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胸腹腔镜联合经左胸、上腹入路与经左胸入路对siewertⅡ型食管胃交界处腺癌的疗效比较
1
作者 宋雪冰 杨蒙蒙 +3 位作者 赵焓 张午临 贾涛 马玉泉 《河北医药》 CAS 2024年第10期1520-1523,共4页
目的探讨胸腹腔镜联合经左胸、上腹入路和经左胸入路两种不同术式对食管胃交界处腺癌(AEG)患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6月至2022年12月期间在邯郸市中心医院接受根治性切除术的109例SiewertⅡ型AEG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根据手术... 目的探讨胸腹腔镜联合经左胸、上腹入路和经左胸入路两种不同术式对食管胃交界处腺癌(AEG)患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6月至2022年12月期间在邯郸市中心医院接受根治性切除术的109例SiewertⅡ型AEG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将患者分为2组:经左胸入路(经左胸组,n=61)和胸腹腔镜联合经左胸、上腹入路(胸腹联合组,n=48)。比较2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近端切除切缘长度、清扫淋巴结数目、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生存情况和生活质量。结果胸腹联合组肿瘤边缘长度短于经左胸组(P<0.05),其余年龄、性别、肿瘤分期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胸腹联合组手术时间长于经左胸组(P<0.05),而术中出血量少于经左胸组(P<0.05),住院时间短于经左胸组(P<0.05),清扫淋巴结总数多于经左胸组(P<0.05)。经左胸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8.03%,胸腹联合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4.5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胸腹联合组在术后1周和3周身体功能、情绪功能和总健康水平均高于经左胸组(P<0.05)。胸腹联合组在术后1年和术后2年生存率高于经左胸组(P<0.05)。结论胸腹腔镜联合经左胸、上腹入路治疗SiewertⅡ型AEG患者安全性更高,近期疗效更好,并且在胸和腹部淋巴结清扫术中优于左经胸入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ewertⅡ型 食管胃交界处腺癌 胸腹腔镜
下载PDF
Siewert Ⅱ型食管胃交界处腺癌近端胃切除与全胃切除的疗效比较
2
作者 李辉 申永东 胡源清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24年第2期213-218,共6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比较近端胃切除术(proximal gastrectomy,PG)与全胃切除术(total gastrectomy,TG)对Siewert Ⅱ型食管胃交界处腺癌(Adenocarcinoma of the esophagogastric junction,AEG)的手术治疗效果,探讨PG在AEG治疗中的可行性与安... 目的本研究旨在比较近端胃切除术(proximal gastrectomy,PG)与全胃切除术(total gastrectomy,TG)对Siewert Ⅱ型食管胃交界处腺癌(Adenocarcinoma of the esophagogastric junction,AEG)的手术治疗效果,探讨PG在AEG治疗中的可行性与安全性。方法本研究主要纳入了2016年02月至2020年06月于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104例Siewert Ⅱ型AEG患者,根据手术方式的选择,将所有患者分为PG组(n=62)和TG组(n=42),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质量,围手术期结局与长期肿瘤学结果。结果两组患者在基线特征分布方面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两种手术方式在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和术后并发症(Clavien-Dindo≥Ⅱ级)等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然而,与TG组相比,PG组患者住院时间更短(12[IQR:11,15]vs 15[IQR:14,19]天;t=-1.990,P=0.047),术后6、12个月的体重(6个月:47.8±5.9 vs 50.9±9.2 kg;t=2.090,P=0.039;12个月:46.4±6.4 vs 50.0±9.1 kg;t=2.367,P=0.020)、血清白蛋白(6个月:37.9±4.2 vs 39.3±4.6 g/L,t=2.257,P=0.026;12个月:37.4±3.5 g/L vs 38.9±3.2;t=2.296,P=0.024)及术后12个月的血红蛋白值更低(11.1±2.1 vs 12.2±1.5 g/dL;t=2.688,P=0.0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生存分析表明PG组和TG组患者的3年无复发生存率分别为58.2%和67.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669,P=0.414)。结论与TG相比,PG在术后恢复及营养状况方面更有优势,而肿瘤学结果具有可比性。PG或许是治疗Siewert Ⅱ型食管胃交界处腺癌一种可选择的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胃交界处腺癌 SiewertⅡ型 近端切除 切除 围手术期结局
下载PDF
食管胃交界处腺癌的临床研究进展 被引量:2
3
作者 王龙 张雪 刘巍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20-124,共5页
食管胃交界处腺癌(adenocarcinoma of esophagogastric junction,EGJA)有其独特的解剖学位置,同时又位于鳞状上皮与柱状上皮交界之处,其生物学特性不同于食管癌和胃癌,诊断分型一直存在众多的争议,治疗模式在学术界也始终没有公认的&qu... 食管胃交界处腺癌(adenocarcinoma of esophagogastric junction,EGJA)有其独特的解剖学位置,同时又位于鳞状上皮与柱状上皮交界之处,其生物学特性不同于食管癌和胃癌,诊断分型一直存在众多的争议,治疗模式在学术界也始终没有公认的"金标准",特别是局部进展期EGJA的治疗策略更是难以抉择。随着影像学技术的发展和各项大型临床研究结果的公布,EGJA的治疗日益个体化,同时也凸显了多学科协作的重要性。本文将针对以上问题对EGJA的最近进展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交界处 治疗 诊断 进展
下载PDF
卡培他滨维持治疗晚期食管—胃交界处腺癌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3
4
作者 陆斌 瞿彩平 +2 位作者 孙征 陆朝云 华召来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86-89,共4页
目的:观察晚期食管—胃交界处腺癌(AEG)予以卡培他滨联合其他药物化疗后,以卡培他滨单药维持治疗的效果及其安全性。方法:对60例晚期AEG患者予以卡培他滨联合紫杉醇和奥沙利铂方案化疗4~6周期后,将患者随机分为维持治疗组和对照组。维... 目的:观察晚期食管—胃交界处腺癌(AEG)予以卡培他滨联合其他药物化疗后,以卡培他滨单药维持治疗的效果及其安全性。方法:对60例晚期AEG患者予以卡培他滨联合紫杉醇和奥沙利铂方案化疗4~6周期后,将患者随机分为维持治疗组和对照组。维持治疗组予以相同剂量的卡培他滨单药口服维持治疗,对照组仅随访而不予治疗,比较两组疾病进展时间(PFS)、生活质量改善时间和不良反应。结果:维持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PFS明显延长(11个月vs.7个月),生活质量改善时间明显延长(15.5个月vs.10.5个月),两组常见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卡培他滨能够延长晚期AEG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交界处 卡培他滨 维持治疗 疾病进展时间 生活质量改善时间
下载PDF
Annexin-A1在胃食管交界处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
5
作者 陶雪梅 张国梁 鲍文漪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3年第10期1795-1797,共3页
目的研究Annexin-A1在胃食管交界处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与胃食管交界处腺癌发生、发展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Annexin-A1在20例胃食管交界处正常黏膜组织、20例胃食管交界处上皮内瘤变组织、66例胃食管交界处... 目的研究Annexin-A1在胃食管交界处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与胃食管交界处腺癌发生、发展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Annexin-A1在20例胃食管交界处正常黏膜组织、20例胃食管交界处上皮内瘤变组织、66例胃食管交界处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胃食管交界处腺癌中Annexin-A1蛋白的阳性表达率(71.2%)明显高于上皮内瘤变组织(55.0%)及正常黏膜组织(2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nnexin-A1的表达与胃食管交界处腺癌临床病理分期、组织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浸润深度密切相关(P<0.05),但与胃食管交界处腺癌患者的性别、年龄、及远处转移无显著关系(P>0.05)。结论 Annexin-A1的异常表达可能在胃食管交界处腺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交界处 Annexin-A1 免疫组化 临床意义
下载PDF
分析鉴定胃食管交界处腺癌发生与进展的关键基因 被引量:3
6
作者 王雨芊 陈亚玫 +4 位作者 杨洁 林媛 骆盈盈 张少森 吴晨 《基础医学与临床》 2021年第6期831-836,共6页
目的探究中国人群胃食管交界处腺癌(ACGEJ)在基因组与转录组水平的改变,挖掘肿瘤发生和进展过程中的关键基因。方法研究纳入58例于林州肿瘤医院和林州食管癌医院收集的ACGEJ患者的肿瘤组织及癌旁组织样本,通过转录组测序对样本进行基因... 目的探究中国人群胃食管交界处腺癌(ACGEJ)在基因组与转录组水平的改变,挖掘肿瘤发生和进展过程中的关键基因。方法研究纳入58例于林州肿瘤医院和林州食管癌医院收集的ACGEJ患者的肿瘤组织及癌旁组织样本,通过转录组测序对样本进行基因表达水平的差异分析和GSVA通路富集分析。使用LASSO回归对差异基因与患者的预后进行关联分析,并且构建nomogram生存预测模型。结果发现在ACGEJ的癌与癌旁组织中共有737个基因差异表达(|log2FC|>1.2,Q<0.05),这些基因富集在肿瘤生长、转移、代谢等通路上。其中有9个基因(ASF1B、ACTN1、KNL1、SAPCD2、TP53I11、DMBT1、CNFN、ID2和DPT)与患者预后显著相关。基于这9个基因共表达模式构建了ACGEJ患者的生存预测模型并可将患者分为高、低风险两组,且低风险组生存时间显著高于高风险组(P<0.01)。结合患者年龄、肿瘤临床分期和预后关联基因集构建了预测性良好的nomogram生存预测模型。结论研究鉴定出多个与ACGEJ进展和预后相关的关键失调基因,这些鉴定出的关键基因有望成为治疗的潜在靶点和预后预测的生物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交界处 转录组测序 关键基因 生存预测
下载PDF
Snail2、IMP3和Wif-1在胃食管交界腺癌中的表达特点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
7
作者 姜琳娜 魏娉 《现代肿瘤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84-288,共5页
目的:探究Snail2、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I mRNA结合蛋白3(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II mRNA-binding protein 3,IMP3)和Wnt通路抑制因子1(Wnt inhibitory factor-1,Wif-1)在食管胃交界处的腺癌(adenocarcinoma of the esophagogastric j... 目的:探究Snail2、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I mRNA结合蛋白3(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II mRNA-binding protein 3,IMP3)和Wnt通路抑制因子1(Wnt inhibitory factor-1,Wif-1)在食管胃交界处的腺癌(adenocarcinoma of the esophagogastric junction,AEG)中的表达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随机选择2017年3月至2019年3月间的AEG患者90例作为AEG组,收集同期正常胃组织50例作为健康组。患者经过手术或全身PET-CT检测AEG转移情况。通过免疫组化染色和Western blot检测组织中Snail2、Wif-1、IMP3的表达情况。结果:免疫组化研究结果显示Snail2主要表达于细胞核和细胞质,IMP3主要表达于细胞质,AEG组中Snail2和IMP3的表达水平显著升高。Wif-1在健康组中呈阳性表达,但是在AEG组中表达水平降低。性别、年龄以及肿瘤大小对AEG组织中Snail2、IMP3和Wif-1的影响不大(P>0.05),III/IV分期、出现淋巴转移和远端转移的患者的AEG组织中Snail2、IMP3水平显著增高(P<0.05)。III/IV分期、出现淋巴转移和远端转移的患者的AEG组织中Wif-1水平显著降低(P<0.05)。结论:Snail2和IMP3在AEG中过表达,而Wif-1低表达,并且高水平的Snail2、IMP3和低水平的Wif-1与AEG的恶性特征有关,可作为预测AEG转移、预后和复发的生物标志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交界处 Snail2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I mRNA结合蛋白3 Wnt通路抑制因子1
下载PDF
Barrett’s食管与腺癌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解立怡 张军 +2 位作者 罗金燕 王康敏 苏宝山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41-44,共4页
目的 了解食管末端腺癌及胃 食管交界处腺癌发生与Barrett’s食管 (BE)的相关性及特点 ,并明确P2 7kip1及增殖细胞核抗原 (PCNA)在腺癌组织、癌周不典型增生、癌周肠化生处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收集1996年 1月~ 2 0 0 0年 6月间西安... 目的 了解食管末端腺癌及胃 食管交界处腺癌发生与Barrett’s食管 (BE)的相关性及特点 ,并明确P2 7kip1及增殖细胞核抗原 (PCNA)在腺癌组织、癌周不典型增生、癌周肠化生处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收集1996年 1月~ 2 0 0 0年 6月间西安各大医院食管末端腺癌切除标本 15例 ,胃 食管交界处腺癌标本 30例 ,4 5例均行AB(pH 2 .5 )特殊染色进行PCNA及P2 7kip1免疫组织化学检测 ,分析不同组织中的PCNA指数 ,P2 7kip1在肿瘤组织、肿瘤周围重度不典型增生及肠化组织中的表达。P2 7kip1的表达与肿瘤的分化类型、浸润深度及有无淋巴转移等之间的相关性 ,P2 7kip1表达与PCNA表达间的相关性。结果 ① 6 0 .0 %的食管腺癌及 5 3.3%的胃、食管交界处腺癌与BE相关。②PCNA表达在肠化生、重度不典型增生、腺癌组织中呈逐渐增高趋势 ,差异有显著性。③P2 7kip1在腺癌组织中的阳性率为 2 6 .7% ,在不典型增生组织中的阳性率为 5 3.3% ,在肠化组织中阳性率为 88.9% ,正常对照阳性率为 90 %。结论  6 0 %食管末端腺癌与BE相关 ,P2 7kip1胞核表达与肿瘤分化类型、浸润深度及有无淋巴转移等呈负相关 ,P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rrett's食管 食管末端 -食管交界处 增殖细胞核抗原 P27^KIP1
下载PDF
食管腺癌和贲门癌鉴别诊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9
作者 叶春荣 王雯 《国际内科学杂志》 CAS 2007年第6期330-334,共5页
食管腺癌和贲门癌是临床上常见的上消化道恶性肿瘤,两者概念不同,又有重叠之处,特别是食管下段腺癌和贲门癌,临床上常需对两者进行鉴别诊断,以指导临床治疗和判断预后,比较两者的异同点有一定意义。鉴定于目前国际上对贲门癌的定义尚无... 食管腺癌和贲门癌是临床上常见的上消化道恶性肿瘤,两者概念不同,又有重叠之处,特别是食管下段腺癌和贲门癌,临床上常需对两者进行鉴别诊断,以指导临床治疗和判断预后,比较两者的异同点有一定意义。鉴定于目前国际上对贲门癌的定义尚无统一的定论,胃食管交界处肿瘤的分类方法较多,根据Siewert的分类方法,食管腺癌和贲门癌的临床特征、淋巴结播散类型、发病机制和某些生物学标记物表达水平均有些不同,最新的检测技术如细胞角质蛋白染色法、Das-1单克隆抗体反应、硫粘蛋白克隆型表达技术等对两者的鉴别价值尚在确定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 贲门 食管交界处 生物学标记物
下载PDF
食管癌的靶向治疗现状 被引量:4
10
作者 周一 黄镜 《癌症进展》 2011年第6期677-682,共6页
食管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消化道肿瘤,2004~2005年我国卫生部全国恶性肿瘤死亡调查中食管癌发病率10.7/105,居第6位,尤其在河南、河北、山西、内蒙等省份高发,而且死亡率较高,为15.78/105,居第4位。我国食管癌以鳞癌为主,这一点不同于西... 食管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消化道肿瘤,2004~2005年我国卫生部全国恶性肿瘤死亡调查中食管癌发病率10.7/105,居第6位,尤其在河南、河北、山西、内蒙等省份高发,而且死亡率较高,为15.78/105,居第4位。我国食管癌以鳞癌为主,这一点不同于西方国家以食管腺癌为主的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 食管胃交界处腺癌 靶向治疗
下载PDF
增殖细胞核抗原、P_(27)^(kip1)在食管末端腺癌及胃食管交界处腺癌中的表达 被引量:3
11
作者 解立怡 张军 罗金燕 《中华消化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2期759-760,共2页
关键词 增殖细胞核抗原 P27^KIP1 食管末端 -食管交界处 食管
原文传递
自膨式金属支架置入术改善胃食管交界处腺癌患者呑咽困难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晓露 郑林福 +2 位作者 陈龙平 许白燕 邓双萍 《临床消化病杂志》 2014年第5期283-285,共3页
[目的]探讨自膨式金属支架(SEMS)置入术改善胃食管交界处腺癌患者吞咽困难的价值及安全性。[方法]纳入已失去手术机会或拒绝手术治疗的胃食管交界处腺癌伴吞咽困难患者48例,按患者意愿分为SEMS置入治疗组及不置入SEMS的对照组,记录SEMS... [目的]探讨自膨式金属支架(SEMS)置入术改善胃食管交界处腺癌患者吞咽困难的价值及安全性。[方法]纳入已失去手术机会或拒绝手术治疗的胃食管交界处腺癌伴吞咽困难患者48例,按患者意愿分为SEMS置入治疗组及不置入SEMS的对照组,记录SEMS置入过程中及之后1周的症状及不良反应,并于3、6、12个月对2组患者进行症状、辅助检查及生存状况随访。[结果]治疗组25例患者,均一次性成功置入SEMS,在置入过程中未出现明显并发症,其中96.00%(24/25)患者置入支架后吞咽困难症状明显改善;对照组23例经给予促动力药等治疗后,仅8.69%(2/23)症状稍改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6个月、12个月的生存率治疗组分别为64.00%、48.00%,对照组分别为30.43%、0%,治疗组的生存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P=0.021、0.000)。[结论]SEMS置入术是比较安全的治疗胃食管交界处腺癌吞咽困难的方法,可明显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并明显延长生存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交界处 自膨式金属支架 呑咽困难
原文传递
SiewertⅡ型和Ⅲ型局部晚期胃食管交界处腺癌根治术后淋巴结复发规律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佳佳 梁振威 +21 位作者 李颖 王鑫 唐源 刘童瞳 冯燕茹 李宁 余静 李帅 任骅 邹霜梅 姜军 韩伟 王维虎 王淑莲 宋永文 刘跃平 房辉 刘新帆 余子豪 李晔雄 蒋力明 金晶 《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56-361,共6页
目的:探讨胃食管交界处腺癌根治术后淋巴结复发规律,为高危淋巴引流区照射范围的设计提供依据。方法回顾分析本院2009—2013年初治、病例资料完善的局部晚期胃食管交界处腺癌患者78例,纳入条件为接受根治性手术;病理证实为T3、T4期... 目的:探讨胃食管交界处腺癌根治术后淋巴结复发规律,为高危淋巴引流区照射范围的设计提供依据。方法回顾分析本院2009—2013年初治、病例资料完善的局部晚期胃食管交界处腺癌患者78例,纳入条件为接受根治性手术;病理证实为T3、T4期或淋巴结转移阳性胃食管交界处腺癌;结合内镜、上消化道造影、术中所见及病理大体标本记录,明确为SiewertⅡ、Ⅲ型;未行术前或术后放疗;影像学诊断为术后淋巴结复发,具有可调阅的CT图像并可清楚、完整显示复发位置。结果中位复发时间为10个月(1~48个月),90%复发为术后2年内。复发最高危部位为第16b1组(39%)、16a2组(37%)、9组(30%)和11p组(26%)淋巴结。 SiewertⅡ、Ⅲ型在各淋巴引流区的复发率相近( P=0.090~1.000)。 N3期患者最多见(>15%)复发部位为第16b1、16a2、9、16b2、11p、7组淋巴结,非N3期患者最多见(>15%)复发部位为第11p、16b1、16a2、9、8、7组淋巴结;两者腹主动脉旁(第16a2-b2组)复发率更高(67%∶33%,P=0.004;OR=4.00,95% CI为1.54~10.37)。结论腹腔干、脾动脉近端及腹膜后(16a2、16b1区)是SiewertⅡ、Ⅲ型局部晚期胃食管交界处腺癌患者淋巴结复发最高危区域,且N3期患者具有更高的腹膜后复发风险,术后放疗靶区设计应考虑涵盖上述部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交界处/外科学 淋巴结复发 靶区勾画
原文传递
OE19肿瘤干细胞的无血清分离培养以及肿瘤干细胞特性的鉴定 被引量:1
14
作者 尹晓然 冯诚 +5 位作者 马一楠 高晓燕 刘欣 贾丽君 张寅斌 张军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7年第8期800-807,共8页
目的从人Ⅱ型食管胃交界处腺癌OE19细胞中分离富集肿瘤干细胞的悬浮肿瘤细胞球,鉴定该悬浮肿瘤球细胞的肿瘤干细胞生物学特性。方法使用无血清培养法从OE19细胞株中富集得到悬浮肿瘤细胞球,并将其传代扩增;同时常规培养OE19亲本细胞。采... 目的从人Ⅱ型食管胃交界处腺癌OE19细胞中分离富集肿瘤干细胞的悬浮肿瘤细胞球,鉴定该悬浮肿瘤球细胞的肿瘤干细胞生物学特性。方法使用无血清培养法从OE19细胞株中富集得到悬浮肿瘤细胞球,并将其传代扩增;同时常规培养OE19亲本细胞。采用MTT实验、单细胞克隆形成实验、血清分化实验以及Transwell实验,研究OE19悬浮肿瘤球细胞与OE19亲本细胞的增殖、更新、分化和侵袭能力的差异;使用real-time PCR以及Western blot法检测两者肿瘤干细胞标志ABCG2和CD133的表达情况;使用裸鼠成瘤实验研究OE19悬浮肿瘤球细胞以及OE19亲本细胞的体内成瘤能力。由此鉴定悬浮肿瘤球细胞的肿瘤干细胞特性。结果在无血清培养条件下,OE19细胞能够形成悬浮肿瘤细胞球。悬浮肿瘤球细胞具有稳定传代的特性以及多向分化的潜能。OE19悬浮肿瘤球细胞与OE19亲本细胞相比较高表达肿瘤干细胞标志ABCG2和CD133(P<0.05),其体外增殖、自我更新、克隆形成、侵袭转移以及裸鼠体内成瘤能力均高于OE19亲本细胞(P<0.05)。结论通过无血清非黏附培养法可以有效富集OE19悬浮肿瘤细胞球。该悬浮肿瘤球细胞高表达肿瘤干细胞标志分子ABCG2和CD133,具有肿瘤干细胞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胃交界处腺癌 OE19细胞 无血清培养 肿瘤干细胞 肿瘤细胞球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