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76种常用食物寒热属性与六类营养素含量相关性的多元分析 被引量:5
1
作者 章涵 赵玉霞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467-1469,共3页
目的研究分析食物寒热属性与营养素含量之间的相关性、数量关系和依赖性。方法首先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从典籍中选取176种常用食物作为研究样本,以这176种食物的寒热属性及各种营养素含量作为处理因素,利用统计学原理,探索研究它们之间... 目的研究分析食物寒热属性与营养素含量之间的相关性、数量关系和依赖性。方法首先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从典籍中选取176种常用食物作为研究样本,以这176种食物的寒热属性及各种营养素含量作为处理因素,利用统计学原理,探索研究它们之间的相关性。结果食物的寒热属性与营养素之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结论不同属性的食物在某些营养素含量上具有显著性的差异,可根据等级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建立回归方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物属性 营养素 相关性 多元分析
下载PDF
食物的热温平凉属性
2
《北京物价》 1999年第6期20-20,共1页
关键词 食物属性 平凉 大白菜 祖国医学 黑木耳 提高生活质量 饮食结构 药食同源 胡萝卜 防病治病
下载PDF
干寒属性食物与干寒环境因素对小鼠生物表征的影响
3
作者 玉苏甫.吐尔逊 陈敬博 +5 位作者 赵洪霄 陶艳丽 李明华 王学武 胡传国 哈力甫.阿布拉 《西部中医药》 2018年第1期61-64,共4页
目的:观察干寒属性食物与干寒环境双因素对小鼠生物表征的影响。方法:将健康雄性ICR小鼠3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15只,每日称体质量、测进食量、饮水量、大便量、小便量并观察各种生物表征的变化。结果:生物表征方面,与对照组相比... 目的:观察干寒属性食物与干寒环境双因素对小鼠生物表征的影响。方法:将健康雄性ICR小鼠3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15只,每日称体质量、测进食量、饮水量、大便量、小便量并观察各种生物表征的变化。结果:生物表征方面,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生物表征第14天表现出舌质暗红,少津,皮毛稀疏,少光泽,蜷缩少动,倦怠,淡漠,反应迟钝,扎堆眯眼,嗜睡,大便半成形、半湿,小便色清长;第21天表现出青紫舌,皮毛松弛,暗淡无光泽,蜷缩少动,倦怠淡漠,反应迟钝,扎堆眯眼,大便不成形、黏糊状,小便色清量少。体质量方面,与对照组相比,第7天干预组小鼠体质量减轻,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14天体质量增长缓慢,差异明显(P<0.05);第21天干预组较对照组体质量增长缓慢,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出入量方面,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小鼠饮水量明显增加,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而饮食量、小便量,大便量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干寒属性食物和干寒环境两种因素施加于小鼠后,可以使小鼠产生体质量减轻、饮水量增加等一系列生物表征改变,随着时间的延长或强度增加,干寒属性食物和干寒环境最终可能导致维吾尔医学干寒性气质失调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吾尔医学 干寒属性食物 干寒环境 干寒性气质失调证 生物表征 小鼠
下载PDF
要根据自己的体质选择食物
4
《福建农业》 2004年第5期37-37,共1页
人有不同的体质,食物也有不同的属性,具有不同的功效。在每日的饮食生活中,应选择适合自己体质的食物,才会有益健康,所以吃也需对号入座。
关键词 体质 食物选择 健康 食物属性
下载PDF
金秋果飘香 好吃要会吃
5
作者 龙夫 《乳品与人类》 2002年第5期16-17,共2页
夏秋时节,果品陆续成熟纷纷上市,国内盛产与国外进口的各类水果,琳琅满目,新鲜诱人,你一定想大饱口福一番,反正水果有营养嘛。水果虽说要多吃,但是依中医营养学的看法,水果也同中药一样有”寒、热、温、凉”的不同属性,一不留神,吃水果... 夏秋时节,果品陆续成熟纷纷上市,国内盛产与国外进口的各类水果,琳琅满目,新鲜诱人,你一定想大饱口福一番,反正水果有营养嘛。水果虽说要多吃,但是依中医营养学的看法,水果也同中药一样有”寒、热、温、凉”的不同属性,一不留神,吃水果也会让人不舒服。而且,水果中所含的某些成分对有些疾病也会有影响,吃了不合适的水果,常常会使病情加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果 食用 体质 食物属性 营养
下载PDF
根据气候调节饮食
6
作者 沙沙 《山东食品科技》 2004年第3期16-16,共1页
关键词 气候 人体健康 饮食调节 保养 食物属性
下载PDF
吃笋过多易过敏
7
《江西食品工业》 2004年第2期58-58,共1页
春笋鲜嫩可口深受人们的喜爱,医生提醒大家,吃春笋小心过敏,尤其是老人、儿童不宜多吃.
关键词 春笋 过敏 食用 食物属性
下载PDF
Review:Assessing potential dietary toxicity of heavy metals in selected vegetables and food crops 被引量:19
8
作者 ISLAM Ejaz ul YANG Xiao-e +1 位作者 HE Zhen-li MAHMOOD Qaisar 《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Science B(Biomedicine & Biotechnology)》 SCIE CAS CSCD 2007年第1期1-13,共13页
Heavy metals, such as cadmium, copper, lead, chromium and mercury, are important environmental pollutants, particularly in areas with high anthropogenic pressure. Their presence in the atmosphere, soil and water, even... Heavy metals, such as cadmium, copper, lead, chromium and mercury, are important environmental pollutants, particularly in areas with high anthropogenic pressure. Their presence in the atmosphere, soil and water, even in traces can cause serious problems to all organisms, and heavy metal bioaccumulation in the food chain especially can be highly dangerous to human health. Heavy metals enter the human body mainly through two routes namely: inhalation and ingestion, ingestion being the main route of exposure to these elements in human population. Heavy metals intake by human populations through food chain has been reported in many countries. Soil threshold for heavy metal toxicity is an important factor affecting soil environmental capacity of heavy metal and determines heavy metal cumulative loading limits. For soil-plant system, heavy metal toxicity threshold is the highest permissible content in the soil (total or bioavailable concentration) that does not pose any phytotoxic effects or heavy metals in the edible parts of the crops does not exceed food hygiene standards. Factors affecting the thresholds of dietary toxicity of heavy metal in soil-crop system include: soil type which includes soil pH, organic matter content, clay mineral and other soil chemical and biochemical properties; and crop species or cultivars regulated by genetic basis for heavy metal transport and accumulation in plants. In addition, the interactions of soil-plant root-microbes play important roles in regulating heavy metal movement from soil to the edible parts of crops. Agronomic practices such as fertilizer and water managements as well as crop rotation system can affect bioavailability and crop accumulation of heavy metals, thus influencing the thresholds for assessing dietary toxicity of heavy metals in the food chain. This paper reviews the phytotoxic effects and bioaccumulation of heavy metals in vegetables and food crops and assesses soil heavy metal thresholds for potential dietary toxic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aw metals Dietary toxicity VEGETABLES Food crops
下载PDF
哈尼族长街宴食物的社会文化意涵——基于身体感理论的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陈永邺 洪宜婷 《西南边疆民族研究》 CSSCI 2018年第1期130-142,共13页
本文应用身体感理论,以哈尼族长街宴食物为研究对象,探讨它们如何于宴会中成为理解自然与实践社会活动的依据。食物的属性虽然跟物性与用途密切相关,却并非只具有内在质性(inherent properties)那样简单。文化参与者的多重感官经验既是... 本文应用身体感理论,以哈尼族长街宴食物为研究对象,探讨它们如何于宴会中成为理解自然与实践社会活动的依据。食物的属性虽然跟物性与用途密切相关,却并非只具有内在质性(inherent properties)那样简单。文化参与者的多重感官经验既是体验它们的关键,其属性也成为象征意涵建构的基础。因此,经由长街宴中的身体感形成的'共感'(synesthesia)不只是纯粹的个人生理反应现象,更是认知和建构哈尼族婚姻家庭等一切社会文化意涵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尼族长街宴 食物属性 身体感理论 社会文化意涵
原文传递
如何让食物“寒热相宜”
10
作者 黄连珍 《大众医学》 2014年第10期44-44,共1页
食物有寒热、温凉等不同性质,其意义一是指食物属性的寒热阴阳,二是指饮食入腹时的温度。中国古代《寿世保元·饮食》中记载:”所谓热物者,如膏梁、辛辣、厚味之物是也.谷肉多有之;寒物者,水果、瓜桃、生冷之物是也,菜果多... 食物有寒热、温凉等不同性质,其意义一是指食物属性的寒热阴阳,二是指饮食入腹时的温度。中国古代《寿世保元·饮食》中记载:”所谓热物者,如膏梁、辛辣、厚味之物是也.谷肉多有之;寒物者,水果、瓜桃、生冷之物是也,菜果多有之。”前者还包括姜、椒、蒜、韭等.后者还有鱼、鳖、蟹、贝类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物属性 寒热 寿世保元 饮食
原文传递
新冠病毒感染者食养建议
11
作者 张忠德 王宜 李洪梅 《饮食科学》 2023年第2期8-9,共2页
感染新冠病毒之后怎么吃?如何安排饮食,帮助减轻症状,利于更快恢复?中医、临床营养等专家,以药食同源理论为依据,根据食物属性和新冠病毒感染者的常见症状,针对性给出食养建议。
关键词 药食同源 食养 临床营养 常见症状 病毒感染者 食物属性 建议 中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