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背俞指针疗法对胃食管反流病患者任督二脉穴位皮温与食管下括约肌压力的影响及其相关性探讨 被引量:21
1
作者 谢胜 侯秋科 +9 位作者 韦金秀 周晓玲 张越 刘园园 税典奎 梁谊深 颜春艳 赵正孝 蒋应玲 徐宏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4年第11期2575-2577,共3页
目的:观察背俞指针疗法对GERD患者任督二脉穴位皮温及食管下括约肌压力的影响,探讨二者的相关性。方法:观察对象为120例GERD合格受试者。治疗组60例行背俞指针疗法治疗,对照组60例予枸橼酸莫沙必利分散联合兰索拉唑肠溶片口服治疗,检测... 目的:观察背俞指针疗法对GERD患者任督二脉穴位皮温及食管下括约肌压力的影响,探讨二者的相关性。方法:观察对象为120例GERD合格受试者。治疗组60例行背俞指针疗法治疗,对照组60例予枸橼酸莫沙必利分散联合兰索拉唑肠溶片口服治疗,检测两组治疗前后、停治疗后半年食管下括约肌压力的变化情况;同时检测治疗前、治疗第7 d、治疗第14 d任督二脉穴位皮温的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食管下括约肌压力较治疗前均改善明显(P<0.05);停治疗后半年随访与治疗前相比,治疗组差异明显(P<0.05);而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第7 d与治疗第14 d任督二脉的穴位皮温均较治疗前上升明显(P<0.05);而对照组穴位皮温均较治疗前下降明显(P<0.05)。结论:任督二脉经气交会有利于下食管括约肌压力的改善;背俞指针疗法利于肝胆之气条达,肝升脾升,胆降胃降,达到改善脾胃的升降;该疗法通过膀胱之"俞"调"肝胆之枢"达到"以俞调枢"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背俞指针疗法 食管反流病 食管下括约肌压力 任督二脉 肝胆枢
下载PDF
背俞指针疗法对胃食管反流病患者酸反流与食管下括约肌压力的影响 被引量:18
2
作者 谢胜 欧阳波 +10 位作者 韦金秀 周晓玲 张越 侯秋科 税典奎 梁谊深 颜春艳 赵正孝 蒋应玲 徐宏 刘园园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14年第12期19-21,共3页
目的观察背俞指针疗法对胃食管反流病(GERD)酸反流及食管下括约肌压力(LESP)的影响。方法纳入120例GERD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予背俞指针疗法,对照组予枸橼酸莫沙必利分散片及兰索拉唑肠溶片口服,... 目的观察背俞指针疗法对胃食管反流病(GERD)酸反流及食管下括约肌压力(LESP)的影响。方法纳入120例GERD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予背俞指针疗法,对照组予枸橼酸莫沙必利分散片及兰索拉唑肠溶片口服,共治疗2周。观察治疗前后酸反流总时间百分率、长时间酸反流次数、最长酸反流时间变化情况,检测2组治疗前后、随访6个月时LESP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2组24 h食管酸反流总时间百分率、长时间酸反流次数、最长酸反流时间均显著下降(P<0.01),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组LESP均明显改善(P<0.05);随访6个月与治疗前比较,治疗组LES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背俞指针疗法能通过改善LESP减少食管酸反流,且LESP改善持续时间较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背俞指针疗法 食管反流病 酸反流 食管下括约肌压力
下载PDF
Ghrelin对大鼠胃排空及食管下括约肌压力的影响及其机制 被引量:2
3
作者 曹曙光 吴昊 林李淼 《温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0年第2期158-161,共4页
目的:观察胃促生长素(Ghrelin)对大鼠胃排空及食管下括约肌(LES)压力的影响,同时测定血浆中胃动素和P物质水平的变化,探讨Ghrelin对胃排空及LES压力的影响及相关机制。方法:Wistar大鼠接受不同剂量Ghrelin(0.5、1.0、1.5、2.0、2.5 nmol... 目的:观察胃促生长素(Ghrelin)对大鼠胃排空及食管下括约肌(LES)压力的影响,同时测定血浆中胃动素和P物质水平的变化,探讨Ghrelin对胃排空及LES压力的影响及相关机制。方法:Wistar大鼠接受不同剂量Ghrelin(0.5、1.0、1.5、2.0、2.5 nmol/kg)腹腔注射后,测定胃排空率;Wistar大鼠接受1.5 nmol/kg Ghrelin腹腔注射后进行LES压力测定,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中胃动素及P物质浓度。结果:腹腔注射Ghrelin后大鼠胃排空率为38.24%±7.15%,与对照组(27.03%±2.91%)比明显加快(P<0.01),同时该效应与腹腔注射Ghrelin的量呈量效关系,腹腔注射Ghrelin后大鼠LES压力[(19.57±3.26)mmHg]与对照组[(13.78±2.29)mmHg]比明显增加(P<0.05),提示Ghrelin能增加大鼠LES压力;腹腔注射Ghrelin后大鼠血浆胃动素浓度[(217.28±25.38)ng/L]与对照组[(190.02±18.18)ng/L]比明显增加(P<0.05),提示胃动素可能参与Ghrelin对大鼠食管下括约肌压力的调节。结论:中、高剂量Ghrelin腹腔注射,能明显加快健康大鼠的胃排空效应,Ghrelin能明显增加LES压力,胃动素可能参与Ghrelin对大鼠LES压力的调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促生长素 胃动素 胃排空 食管下括约肌压力
下载PDF
药穴指针疗法治疗胃食管反流病患者食管下括约肌压力的变化 被引量:2
4
作者 颜春艳 谢胜 税典奎 《柳州医学》 2010年第4期139-141,共3页
目的观察药穴指针疗法治疗胃食管反流病(GERD)患者食管下括约肌压力(LESP)的变化,探索其作用机制。方法863例GERD患者均予药穴指针疗法治疗,每次操作15min,每日2次。3周为1个疗程。结果与治疗前相比,LESP有明显改善(P〈0.05... 目的观察药穴指针疗法治疗胃食管反流病(GERD)患者食管下括约肌压力(LESP)的变化,探索其作用机制。方法863例GERD患者均予药穴指针疗法治疗,每次操作15min,每日2次。3周为1个疗程。结果与治疗前相比,LESP有明显改善(P〈0.05),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药穴指针疗法治疗GERD疗效较好,能明显提高患者的LESP,无明显的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反流病 药穴指针疗法 食管下括约肌压力
下载PDF
老年糖尿病患者食管下括约肌压力水平测定 被引量:3
5
作者 王丽红 仇日火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9期4299-4300,共2页
目前对于糖尿病造成的心脑血管、肾脏等慢性并发症重视较多,而对于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导致的胃肠动力紊乱及其危害往往被忽视,尤其是老年糖尿病患者。本研究通过食管测压方法观察了3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及30例健康老年志愿者食管运动功能... 目前对于糖尿病造成的心脑血管、肾脏等慢性并发症重视较多,而对于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导致的胃肠动力紊乱及其危害往往被忽视,尤其是老年糖尿病患者。本研究通过食管测压方法观察了3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及30例健康老年志愿者食管运动功能的改变,旨在探讨糖尿病对食管运动功能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糖尿病 食管运动 食管下括约肌静息压力 病理性蠕动
下载PDF
药穴指针疗法治疗胃食管反流病患者食管下括约肌压力的变化 被引量:10
6
作者 颜春艳 谢胜 税典奎 《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 CAS 2009年第2期122-122,125,共2页
[目的]观察药穴指针疗法治疗胃食管反流病(GERD)患者食管下括约肌压力(LESP)的变化,探索其作用机制。[方法]863例GERD患者均予药穴指针疗法治疗,每次操作15 min,每日2次。3周为1个疗程。[结果]与治疗前相比,LESP有明显改善(P<0.05),... [目的]观察药穴指针疗法治疗胃食管反流病(GERD)患者食管下括约肌压力(LESP)的变化,探索其作用机制。[方法]863例GERD患者均予药穴指针疗法治疗,每次操作15 min,每日2次。3周为1个疗程。[结果]与治疗前相比,LESP有明显改善(P<0.05),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药穴指针疗法治疗GERD疗效较好,能明显提高患者的LESP,无明显的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反流病 药穴指针疗法 食管下括约肌压力
原文传递
幽门螺杆菌及食管上下括约肌的压力与胃食管反流病的关系 被引量:4
7
作者 钟文英 郭玉青 +1 位作者 黄光鸿 王新芳 《当代医学》 2013年第16期149-150,共2页
目的通过对胃食管反流病(GERD)患者根除幽门螺杆菌(Hp)前后食管上括约肌(UES)压力及食管下括约肌(LES)压力变化的比较,进一步探讨胃食管反流病(GERD)的发病机制,从而达到指导临床治疗的目的。方法对消化内科2009年5月-2012年5月,具有反... 目的通过对胃食管反流病(GERD)患者根除幽门螺杆菌(Hp)前后食管上括约肌(UES)压力及食管下括约肌(LES)压力变化的比较,进一步探讨胃食管反流病(GERD)的发病机制,从而达到指导临床治疗的目的。方法对消化内科2009年5月-2012年5月,具有反流症状的患者32例,通过胃镜、14C呼气试验、食管24hpH动态监测诊断为GERD且合并HP感染的患者,进行抗Hp治疗,观察治疗前后食管上括约肌压力(UESP)及食管下括约肌压力(LESP)变化。结果 32例患者中,26例患者抗HP治疗前后UES压力及LES压力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 Hp感染对UESP、LESP无直接影响,Hp感染与胃食管反流病(GERD)的发病可能不存在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反流病 24 h食管pH监测 幽门螺杆菌 食管括约肌压力 食管下括约肌压力
下载PDF
胃肠激素与反流性食管炎 被引量:20
8
作者 李军杰 郑勇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5期1493-1497,共5页
反流性食管炎确切的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明确,近年研究表明胃肠激素及气体信使分子对食管运动有调节作用,在反流性食管炎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胃肠激素(血管活性肠肽、胆囊收缩素、胃泌素、P物质、蛙皮素、生长抑素、阿片肽、降钙... 反流性食管炎确切的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明确,近年研究表明胃肠激素及气体信使分子对食管运动有调节作用,在反流性食管炎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胃肠激素(血管活性肠肽、胆囊收缩素、胃泌素、P物质、蛙皮素、生长抑素、阿片肽、降钙素相关基因肽、胃动素、一氧化氮、一氧化碳)与反流性食管炎发病密切相关,本文对此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激素 反流性食管 食管下括约肌 食管下括约肌压力
下载PDF
经口内镜下贲门缩窄术治疗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3
9
作者 刘礼剑 黄晓燕 +6 位作者 韦金秀 杨成宁 陈广文 李建锋 刘莉 赵一娜 卢杰夫 《广西医学》 CAS 2022年第8期810-814,831,共6页
目的观察经口内镜下贲门缩窄术(PECC)治疗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RGER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RGERD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PECC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Stretta射频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2个月时的临床疗效,... 目的观察经口内镜下贲门缩窄术(PECC)治疗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RGER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RGERD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PECC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Stretta射频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2个月时的临床疗效,术前和术后2个月时反流情况、DeMeester计分、食管下括约肌压力(LESP)、健康调查简表(SF-36)生活质量评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以及术后2个月、6个月、12个月时复发率。结果术后2个月时,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24 h反流次数、反流时间、pH<4反流时间百分比与DeMeester积分均低于术前,LESP均高于术前,且观察组的24 h反流次数、反流时间、pH<4反流时间百分比与DeMeester积分均低于对照组,LESP高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随着时间的延长,两组患者的SF-36评分均升高,HAMA评分与HAMD评分均降低,其中在术后2个月、6个月、12个月时,观察组的SF-36评分均高于对照组,而HAMA评分与HAMD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12个月时的复发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PECC治疗RGERD患者总有效率较高,其可明显改善患者食管酸反流情况、LESP、焦虑抑郁状态,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 经内镜下贲门缩窄术 Stretta射频治疗 食管下括约肌压力 疗效 复发
下载PDF
理气降逆汤联合多潘立酮治疗小儿胃食管反流的疗效评价 被引量:4
10
作者 吴红英 《中国中医药科技》 CAS 2018年第6期912-913,共2页
胃食管反流主要是指食管下括约肌功能障碍和与功能相关的组织结构异常,致食管下括约肌压力降低而出现的胃液反流。近年来,伴随着饮食结构和习惯的改变,小儿胃食管反流的发病率逐年增加,主要表现有胃灼热、反酸、烧心、呕吐、腹痛、反复... 胃食管反流主要是指食管下括约肌功能障碍和与功能相关的组织结构异常,致食管下括约肌压力降低而出现的胃液反流。近年来,伴随着饮食结构和习惯的改变,小儿胃食管反流的发病率逐年增加,主要表现有胃灼热、反酸、烧心、呕吐、腹痛、反复呼吸道感染等症状,对儿童生活质量及生长发育造成严重影响[1],因此,予以积极有效的治疗颇为重要[2-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反流 理气降逆汤 疗效评价 多潘立酮 小儿 治疗 食管下括约肌压力 括约肌功能障碍
下载PDF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反流性食管炎的关系(附68例报告)
11
作者 张小晋 程远 王玘 《北京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70-172,共3页
目的 探讨反流性食管炎 (RE)与幽门螺杆菌 (Hp)感染之间的关系。 方法 ①对 6 8例内镜检查诊断为RE的患者进行Hp检测。分为Hp感染组和Hp阴性组 ;② 38例患者进行食管下括约肌压力检测 ;③对Hp感染的RE患者予根除Hp的三联疗法 (PPI+两... 目的 探讨反流性食管炎 (RE)与幽门螺杆菌 (Hp)感染之间的关系。 方法 ①对 6 8例内镜检查诊断为RE的患者进行Hp检测。分为Hp感染组和Hp阴性组 ;② 38例患者进行食管下括约肌压力检测 ;③对Hp感染的RE患者予根除Hp的三联疗法 (PPI+两种抗生素 ) 2周 ,继续服PPI 6周。检查Hp根除情况 ;④Hp阴性的RE者 ,仅给予PPI治疗 8周。结果 ①RE者中Hp感染 38例 (5 5 .9%) ,Hp阴性 30例 (4 4 .1%) ,两组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② 38例行食管测压者示食管下括约肌 (LES)有不同程度的减低 ,其中Hp感染 17例 (4 4 .7%) ,Hp阴性 2 1例 (5 5 .2 %) ;③病理检查示中 重度慢性胃炎 35例 (5 1.5 %) ,Hp感染组中 2 1例 (5 5 .3%) ,其中萎缩性胃炎 2例 ;Hp阴性组中 14例 (4 6 .7%) ,其中萎缩性胃炎 5例 ;④Hp感染组根除Hp后 ,39.4 %(15例 )患者反酸、烧心、胸骨后烧灼感有不同程度的加重 ;Hp阴性组治疗后症状明显减轻或消失。结论 ①目前没有足够的证据表明Hp感染与胃食管反流性疾病 (GERD)的发病有必然的关系 ;②Hp感染、萎缩性胃炎、反流性食管炎三者之间似乎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 ;③有Hp感染的GERD和RE患者 ,可以不必进行根除Hp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感染 反流性食管 食管反流性疾病 食管下括约肌压力检测
下载PDF
西沙必利对食管运动功能的影响
12
作者 王启仪 岑荣英 刘婉薇 《基础医学与临床》 CSCD 1995年第S1期10-10,共1页
西沙必利对食管运动功能的影响王启仪,岑荣英,刘婉薇(广东省人民医院消化科)西沙必利(Cisapride)是一种新型的胃肠促动力药。本研究观察40例消化性溃疡和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口服Cisapride10mg食管下括约... 西沙必利对食管运动功能的影响王启仪,岑荣英,刘婉薇(广东省人民医院消化科)西沙必利(Cisapride)是一种新型的胃肠促动力药。本研究观察40例消化性溃疡和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口服Cisapride10mg食管下括约肌压力(LESP)及食管收缩波幅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沙必利 食管运动功能 功能性消化不良 食管下括约肌压力 消化性溃疡 胃肠促动力药 返流性疾病 食管动力 广东省 食管
下载PDF
23例老年人食管运动功能观察
13
作者 张丽萍 张泰昌 沙忠芳 《基础医学与临床》 CSCD 1995年第S1期29-29,共1页
23例老年人食管运动功能观察张丽萍,张泰昌,沙忠芳(北京宣武医院消化内科)近一年期间,对因消化道疾病住院的23例老年人进行了食管运动功能的测定,讨论了其特点,对8例有食道裂孔疝病人的食道下括约肌压力与对照组进行了比较... 23例老年人食管运动功能观察张丽萍,张泰昌,沙忠芳(北京宣武医院消化内科)近一年期间,对因消化道疾病住院的23例老年人进行了食管运动功能的测定,讨论了其特点,对8例有食道裂孔疝病人的食道下括约肌压力与对照组进行了比较。1.临床资料男13例,女10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食管运动 功能观察 食道裂孔 食管下括约肌压力 消化道肿瘤 食管运动功能 食管括约肌 消化道疾病 食道炎
下载PDF
胃食管反流病患者食管胃连接处形态及力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4
作者 刘霞 王红 +2 位作者 王玲 刘黔蜀 王秋梅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4期106-109,共4页
胃食管反流病(GERD)是一种临床常见的胃肠道动力障碍疾病之一,食管胃连接处(ECJ)抗反流机制减弱是其发生的主要的机制。近年来一直采用多种形态和力学参数来描述EGJ的抗反流屏障功能,其中食管下括约肌(LES)长度变短、LES静息压力降低是G... 胃食管反流病(GERD)是一种临床常见的胃肠道动力障碍疾病之一,食管胃连接处(ECJ)抗反流机制减弱是其发生的主要的机制。近年来一直采用多种形态和力学参数来描述EGJ的抗反流屏障功能,其中食管下括约肌(LES)长度变短、LES静息压力降低是GERD发生的主要机制,并且可能是导致难治性GERD的重要因素之一;EGJ形态是抗反流功能的决定因素之一,LES和膈肌分离距离加大可能进一步促进GERD的发展,同样EGJ吸气压力降低是GERD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食管胃交界处收缩指数(EGJ-CI)可综合评价EGJ的屏障功能,可以预测远端食管异常酸暴露以及酸反流,并且可以从烧心患者中辨别出GERD患者,可以补充或替代现有的基础LES以及EGJ参数,但未能实现自动算出EGJ-CI,未来对其也需要统一的计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反流病 食管胃连接处 食管动力参数 食管下括约肌长度和压力 食管胃连接处形态和压力 食管胃交接部收缩指数
下载PDF
胃肠激素与糖尿病并发胃食管反流病 被引量:10
15
作者 向旭 朱海杭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13年第8期823-825,共3页
糖尿病并发胃食管反流病(GERD)确切的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明确。近年研究表明糖尿病胃肠激素紊乱对食管运动有调节作用,其在GERD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胃肠激素(MTL、GAS、SP、胰高血糖素、VIP、SS、CCK等)与糖尿病并发GERD的发... 糖尿病并发胃食管反流病(GERD)确切的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明确。近年研究表明糖尿病胃肠激素紊乱对食管运动有调节作用,其在GERD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胃肠激素(MTL、GAS、SP、胰高血糖素、VIP、SS、CCK等)与糖尿病并发GERD的发生密切相关,本文对此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胃肠激素 食管反流病 食管下括约肌压力
下载PDF
脑-肠肽与胃食管反流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16
作者 陈莉丽 卜平 《医学综述》 2015年第3期456-458,共3页
胃食管反流病(GERD)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近年来研究表明脑-肠肽在其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在GERD患者中脑-肠肽通过各种不同的机制,对于食管下段括约肌有一定的调节作用,从而参与了GERD的发生,对于各种脑-肠肽在GERD中的发病机... 胃食管反流病(GERD)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近年来研究表明脑-肠肽在其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在GERD患者中脑-肠肽通过各种不同的机制,对于食管下段括约肌有一定的调节作用,从而参与了GERD的发生,对于各种脑-肠肽在GERD中的发病机制的研究,可能对于GERD的治疗和预后有着重要的意义。将脑-肠肽作为一个新的靶点,也必将给GERD患者的治疗提供新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反流病 脑-肠肽 食管下括约肌 食管下括约肌压力 反流性食管
下载PDF
雷贝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胃食管反流性咽喉炎的效果与安全性 被引量:11
17
作者 熊子云 《中国当代医药》 2019年第20期123-125,129,共4页
目的探讨雷贝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胃食管反流性咽喉炎的效果与安全性。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8年3月我院收治的84例胃食管反流性咽喉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雷贝拉唑治... 目的探讨雷贝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胃食管反流性咽喉炎的效果与安全性。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8年3月我院收治的84例胃食管反流性咽喉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雷贝拉唑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雷贝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食管下括约肌压力、血清胃泌素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食管下括约肌压力、血清胃泌素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雷贝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胃食管反流性咽喉炎可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改善食管下括约肌压力、血清胃泌素水平,降低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可行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反流性咽喉炎 雷贝拉唑 莫沙必利 食管下括约肌压力 血清胃泌素
下载PDF
“升阳益胃”穴位埋线疗法治疗肝胃不和型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9
18
作者 黄建春 熊荣华 +1 位作者 张丹璇 梁谊深 《中国医药科学》 2020年第9期16-19,共4页
目的探讨“升阳益胃”穴位埋线疗法治疗肝胃不和型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就诊于柳州市中医医院脾胃病门诊或住院的70例肝胃不和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升阳益胃”穴位埋线疗... 目的探讨“升阳益胃”穴位埋线疗法治疗肝胃不和型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就诊于柳州市中医医院脾胃病门诊或住院的70例肝胃不和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升阳益胃”穴位埋线疗法治疗,对照组给予单纯奥美拉唑肠溶胶囊口服治疗。两组均治疗12周后对比治疗前后症状改善情况和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治疗组食管上括约肌压力(UESP)、食管体部远端收缩积分(DCI)、食管下括约肌压力(LESP)高于对照组,胃酸反流次数和暴露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升阳益胃”穴位埋线疗法对肝胃不和型胃食管反流病,能显著提高食管动力,较传统西药治疗,可发挥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和心理健康的作用,且具有复发率低,方便价廉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升阳益胃”穴位埋线疗法 食管反流病 肝胃不和型 食管下括约肌压力
下载PDF
反流性食管炎患者食管动力的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李军杰 郑勇 《农垦医学》 2007年第3期184-186,共3页
目的:探讨反流性食管炎(Reflaxesophagitis,RE)患者的食管动力学改变及反流性食管炎的发病机理。方法:根据胃镜诊断的97例患者,其中77例诊断为RE患者,再按洛杉矶标准分成4级组,对照组20人。使用第二代胃肠动力仪(Medtronic,美国产)测定... 目的:探讨反流性食管炎(Reflaxesophagitis,RE)患者的食管动力学改变及反流性食管炎的发病机理。方法:根据胃镜诊断的97例患者,其中77例诊断为RE患者,再按洛杉矶标准分成4级组,对照组20人。使用第二代胃肠动力仪(Medtronic,美国产)测定了RE患者及对照组的食管下括约肌静息压力(LESP)。结果:各组RE患者食管下括约肌静息压压力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LES压力低下可能在RE的发病中起重要的作用,表明食管测压检查有助于发现食管动力异常和探讨反流性食管炎的发生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流性食管 食管测压 食管下括约肌静息压力
下载PDF
A型肉毒毒素食管肌层注射治疗贲门失弛缓症
20
作者 祝相瑞 王宝生 《天津药学》 2006年第5期29-30,共2页
目的:探讨超声内镜下注射肉毒毒素治疗贲门失弛症的疗效及对食管下括约肌压力(LESP)的影响。方法:在纤维胃镜下将A型肉毒毒素分6点注射到食管下括约肌。结果:治疗次日原有的进食困难、返流及胸骨后胀痛等症状明显好转。LESP由术前4 kPa... 目的:探讨超声内镜下注射肉毒毒素治疗贲门失弛症的疗效及对食管下括约肌压力(LESP)的影响。方法:在纤维胃镜下将A型肉毒毒素分6点注射到食管下括约肌。结果:治疗次日原有的进食困难、返流及胸骨后胀痛等症状明显好转。LESP由术前4 kPa降到2.1 kpa,食管横径由42 mm降至22 mm,贲门入口直径由2.1 mm增至5.0 mm。结论:纤维胃镜下注射A型肉毒毒素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疗效确切,无明显的不良反应和合并症发生,操作简便,特别适用于不能耐受开胸、开腹等创伤大的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胃镜 A型肉毒毒素 食管下括约肌压力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