门 沙门感染 食源性沙门菌耐药性 抗生素
下载PDF
2014—2018年江西省食源性疾病患者沙门菌分离株MLST分型及流行特征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彭思露 周厚德 +5 位作者 游兴勇 童微 刘成伟 姜茗 刘道峰 张强 《中国食品卫生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538-1544,共7页
目的掌握江西省食源性疾病患者沙门菌分离株优势ST(MLST)型及其时空分布特征、流行趋势,分析血清型与ST型的对应关系。方法以分离自2014—2018年江西省食源性疾病患者的313株沙门菌为研究对象,采用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技术对菌株进行... 目的掌握江西省食源性疾病患者沙门菌分离株优势ST(MLST)型及其时空分布特征、流行趋势,分析血清型与ST型的对应关系。方法以分离自2014—2018年江西省食源性疾病患者的313株沙门菌为研究对象,采用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技术对菌株进行基因分型,探讨ST型别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与血清型的对应关系。结果313株沙门菌共分为39种ST型,占比最高的是ST34(32.59%),其次是ST11(15.97%)、ST19(11.50%)。每年的优势ST型基本为ST34、ST11、ST19,地区间ST型分布存在差异:上饶市ST型种类最多(20种),其次是抚州市(15种)、景德镇市(14种);南昌市优势ST型别为ST11、新余和鹰潭市优势ST型为ST19,而其他地市的优势ST型均为ST34。313株沙门菌共分为30个血清型,优势血清型为4,[5],12:i:-(30.35%)、肠炎沙门菌(15.97%)、鼠伤寒沙门菌(14.06%)。结论江西省食源性疾病患者沙门菌分离株的ST型别较多,年度流行ST型以ST34、ST11、ST19为主。这三种优势ST型在江西省不同地区间均有分布,但ST型在时空分布上也存在地区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源性疾病患者沙门 MLST 流行特征 江西省
原文传递
2006-2020年美国沙门菌跨州暴发案例分析 被引量:6
8
作者 张婧萱 黄美恋 +6 位作者 刘玥 顾桂敏 杨红霞 华德 张亚淋 裴迎新 许学斌 《疾病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837-844,共8页
食源和宠物源沙门菌感染造成的疾病负担已成为美国重大公共卫生问题。本文通过分析2006—2020年美国153件食源性沙门菌跨州暴发(SMSFBD)和34件宠物源沙门菌跨州暴发(SMSPBD)案例的病原血清型分布、疾病负担、食物归因和处置结果等指标,... 食源和宠物源沙门菌感染造成的疾病负担已成为美国重大公共卫生问题。本文通过分析2006—2020年美国153件食源性沙门菌跨州暴发(SMSFBD)和34件宠物源沙门菌跨州暴发(SMSPBD)案例的病原血清型分布、疾病负担、食物归因和处置结果等指标,描述美国不同群体在不同社会经济发展阶段对加工食品消费特征的变化。同时,观察到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大流行期间,随着社交活动和食品采购频次的减少,导致被动降低了食源暴露风险;随着居家生活时间增加等一系列生活方式的改变,导致原本流行于2018年新型庭院养殖活禽,却于2020年引发美国暴发史上波及范围最广、病例数最多、菌型最复杂的SMSPBD。该结果提示,其他国家和地区防控食源和宠物源沙门菌暴发,可借鉴发达国家跨部门主动监测的策略,建立和运行与其疾病流行特征、疾病预防控制能力以及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匹配的食品与养殖生态安全预警体系,以应对各种新型食源性和生态型的沙门菌病不断变化的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源性沙门菌跨州暴发 宠物源沙门跨州暴发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主动监测
原文传递
实时荧光PCR法快速分离食源性致病菌 被引量:5
9
作者 江晓 叶艳华 +3 位作者 王炜 金萍 陈晓蔚 丁洁 《预防医学情报杂志》 CAS 2012年第4期317-319,共3页
目的建立快速的食源性沙门菌和志贺菌检测方法,以提高对该菌的检验速度和准确性,为公共卫生,食源性致病菌监测,突发性群体性食物中毒事件提供技术支持。方法采用实时荧光PCR法和培养法对40份不同类食品进行沙门菌和志贺菌的检测,并对分... 目的建立快速的食源性沙门菌和志贺菌检测方法,以提高对该菌的检验速度和准确性,为公共卫生,食源性致病菌监测,突发性群体性食物中毒事件提供技术支持。方法采用实时荧光PCR法和培养法对40份不同类食品进行沙门菌和志贺菌的检测,并对分离的菌株进行血清分型和定量检测,比较两种方法的特异性,灵敏度,准确性。结果采用实时荧光PCR法检测40份样本,其中8份沙门菌核酸阳性,阳性率20%;采用培养法检测这40份样本,4份样品分离出沙门菌,阳性率10%,且4份样品经核酸检测均为阳性,32份核酸阴性样本采用培养法检测,均未分离到沙门菌和志贺菌。结论实时荧光PCR法结合传统分离培养法适宜食品中沙门菌,志贺菌的快速筛查鉴定及食物中毒等突发事件的快速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时荧光PCR 培养法 食源性沙门菌 食源性志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