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食用菌设施高产绿色栽培关键技术
1
作者 刘娜 《世界热带农业信息》 2024年第4期35-37,共3页
设施栽培是国内食用菌常用的栽培模式,主要利用大棚设施实现食用菌的高产绿色栽培,栽培质量及产量都有较大提升,而且还能够减少病虫害,在生产环节中也能够满足绿色生产的发展要求,广大种植户要加强学习,在食用菌种植环节中能够真正应用... 设施栽培是国内食用菌常用的栽培模式,主要利用大棚设施实现食用菌的高产绿色栽培,栽培质量及产量都有较大提升,而且还能够减少病虫害,在生产环节中也能够满足绿色生产的发展要求,广大种植户要加强学习,在食用菌种植环节中能够真正应用设施高产绿色栽培技术,从而提高食用菌种植水平。基于此,本文以羊肚菌为例,就食用菌设施高产绿色栽培关键技术进行分析,以期能够为当地食用菌产业发展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栽培关键技术 设施栽培 羊肚菌 食用菌设施 绿色栽培 食用菌产业 大棚设施 种植户
下载PDF
推进广西现代设施食用菌高质量发展意见建议
2
作者 秦延春 韦锦福 +4 位作者 丘献娟 陈国龙 廖芳贤 李永明 卢玉文 《南方园艺》 2024年第4期52-55,共4页
调研广西食用菌产业需求、主栽品种、生产规模、产品加工、制约因素等,归纳总结广西现代设施食用菌产业发展的新动态、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推进广西现代设施食用菌高质量发展意见建议。
关键词 广西 现代设施食用菌 高质量 发展
下载PDF
食用菌栽培设施监控系统的设计 被引量:1
3
作者 陈韵 贾文庆 黄毅 《食用菌》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61-62,共2页
针对食用菌设施栽培自动化控制的需要,研制了"食用菌设施栽培监控系统"。该系统体系为中心计算机和单片机智能控制板的主从式结构,采用实时多任务操作系统和食用菌专家系统的人工智能因子进行实时监测和智能化决策调节,为食... 针对食用菌设施栽培自动化控制的需要,研制了"食用菌设施栽培监控系统"。该系统体系为中心计算机和单片机智能控制板的主从式结构,采用实时多任务操作系统和食用菌专家系统的人工智能因子进行实时监测和智能化决策调节,为食用菌生长创造最优化的生长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用菌设施 监控 智能控制
下载PDF
食用菌栽培设施分布式智能测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4
作者 贾文庆 陈韵 黄毅 《农业工程技术(温室园艺)》 2008年第11期18-19,共2页
针对食用菌设施栽培自动化控制的需要,研制了"食用菌设施栽培分布式智能测控系统"。该系统为中心计算机和单片机智能控制板的主从式结构,采用实时多任务操作系统和食用菌专家系统的人工智能因子进行实时监测和智能化决策调节... 针对食用菌设施栽培自动化控制的需要,研制了"食用菌设施栽培分布式智能测控系统"。该系统为中心计算机和单片机智能控制板的主从式结构,采用实时多任务操作系统和食用菌专家系统的人工智能因子进行实时监测和智能化决策调节,为食用菌生长创造更加优化的生长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用菌设施 分布式 智能控制
下载PDF
食用菌栽培设施分布式智能测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2
5
作者 陈韵 贾文庆 黄毅 《职教研究》 2008年第1期33-36,共4页
针对食用菌设施栽培自动化控制的需要,研制了"食用菌设施栽培分布式智能测控系统"。该系统体系为中心计算机和单片机智能控制板的主从式结构,采用实时多任务操作系统和食用菌专家系统的人工智能因子进行实时监测和智能化决策... 针对食用菌设施栽培自动化控制的需要,研制了"食用菌设施栽培分布式智能测控系统"。该系统体系为中心计算机和单片机智能控制板的主从式结构,采用实时多任务操作系统和食用菌专家系统的人工智能因子进行实时监测和智能化决策调节,为食用菌生长创造最优化的生长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用菌设施 分布式 智能控制
原文传递
光伏温室大棚中猴头菇高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5
6
作者 蒋宁 侯立娟 +6 位作者 李辉平 曲绍轩 马林 骆欣 宋金俤 冯弓蓓 林金盛 《长江蔬菜》 2022年第3期29-31,共3页
导读:利用太阳能光伏温室大棚开展食用菌生产是一种新型食用菌设施栽培模式,可通过相关温、湿度控制技术应用更能适宜食用菌生长。本研究总结并介绍了光伏温室大棚中珍稀食用菌猴头菇的栽培技术,是较有潜力的产业融合发展新模式。
关键词 珍稀食用菌 猴头菇 食用菌生产 栽培技术 产业融合发展 光伏温室大棚 控制技术应用 食用菌设施
下载PDF
空间电场调控技术在无公害农产品生产中的应用 被引量:6
7
作者 刘滨疆 雍红波 《世界农业》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2期39-41,共3页
关键词 无公害农产品生产 设施植物产品 设施畜牧产品 设施食用菌产品 空间电场调控技术 应用
下载PDF
黑木耳黑威15菌丝生长最佳环境参数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李建军 姜永成 +4 位作者 孟庆祥 单琪凯 王岩 朱世伟 华秀萍 《中国食用菌》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32-36,共5页
利用设施食用菌栽培技术,开展黑木耳(Auricularia auricula)黑威15 (HW15)二级菌种养菌试验,以菌丝最大密度为目标,设计二次回归正交试验,研究培养料物理特性(含水率、密度)和过氧化钙添加量及其交互作用对菌丝长势影响,探明培养料含水... 利用设施食用菌栽培技术,开展黑木耳(Auricularia auricula)黑威15 (HW15)二级菌种养菌试验,以菌丝最大密度为目标,设计二次回归正交试验,研究培养料物理特性(含水率、密度)和过氧化钙添加量及其交互作用对菌丝长势影响,探明培养料含水率、培养料密度、过氧化钙添加量三因素耦合关系,完成基于二次回归正交设计的木耳养菌阶段菌丝微环境模型实例化构建并得出其最佳因素组合:培养料含水率65.75%,过氧化钙添加量0.95%,培养料密度719 kg·m^(-3)。发现了此阶段菌丝生长规律,确定了上述三因素对菌丝密度(长度)影响程度顺序为:过氧化钙添加量最大,培养料含水率次之,培养料密度最小;前两因素影响程度几乎相同,其中1个因素置为零水平,另一因素对菌丝密度影响剧烈,影响曲线先升后降。本试验表明含水率65.75%时,能将0.95%过氧化钙全部分解,此时氧气浓度最大,菌丝长势最佳,过氧化钙添加量和培养料含水率应作为重要因素控制,尤其培养料含水率应严格控制在64%~66%范围内,过氧化钙添加量不可超过1.2%;培养料含水率在67.5%附近,培养料密度对菌丝密度有显著影响,超过730 kg·m^(-3)时,菌丝密度急剧下降,适宜的培养料密度应在710 kg·m^(-3)~730 kg·m^(-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木耳 回归正交试验 菌丝体 设施食用菌栽培技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