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深圳市食用螺广州管圆线虫自然感染调查 被引量:2
1
作者 彭朝琼 张仁利 +5 位作者 黄薇 王舟 耿艺介 高世同 黄达娜 庾蕾 《中国热带医学》 CAS 2006年第11期1955-1956,共2页
目的了解深圳市市场流通的食用螺广州管圆线虫自然感染情况。方法从深圳市区流通市场随机抽取6个种属258份食用螺样品,对其进行人工消化处理后镜检分离广州管圆线虫感染期幼虫,并计算感染率和感染强度。结果在6个种属的258份食用螺中,... 目的了解深圳市市场流通的食用螺广州管圆线虫自然感染情况。方法从深圳市区流通市场随机抽取6个种属258份食用螺样品,对其进行人工消化处理后镜检分离广州管圆线虫感染期幼虫,并计算感染率和感染强度。结果在6个种属的258份食用螺中,仅福寿螺和东风螺检出阳性,自然感染率分别为40·7%和37·8%,平均感染强度为32·53条/只。结论深圳市食用螺流通市场存在着广州管圆线虫的流行因素,中间宿主以福寿螺和东风螺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用螺 广州管圆线虫 自然感染
下载PDF
电位溶出分析法连续测定食用螺中的汞和铜 被引量:5
2
作者 周菊 冯德雄 +1 位作者 李宇红 谢莹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1989年第3期52-56,共5页
应用电位溶出法对食用螺中的汞、铜进行了连续测定。其测定介质为0.4mol/l NaNO0.01mol/l NaAc—0.4mol/lHAc(pH=3.0),以4.36×10^(-5)mol/l KM_nO_4为氧化剂,利用食用螺本身所含Cu(Ⅱ)为敏化剂。采用标准加入法进行分析,所得汞和... 应用电位溶出法对食用螺中的汞、铜进行了连续测定。其测定介质为0.4mol/l NaNO0.01mol/l NaAc—0.4mol/lHAc(pH=3.0),以4.36×10^(-5)mol/l KM_nO_4为氧化剂,利用食用螺本身所含Cu(Ⅱ)为敏化剂。采用标准加入法进行分析,所得汞和铜的结果分别与测汞仪法和原子吸收法相对照。本方法的回收率汞为101—102%,铜为96.8—102%,检出限汞为2.19×10^(-9)mol/l,铜为1.99×10^(-10)mol/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用螺 测定 电位溶出法
下载PDF
优质食用螺新秀 南美螺
3
作者 彭红瑜 《农村百事通》 2002年第7期28-28,共1页
南美螺是我国近年从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域引进的优质食用螺新品种。经过近几年试养,已在长江流域、华南地区等地饲养成功。
关键词 食用螺 南美 长江流域 华南地区 江西省 畜牧水产 新品种 新秀 安义县 南美洲
下载PDF
河南省市售鲜活食用螺类中食源性致病菌污染状况调查 被引量:1
4
作者 崔莹 戚浩彧 +5 位作者 张濛 李艳芬 吴玲玲 邱正勇 张广伟 李辉 《河南预防医学杂志》 2021年第9期666-668,共3页
目的了解河南省市售鲜活食用螺类中食源性致病菌污染状况,及时发现食品安全隐患,为政府食品安全监管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2018年《国家食品污染物和有害因素风险监测工作手册》,对河南省7个监测点采集的鲜活螺类样品开展单核细胞增生... 目的了解河南省市售鲜活食用螺类中食源性致病菌污染状况,及时发现食品安全隐患,为政府食品安全监管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2018年《国家食品污染物和有害因素风险监测工作手册》,对河南省7个监测点采集的鲜活螺类样品开展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沙门氏菌、副溶血性弧菌、创伤弧菌、霍乱弧菌、溶藻弧菌检测。对检出的沙门氏菌进行血清学分型,对检出的副溶血性弧菌进行毒力基因的检测。结果131份鲜活食用螺类中共检出食源性致病菌阳性样品53份,总阳性率为40.46%。副溶血性弧菌的检出率最高(23.66%)。对检出的18株沙门氏菌进行血清学分型,分属于7个血清型,其中汤卜逊沙门氏菌和阿柏丁沙门氏菌为优势血清型。对检出的35株副溶血性弧菌进行3种毒力基因(tlh、tdh和trh)的检测,35株副溶血性弧菌均携带tlh,未检出毒力基因tdh,有4株携带trh(11.43%)。结论河南省内市售鲜活食用螺类食源性致病菌污染情况不容乐观,有较高的食品安全风险,相关部门应加强监管力度,以降低食品安全问题发生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用螺 食源性致病菌 血清型 毒力基因
原文传递
食用织纹螺引起的河豚毒素中毒调查分析 被引量:13
5
作者 陈人强 李书龙 +1 位作者 关晓理 郑虹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CAS 2001年第2期251-251,共1页
关键词 食用织纹 河豚毒素中毒 流行病学
下载PDF
食用织纹螺中毒的调查报告 被引量:1
6
作者 蔡志征 俞小丽 陈萍 《浙江预防医学》 1994年第3期15-15,共1页
1993年8月17日,乐清市柳市新星高压电瓷仄食堂110人进食中餐,菜肴有香菇炒肉、包头鱼、油老鼠(面粉油炸)、织纹螺。就餐者单购买织纹螺菜肴有35人,食后有30人在6小时后陆续发生中毒,罹患率为85.7%。进食其他三种菜肴者无1人发病。
关键词 食用织纹中毒 罹患率 高压电瓷 市柳 卫生防疫站 监督监测 四肢厥冷 中度脱水 肌无力 预后良好
下载PDF
峨眉山市福寿螺发生及防控研究
7
作者 谢小明 伍国华 《四川农业科技》 2011年第1期32-33,共2页
福寿螺又名大瓶螺、苹果螺,原产于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1981年作为食用螺引入中国广东,1984年前后被引入到我市养殖食用。但由于本地环境适合其生长,容易养殖,很快供大于求,
关键词 福寿 峨眉山市 防控 亚马逊河流域 供大于求 食用螺 大瓶 苹果
下载PDF
中华圆田螺稻田人工养殖技术 被引量:1
8
作者 杨晓燕 《渔业致富指南》 2006年第4期44-45,共2页
关键词 中华圆田 人工养殖技术 稻田 生物学特性 食用螺 俗称
下载PDF
大理地区三种水生螺资源的开发利用
9
作者 王丽君 《大理学院学报(综合版)》 CAS 2002年第4期53-54,63,共3页
介绍大理地区三种水生螺生物学特性、资源状况及利用价值。
关键词 大理地区 水生 资源 开发利用 生物学特性 食用螺
下载PDF
螺旋藻——一种值得开发的农业资源
10
作者 廖家玲 《中国.城乡桥》 1997年第5期48-1,共2页
说鸡鸭鱼肉是营养丰富的食物,众人皆知无一反对,说细胞直径只有7~9微米的螺旋藻也是营养丰富的食物,就没有多少人相信了,本期就让你认识一下螺旋藻是何许东西!
关键词 旋藻 农业资源 大豆 食用螺 旋藻属 饲喂 胡罗卜素 细胞直径 调理剂 种畜禽
下载PDF
淡水养殖南美螺前景分析
11
《广东农村实用技术》 2007年第8期48-48,共1页
南美螺原产于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的一种大型优质食用螺,其肉质鲜嫩、味美爽口、营养独特,是世界上近年新兴的一种高蛋白、低脂肪、补益保健型肉食佳肴,国内外市场需求旺、容量大、销路广。养殖南美螺具有生长快、产量高、易管理、效... 南美螺原产于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的一种大型优质食用螺,其肉质鲜嫩、味美爽口、营养独特,是世界上近年新兴的一种高蛋白、低脂肪、补益保健型肉食佳肴,国内外市场需求旺、容量大、销路广。养殖南美螺具有生长快、产量高、易管理、效益好等经济优势,是一条短、平、快的致富新项目。目前在国内尚属发展阶段,市场货源稀少,开发前景十分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淡水养殖 南美 亚马逊河流域 市场需求 经济优势 国内外 食用螺 南美洲
下载PDF
淡水养殖新秀南美螺
12
作者 吴健 《中国农村科技》 2000年第11期34-35,共2页
南美螺又称大瓶螺,原产南美洲,是一种大型优质食用螺。湖南省部分地区引进后人工试养4年,表明南美螺利用价值高,开发前景极为广阔。
关键词 淡水养殖 南美 利用价值 大瓶 开发前景 人工试养 人工养殖 湖南省 小型浮游生物 食用螺
下载PDF
海州湾地区织纹螺毒素检测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林祥田 张明生 +6 位作者 王志坚 陈清 张远瑛 宋坤 孙雪峰 程景良 姚昌志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89-89,共1页
关键词 食用织纹 检测分析 县卫生监督所 食物中毒事件 织纹食物中毒 毒素 连云港市 卫生防疫站
下载PDF
卫生部发布公告禁售织纹螺
14
《河北中医》 2012年第7期1070-1070,共1页
由于近期浙江等地发生多起因食用织纹螺引起的中毒事件,卫生部日前发布公告,要求任何食品生产经营单位不得采购、加工和销售织纹螺。
关键词 食用织纹 卫生部 公告 食品生产经营单位 禁售 中毒事件
下载PDF
关于预防织纹螺食物中毒的公告
15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2年第10期19-19,共1页
近期,浙江等地发生多起因食用织纹螺引起的中毒事件。织纹螺,俗称海丝螺、海狮螺、麦螺或白螺等,主要分布于浙江、福建、广东沿海。织纹螺的外形特征表现为尾部较尖,细长,长度约为1厘米左右、宽度约为0.5厘米,约指甲盖大小。引... 近期,浙江等地发生多起因食用织纹螺引起的中毒事件。织纹螺,俗称海丝螺、海狮螺、麦螺或白螺等,主要分布于浙江、福建、广东沿海。织纹螺的外形特征表现为尾部较尖,细长,长度约为1厘米左右、宽度约为0.5厘米,约指甲盖大小。引起织纹螺中毒的主要原因是其含有的河豚毒素,食用后可产生头晕、呕吐、口唇及手指麻木等中毒症状,潜伏期最短为5分钟,最长为4个小时。对食用织纹螺引起的中毒,目前尚无特效治疗解毒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织纹食物中毒 食用织纹 公告 预防 织纹中毒 中毒事件 外形特征 河豚毒素
下载PDF
不认识的螺不要吃
16
作者 胡悦 《健康博览》 2007年第6期14-14,共1页
卫生部日前发出公告,要求任何餐饮单位不得采购、加工和销售织纹螺,并提醒消费者误食织纹螺后,如发生口唇麻木等神经系统症状的,要立即到医院就诊。据介绍,北京市近期发生了食用织纹螺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当地卫生监督部门经组织... 卫生部日前发出公告,要求任何餐饮单位不得采购、加工和销售织纹螺,并提醒消费者误食织纹螺后,如发生口唇麻木等神经系统症状的,要立即到医院就诊。据介绍,北京市近期发生了食用织纹螺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当地卫生监督部门经组织专项检查,发现个别餐饮业存在加工销售织纹螺的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用织纹 神经系统症状 食物中毒事件 卫生监督部门 餐饮单位 口唇麻木 医院就诊 专项检查
下载PDF
卫生部:织纹螺含毒,不要吃
17
《中国健康月刊》 2007年第7期13-13,共1页
据悉,北京、四川等地近期发生了食用织纹螺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卫生部在公告中提示消费者若误食织纹螺,出现口唇麻木等类似神经系统中毒症状的,要立即到医院就诊。公众发现餐饮单位采购、加工和销售织纹螺的,应及时向当地卫生监督... 据悉,北京、四川等地近期发生了食用织纹螺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卫生部在公告中提示消费者若误食织纹螺,出现口唇麻木等类似神经系统中毒症状的,要立即到医院就诊。公众发现餐饮单位采购、加工和销售织纹螺的,应及时向当地卫生监督机构举报。市卫生局有关人士称,市民若发现有酒楼售卖织纹螺,可以向各区县卫生监督所举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用织纹 卫生部 食物中毒事件 卫生监督机构 县卫生监督所 中毒症状 神经系统 口唇麻木
下载PDF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公告
18
《中老年保健》 2007年第8期5-5,共1页
近期,北京市发生了食用织纹螺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当地卫生监督部门组织专项检查,发现个别餐饮业存在加工销售织纹螺的行为。近年来,我国其他省份也曾多次发生过织纹螺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织纹螺广泛分布于浙江、福建、广东等沿海省... 近期,北京市发生了食用织纹螺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当地卫生监督部门组织专项检查,发现个别餐饮业存在加工销售织纹螺的行为。近年来,我国其他省份也曾多次发生过织纹螺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织纹螺广泛分布于浙江、福建、广东等沿海省份,其外形特征表现为尾部较尖,螺体细长,长度约1厘米,宽度约0.5厘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公告 食用织纹 食物中毒事件 卫生监督部门 专项检查 外形特征 北京市 餐饮业
下载PDF
福建省2021年螺类广州管圆线虫感染状况调查 被引量:1
19
作者 郑丹 林陈鑫 +2 位作者 翁淑琴 蔡武卫 谢汉国 《海峡预防医学杂志》 CAS 2022年第3期102-104,共3页
目的了解福建省食用螺类广州管圆线虫感染状况,为制定防控策略、保障食品安全提供依据。方法2021年采集福建省5个片区水产批发市场、农产品集市或餐饮场所出售的食用螺以及野外螺,用匀浆法检查广州管圆线虫Ⅲ期幼虫,计算感染率和感染度... 目的了解福建省食用螺类广州管圆线虫感染状况,为制定防控策略、保障食品安全提供依据。方法2021年采集福建省5个片区水产批发市场、农产品集市或餐饮场所出售的食用螺以及野外螺,用匀浆法检查广州管圆线虫Ⅲ期幼虫,计算感染率和感染度。结果共采集4470只食用螺,41只螺检出广州管圆线虫,感染率0.9%(41/4470);检获Ⅲ期幼虫434条,感染度10.6条/只(434/41);其中福寿螺278只,感染率9.4%(26/278),获幼虫297条,感染度11.4条/只(297/26);褐云玛瑙螺90只,感染率16.7%(15/90),获幼虫137条,感染度9.1条/只(137/15);铜锈环棱螺3782只、中国圆田螺320只,均未检出Ⅲ期幼虫。不同螺类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褐云玛瑙螺感染率最高(16.7%);市售螺类未见感染Ⅲ期幼虫,野外螺感染率11.1%(41/368);不同片区广州管圆线虫感染率有所差异,其中闽中感染率高达21.5%(14/65,χ^(2)=14.32,P<0.05)。结论福建省野外福寿螺和褐云玛瑙螺中检到广州管圆线虫Ⅲ期幼虫,存在人群感染风险;须加强群众健康教育,定期开展市售食用螺及野外螺类广州管圆线虫感染风险监测,对食品安全、防控广州管圆线虫病感染、流行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州管圆线虫 食用螺 人群感染 食品安全 食品污染
原文传递
Engineering Review Food Extrusion Technology and Its Applications
20
作者 Kehinde Adedeji Adekola 《Journal of Food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2016年第3期149-168,共20页
An extensive technical review of studies on food extrusion processes which involves forcing mixed food ingredients through a die to produce food snacks has been carried out in this paper. This technical review include... An extensive technical review of studies on food extrusion processes which involves forcing mixed food ingredients through a die to produce food snacks has been carried out in this paper. This technical review includes some historical development, food extruder types, extrusion principles and applications, flow simulation and heat transfer modeling in extruders, process parameters and product quality, extruder die and extrudate expansion among others. The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of extrusion in food industry was mainly based on the adaptation of plastic extrusion technology which has been in existence for over hundred years. Studies show that twin-screw extruder are more efficient than single-screw extruders because of better mixing and better handling of different combinations of food ingredients. A thorough knowledge of the flow and heat behavior inside an extruder provide an insight into the mechanism of mixing and facilitates estimation of RTD, flow rate, pressure drop, heat transfer mechanism and power consumption. Until recently, very little work has been published on the mechanism of material flow and energy transfer in intermeshing co-rotating extruder mainly due to the complexity of the geometry and the flow behavior. A more recent approach to research in modeling of food extrusion is the 2D or 3D flow modeling using finite element computer package. This research area is gaining recognition in modeling different sections of food extruder. This work also points out some of the achievements and shortcomings of the reviewed works and where necessary, possible solutions are suggested. Areas needing further research have been highlighted. This study will reveal that understanding and application of extrusion technology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of Asia and Africa are still far from being satisfactory and this work would serve as a good reference material for researchers and operators in food extrusion technolog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ood extrusion technical review extruders research applications.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