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从食物消费需求角度谈中国土地利用战略
被引量:
3
1
作者
许月卿
吴艳芳
+1 位作者
张衍毓
邵晓梅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24-29,F0003,共7页
研究目的:从食物消费需求角度,研究中国土地利用战略,为保障中国食物安全和加强土地资源有效管理提供科学依据。研究方法:文献分析法,归纳总结法。研究结果:随着人均收入的增加,城乡居民对粮食的消费需求呈减少趋势,而对动物性食物消费...
研究目的:从食物消费需求角度,研究中国土地利用战略,为保障中国食物安全和加强土地资源有效管理提供科学依据。研究方法:文献分析法,归纳总结法。研究结果:随着人均收入的增加,城乡居民对粮食的消费需求呈减少趋势,而对动物性食物消费尤其是家禽和水产品消费将会显著增加。中国城乡居民食物消费结构及水平地域差异明显。中国饲料用粮和工业用粮持续增长,占粮食总消费量的比重不断提高。粮食非主产区应转变"主销区"的观念,承担相应的粮食生产任务。中国粮食生产的重心已由南方向北方、东部向中部推移,应该加强对北方及中部新增长中心的潜力挖掘。研究结论:树立"大食物"观念,着眼于各类土地资源;因地制宜调整农用地结构,加强耕地质量保护;转变传统粮食供给观念,提高非主产区食物供给能力;加强粮食主产区建设,进一步提升粮食主产区粮食生产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战略
食物消费需求
饲料用粮
工业用粮
食物
安全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江苏省农村居民食物消费需求研究
被引量:
8
2
作者
常向阳
李爱萍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2期20-24,共5页
通过对当前江苏省农村居民食物消费需求总体水平的分析,可以发现食物消费支出在整个生活消费支出中所占比重随收入变动将会产生什么样的变化。而对食物消费需求结构从边际消费倾向、需求弹性等方面加以分析,可以发现各类食物的消费需求...
通过对当前江苏省农村居民食物消费需求总体水平的分析,可以发现食物消费支出在整个生活消费支出中所占比重随收入变动将会产生什么样的变化。而对食物消费需求结构从边际消费倾向、需求弹性等方面加以分析,可以发现各类食物的消费需求受收入和价格变动的影响程度及方向,从而为改善江苏省农村居民食物消费结构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物消费需求
恩格尔系数
ELES模型
需求
弹性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城乡居民食物消费需求的ELES模型
被引量:
2
3
作者
黎东升
杨义群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7期87-89,共3页
应用 EL ES模型对湖北省城乡居民主要食物的消费需求特征进行了边际预算份额分析、边际消费倾向分析、基本需求支出分析和需求的收入弹性分析等的实证研究 。
关键词
食物消费需求
ELES模型
农业产业结构
优化对策
城乡居民
湖北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大食物观引领农食系统转型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
被引量:
13
4
作者
樊胜根
《农村农业农民》
2023年第4期10-12,共3页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坚持人民至上,从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多元化的食物消费需求出发,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要求“树立大食物观”“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大食物观为粮食安全赋予了新的内涵,对农业食物系统(以下简...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坚持人民至上,从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多元化的食物消费需求出发,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要求“树立大食物观”“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大食物观为粮食安全赋予了新的内涵,对农业食物系统(以下简称“农食系统”)转型提出了新的要求。树立大食物观已经成为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的重要组成,全面认识和深刻理解大食物观为什么提出、内涵是什么、有什么新要求、如何践行,对于新形势下保障我国粮食安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助力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安全
乡村振兴战略
农业农村现代化
安全根基
食物消费需求
人民至上
多元化
新形势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国内挖潜力、国际布好局,切实保障国家食物供给安全
5
作者
陈锡文
《中国渔业经济》
2022年第1期123-123,共1页
中国粮食生产形势持续向好,2020年粮食产量创历史新高。但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现有资源和技术水平不足以满足食物消费需求,包括大豆在内的粮食进口量也创造了历史新高。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不去利用国际农业资源和国际农产品市场...
中国粮食生产形势持续向好,2020年粮食产量创历史新高。但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现有资源和技术水平不足以满足食物消费需求,包括大豆在内的粮食进口量也创造了历史新高。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不去利用国际农业资源和国际农产品市场显然是不现实的,但是由于中国人口总规模巨大,要是不能依靠国内生产守住食物供给的主要部分这个底线也是很危险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物
供给
国际农产品市场
粮食产量
技术水平
经济全球化
食物消费需求
粮食生产形势
历史新高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树立大食物观 构建粮食安全大格局
6
作者
宋宜声
《农家科技》
2022年第3期1-1,共1页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悠悠万事,吃饭为大。”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的农业界、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时,重点强调保障粮食安全问题,并指出要树立大食物观,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多元化的食...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悠悠万事,吃饭为大。”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的农业界、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时,重点强调保障粮食安全问题,并指出要树立大食物观,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多元化的食物消费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安全
全国政协
社会福利
食物消费需求
多元化
社会保障
树立
习近平总书记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向森林要食物要讲科学重生态懂经济
7
作者
宋平
《中国林业》
2024年第4期38-45,共8页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向森林要食物”“要积极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方位、多途径开发食物资源,开发丰富多样的食物品种,实现各类食物供求平衡,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多元化的食物消费需求”.
关键词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粮食安全
供求平衡
食物
资源
食物消费需求
丰富多样
多元化
森林
原文传递
大食物观引领下合作经济与农业高质量发展深度融合的思考
8
作者
白兆庆
《中国合作经济》
2024年第11期27-30,共4页
大食物观强调全方位、多途径开发食物资源,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多样化的食物消费需求。合作经济作为一种重要的经济组织形式,在推动农业资源优化配置、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促进农民增收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在大食物观引领下,可以实现合...
大食物观强调全方位、多途径开发食物资源,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多样化的食物消费需求。合作经济作为一种重要的经济组织形式,在推动农业资源优化配置、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促进农民增收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在大食物观引领下,可以实现合作经济与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深度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组织形式
农业生产效率
深度融合
农业资源优化配置
食物
资源
促进农民增收
食物消费需求
高质量发展
原文传递
耕牧深蓝
9
作者
张程程
《瞭望》
2021年第13期34-35,共2页
你可曾想过,大海将是人类未来的粮仓。随着生活水平改善,我国居民的食物消费需求从吃饱、吃好到吃健康不断升级,这让动物蛋白在百姓餐桌上所占的比例正在加速增长。专家预计未来20年间,动物蛋白市场的需求增长率在45%左右。生产动物蛋...
你可曾想过,大海将是人类未来的粮仓。随着生活水平改善,我国居民的食物消费需求从吃饱、吃好到吃健康不断升级,这让动物蛋白在百姓餐桌上所占的比例正在加速增长。专家预计未来20年间,动物蛋白市场的需求增长率在45%左右。生产动物蛋白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猪牛羊等畜牧养殖。另一种重要动物蛋白,在水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蛋白
畜牧养殖
人类未来
食物消费需求
市场的
需求
增长率
原文传递
采取有力措施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
10
作者
无
《学习与研究》
2020年第8期40-43,共4页
一、新时代我国“三农”工作目标就是加快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新中国成立之初,我们党就提出并开始推进农业现代化。经过几代人接续奋斗,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40多年发展,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水平迈上了新台阶。全国主要农产品产量持续增长,...
一、新时代我国“三农”工作目标就是加快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新中国成立之初,我们党就提出并开始推进农业现代化。经过几代人接续奋斗,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40多年发展,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水平迈上了新台阶。全国主要农产品产量持续增长,较好满足了城乡居民日益增长的食物消费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产品产量
农业农村现代化
持续增长
有力措施
食物消费需求
推进农业现代化
城乡居民
三农
原文传递
中国反贫困的五大目标
11
作者
清
《理论导报》
2000年第6期40-40,共1页
经济学家胡鞍钢提出,反贫困应当成为21世纪头10年中国经济与社会发展政策的核心内容之一。未来中国反贪困的五大目标:第一,提高贫困农民人均收入水平。到2005年人均收入提高30%,到2010年人均收入提高60%—65%。第二,保证贫困农民解决吃...
经济学家胡鞍钢提出,反贫困应当成为21世纪头10年中国经济与社会发展政策的核心内容之一。未来中国反贪困的五大目标:第一,提高贫困农民人均收入水平。到2005年人均收入提高30%,到2010年人均收入提高60%—65%。第二,保证贫困农民解决吃饭问题,保证其基本食物消费需求,每人每日2150大卡。既要提高贫困农民生产粮食的能力,更要通过提高他们的人均收入水平,进而提高他们购买口粮和其他食品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贫困农民
反贫困
经济与社会
核心内容
食物消费需求
人均收入水平
发展政策
目标
经济学家
粮食
原文传递
题名
从食物消费需求角度谈中国土地利用战略
被引量:
3
1
作者
许月卿
吴艳芳
张衍毓
邵晓梅
机构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
出处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24-29,F0003,共7页
基金
国土资源部土地利用重点实验室“土地资源战略研究”课题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资助(2011JS162)
“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专题“综合食物安全风险识别与评估”(2006BAD20B07)
文摘
研究目的:从食物消费需求角度,研究中国土地利用战略,为保障中国食物安全和加强土地资源有效管理提供科学依据。研究方法:文献分析法,归纳总结法。研究结果:随着人均收入的增加,城乡居民对粮食的消费需求呈减少趋势,而对动物性食物消费尤其是家禽和水产品消费将会显著增加。中国城乡居民食物消费结构及水平地域差异明显。中国饲料用粮和工业用粮持续增长,占粮食总消费量的比重不断提高。粮食非主产区应转变"主销区"的观念,承担相应的粮食生产任务。中国粮食生产的重心已由南方向北方、东部向中部推移,应该加强对北方及中部新增长中心的潜力挖掘。研究结论:树立"大食物"观念,着眼于各类土地资源;因地制宜调整农用地结构,加强耕地质量保护;转变传统粮食供给观念,提高非主产区食物供给能力;加强粮食主产区建设,进一步提升粮食主产区粮食生产能力。
关键词
土地利用
战略
食物消费需求
饲料用粮
工业用粮
食物
安全
Keywords
land use
strategy
food consumption
grain for fodder
grain for industrial use
food security
分类号
F301.24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江苏省农村居民食物消费需求研究
被引量:
8
2
作者
常向阳
李爱萍
机构
南京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出处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2期20-24,共5页
文摘
通过对当前江苏省农村居民食物消费需求总体水平的分析,可以发现食物消费支出在整个生活消费支出中所占比重随收入变动将会产生什么样的变化。而对食物消费需求结构从边际消费倾向、需求弹性等方面加以分析,可以发现各类食物的消费需求受收入和价格变动的影响程度及方向,从而为改善江苏省农村居民食物消费结构提供理论支持。
关键词
食物消费需求
恩格尔系数
ELES模型
需求
弹性
Keywords
food consumption demand
Engel coefficient
ELES model
demand elasticity
分类号
F126.1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城乡居民食物消费需求的ELES模型
被引量:
2
3
作者
黎东升
杨义群
机构
浙江大学管理学院
出处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7期87-89,共3页
文摘
应用 EL ES模型对湖北省城乡居民主要食物的消费需求特征进行了边际预算份额分析、边际消费倾向分析、基本需求支出分析和需求的收入弹性分析等的实证研究 。
关键词
食物消费需求
ELES模型
农业产业结构
优化对策
城乡居民
湖北
Keywords
food consumption demand
\ ELES model
\ industria l structure of agriculture
\ bettering policy
分类号
F124.7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大食物观引领农食系统转型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
被引量:
13
4
作者
樊胜根
机构
中国农业大学全球食物经济与政策研究院
出处
《农村农业农民》
2023年第4期10-12,共3页
文摘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坚持人民至上,从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多元化的食物消费需求出发,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要求“树立大食物观”“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大食物观为粮食安全赋予了新的内涵,对农业食物系统(以下简称“农食系统”)转型提出了新的要求。树立大食物观已经成为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的重要组成,全面认识和深刻理解大食物观为什么提出、内涵是什么、有什么新要求、如何践行,对于新形势下保障我国粮食安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助力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粮食安全
乡村振兴战略
农业农村现代化
安全根基
食物消费需求
人民至上
多元化
新形势下
分类号
F323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国内挖潜力、国际布好局,切实保障国家食物供给安全
5
作者
陈锡文
机构
不详
出处
《中国渔业经济》
2022年第1期123-123,共1页
文摘
中国粮食生产形势持续向好,2020年粮食产量创历史新高。但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现有资源和技术水平不足以满足食物消费需求,包括大豆在内的粮食进口量也创造了历史新高。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不去利用国际农业资源和国际农产品市场显然是不现实的,但是由于中国人口总规模巨大,要是不能依靠国内生产守住食物供给的主要部分这个底线也是很危险的。
关键词
食物
供给
国际农产品市场
粮食产量
技术水平
经济全球化
食物消费需求
粮食生产形势
历史新高
分类号
F32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树立大食物观 构建粮食安全大格局
6
作者
宋宜声
机构
不详
出处
《农家科技》
2022年第3期1-1,共1页
文摘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悠悠万事,吃饭为大。”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的农业界、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时,重点强调保障粮食安全问题,并指出要树立大食物观,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多元化的食物消费需求。
关键词
粮食安全
全国政协
社会福利
食物消费需求
多元化
社会保障
树立
习近平总书记
分类号
F32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向森林要食物要讲科学重生态懂经济
7
作者
宋平
机构
不详
出处
《中国林业》
2024年第4期38-45,共8页
文摘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向森林要食物”“要积极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方位、多途径开发食物资源,开发丰富多样的食物品种,实现各类食物供求平衡,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多元化的食物消费需求”.
关键词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粮食安全
供求平衡
食物
资源
食物消费需求
丰富多样
多元化
森林
分类号
F32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原文传递
题名
大食物观引领下合作经济与农业高质量发展深度融合的思考
8
作者
白兆庆
机构
山东经贸职业学院
出处
《中国合作经济》
2024年第11期27-30,共4页
基金
“山东省社科规划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协同创新专项”“山东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资助项目”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批准号:22CCXJ10。
文摘
大食物观强调全方位、多途径开发食物资源,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多样化的食物消费需求。合作经济作为一种重要的经济组织形式,在推动农业资源优化配置、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促进农民增收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在大食物观引领下,可以实现合作经济与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深度融合。
关键词
经济组织形式
农业生产效率
深度融合
农业资源优化配置
食物
资源
促进农民增收
食物消费需求
高质量发展
分类号
F32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原文传递
题名
耕牧深蓝
9
作者
张程程
机构
《瞭望》新闻周刊
出处
《瞭望》
2021年第13期34-35,共2页
文摘
你可曾想过,大海将是人类未来的粮仓。随着生活水平改善,我国居民的食物消费需求从吃饱、吃好到吃健康不断升级,这让动物蛋白在百姓餐桌上所占的比例正在加速增长。专家预计未来20年间,动物蛋白市场的需求增长率在45%左右。生产动物蛋白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猪牛羊等畜牧养殖。另一种重要动物蛋白,在水里。
关键词
动物蛋白
畜牧养殖
人类未来
食物消费需求
市场的
需求
增长率
分类号
F32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原文传递
题名
采取有力措施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
10
作者
无
机构
中央政策研究室农村研究局
出处
《学习与研究》
2020年第8期40-43,共4页
文摘
一、新时代我国“三农”工作目标就是加快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新中国成立之初,我们党就提出并开始推进农业现代化。经过几代人接续奋斗,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40多年发展,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水平迈上了新台阶。全国主要农产品产量持续增长,较好满足了城乡居民日益增长的食物消费需求。
关键词
农产品产量
农业农村现代化
持续增长
有力措施
食物消费需求
推进农业现代化
城乡居民
三农
分类号
F32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原文传递
题名
中国反贫困的五大目标
11
作者
清
出处
《理论导报》
2000年第6期40-40,共1页
文摘
经济学家胡鞍钢提出,反贫困应当成为21世纪头10年中国经济与社会发展政策的核心内容之一。未来中国反贪困的五大目标:第一,提高贫困农民人均收入水平。到2005年人均收入提高30%,到2010年人均收入提高60%—65%。第二,保证贫困农民解决吃饭问题,保证其基本食物消费需求,每人每日2150大卡。既要提高贫困农民生产粮食的能力,更要通过提高他们的人均收入水平,进而提高他们购买口粮和其他食品的能力。
关键词
贫困农民
反贫困
经济与社会
核心内容
食物消费需求
人均收入水平
发展政策
目标
经济学家
粮食
分类号
F124.7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从食物消费需求角度谈中国土地利用战略
许月卿
吴艳芳
张衍毓
邵晓梅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江苏省农村居民食物消费需求研究
常向阳
李爱萍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
8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城乡居民食物消费需求的ELES模型
黎东升
杨义群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1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大食物观引领农食系统转型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
樊胜根
《农村农业农民》
2023
1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国内挖潜力、国际布好局,切实保障国家食物供给安全
陈锡文
《中国渔业经济》
2022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树立大食物观 构建粮食安全大格局
宋宜声
《农家科技》
2022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向森林要食物要讲科学重生态懂经济
宋平
《中国林业》
2024
0
原文传递
8
大食物观引领下合作经济与农业高质量发展深度融合的思考
白兆庆
《中国合作经济》
2024
原文传递
9
耕牧深蓝
张程程
《瞭望》
2021
0
原文传递
10
采取有力措施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
无
《学习与研究》
2020
0
原文传递
11
中国反贫困的五大目标
清
《理论导报》
2000
0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