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63篇文章
< 1 2 8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多学科协作诊疗模式的全病程营养管理应用于行放射治疗食管癌患者的效果
1
作者 林英 刘芷冰 +3 位作者 林丹 魏宁 蔡金冠 詹丹雯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24年第10期160-162,共3页
目的探讨基于多学科协作诊疗模式(MDT)的全病程营养管理应用于行放射治疗(简称“放疗”)食管癌患者的效果。方法本次研究纳入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于福建省肿瘤医院行放疗的230例食管癌患者,分组方式采用随机数字表法,2组均为115例。... 目的探讨基于多学科协作诊疗模式(MDT)的全病程营养管理应用于行放射治疗(简称“放疗”)食管癌患者的效果。方法本次研究纳入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于福建省肿瘤医院行放疗的230例食管癌患者,分组方式采用随机数字表法,2组均为11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饮食指导,观察组实施基于MDT的全病程营养管理,比较2组在干预前后的指标变化。结果干预2周及1个月后,2组的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血红蛋白和总蛋白水平、外周血T淋巴细胞CD4^(+)、CD4^(+)/CD8^(+)相较于干预前均升高,以及外周血T淋巴细胞CD8^(+)及癌症相关性疲乏评估量表各维度评分相较于干预前均降低(P均<0.05);相较于同一时间的对照组,观察组的各项指标和评分均更优(P均<0.05)。结论基于MDT的全病程营养管理可缓解行放疗食管癌患者的癌因性疲乏,促进其机体营养水平和免疫功能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放射治疗 多学科协作诊疗模式 全病程营养管理 营养指标
下载PDF
追踪护理对行放射治疗的食管癌患者营养状况及免疫功能的作用
2
作者 高莹 黄琼英 +1 位作者 刘芷冰 陈思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24年第10期178-180,共3页
目的深入探究食管癌患者在行放射治疗(简称“放疗”)期间接受追踪护理对其营养状况、免疫功能是否有改善作用。方法选择福建医科大学肿瘤临床医学院于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接受放疗的84例食管癌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实施常规护理... 目的深入探究食管癌患者在行放射治疗(简称“放疗”)期间接受追踪护理对其营养状况、免疫功能是否有改善作用。方法选择福建医科大学肿瘤临床医学院于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接受放疗的84例食管癌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实施常规护理的43例患者纳入对照组,应用追踪护理的41例患者设定为观察组。对比2组的营养状况、免疫功能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放疗1个、3个疗程后,观察组的血红蛋白、白蛋白和总蛋白水平均较同期对照组高(P均<0.05),但2组均低于放疗前(P均<0.05);观察组的免疫功能参数(免疫球蛋白A、免疫球蛋白G、免疫球蛋白M水平)均较同期对照组高(P均<0.05),但2组均低于放疗前(P均<0.05)。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测定数值较低(P<0.05)。结论在食管癌患者放疗期间为其提供追踪护理,对改善营养状态及机体免疫功能具有突出效果,且可预防潜在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放射治疗 追踪护理 营养状况 免疫功能
下载PDF
入射角度对中下段食管癌调强放射治疗的剂量学研究
3
作者 陈松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4期0100-0103,共4页
探究入射角度对中下段食管癌调强放射治疗的剂量学。方法 2020年1月-2022年10月,选择59例中下段食管癌患者进行调强放射治疗进行研究。基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和放射治疗需求,医师在确定放射剂量的基础上为每一例患者设计两套放射治疗计划... 探究入射角度对中下段食管癌调强放射治疗的剂量学。方法 2020年1月-2022年10月,选择59例中下段食管癌患者进行调强放射治疗进行研究。基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和放射治疗需求,医师在确定放射剂量的基础上为每一例患者设计两套放射治疗计划,包括三维适行放射治疗(计划1)和7野调强放射治疗(计划2)。治疗期间合理调整射线,95%剂量曲线包全计划靶区,计划设计条件尽量维持一致。统计计划1、计划2执行期间,计划靶区、危及器官的剂量学情况。结果 比较CI,计划1<计划2(P<0.05);比较HI,计划1、计划2相当(P>0.05)。比较心脏五项剂量学参数,计划1>计划2(P<0.05);比较双肺五项剂量学参数,计划1 V5、V10、Dmean>计划2(P<0.05),计划1、计划2 V20、V30相当(P>0.05);比较脊髓Dmax参数,计划1>计划2(P<0.05)。结论 医师在拟定放射治疗方案时,需考虑到靶区损伤问题,尽量实现计划靶区无损伤,并保证放射治疗安全性,在满足放射剂量的情况下,基于中下段食管癌实际情况选择治疗计划,若双肺功能较差尽量选择计划1,若心脏功能较差尽量选择计划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下段食管癌 调强放射治疗 入射角度 计划靶区 危及器官 剂量学
下载PDF
人工勾画与三种自动勾画方法对食管癌放射治疗危及器官勾画结果的比较研究
4
作者 肖剑波 杨明俊 +3 位作者 陈旭澜 谢力 马代远 皈燕 《川北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11期1442-1447,共6页
目的:通过比较和分析基于增强CT图像的人工手动勾画与三种自动勾画软件[PVmed、United Imaging(UI)、MIM Maestro 7.1.4(MIM)]在食管癌放疗中危及器官(OARs)的勾画的精确度,评估不同勾画方式在食管癌放射治疗靶区勾画中的优劣性及应用... 目的:通过比较和分析基于增强CT图像的人工手动勾画与三种自动勾画软件[PVmed、United Imaging(UI)、MIM Maestro 7.1.4(MIM)]在食管癌放疗中危及器官(OARs)的勾画的精确度,评估不同勾画方式在食管癌放射治疗靶区勾画中的优劣性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在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放疗科接受根治性放疗的20例食管癌患者模拟西部CT定位图像,先由高年资放疗医师在患者增强定位CT图像上手动勾画,再用自动勾画软件进行勾画。分别计算不同勾画方式的豪斯多夫距离(HD)、平均最小距离(MDA)、形状相似性指数(DSC)及相似性(JC),并对勾画结果几何量化评价参数汇总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3种自动勾画软件对心脏、肝脏、左右肺及脊髓勾画效果较好,其DSC值均>0.8,其中心脏、肝脏、肺等器官JC值均>0.8;对于心脏的勾画,三组危及器官HD与MDA无明显差异,但MIM要优于其它两者;对于肝脏的勾画与心脏相反,PVmed、UI要优于MIM。虽然三种勾画软件在双肺的效果可观,但其HD值比较:PVmed<MIM<UI,分别为(26.828、28.371、35.004),其中PVmed优于UI(P<0.001);三种软件对于脊髓的勾画较人工勾画DSC无明显差异(DSC值均<0.7,P=0.239),但JC值均<0.8,其中HD值比较:UI<PVmed<MIM;而对于体积较小的甲状腺的勾画效果较差,其DSC值<0.8、JC值<0.7,PVmed和MIM均优于UI,且三种自动勾画软件HD与MDA有统计学意义(P=0.048;P<0.001),其中PVmed和MIM明显优于UI。结论: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放疗危及器官自动勾画软件(PVmed、UI、MIM)在食管癌OARs勾画对于心脏、肝脏、肺、脊髓等器官勾画准确性较高,但对于甲状腺的勾画UI、MIM软件较PVmed精度需人工手动修改,提高食管癌放疗靶区勾画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放射治疗 自动勾画 危及器官
下载PDF
食管癌患者行放射治疗期间放射性食管炎的发生情况及应对策略
5
作者 魏阳阳 张伟 +1 位作者 倪春湘 周冲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24年第4期132-134,共3页
目的探讨食管癌患者行放射治疗(简称“放疗”)期间放射性食管炎(RE)的发生情况及其风险因素,并对其护理对策进行分析。方法对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期间在徐州市中心医院行放疗的150例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开展回顾分析,通过自制问卷调... 目的探讨食管癌患者行放射治疗(简称“放疗”)期间放射性食管炎(RE)的发生情况及其风险因素,并对其护理对策进行分析。方法对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期间在徐州市中心医院行放疗的150例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开展回顾分析,通过自制问卷调查表对食管癌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调查,以放疗期间是否发生RE进行分组,并采用单因素分析及Logistic回归模型对患者发生RE的主要风险因素进行分析,同时制定相应的护理对策。结果150例食管癌患者中,共有57例发生RE(38.00%)。单因素分析结果发现,未发生组与发生组的年龄、合并基础疾病、同期化学治疗(简称“化疗”)、平均照射剂量、放疗时间及临床靶区长度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多因素分析结果发现,合并基础疾病、同期化疗及平均照射剂量≥30 Gy均是食管癌患者行放疗期间发生RE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结论食管癌患者的RE发生率较高,合并基础疾病、同期化疗及平均照射剂量≥30 Gy均是其主要危险因素,临床应针对患者的具体发生情况及其风险因素,制定针对性的护理应对策略,以预防或减少RE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放射治疗 放射食管 风险因素 应对策略
下载PDF
中间剂量计算模式对食管癌容积旋转调强放射治疗计划的影响
6
作者 刘卫东 张燕慧 +2 位作者 孙力军 叶书成 魏鹏 《医疗装备》 2024年第4期15-17,22,共4页
目的探讨中间剂量计算(IDC)模式对食管癌容积旋转调强放射治疗(VMAT)计划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2月至2022年8月医院收治的18例食管癌患者,在Eclipse15.6治疗计划系统上重新设计VMAT计划,分为未应用IDC模式计划和应用IDC模式计划,比较... 目的探讨中间剂量计算(IDC)模式对食管癌容积旋转调强放射治疗(VMAT)计划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2月至2022年8月医院收治的18例食管癌患者,在Eclipse15.6治疗计划系统上重新设计VMAT计划,分为未应用IDC模式计划和应用IDC模式计划,比较两种计划的靶区和危及器官(OARs)的剂量学差异。结果两种计划靶区的D_(98)、D_(2)、D_(mean)、适形度指数(CI)和均匀性指数(HI)等参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计划双肺的V_(5)、V_(10)、V_(20)、V_(30)和D_(mean)及脊髓D_(max)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应用IDC模式计划的心脏V_(30)、V_(40)、D_(mean)均低于未应用IDC模式计划,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IDC模式计划较未应用IDC模式计划具有更好的靶区适形度和均匀性,同时降低了OARs剂量,因此,应用IDC模式计划可以提高食管癌VMAT计划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容积旋转调强放射治疗 中间剂量计算 剂量学
下载PDF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联合放射治疗食管癌的效果及对其血清肿瘤标志物表达的影响
7
作者 青云 周娟 +1 位作者 邓敏 邱丹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4年第10期1677-1679,共3页
目的:探讨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ES)联合放射治疗食管癌的效果及对其血清肿瘤标志物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月我院食管癌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组,分为对照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放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 目的:探讨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ES)联合放射治疗食管癌的效果及对其血清肿瘤标志物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月我院食管癌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组,分为对照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放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基础上联合ES治疗,观察两组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免疫功能、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观察组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SCCA)、癌胚抗原(CEA)、细胞角质蛋白19片段抗原21-1(CYFRA21-1)水平均明显较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免疫相关指标(CD8^(+)、CD4^(+))水平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放射性食管炎、呼吸道感染、食管狭窄等)发生率明显较对照组发生率低(P<0.05)。结论:ES联合放射治疗能够有效提升食管癌患者的临床疗效,下调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提升免疫功能,同时减少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 放射治疗 食管癌 血清肿瘤标志物 免疫功能
下载PDF
Monaco放疗计划系统控制点设定对中下段食管癌动态调强放射治疗计划剂量学的影响
8
作者 王浩 杨蕴一 +6 位作者 李毅 丁绮 郭峰 巩延涛 陈根祥 车亚 任英红 《中国医学装备》 2024年第9期1-6,共6页
目的:研究Monaco放射治疗计划系统中控制点(CP)不同取值对中下段食管癌动态调强放疗(dIMRT)计划的剂量学影响。方法:选取2023年1-6月在商洛市中心医院接受动态调强放疗的13例中下段食管癌患者,在Monaco放疗计划系统中对每例患者分别以C... 目的:研究Monaco放射治疗计划系统中控制点(CP)不同取值对中下段食管癌动态调强放疗(dIMRT)计划的剂量学影响。方法:选取2023年1-6月在商洛市中心医院接受动态调强放疗的13例中下段食管癌患者,在Monaco放疗计划系统中对每例患者分别以CP限值为10、20、30、40、50、60、80、130和200设计9组dIMRT计划,除CP参数外其他优化参数均保持不变,分析靶区和危及器官(OAR)肺部、心脏和脊髓的剂量差异。结果:随着CP限值的增大,靶区最大剂量即2%靶区体积的受照剂量(D_(2%))、平均剂量即50%靶区体积的受照剂量(D_(50%))和剂量均匀性指数(HI)呈先减小然后趋于平稳;靶区最小剂量即98%靶区体积的受照剂量(D_(98%))和靶区适形度指数(CI)呈先增大然后趋于平稳;OAR的各剂量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肺部5、10、20、30Gy剂量的体积百分比(V_(5)、V_(10)、V_(20)、V_(30))变化范围分别为1.13%、0.75%、0.29%和0.19%,肺部平均剂量(V_(mean))最大偏差18.7 cGy;心脏V_(10)、V_(20)、V_(30)、V_(40)变化范围分别为2.2%、1.23%、1.39%和1.12%,心脏V_(mean)最大偏差63.85 cGy,脊髓D_(max)最大偏差70.78 cGy.9组计划实际控制点个数(CP_(s))、计划执行时间(DT)、计划复杂度机器跳数与实际控制点个数比值(MU/CP_(s))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2.857、25.145、135.467,P<0.05)。结论:在中下段食管癌dIMRT计划中,最大CP值设定为40~50,在满足靶区和OAR剂量的前提下能够减少计划的优化时间、子野数目和患者的治疗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制点(CP) 中下段食管癌 动态调强放射治疗计划(dIMRT) 剂量学
下载PDF
PET/CT与CT在食管癌精确放射治疗靶区勾画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巴尔夏古丽·扎比胡拉 陆艳荣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12期1-5,共5页
目的探究PET/CT与CT在食管癌精确放射治疗(以下简称放疗)靶区勾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分层抽样法选取2020年5月—2022年5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放射治疗中心进行食管癌治疗的初治患者4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 目的探究PET/CT与CT在食管癌精确放射治疗(以下简称放疗)靶区勾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分层抽样法选取2020年5月—2022年5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放射治疗中心进行食管癌治疗的初治患者4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CT进行扫描,研究组采用PET/CT进行扫描,两组均为同一医师操作,医师根据同一固定体位下的CT扫描图像和PET/CT融合图像分别勾画靶区及其危及器官。对比2种成像数据下的临床靶区体积(GTV)和计划靶区体积(PTV)。以95%PTV为规定剂量60 Gy 30次,对比两组影像上的靶区受照剂量,双肺分别照射10 Gy(V_(10))、20 Gy(V_(20))、30 Gy(V_(30))和平均剂量(MLD);以30 Gy的容积(V_(30))照射心脏,同时照射脊髓和气管。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勾画的GTV和PTV体积小(P<0.05)。研究组GTV Dmean、PTV Dmean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肺V_(10)、肺V_(20)、肺V_(30)、肺MLD、心脏V_(30)、脊髓、气管受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PET/CT比单纯CT勾画靶区具有更好地针对性和清晰度,可提高靶区定位精度,改善靶区体积及损伤器官受照剂量,对完善我国公共卫生重大疾病防治规划、国家卫生保健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PET/CT CT 放射治疗靶区勾画
下载PDF
不可切除局部晚期食管癌患者放免联合治疗后发生≥2级放射性肺炎的列线图预测模型
10
作者 渠琬溪 王晨阳 +1 位作者 刘兹昉 丁昕 《徐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4期271-278,共8页
目的 探讨不可切除局部晚期食管癌患者放免联合治疗后发生≥2级放射性肺炎的危险因素,并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3年1月于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接受放免联合治疗的不可切除局部晚期食管癌患者110例,收集临床资料进... 目的 探讨不可切除局部晚期食管癌患者放免联合治疗后发生≥2级放射性肺炎的危险因素,并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3年1月于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接受放免联合治疗的不可切除局部晚期食管癌患者110例,收集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指标为胸部放疗完成后6个月内放射性肺炎的发生情况。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不可切除局部晚期食管癌患者治疗后发生≥2级放射性肺炎的独立危险因素,并构建预测模型。结果 本研究纳入的110例食管癌患者中,33例(30.0%)出现≥2级放射性肺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吸烟史、计划靶体积(PTV)和V25(肺部接受25 Gy剂量的体积百分比)是不可切除局部晚期食管癌患者治疗后出现≥2级放射性肺炎的独立预测因子。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显示,本研究所构建的列线图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758和0.818,曲线下面积(AUC)值达到0.851(95%CI:0.776~0.926),说明列线图具有良好的区分能力。校准曲线显示,≥2级放射性肺炎的实际发生率与列线图预测的≥2级放射性肺炎发生率之间具有较高的一致性。决策曲线分析进一步证实,该模型显示出良好的临床效益。结论 本研究构建了包含年龄、吸烟史、PTV和V25的列线图预测模型,可用于食管癌患者放免联合治疗后发生≥2级放射性肺炎的个体化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肺炎 食管癌 免疫治疗 剂量体积直方图 预测模型 毒性
下载PDF
安罗替尼联合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对中晚期食管癌患者循环肿瘤细胞、肿瘤标志物及生存率的影响
11
作者 奚和明 赵雪松 杨振宇 《中国合理用药探索》 CAS 2024年第10期59-66,共8页
目的:探讨安罗替尼联合三维适形放射治疗(3DCRT)对中晚期食管癌患者循环肿瘤细胞(CTCs)、肿瘤标志物及生存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8月期间某院收治的150例中晚期食管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 目的:探讨安罗替尼联合三维适形放射治疗(3DCRT)对中晚期食管癌患者循环肿瘤细胞(CTCs)、肿瘤标志物及生存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8月期间某院收治的150例中晚期食管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5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3DCRT,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盐酸安罗替尼胶囊。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CTCs、血管生成因子[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细胞角质蛋白19片段抗原21-1(CYFRA21-1)]、并发症发生情况及生存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临床缓解率(65.33%)高于对照组(42.67%,P<0.05);两组患者CTCs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血清TGF-β1、VEGF和MMP-9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血清CEA、SCCA和CYFRA21-1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显示,两组患者血清CTCs、TGF-β1、VEGF、MMP-9、CEA、SCCA和CYFRA21-1水平组间效应、时间效应和交互效应比较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随访2年和3年的生存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安罗替尼联合3DCRT可显著提高中晚期食管癌患者的临床疗效,降低CTCs、肿瘤标志物水平,抑制肿瘤血管新生,提高生存率,且未增加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安罗替尼 三维适形放射治疗 循环肿瘤细胞 并发症
下载PDF
放松训练结合主题引导式护理在行放射治疗食管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12
作者 郭岩 蒋梅 +2 位作者 贾敬莎 王雪萍 苏津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24年第10期181-183,共3页
目的考察放松训练结合主题引导式护理在行放射治疗(简称“放疗”)的食管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20年10月至2023年1月,选取140例食管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均在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接受放疗。根据抽签法将患者分为2组(观察组和对照组),... 目的考察放松训练结合主题引导式护理在行放射治疗(简称“放疗”)的食管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20年10月至2023年1月,选取140例食管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均在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接受放疗。根据抽签法将患者分为2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干预,观察组给予放松训练结合主题引导式护理。比较2组的希望水平、自我效能、心理状态、生活质量、癌因性疲乏和放疗期间不良反应。结果干预1个月和2个月后,2组间Herth希望量表评分、中文版癌症自我管理效能感量表评分、欧洲癌症与研究组织生活质量量表评分相比,观察组均更高(P均<0.05);2组间抑郁自评量表评分、焦虑自评量表评分和癌因性疲乏量表评分相比,观察组均更低(P均<0.05),且2组的上述评分均比干预前更优(P均<0.05);与干预1个月后的上述评分相比,2组在干预2个月后的评分均更优(P均<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放松训练结合主题引导式护理可改善行放疗的食管癌患者的希望水平、自我效能、心理状态、生活质量和癌因性疲乏,并减少放疗不良反应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放射治疗 放松训练 主题引导式护理 希望水平
下载PDF
食管癌放射治疗的现状及临床研究进展
13
作者 王立东 《中国处方药》 2024年第7期165-168,共4页
食管癌是肿瘤科较为常见且多发的一种恶性肿瘤,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目前临床上对于食管癌有多种治疗手段,其中手术是该病首要考虑的治疗手段,但由于该病早期无特异性症状,部分患者被发现时已进展为中晚期,只采用手术不能达到理... 食管癌是肿瘤科较为常见且多发的一种恶性肿瘤,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目前临床上对于食管癌有多种治疗手段,其中手术是该病首要考虑的治疗手段,但由于该病早期无特异性症状,部分患者被发现时已进展为中晚期,只采用手术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容易出现复发。因此在手术的基础上需要联合其他辅助手段,采用个体化综合疗法,提高癌细胞的清除率,预防复发,改善患者的预后。放射治疗是食管癌临床治疗的经典疗法,可提高临床治疗的效果,降低患者的远处转移率和术后复发率,提高食管癌患者的生存率。目前临床上对于食管癌的放射治疗可分为术前和术后,通过放射治疗预防肿瘤细胞转移,缩小肿瘤直径,提升中晚期食管癌的治疗效果。本文对食管癌进行概述,对其放疗治疗的现状和进展进行综述,为食管癌的放射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放射治疗 现状 研究进展
下载PDF
射波刀在食管癌放射治疗中的应用
14
作者 杜铭铭 高雅 +3 位作者 肖燕 刘一博 王颖熠 张海鸽 《食管疾病》 2024年第3期237-240,共4页
食管癌是消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局部复发或区域淋巴结转移在临床上较为常见,是影响食管癌远期生存的主要因素。近年来,射波刀作为一种新的放射治疗方法,在多个瘤种的治疗中显示出潜在的优势,尤其是在局部控制... 食管癌是消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局部复发或区域淋巴结转移在临床上较为常见,是影响食管癌远期生存的主要因素。近年来,射波刀作为一种新的放射治疗方法,在多个瘤种的治疗中显示出潜在的优势,尤其是在局部控制和减少毒副作用方面。本文综述射波刀在食管癌治疗中的应用情况,探讨其治疗效果和安全性,以及未来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射波刀 立体定向放射治疗 纵隔淋巴结转移
下载PDF
不同配准方法在食管癌图像引导放射治疗中的应用
15
作者 王玮 梅长文 王书航 《医疗装备》 2024年第9期16-18,23,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配准方法在食管癌图像引导放射治疗(IGRT)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8月至2023年8月于医院接受IGRT的24例食管癌患者,均于治疗前采用X线容积成像(XVI)系统进行锥形束CT(CBCT)扫描,且分别采用3种方法(自动灰度配准、自动... 目的探讨不同配准方法在食管癌图像引导放射治疗(IGRT)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8月至2023年8月于医院接受IGRT的24例食管癌患者,均于治疗前采用X线容积成像(XVI)系统进行锥形束CT(CBCT)扫描,且分别采用3种方法(自动灰度配准、自动骨性配准和手动配准)进行图像配准。比较不同配准方法的配准结果和耗时;以手动配准结果为摆位误差标准,比较自动灰度配准、自动骨性配准排除摆位误差后的差异。结果3种方法左右(x)方向的配准结果分别为-1.05(-3.75,0.40)、-1.00(-3.08,0.23)、-0.90(-2.88,0.33)mm,头脚(y)方向的配准结果分别为(-0.78±3.50)、(0.51±3.95)、(0.64±3.97)mm,前后(z)方向的配准结果分别为-2.25(-6.15,0.40)、-3.40(-5.34,0.60)、-3.20(-5.33,0.70)mm,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种方法的配准耗时分别为(2.56±0.42)、(2.17±0.58)、(52.15±14.51)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排除摆位误差后,自动灰度配准与自动骨性配准在y和z方向的偏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动灰度配准、自动骨性配准和手动配准均可用于食管癌IGRT的图像配准,权衡精度和时间成本后,推荐使用自动骨性配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线容积成像 图像引导放射治疗 食管癌 自动灰度配准 自动骨性配准 手动配准
下载PDF
56例替吉奥联合调强放射治疗食管癌的临床分析
16
作者 李小明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5期0053-0056,共4页
分析替吉奥联合DMLC调强放射治疗食管癌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23年2月-2023年10月食管癌患者共56例,信封法随机分2组每组28例,对照组的患者给予DMLC调强放射治疗,观察组在该基础上增加替吉奥。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患者生存质量、肿瘤标志... 分析替吉奥联合DMLC调强放射治疗食管癌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23年2月-2023年10月食管癌患者共56例,信封法随机分2组每组28例,对照组的患者给予DMLC调强放射治疗,观察组在该基础上增加替吉奥。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患者生存质量、肿瘤标志物、炎症指标、总有效率、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患者生存质量高于对照组,肿瘤标志物、炎症指标低于对照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替吉奥联合调强放射治疗食管癌效果确切,可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替吉奥 调强放射治疗 食管癌
下载PDF
CT联合消化道造影对食管癌患者放射治疗后的疗效分析
17
作者 秦建国 张鑫虎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0期0082-0085,共4页
食管癌患者中,分析CT联合消化道造影对放射治疗的影响。方法 本次研究活动中,选取食管癌患者作为参考,经过统计发现,共98例样本,且为同一时间收入,即:2023年1月至2024年3月,在放射治疗前后,食管癌患者均开展CT检查、消化道造影检查,统... 食管癌患者中,分析CT联合消化道造影对放射治疗的影响。方法 本次研究活动中,选取食管癌患者作为参考,经过统计发现,共98例样本,且为同一时间收入,即:2023年1月至2024年3月,在放射治疗前后,食管癌患者均开展CT检查、消化道造影检查,统计最终效果,具体内容调查后,包括:临床指标、疾病总缓解率。结果 (1)治疗前,食管癌患者在管壁厚度方面的测定数据为(1.22±0.09cm),淋巴结长径为(2.01±0.93cm),淋巴结短径为(1.23±0.54cm),淋巴结体积为(6.65±2.91cm3),治疗后,食管癌患者的上述指标为(1.14±0.08cm、1.64±0.89cm、0.91±0.52cm、2.94±1.71cm3),结果 中,治疗后有更低显示,P<0.05;(2)关于98例食管癌患者进行分析,在CT联合消化道造影、放射治疗后,疾病总缓解率为81.63%(80/98),其中,包括21例(21.43%)完全缓解,59例(60.20%)部分缓解,12例(12.24%)稳定,6例(6.12%)进展。结论 放射治疗前后,CT检查、消化道造影检查的结合有重要意义,能够直观化呈现食管癌患者体内病变情况,可保障最佳效果,在临床上有较高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患者 放射治疗 总缓解率 CT检查 消化道造影 分析
下载PDF
全程营养监测联合鼻饲肠内营养在食管癌放射治疗中的应用
18
作者 王盼娇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8期0117-0120,共4页
探讨分析全程营养监测联合鼻饲肠内营养在食管癌放射治疗中的应用。方法 研究开始期限:2023.01,截止的期限:2024.01;实践科室:肿瘤科;疾病类型:食管癌;患者纳入数目:70例病人;分组方法:单双数字抽签法分组;组别称呼:营养组、参照组。营... 探讨分析全程营养监测联合鼻饲肠内营养在食管癌放射治疗中的应用。方法 研究开始期限:2023.01,截止的期限:2024.01;实践科室:肿瘤科;疾病类型:食管癌;患者纳入数目:70例病人;分组方法:单双数字抽签法分组;组别称呼:营养组、参照组。营养组实施全程营养监测联合鼻饲肠内营养,参照组实施传统护理。比较两组营养状况、免疫功能、生活情况、满意度、心理状态。结果 营养组各项观察指标均明显优于另一组,(P<0.05)。结论 全程营养监测联合鼻饲肠内营养在食管癌放射治疗中的应用取得较高的临床价值,该护理方案建议广泛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程营养监测 鼻饲肠内营养 食管癌放射 治疗
下载PDF
调强适形放射治疗对中晚期食管癌患者的治疗效果及血清肿瘤标志物的影响观察
19
作者 徐晓艳 李梦圆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4年第16期181-183,共3页
目的:探讨中晚期食管癌患者给予调强适形放射治疗后的治疗效果,并观察对血清肿瘤标志物产生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2月盱眙县人民医院收治的70例中晚期食管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分组,参照组(35例)采用的治疗... 目的:探讨中晚期食管癌患者给予调强适形放射治疗后的治疗效果,并观察对血清肿瘤标志物产生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2月盱眙县人民医院收治的70例中晚期食管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分组,参照组(35例)采用的治疗方法为常规放疗+顺铂+5氟尿嘧啶化疗治疗,研究组(35例)采用的治疗方法为调强适形放射治疗+顺铂+5氟尿嘧啶化疗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疾病控制率、不良反应总发生率、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癌胚抗原(CEA)以及鳞状细胞癌相关抗原(SCC-Ag)]。结果:研究组中晚期食管癌患者疾病总控制率94.29%高于参照组的74.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中晚期食管癌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2.86%低于参照组的22.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晚期食管癌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对中晚期食管癌患者在治疗期间,调强适形放射治疗方法的充分运用,可将患者的疾病控制率显著提升,将不良反应明显减少,将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显著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强适形放射治疗 中晚期食管癌 治疗效果 血清肿瘤标志物 不良反应
下载PDF
准直器角度对局部中晚期中上段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动态容积调强放射治疗计划剂量的影响
20
作者 金子川 陈长建 +4 位作者 郗会珍 葛双 朱培军 马俊丽 魏敏 《医疗装备》 2024年第9期31-34,38,共5页
目的探讨不同准直器角度对局部中晚期中上段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行动态容积调强放射治疗(VMAT)时剂量的影响,为放射治疗计划的设计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8月于医院行VMAT的18例局部中晚期中上段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在其他... 目的探讨不同准直器角度对局部中晚期中上段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行动态容积调强放射治疗(VMAT)时剂量的影响,为放射治疗计划的设计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8月于医院行VMAT的18例局部中晚期中上段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在其他治疗参数不变的情况下,设置准直器角度为0°、5°、10°、15°、20°、25°、30°、35°、40°、45°、50°,设计11个计划。以准直器角度0°为参考,比较各计划的计划靶区(planning target volum,PTV)评价指标[D_(98)、D_(2)、D_(mean)、均匀性指数(HI)、适形性指数(CI)及机器跳数(monitor unit,MU)]和危及器官评价指标[双肺V_(5)、V_(15)、V_(20),心脏V_(30)、V_(40),脊髓D_(max)和脊髓规划风险量(PRV)(脊髓外扩0.40 cm得到)D_(max)]。结果准直器角度为15°时,靶区的HI、CI均最接近1,表明此时靶区的均匀性和适形性最佳。准直器角度为20°时,靶区的HI相比0°时变化明显(t=2.406,P<0.05),双肺的V_(5)、V_(15)相比0°时变化明显(t=2.959、3.003,P<0.05)。准直器角度为45°时,MU相比0°时明显增大(t=-3.444,P<0.05)。结论局部中晚期中上段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行VMAT时,15°为相对合适的准直器角度,可在保证靶区剂量分布的同时更好地保护危及器官,提高治疗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直器 食管癌 容积旋转调强 放射治疗 剂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