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ASSF1A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在贲门腺癌、食管下段鳞癌组织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
1
作者 樊宇靖 刘宾 +2 位作者 王立东 李莉 蓝宇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84-88,共5页
目的:比较RASSF1A基因甲基化在贲门腺癌、食管下段鳞癌不同病理阶段组织中的共性和差异.方法:33例贲门腺癌和36例食管下段鳞癌手术切除标本纳入本研究,每例标本选取癌组织,癌旁不典型增生组织(距癌3-5cm),癌旁正常组织(距癌>5cm)组织... 目的:比较RASSF1A基因甲基化在贲门腺癌、食管下段鳞癌不同病理阶段组织中的共性和差异.方法:33例贲门腺癌和36例食管下段鳞癌手术切除标本纳入本研究,每例标本选取癌组织,癌旁不典型增生组织(距癌3-5cm),癌旁正常组织(距癌>5cm)组织各1块,采用甲基化特异性PCR检测RASSF1A基因启动子区的甲基化情况.结果:贲门腺癌癌组织、癌旁不典型增生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中RASSF1A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的发生率分别为63.6%,20%,4.2%;食管下段鳞癌癌组织、癌旁不典型增生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中RASSF1A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的发生率分别为66.7%,25%,16.7%.随着病变程度的加重(癌旁正常组织-癌旁不典型增生组织-癌组织),贲门腺癌患者RASSF1A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的发生率呈上升趋势(χ2=22.173,P<0.001),食管下段鳞癌患者RASS-F1A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的发生率亦呈上升趋势(χ2=19.324,P<0.001),但两者的升高幅度不同.贲门腺癌癌旁正常组织中RASSF1A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的发生率明显低于食管下段鳞癌癌旁正常组织.结论:RASSF1A基因启动子区高甲基化是贲门腺癌和食管下段鳞癌发生的共同分子事件,RASSF1A基因可作为胃食管交界部癌患者早期诊治和监测的候选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贲门腺癌 食管下段鳞癌 Ras相关区域家族1A基因 甲基化
下载PDF
胸中下段食管鳞癌隆突下淋巴结转移CT扫描特征与病理的一致性 被引量:3
2
作者 胡瑞 柳恩跃 +3 位作者 张国庆 斯坎达尔.阿不力孜 庞作良 孙伟 《肿瘤防治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806-809,共4页
目的分析胸中下段食管鳞癌隆突下淋巴结转移与CT影像学特征之间的相关性,为CT诊断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2—2014年间手术切除的174例胸中下段食管鳞癌患者,分析隆突下淋巴结转移与影像学CT扫描淋巴结特点的关系。结果全组共清扫4 862枚... 目的分析胸中下段食管鳞癌隆突下淋巴结转移与CT影像学特征之间的相关性,为CT诊断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2—2014年间手术切除的174例胸中下段食管鳞癌患者,分析隆突下淋巴结转移与影像学CT扫描淋巴结特点的关系。结果全组共清扫4 862枚淋巴结,平均每例清扫淋巴结(27.94±11.6)枚,转移淋巴结306枚,转移率57.47%(100/174),转移度为6.29%(306/4862)。其中,隆突下淋巴结转移率为17.24%(30/174),转移度为6.57%(44/670)。隆突下淋巴结转移与CT扫描淋巴结的短长径之比及淋巴结短径具有相关性(rs=-0.448,P<0.001;rs=0.378,P=0.002)。隆突下淋巴结转移的CT诊断与术后病理具有一致性(Kappa=0.628,P<0.001),一致率为89.66%,特异性为94.44%,敏感度为66.67%,误诊率为5.56%,漏诊率为33.33%,阳性预测值为71.43%,阴性预测值为93.15%。结论 (1)胸中下段食管鳞癌隆突下淋巴结转移与CT中淋巴结的短长径之比及淋巴结短径具有相关性;(2)术前CT扫描隆突下淋巴结转移与术后病理具有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中下段食管鳞癌 隆突下淋巴结 转移 CT
下载PDF
食管胃交界部腺癌与胸下段食管鳞癌外科治疗结果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6
3
作者 傅世杰 方文涛 +3 位作者 茅腾 冯键 谷志涛 陈文虎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CAS 2012年第9期893-896,共4页
目的比较食管胃交界部腺癌(AEG)与胸下段食管鳞癌(LESC)生物学行为和临床特点.探索各自合理的手术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至2012年4月间上海交通大学附属胸科医院收治的111例AEG和126例LESC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病例手... 目的比较食管胃交界部腺癌(AEG)与胸下段食管鳞癌(LESC)生物学行为和临床特点.探索各自合理的手术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至2012年4月间上海交通大学附属胸科医院收治的111例AEG和126例LESC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病例手术切除率、淋巴结转移情况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结果AEG组和LESC组患者的手术切除率分别为94.6%(105/111)和97.6%(123/12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EG组患者纵隔淋巴结转移率明显低于LESC组f6.3%(7/111)比32.5%(41/126),P〈0.011,腹腔淋巴结转移率则明显高于LESC组[57.7%(64/111)比34.1%(43/126),P〈0.01]。SiewertⅠ型和SiewertⅡ型AEG纵隔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12.5%(4/32)和4.7%(3/64).而15例siewertⅢ型AEG患者则未发现纵隔淋巴结转移。AEG单纯经腹手术者,中下纵隔淋巴结转移检出率显著低于经胸手术者[0/22比7.9%(7/89),P〈0.05]:LESC经右胸行二野或三野淋巴结清扫者,上纵隔淋巴结转移检出率明显高于经左胸单一切口者[17.9%(12/67)比0/59,P〈0.01]。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3.4%(26/111)和27.0%(34/12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EG和LESC具有不同淋巴结转移规律,应采用不同的手术方式进行治疗。SiewertⅠ型和Ⅱ型AEG需重视中下纵隔淋巴结的清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胃交界部腺癌 下段食管鳞癌 外科手术 淋巴结转移 淋巴结清扫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