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变态反应性疾病300例食物不耐受检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7
1
作者 韩立芬 李晓鸾 赵莉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8年第27期6702-6703,共2页
目的:探讨食物不耐受检测结果的临床特征。方法:对300例患者用酶联法进行食物不耐受特异性IgG(sIgG)检测和69例同种食物sIgE检测。结果:300例中阳性者291例,阳性率97%;优势敏感食物是小麦、海虾和大豆。69例同种食物sIgE阳性19例,阳性率... 目的:探讨食物不耐受检测结果的临床特征。方法:对300例患者用酶联法进行食物不耐受特异性IgG(sIgG)检测和69例同种食物sIgE检测。结果:300例中阳性者291例,阳性率97%;优势敏感食物是小麦、海虾和大豆。69例同种食物sIgE阳性19例,阳性率27.5%。结论:食物不耐受是一种复杂的变态反应病,食物不耐受可与sIgE阳性同时存在;不耐受级别与sIgE无显著影响;不耐受种类与同种食物sIgE相关性有影响;疾病种类、性别、年龄等与食物sIgE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物过敏/免疫学/血液 免疫球蛋白E/血液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人类
下载PDF
变态反应性疾病儿童的食物不耐受检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陈宇 钟燕 +2 位作者 朱莎 丁大为 游诚 《中国医师杂志》 CAS 2015年第12期1879-1881,共3页
目的探讨儿童食物不耐受与变态反应性疾病表现形式的特点,为降低食物不耐受的发生提供科学喂养依据。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对78例变态反应性疾病患儿进行14种食物特异性IgG测定,分析食物不耐受与儿童变态反应性疾病的... 目的探讨儿童食物不耐受与变态反应性疾病表现形式的特点,为降低食物不耐受的发生提供科学喂养依据。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对78例变态反应性疾病患儿进行14种食物特异性IgG测定,分析食物不耐受与儿童变态反应性疾病的表现形式。结果78例患儿中14种食物特异性IgG检出阳性率84.6%(66/78),其14种食物不耐受率分布不同(x^2=7.36,P〈0.05),其中以蛋清/蛋黄IgG检出阳性率最高,其次分别为牛奶、鳕鱼、虾等,而蘑菇阳性率最低;78例疾病表现形式中,轻度不耐受率29.5%(23/78),中度不耐受率21.8%(17/78),重度不耐受率33.3%(26/78);中、重度不耐受中,以湿疹所占比例最高48.8%(21/43),其次慢性腹泻、腹痛占27.9%(12/43),其他3种过敏性疾病占23.3%(10/43)。结论变态反应性疾病与食物不耐受有关,多见于儿童,其病因隐匿,故检测食物特异性IgG可早期发现其食物不耐受的情况,为科学调整饮食结构指导喂养提供依据,减少食物不耐受的变态反应性疾病的发生,促进儿童生长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物过敏/免疫学 免疫球蛋白G
原文传递
食物不耐受检测在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治疗中的作用 被引量:2
3
作者 曾黎明 廖立 +1 位作者 何龙韬 杨光 《中国医师杂志》 CAS 2012年第5期687-689,共3页
目的探讨基于食物不耐受检测的饮食疗法在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对57例IBS.D患者及32例正常对照者进行半定量食物特异性IgG(SIgG)抗体检测。将食物SIgG阳性“2+”以上的IBS-D患者随机分成忌食组和非忌食... 目的探讨基于食物不耐受检测的饮食疗法在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对57例IBS.D患者及32例正常对照者进行半定量食物特异性IgG(SIgG)抗体检测。将食物SIgG阳性“2+”以上的IBS-D患者随机分成忌食组和非忌食组:忌食组患者根据检测结果禁食相应食物,非忌食组患者口服双歧杆菌活菌胶囊治疗,治疗前及治疗8周末分别观察两组症状严重指数和频率指数的变化。结果57例IBS—D患者中41例至少有一种食物SIgG检测呈阳性反应,阳性率为71.9%。正常对照组32例中4例有一种食物SIgG呈阳性,阳性率为12.5%,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BS—D患者中24例食物SIgG阳性“2+”以上(忌食组12例,非忌食组11例,失访1例),忌食组患者经忌食阳性食物8周后临床症状明显改善,与非忌食组相比症状严重指数和症状频率指数均显著降低,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食物不耐受是IBS—D的诱发因素之一,根据食物sIgG检测结果,忌食相应食物能缓解IBS—D的临床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物过敏/免疫学 免疫球蛋白G/分析 肠易激综合征/治疗 饮食疗法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