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8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食源性病原及其毒素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
1
1
作者
陈念
赵斌
+2 位作者
王乾蕾
潘柯伊
高向阳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7年第25期99-104,共6页
食源性病原包括细菌、真菌、病毒、朊病毒和原虫,它们在生产加工及储运环节污染食物,同时不断分泌包含毒素在内的各种成分到细胞外直至自身死亡和裂解,其中一些病原菌及其毒素能耐受复杂的食物加工,直至进入人体干扰细胞生理过程并引发...
食源性病原包括细菌、真菌、病毒、朊病毒和原虫,它们在生产加工及储运环节污染食物,同时不断分泌包含毒素在内的各种成分到细胞外直至自身死亡和裂解,其中一些病原菌及其毒素能耐受复杂的食物加工,直至进入人体干扰细胞生理过程并引发疾病。详细介绍了如何利用各种"组"学(包括蛋白质组、肽组、代谢组和食品组学)技术检测和寻找食源性病原微生物的生物标志物,深入了解其产毒机理、毒力和致病机理,及对胁迫的适应能力。这对于追踪食源性病原微生物内、外毒素的来源,保证食品安全并控制食源性疾病爆发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源性病原
细菌
真菌
毒素
蛋白质组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如何在养禽生产中减少食源性病原的污染
2
作者
吴红专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8-48,共1页
关键词
养禽生产
食源性病原
食
源
性疾病
感染
防制措施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美正研制检测食源性病原的生物传感器
3
作者
刘海霞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03年第12期60-61,共2页
关键词
美国
食源性病原
检测
生物传感器
研制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猪肉加工、流通过程中主要食源性病原细菌的监测
被引量:
14
4
作者
黄金林
何蕊
+3 位作者
许海燕
苏洁
潘志明
焦新安
《中国食品学报》
EI
CAS
CSCD
2006年第6期121-125,共5页
猪肉安全是食品安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食源性病原细菌是猪肉安全的重点监测对象。选择猪肉加工、流通过程的主要环节,应用PCR技术对沙门氏菌、产单核细胞李斯特菌、空肠弯曲菌、结肠弯曲菌和大肠杆菌O157等主要食源性病原细菌进行跟...
猪肉安全是食品安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食源性病原细菌是猪肉安全的重点监测对象。选择猪肉加工、流通过程的主要环节,应用PCR技术对沙门氏菌、产单核细胞李斯特菌、空肠弯曲菌、结肠弯曲菌和大肠杆菌O157等主要食源性病原细菌进行跟踪监测。结果表明:在所监测的6个环节中,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病原菌污染,其中取内脏环节污染率最高,达49%;在监测的病原菌中,结肠弯曲菌的污染率最高,平均污染率为8.4%。取内脏、冷藏和销售环节是猪肉发生病原菌交叉污染的关键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肉
食源性病原
细菌
监测
原文传递
贝类食源性传染病病原及其消除方法的研究进展
5
作者
李斌
陈碧鹃
+3 位作者
方建光
张继红
蒋增杰
贾永超
《水产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598-603,共6页
关键词
贝类
食源性病原
种类
消除方法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食源性疾病及食源性疾病微生物的监测是全球性工作
被引量:
11
6
作者
杜萍
王心祥
付竹霓
《医学动物防制》
2008年第3期221-222,共2页
关键词
食
源
性疾病爆发
病微生物
监测
公共卫生问题
SARS疫情
食源性病原
禽流感疫情
发生频率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一种采用微波炉加热快速提取细菌DNA用于PCR扩增的方法
被引量:
31
7
作者
王琼
唐俊妮
+3 位作者
汤承
陈娟
刘骥
陈炼红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5年第2期150-155,共6页
利用微波加热原理,探索一种快速、简单、高效提取细菌DNA用于常规PCR快速检测的方法.在微波炉额定功率800 W条件下分别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单增李斯特氏菌、副溶血弧菌、沙门氏菌以及志贺氏菌6种常见食源性病原菌进行微波处理...
利用微波加热原理,探索一种快速、简单、高效提取细菌DNA用于常规PCR快速检测的方法.在微波炉额定功率800 W条件下分别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单增李斯特氏菌、副溶血弧菌、沙门氏菌以及志贺氏菌6种常见食源性病原菌进行微波处理,离心取上清,获取细菌DNA,将样本DNA进行PCR扩增及琼脂糖凝胶电泳进行验证.并进一步采用微波加热方法针对6种病原菌最低检出浓度和混合提取6种病原菌DNA的PCR检测进行分析.6种病原菌在微波炉中加热40-130 s的上清DNA样本均能用于常规PCR扩增.针对检出浓度的分析表明,副溶血弧菌的最低检出浓度为103cfu/ml,金黄色葡萄球菌为104cfu/ml,肠出血性大肠杆菌为105cfu/ml,肠炎沙门氏菌和福氏志贺氏菌的最低检出浓度为106cfu/ml,针对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杆菌的的最低检出浓度为107cfu/ml.进行6种混合菌微波共提取时,其中5种病原菌的特异性基因都能扩出,并且条带很亮.该微波提取方法具有快速,简单,高效的特点,能满足大部分食源性病原菌的常规PCR检测需求,大大节约了时间和成本,具有广泛的适用性,为细菌快速分子检测提供了简便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炉加热
DNA提取
PCR扩增
食源性病原
细菌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如何避免李斯特菌中毒
8
《家庭用药》
2019年第1期62-62,共1页
贵刊2018年9月刊的“八面来风”中提到,“冰箱里的李斯特菌是致命的食源性病原之一”,讲得较清楚,但是未说明如何杀灭李斯特茵。是通过高温?还是微波炉?这实在叫读者不知如何防止“中毒”。我自己就曾有过把熟食从冰箱里取出,再加热后食...
贵刊2018年9月刊的“八面来风”中提到,“冰箱里的李斯特菌是致命的食源性病原之一”,讲得较清楚,但是未说明如何杀灭李斯特茵。是通过高温?还是微波炉?这实在叫读者不知如何防止“中毒”。我自己就曾有过把熟食从冰箱里取出,再加热后食用,结果发生严重腹泻的惨痛教训,虽不知是不是李斯特菌引起的,但也说明冰箱中确实存在很多微生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斯特菌
中毒
食源性病原
严重腹泻
冰箱
微波炉
微生物
原文传递
题名
食源性病原及其毒素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
1
1
作者
陈念
赵斌
王乾蕾
潘柯伊
高向阳
机构
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生物医药系
国家中药现代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山健康产品分中心
中山市食品药品检验所
华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
出处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7年第25期99-104,共6页
基金
中山市社会公益重大专项(2015B2296)
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2016A020210007)
文摘
食源性病原包括细菌、真菌、病毒、朊病毒和原虫,它们在生产加工及储运环节污染食物,同时不断分泌包含毒素在内的各种成分到细胞外直至自身死亡和裂解,其中一些病原菌及其毒素能耐受复杂的食物加工,直至进入人体干扰细胞生理过程并引发疾病。详细介绍了如何利用各种"组"学(包括蛋白质组、肽组、代谢组和食品组学)技术检测和寻找食源性病原微生物的生物标志物,深入了解其产毒机理、毒力和致病机理,及对胁迫的适应能力。这对于追踪食源性病原微生物内、外毒素的来源,保证食品安全并控制食源性疾病爆发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食源性病原
细菌
真菌
毒素
蛋白质组学
Keywords
Foodborne pathogens
Bacteria
Fungus
Mycotoxins
Proteomies
分类号
TS207 [轻工技术与工程—食品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如何在养禽生产中减少食源性病原的污染
2
作者
吴红专
机构
美国奥本大学家禽系
出处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8-48,共1页
关键词
养禽生产
食源性病原
食
源
性疾病
感染
防制措施
分类号
S858.31 [农业科学—临床兽医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美正研制检测食源性病原的生物传感器
3
作者
刘海霞
出处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03年第12期60-61,共2页
关键词
美国
食源性病原
检测
生物传感器
研制
分类号
R155.5 [医药卫生—营养与食品卫生学]
TP212.3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猪肉加工、流通过程中主要食源性病原细菌的监测
被引量:
14
4
作者
黄金林
何蕊
许海燕
苏洁
潘志明
焦新安
机构
江苏省人兽共患病学重点实验室
出处
《中国食品学报》
EI
CAS
CSCD
2006年第6期121-125,共5页
基金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30425031)
江苏省重点开放实验室开放课题(K05013)
+1 种基金
江苏省社会发展指导性科技计划(BS2006535)
江苏省教育厅自然科学研究指导性计划(OK051097)
文摘
猪肉安全是食品安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食源性病原细菌是猪肉安全的重点监测对象。选择猪肉加工、流通过程的主要环节,应用PCR技术对沙门氏菌、产单核细胞李斯特菌、空肠弯曲菌、结肠弯曲菌和大肠杆菌O157等主要食源性病原细菌进行跟踪监测。结果表明:在所监测的6个环节中,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病原菌污染,其中取内脏环节污染率最高,达49%;在监测的病原菌中,结肠弯曲菌的污染率最高,平均污染率为8.4%。取内脏、冷藏和销售环节是猪肉发生病原菌交叉污染的关键点。
关键词
猪肉
食源性病原
细菌
监测
Keywords
Pork Foodbome bacterial pathogens Surveillance
分类号
TS251.7 [轻工技术与工程—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
原文传递
题名
贝类食源性传染病病原及其消除方法的研究进展
5
作者
李斌
陈碧鹃
方建光
张继红
蒋增杰
贾永超
机构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农业部海洋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重点开放实验室
青岛农业大学农学与植物保护学院
出处
《水产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598-603,共6页
基金
农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项目(nyhyzx07-047)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06BAD09A10)
关键词
贝类
食源性病原
种类
消除方法
Keywords
molluscan shellfish
food-borne pathogen
classification
elimination technique
分类号
S944.4 [农业科学—水产养殖]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食源性疾病及食源性疾病微生物的监测是全球性工作
被引量:
11
6
作者
杜萍
王心祥
付竹霓
机构
烟台职业学院
烟台市芝罘区卫生防疫站
出处
《医学动物防制》
2008年第3期221-222,共2页
关键词
食
源
性疾病爆发
病微生物
监测
公共卫生问题
SARS疫情
食源性病原
禽流感疫情
发生频率
分类号
R155.3 [医药卫生—营养与食品卫生学]
R711.3 [医药卫生—妇产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一种采用微波炉加热快速提取细菌DNA用于PCR扩增的方法
被引量:
31
7
作者
王琼
唐俊妮
汤承
陈娟
刘骥
陈炼红
机构
西南民族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出处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5年第2期150-155,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371781)
四川省应用基础项目(14JC0702)
教育部新世纪人才支持计划(NCET-11-0847)
文摘
利用微波加热原理,探索一种快速、简单、高效提取细菌DNA用于常规PCR快速检测的方法.在微波炉额定功率800 W条件下分别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单增李斯特氏菌、副溶血弧菌、沙门氏菌以及志贺氏菌6种常见食源性病原菌进行微波处理,离心取上清,获取细菌DNA,将样本DNA进行PCR扩增及琼脂糖凝胶电泳进行验证.并进一步采用微波加热方法针对6种病原菌最低检出浓度和混合提取6种病原菌DNA的PCR检测进行分析.6种病原菌在微波炉中加热40-130 s的上清DNA样本均能用于常规PCR扩增.针对检出浓度的分析表明,副溶血弧菌的最低检出浓度为103cfu/ml,金黄色葡萄球菌为104cfu/ml,肠出血性大肠杆菌为105cfu/ml,肠炎沙门氏菌和福氏志贺氏菌的最低检出浓度为106cfu/ml,针对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杆菌的的最低检出浓度为107cfu/ml.进行6种混合菌微波共提取时,其中5种病原菌的特异性基因都能扩出,并且条带很亮.该微波提取方法具有快速,简单,高效的特点,能满足大部分食源性病原菌的常规PCR检测需求,大大节约了时间和成本,具有广泛的适用性,为细菌快速分子检测提供了简便手段.
关键词
微波炉加热
DNA提取
PCR扩增
食源性病原
细菌
Keywords
microwave heating
DNA extraction
PCR amplification
foodborne pathogen
分类号
TS201.3 [轻工技术与工程—食品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如何避免李斯特菌中毒
8
出处
《家庭用药》
2019年第1期62-62,共1页
文摘
贵刊2018年9月刊的“八面来风”中提到,“冰箱里的李斯特菌是致命的食源性病原之一”,讲得较清楚,但是未说明如何杀灭李斯特茵。是通过高温?还是微波炉?这实在叫读者不知如何防止“中毒”。我自己就曾有过把熟食从冰箱里取出,再加热后食用,结果发生严重腹泻的惨痛教训,虽不知是不是李斯特菌引起的,但也说明冰箱中确实存在很多微生物。
关键词
李斯特菌
中毒
食源性病原
严重腹泻
冰箱
微波炉
微生物
分类号
R378.994 [医药卫生—病原生物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食源性病原及其毒素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陈念
赵斌
王乾蕾
潘柯伊
高向阳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7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如何在养禽生产中减少食源性病原的污染
吴红专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03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美正研制检测食源性病原的生物传感器
刘海霞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03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猪肉加工、流通过程中主要食源性病原细菌的监测
黄金林
何蕊
许海燕
苏洁
潘志明
焦新安
《中国食品学报》
EI
CAS
CSCD
2006
14
原文传递
5
贝类食源性传染病病原及其消除方法的研究进展
李斌
陈碧鹃
方建光
张继红
蒋增杰
贾永超
《水产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食源性疾病及食源性疾病微生物的监测是全球性工作
杜萍
王心祥
付竹霓
《医学动物防制》
2008
1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一种采用微波炉加热快速提取细菌DNA用于PCR扩增的方法
王琼
唐俊妮
汤承
陈娟
刘骥
陈炼红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5
3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如何避免李斯特菌中毒
《家庭用药》
2019
0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