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黑水虻幼虫的发育速率及食物转化率研究 被引量:28
1
作者 徐齐云 龙镜池 +2 位作者 叶明强 安新城 韩诗畴 《环境昆虫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561-564,共4页
本文研究了黑水虻Hermetia illucens幼虫取食花生麸的发育速率及其食物转化率。仔细考察了黑水虻卵孵化后,其幼虫平均体重的增长情况,结果显示,黑水虻在实验条件下(T=30℃,RH=60%),幼虫发育的参考周期为20 d,其中最初5 d体重增长94.33倍... 本文研究了黑水虻Hermetia illucens幼虫取食花生麸的发育速率及其食物转化率。仔细考察了黑水虻卵孵化后,其幼虫平均体重的增长情况,结果显示,黑水虻在实验条件下(T=30℃,RH=60%),幼虫发育的参考周期为20 d,其中最初5 d体重增长94.33倍,从第6 d至第10 d体重增长7倍,最后10 d体重增长0.95倍,从初孵幼虫到老熟幼虫体重增长1486.67倍,发育期内的体重增长趋势类似于逻辑斯谛曲线,而第5天(W=1.43 g/百头虫)与第10天(W=11.45g/百头虫)则为逻辑斯谛曲线的两个拐点。食物转化率测定结果表明,黑水虻幼虫取食花生麸的转化率为28.8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水虻 花生麸 发育速率 食物转化
下载PDF
利用SSR、EST.SSR、SNP标记对鲤食物转化率、体厚、体质量3种性状的分析 被引量:9
2
作者 王宣朋 张晓峰 +2 位作者 李文升 张天奇 孙效文 《中国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565-573,共9页
利用Windows Map Manager2.0的标记回归法对鲤(Cyprinus carpio L.)F2群体进行单标记定位分析。用91个SSR标记、33个EST标记、364个SNP标记对鲤进行全基因组扫描,结果得到与食物转化率、体厚、体质量3个性状显著相关(P<0.05)的标记,... 利用Windows Map Manager2.0的标记回归法对鲤(Cyprinus carpio L.)F2群体进行单标记定位分析。用91个SSR标记、33个EST标记、364个SNP标记对鲤进行全基因组扫描,结果得到与食物转化率、体厚、体质量3个性状显著相关(P<0.05)的标记,分别为27、35、27个,其中与食物转化率相关的标记SNP0041、SNP0044,其相关性达到极显著水平(P<0.001),贡献率分别达到15%、16%。这些标记可作为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的参考标记。将得到的与食物转化率显著相关的EST座位HLJE14、HLJE253和与体质量显著相关的HLJE253座位在NCBI上进行BLAST比对,结果显示HLJE253与斑马鱼上编码ORF2结构蛋白的基因相关,相关程度达61%。将得到的与3种性状相关的SNP标记在NCBI上进行序列查找,通过Blast比对找到相关的基因,并对可能的功能作了注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ST-SSR SNP 食物转化 体厚 体质量
下载PDF
食物转化期的大熊猫幼仔肠道细菌结构衍变及其与纤维素酶活性的相关性 被引量:1
3
作者 王爱善 詹明晔 裴恩乐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154-1160,共7页
大熊猫是具有植食性转化阶段的特殊的食肉动物,但本身对纤维素的消化能力极低,主要依赖于肠道微生物的作用;处于食物转化阶段的大熊猫幼仔是敏感而脆弱的,对纤维素的适应消化能力也是保证其存活的关键.通过分析食物转化期大熊猫幼仔粪... 大熊猫是具有植食性转化阶段的特殊的食肉动物,但本身对纤维素的消化能力极低,主要依赖于肠道微生物的作用;处于食物转化阶段的大熊猫幼仔是敏感而脆弱的,对纤维素的适应消化能力也是保证其存活的关键.通过分析食物转化期大熊猫幼仔粪便中纤维素酶活性和肠道细菌多样性的变化,探讨大熊猫幼仔食物转化阶段肠道细菌性质和纤维素酶活性的相关性,以期为优化食物转化期大熊猫的饲养技术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结果显示,大熊猫幼仔食物转化阶段纤维素酶活性变化较大,特别是增加竹子的摄入量后,大熊猫个体纤维素酶活性普遍显著增加.大熊猫肠道细菌的结构和数量在食物转化阶段也存在较大变化,且与幼仔消化纤维素密切相关,如Lactobacillus、Romboutsia等典型的肉食动物肠道菌的丰度在大熊猫幼仔肠道中数量减少,而纤维素降解菌属Cellulosilyticum的丰度明显增加,特别是大熊猫肠道优势菌属Streptococcus也表现出与其纤维素消化的密切联系.总体而言,食物转化阶段的大熊猫幼仔对纤维素有一定的适应性消化能力,其和肠道细菌菌群的演变有较大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熊猫 幼仔 肠道细菌 纤维素酶活性 食物转化阶段
原文传递
摄食水平和氨氮对鮻鱼幼鱼食物消化及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10
4
作者 黄厚见 蒋玫 +2 位作者 李磊 沈盎绿 沈新强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21-528,共8页
以鮻鱼(Liza haematocheila)为研究对象,采用半静态实验法探讨了摄食水平和氨氮联合作用对鮻鱼幼鱼摄食、食物转化率、生长、肠胃蛋白酶等方面的影响。结果表明:氨氮对鮻鱼幼鱼的摄食具有抑制作用,高浓度氨氮(3.32mg·L-1)对幼鱼摄... 以鮻鱼(Liza haematocheila)为研究对象,采用半静态实验法探讨了摄食水平和氨氮联合作用对鮻鱼幼鱼摄食、食物转化率、生长、肠胃蛋白酶等方面的影响。结果表明:氨氮对鮻鱼幼鱼的摄食具有抑制作用,高浓度氨氮(3.32mg·L-1)对幼鱼摄食的抑制率达28.78%。鮻鱼幼鱼对食物的转化率(FCE)随氨氮浓度升高而减小,随着摄食水平的增加而增加,FCE最大值出现在饱食未添加氨氮组(BS5),为19.83%;最小值出现在低摄食水平的高浓度氨氮组(HS1),为-22.19%。鮻鱼幼鱼特定生长率(SGR)的增长水平受摄食水平和氨氮的影响与幼鱼的FCE变化一致。氨氮对实验幼鱼肠胃蛋白酶活性的影响因摄食水平而不同,本实验中,仅饱食条件下高浓度氨氮对幼鱼的肠胃蛋白酶有显著抑制效应,这可能与氨氮胁迫情况下幼鱼摄食量较小有关;氨氮浓度相同时,对照组和低氨氮浓度组鮻鱼幼鱼肠胃蛋白酶活性受摄食水平影响显著,而高氨氮浓度条件下,由于饱食组幼鱼肠胃蛋白酶活性受抑制,导致摄食水平对肠胃蛋白酶活性影响不显著。研究证实,摄食水平是影响鮻鱼生长及肠胃蛋白酶活性的主要因素,氨氮会抑制鮻鱼摄食,进而影响蛋白酶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摄食水平 氨氮 食物转化 特定生长率 蛋白酶
下载PDF
趣说科普
5
作者 本刊 《发明与创新(高中生)》 2024年第7期42-43,共2页
“饿过头”头为何就不饿了。人体维持正常生命活动的能量是由摄入的食物转化而来。食物进入肠胃再经一系列转化后成为多糖物质,一部分为人体提供能量,另一部分则以糖原的形式存储于肌肉组织中。当体内血氧浓度低于一定数值时,大脑皮质... “饿过头”头为何就不饿了。人体维持正常生命活动的能量是由摄入的食物转化而来。食物进入肠胃再经一系列转化后成为多糖物质,一部分为人体提供能量,另一部分则以糖原的形式存储于肌肉组织中。当体内血氧浓度低于一定数值时,大脑皮质就会释放饥饿信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脑皮质 科普 多糖物质 血氧浓度 食物转化 肌肉组织 饥饿信号
下载PDF
揭秘消化系统疾病的预防密码
6
作者 吴康亮 《健康生活》 2024年第8期11-12,共2页
在现代快节奏的生活中,消化系统疾病已成为影响人们健康的主要问题之一。消化系统是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负责食物的摄入、消化、吸收和排泄。然而,由于人们不良的生活习惯和饮食结构的改变,消化系统疾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早期识别消化... 在现代快节奏的生活中,消化系统疾病已成为影响人们健康的主要问题之一。消化系统是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负责食物的摄入、消化、吸收和排泄。然而,由于人们不良的生活习惯和饮食结构的改变,消化系统疾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早期识别消化系统疾病消化系统是人体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负责将摄入的食物转化为身体所需的能量和营养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系统疾病 饮食结构 早期识别 营养物质 生活习惯 食物转化 逐年上升
下载PDF
两近缘种烟草上棉铃虫种群适合度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付晓伟 郭线茹 +3 位作者 原国辉 罗梅浩 杨文玲 赵东升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728-737,共10页
分别在室内和自然条件下,比较研究了普通烟草和黄花烟草两种不同寄主植物上棉铃虫生长发育、食物转化和利用及种群增长情况。结果表明:(1)室内26±1℃、75%±5%RH和16L∶8D光周期条件下,与普通烟草相比,黄花烟草上幼虫的发育历... 分别在室内和自然条件下,比较研究了普通烟草和黄花烟草两种不同寄主植物上棉铃虫生长发育、食物转化和利用及种群增长情况。结果表明:(1)室内26±1℃、75%±5%RH和16L∶8D光周期条件下,与普通烟草相比,黄花烟草上幼虫的发育历期显著延长,1龄和2龄幼虫的存活率及雌蛾产卵量显著下降,种群净增殖率(R0=30.5374)和内禀增长率(rm=0.0951)减小;(2)6龄幼虫对两种烟草的近似消化率及其相对生长率无显著差异,但对黄花烟草的利用率和转化率显著下降,相对取食量显著提高;(3)第2代棉铃虫在普通烟田的种群增长(I=1.9922>1)比黄花烟田(I=1.1581>1)快,"烟草和其他"对种群起主要控制作用,特别是对低龄幼虫;第3代棉铃虫在普通烟田的种群增长有所减慢但仍呈上升趋势(I=1.5994>1),而在黄花烟田则呈下降趋势(I=0.6434<1),低龄幼虫受烟草抗性和雨水等的影响较大,高龄幼虫被病菌感染的数量增多。这些结果表明,与普通烟草相比,黄花烟草不适合棉铃虫种群的增长和繁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铃虫 烟草 种群适合度 生命表 食物利用 食物转化 生态调控
下载PDF
溶解氧含量和养殖密度对中国对虾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32
8
作者 李玉全 李健 +1 位作者 王清印 刘德月 《中国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751-756,共6页
研究溶解氧(DO)含量、养殖密度及两者交互作用对中国对虾(Fenneropenaeus chinensis)生长、存活率、蜕皮率、摄食量及饵料转化率(FCE)的影响,同时通过生产试验探讨中国对虾工厂化养殖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养殖密度显著影响中国对虾的体重... 研究溶解氧(DO)含量、养殖密度及两者交互作用对中国对虾(Fenneropenaeus chinensis)生长、存活率、蜕皮率、摄食量及饵料转化率(FCE)的影响,同时通过生产试验探讨中国对虾工厂化养殖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养殖密度显著影响中国对虾的体重增长量、存活率和体长增长量,影响程度由高到低依次为50尾/m3组(LSD,0.032 8 g·d-1,91%和0.041 5 cm·d-1)、200尾/m3组(MSD,0.030 0g·d-1,61%和0.040 3 cm·d-1)、600尾/m3组(HSD,0.021 0g·d-1,39%和0.0348 cm·d-1).养殖密度对中国对虾摄食量和FCE的影响达到显著水平,影响程度由低到高依次为LSD(0.061 g·g-1·d-1)、MSD(0.081 g·g-1·d-1)、HSD(0.094 g·g-1·d-1)和HSD(10.7%)、MSD(14.9%)、LSD(17.3%).养殖密度影响中国对虾生长的机制主要取决于存活率、摄食量和食物转化率的变化.DO含量对体重增长量、体长增长量、存活率、蜕皮率、摄食量和FCE的影响不明显.分析发现,蜕皮率和FCE受到DO含量和养殖密度交互作用的影响.生产试验表明,中国对虾在体长小于7 cm、养殖密度在200~250尾/m3时,与相同条件下凡纳滨对虾(Penaeus vannamei)的生长速度无显著差异,且成活率显著高于后者,说明中国对虾前期进行工厂化养殖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对虾 溶解氧含量 养殖密度 蜕皮率 生长 食物转化率(FCE)
下载PDF
不同盐度驯化模式对施氏鲟生长及摄食的影响 被引量:11
9
作者 赵峰 庄平 +4 位作者 章龙珍 马境 黄晓荣 张涛 冯广朋 《中国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945-950,共6页
采用逐步增盐法(IG)、阶段增盐法(IT)及盐度突变法(IS)3种不同的驯化模式对施氏鲟(Acipenser schrenckii)进行盐度驯化,对3种模式下的特定生长率(SGR)、生长效率(GE)、摄食率(FR)及食物转化率(FCR)进行统计,并与对照组(CT)进行比较分析... 采用逐步增盐法(IG)、阶段增盐法(IT)及盐度突变法(IS)3种不同的驯化模式对施氏鲟(Acipenser schrenckii)进行盐度驯化,对3种模式下的特定生长率(SGR)、生长效率(GE)、摄食率(FR)及食物转化率(FCR)进行统计,并与对照组(CT)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驯化方法对于施氏鲟的成活率具有较大影响,3种不同驯化模式下的成活率由高到低依次是IT(100%)、IS(93.33%)、IG(85%),各盐度驯化组死亡个体规格均较小。盐度对于施氏鲟的生长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盐度驯化各组在SGR、GE方面均低于对照组,IS组和IG组SGR与CT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IT组显著(P>0.05)低于CT组。IGI、S、IT组与CT组相比,摄食率有所下降,但无显著差异(P>0.05)。IG、IT、IS各组FCR均低于对照组,但对照组FCR与IGI、S组没有显著差异,与IT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认为,尽管盐度对于施氏鲟的生长具有一定的影响,但是通过IG及IS方法的驯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氏鲟 海水驯化 特定生长率 生长效率 食物转化
下载PDF
低盐胁迫对刺参存活、摄食和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15
10
作者 胡炜 李成林 +5 位作者 赵斌 邹安革 董晓亮 2赵洪友 邹士方 尉淑辉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92-96,共5页
采用实验生态学的方法设置包括自然海水在内的4个盐度组,分别为31(自然海水,对照组A)、26(B组)、22(C组)、18(D组)。按逐步降盐(DG)与盐度突变(DS)两种盐度变化模式对各组刺参进行盐度胁迫实验。结果表明,B组仅个别较小个体出现死亡现... 采用实验生态学的方法设置包括自然海水在内的4个盐度组,分别为31(自然海水,对照组A)、26(B组)、22(C组)、18(D组)。按逐步降盐(DG)与盐度突变(DS)两种盐度变化模式对各组刺参进行盐度胁迫实验。结果表明,B组仅个别较小个体出现死亡现象,C组和D组刺参个体的DG与DS实验组的成活率均出现显著差异(P<0.05),DS-D组的成活率最低,仅为45.67%。不同盐度胁迫的各实验组之间,摄食率与食物转化率存在显著差异(P<0.05);而各实验组内,DG处理和DS处理的刺参个体的FR和FCR差异均未见显著(P>0.05)。B组内的两种降盐方式在降盐后的前10d生长有显著差异(P<0.05),之后20d内差异不显著(P>0.05)。C组和D组的刺参个体在实验中均出现体重负增长,与其余各组的SGR差异显著(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参 低盐胁迫 摄食率 食物转化 生长
下载PDF
饥饿和再投喂对鲈幼鱼生长和生化组成的影响 被引量:8
11
作者 楼宝 史会来 +3 位作者 骆季安 毛国民 辛俭 郑代明 《大连水产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73-178,共6页
研究了鲈Lateolabrax japonicus幼鱼(40.71g±2.92g)经不同饥饿时间处理,再恢复喂食后的生长情况,试验共进行40d,水温为26~28℃。结果表明:饥饿5d组(S5)鲈体重略高于对照组,饥饿10d组(S10)鲈略低于对照组,但差异均... 研究了鲈Lateolabrax japonicus幼鱼(40.71g±2.92g)经不同饥饿时间处理,再恢复喂食后的生长情况,试验共进行40d,水温为26~28℃。结果表明:饥饿5d组(S5)鲈体重略高于对照组,饥饿10d组(S10)鲈略低于对照组,但差异均不显著(P〉0.05),饥饿15d组(S15)鲈体重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饥饿15d后鱼体蛋白质含量明显下降,脂肪含量及鱼体比能值略有下降,灰分及水分含量明显上升;恢复投喂后,各饥饿处理组鱼体化学组成及比能值均接近,并恢复到对照组水平;随着饥饿时间的延长,标准代谢率下降,恢复投喂后又回升至对照组水平;从组织结构看,胃、肠和肝脏随着饥饿时间的延长出现不同程度的损伤,恢复投喂后各组织结构均有恢复。由此表明:S5组和S10组的鲈在恢复生长过程中产生了完全补偿生长效应,S15组出现了部分补偿生长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饥饿 再投喂 食物转化
下载PDF
饲喂频率对鲈鱼生长及体生化成分的影响 被引量:14
12
作者 楼宝 史会来 +2 位作者 毛国民 辛俭 郑代明 《宁波大学学报(理工版)》 CAS 2007年第4期455-458,共4页
选取同一种饵料设置1次·d-1、2次·d-1、3次·d-1、4次·d-14个饲喂频率,采用静水连续充气养殖系统,在盐度为26.0‰~27.0‰、温度为26~30℃条件下对鲈鱼(85.95±2.04)g进行为期40d的生长实验.结果表明:(1)饲喂... 选取同一种饵料设置1次·d-1、2次·d-1、3次·d-1、4次·d-14个饲喂频率,采用静水连续充气养殖系统,在盐度为26.0‰~27.0‰、温度为26~30℃条件下对鲈鱼(85.95±2.04)g进行为期40d的生长实验.结果表明:(1)饲喂频率影响鲈鱼的生长是由食物转化率和摄食率的提高共同引起的.(2)水分含量随饲喂频率的增高而保持不变;蛋白质含量随饲喂频率的增加,基本保持不变;脂肪含量随饲喂频率的增高而明显减少;灰分含量随饲喂频率的增多而明显增加.(3)鲈鱼的适宜饲喂频率为2次·d-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鲈鱼 饲喂频率 生化组成 食物转化
下载PDF
光色对三疣梭子蟹幼蟹生长和能量收支的影响 被引量:5
13
作者 王芳 王馨 +1 位作者 刘恒彤 董双林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25-29,共5页
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了5种光色对三疣梭子蟹幼蟹生长和能量收支的影响。实验结果如下:1.不同光色下三疣梭子蟹幼蟹的生长存在一定差异。黄光下,蟹的特定生长率(SGRd)最高,显著高于白光和蓝光处理组(P<0.05),而与红光和绿光处理组相... 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了5种光色对三疣梭子蟹幼蟹生长和能量收支的影响。实验结果如下:1.不同光色下三疣梭子蟹幼蟹的生长存在一定差异。黄光下,蟹的特定生长率(SGRd)最高,显著高于白光和蓝光处理组(P<0.05),而与红光和绿光处理组相比差异不明显(P>0.05)。蓝光下,蟹的SGRd显著小于除白光外的其他处理组(P<0.05)。2.不同光色下三疣梭子蟹的摄食存在一定差异。蓝光下,蟹的摄食率(FId)显著高于其他光照处理组(P<0.05),但其食物转化效率(FCEd)显著低于其他处理组(P<0.05);黄光下则呈现相反的趋势。3.不同光色下三疣梭子蟹的能量分配存在一定差异。黄光下,蟹用于生长的能量比例最高,显著高于红光外其他光色处理组(P<0.05),其能量转化效率呈现相同的趋势;而蓝光下,蟹用于生长的能量比例最低,显著低于其他处理组,其能量转化效率呈相似趋势。结果表明,黄光下,三疣梭子蟹食物转化率高,用于生长的能量比例高,净生长效率和同化效率较高,因而获得较快的生长。在工厂化养殖生产中,黄光是有利于三疣梭子蟹幼蟹生长的较佳光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色 三疣梭子蟹 摄食率 食物转化效率 特定生长率 能量收支
下载PDF
饲喂频率对日本黄姑鱼生长及鱼体生化成分的影响 被引量:8
14
作者 骆季安 楼宝 +3 位作者 史会来 毛国民 辛俭 郑代明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7年第1期37-40,共4页
于2006年8~9月在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西闪试验场,选取同一种饵料设置4个饲喂频率水平(分别为1次/d、2次/d、3次/d、4次/d),采用静水连续充气养殖系统,在盐度为26.0~27.0、温度为26~30℃的条件下对日本黄姑鱼幼鱼(26.86±1.69g)... 于2006年8~9月在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西闪试验场,选取同一种饵料设置4个饲喂频率水平(分别为1次/d、2次/d、3次/d、4次/d),采用静水连续充气养殖系统,在盐度为26.0~27.0、温度为26~30℃的条件下对日本黄姑鱼幼鱼(26.86±1.69g)进行为期40d的生长实验。结果表明:(1)饲喂频率影响日本黄姑鱼的生长是由食物转化率和摄食率的提高共同引起的。(2)日本黄姑鱼的水分含量随饲喂频率的增高而降低,蛋白质含量随饲喂频率的增加,先是显著增高,而后缓慢下降,脂肪含量随饲喂频率的增高而显著增加。(3)日本黄姑鱼的适宜饲喂频率为2次/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黄姑鱼 饲喂频率 生化组成 食物转化
下载PDF
不同投喂模式对龙虎斑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5
15
作者 吴耀华 王成桂 +1 位作者 梁华芳 罗海健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CAS 2015年第6期21-25,共5页
在室内玻璃钢桶中,采用全人工配合饲料,以每天投喂、投喂1 d停饲1 d、投喂2 d停饲1 d、投喂3 d停饲1 d等4种投喂模式(分别用A1、A2、A3、A4表示)对体质量(84.5±12.9)g的龙虎斑进行30 d养殖实验,研究不同投喂模式对龙虎斑生长和摄... 在室内玻璃钢桶中,采用全人工配合饲料,以每天投喂、投喂1 d停饲1 d、投喂2 d停饲1 d、投喂3 d停饲1 d等4种投喂模式(分别用A1、A2、A3、A4表示)对体质量(84.5±12.9)g的龙虎斑进行30 d养殖实验,研究不同投喂模式对龙虎斑生长和摄食的影响。结果表明:体长增长率A1、A4组最高,分别为20.68%、19.42%,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体质量增加率A1、A4组最高,分别达76.50%、79.64%,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特定生长率A1、A4组最高,分别为1.89%·d-1和1.95%·d-1,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其他两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食物转化率A1、A4组最高,分别为114、1.19,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其他两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A1、A4组各指标最佳,但鉴于成本问题,A4组投喂模式的综合养殖效果较为适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虎斑 投喂模式 生长 食物转化
下载PDF
外来种红耳龟和本地种中华条颈龟耐饥饿能力比较研究 被引量:8
16
作者 魏朝军 杨志兵 +4 位作者 洪美玲 柏天琦 张杰 贺斌 史海涛 《四川动物》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30-434,共5页
为比较外来种红耳龟Trachemys scripta elegans与本地种中华条颈龟Mauremys sinensis耐饥饿能力强弱,分别于2009年8月~2010年4月和2010年7~8月对外来种红耳龟和本地种中华条颈龟进行耐饥饿能力的长期(8个月)和短期(2个月)实验的比较... 为比较外来种红耳龟Trachemys scripta elegans与本地种中华条颈龟Mauremys sinensis耐饥饿能力强弱,分别于2009年8月~2010年4月和2010年7~8月对外来种红耳龟和本地种中华条颈龟进行耐饥饿能力的长期(8个月)和短期(2个月)实验的比较研究。长期实验控制食物因子,短期实验控制饥饿时间。长期实验结果表明,中华条颈龟食物缺乏组体重特定增长率极显著低于食物充分组(P<0.01),而红耳龟体重特定增长率在两试验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在食物转化率方面,红耳龟食物缺乏组高于食物充分组,而中华条颈龟却相反。短期实验结果表明,中华条颈龟饥饿组体重特定增长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正常饲喂组)(P<0.05),而红耳龟饥饿组体重特定增长率与食物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中华条颈龟饥饿组肝重极显著小于对照组(P<0.01),红耳龟肝重两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综上表明红耳龟耐饥饿能力强于中华条颈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耳龟 中华条颈龟 耐饥饿能力 体重特定增长率 食物转化
下载PDF
黄姑鱼幼鱼继饥饿后补偿生长的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史会来 耿智 +4 位作者 楼宝 毛国民 薛宝贵 詹炜 徐冬冬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1年第5期410-415,共6页
在室内玻璃钢水槽内对平均初始体重为7.18±0.49 g的黄姑鱼进行了40 d养殖实验以研究其在停喂不同时间后的补偿生长。实验共设5个食物处理组,4组鱼分别饥饿4 d(S4组)、8 d(S8组)、12 d(S12组)和16 d(S16组)后再恢复正常投喂;1组鱼... 在室内玻璃钢水槽内对平均初始体重为7.18±0.49 g的黄姑鱼进行了40 d养殖实验以研究其在停喂不同时间后的补偿生长。实验共设5个食物处理组,4组鱼分别饥饿4 d(S4组)、8 d(S8组)、12 d(S12组)和16 d(S16组)后再恢复正常投喂;1组鱼实验期间始终正常投喂作为对照(S0组)。结果表明,S4组实验结束时体重略低于S0组,但未达到显著性水平(P>0.05);S8组、S12组和S16组显著低于S0组(P<0.05);饥饿导致鱼体蛋白质和脂肪含量降低,水分和灰分的含量升高。实验结果显示,S4组的黄姑鱼幼鱼在恢复生长过程中出现了完全补偿生长效应,S8组出现了部分补偿生长效应,S12组和S16组未出现补偿生长效应,饥饿后恢复投喂鱼对食物的摄食率和食物转化率得到明显改善,这表明适度饥饿后再投喂可作为黄姑鱼养殖中有益的饲养管理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姑鱼 饥饿 再投喂 食物转化
下载PDF
水产养殖动物补偿生长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8
作者 邵青 杨阳 +2 位作者 王志铮 罗海忠 袁久尧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4年第4期334-342,346,共10页
综述了水产养殖动物补偿生长的初步研究进展,包括水产养殖动物补偿生长的理论假说、类型、影响因素、实验方法和生理机制。初步探讨了补偿生长的研究价值及应用情况,提出了当前补偿生长研究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 补偿生长 实验设计 水产养殖 研究方法 食物转化
下载PDF
2019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简介
19
作者 曾武威(编译)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2,共2页
氧气(oxygen)对于生命的重要性早在几百年前就被人们所认识到。氧对于地球上的大部分生物尤其是高等动物来说更是不可或缺的,它们需要利用氧气将食物转化为身体可利用的能量(ATP)。然而细胞是如何适应氧浓度变化的却长期不为人所知。201... 氧气(oxygen)对于生命的重要性早在几百年前就被人们所认识到。氧对于地球上的大部分生物尤其是高等动物来说更是不可或缺的,它们需要利用氧气将食物转化为身体可利用的能量(ATP)。然而细胞是如何适应氧浓度变化的却长期不为人所知。2019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就揭示了这一重要的机体适应机制。3位科学家:美国医学家William G. Kaelin,Jr.(小威廉·G·凯林)、英国医学家Sir Peter J. Ratcliffe(彼得·J·拉特克利夫爵士)和美国医学家Gregg L. Semenza(格雷格·L·塞门扎),因"发现细胞如何感知和适应环境氧含量"的重大成就而共同获此殊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机体适应 格雷格 食物转化 医学家
下载PDF
小池塘栽培薸砂技术
20
作者 陈万光 郭黛健 《中国水产》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0-51,共2页
薸砂又名芜萍、萍莎、无根萍、微草萍、沙子、小粒萍、绿沙等,属于芜萍科,无根萍属,多年生漂浮型水生植物。由于其鲜嫩适口、营养丰富、食物转化率高,形体细小而嫩,
关键词 池塘栽培 技术 食物转化 水生植物 营养丰富 多年生 芜萍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