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16篇文章
< 1 2 7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食管胃吻合口重度狭窄的内镜下细管预扩张术 被引量:1
1
作者 沈伟明 王娟 王建华 《中国消化内镜》 2008年第9期96-96,共1页
食管胃吻合口重度狭窄的探条扩张术,因吻合口径细小,安全导丝前端直径为1.5mm的弹簧头,无法通过狭窄,探条无法扩张。本研究在内镜直视下,用兰氏胆道扩张细管通过内镜孔道对重度狭窄的吻合口行预扩张术,使食管胃吻合口腔径增大,... 食管胃吻合口重度狭窄的探条扩张术,因吻合口径细小,安全导丝前端直径为1.5mm的弹簧头,无法通过狭窄,探条无法扩张。本研究在内镜直视下,用兰氏胆道扩张细管通过内镜孔道对重度狭窄的吻合口行预扩张术,使食管胃吻合口腔径增大,安全导丝弹簧头通过狭窄,顺利用探条扩张狭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吻合 细管预扩张术 内镜直视下 重度狭窄 探条扩张术 胆道扩张 弹簧 导丝
下载PDF
1例贲门癌全胃切除术后吻合口狭窄患者的营养管理
2
作者 武慧君 何清 邸维平 《甘肃医药》 2024年第3期279-281,共3页
全胃切除术后吻合口狭窄是术后并发症之一,如果发生吻合口狭窄,会出现进食后哽噎、恶心、呕吐等症状,当狭窄严重时,患者无法经口进食,会造成严重营养不良。本文总结1例贲门癌全胃切除术后吻合口狭窄患者营养管理经验,通过开展营养筛查... 全胃切除术后吻合口狭窄是术后并发症之一,如果发生吻合口狭窄,会出现进食后哽噎、恶心、呕吐等症状,当狭窄严重时,患者无法经口进食,会造成严重营养不良。本文总结1例贲门癌全胃切除术后吻合口狭窄患者营养管理经验,通过开展营养筛查及评估,根据患者情况采取肿瘤患者的五阶梯营养治疗策略,选择个性化的肠内及肠外营养支持,改善患者营养状况,积极预防并发症。在胃镜下通过两次吻合口狭窄处扩张治疗后,经过24d的积极治疗与精心护理,患者体重较入院前(27kg)增长5kg,各项营养指标趋于正常,恢复经口部分流质饮食,携带鼻空肠管后出院居家营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除术 吻合狭窄 重度营养不良 营养管理
下载PDF
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狭窄的临床处理方法及价值探讨
3
作者 胡志鹏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0期0109-0112,共4页
对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狭窄临床处理方法与价值进行分析,期望可为提升食管癌手术治疗效果提供参考。方法 以本院行手术治疗且发生术后吻合口狭窄的30例食管癌患者为研究主体,以信封法为分组处理方式,将入组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观察组占... 对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狭窄临床处理方法与价值进行分析,期望可为提升食管癌手术治疗效果提供参考。方法 以本院行手术治疗且发生术后吻合口狭窄的30例食管癌患者为研究主体,以信封法为分组处理方式,将入组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观察组占比均衡,均为15例。对照组采取扩张器扩张术进行治疗,观察组采取暂时性支架扩张术治疗,分析各组治疗效果,评估指标包含临床治疗有效率、并发症发生率、复发情况、术后24h的pH监测结果,研究时段为2021年1月-2023年1月。结果 比较组间治疗总有效率结果得知,观察组的1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33%,检验证实P<0.05;比较组间复发情况得知,观察组无复发情况,低于对照组的26.67%,检验证实P<0.05;比较组间并发症结果得知,观察组的6.67%低于对照组的40.00%,检验证实P<0.05;比较组间术后24h监测结果得知,观察组反流最长持续时间、pH值<4.00累计时间短于对照组,24h长反流次数、反流次数少于对照组,t检验证实P<0.05。结论 针对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狭窄患者实施暂时性支架扩张术治疗的效果显著优于扩张器扩张术,可降低复发率及再狭窄相关并发症的发生风险,值得临床推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 术后吻合狭窄 临床处理方法 价值
下载PDF
聚焦解决模式对食管胃吻合口瘘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影响的研究
4
作者 张晋如 李春霞 +1 位作者 魏颖颖 李艳丽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24年第5期88-89,93,共3页
目的:探究聚焦解决模式对食管胃吻合口瘘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2023年1月至2024年1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92例食管胃吻合口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简单随机(抽签法)分为常规组(n=46)和聚焦解决模式组(n=46)。比较两组... 目的:探究聚焦解决模式对食管胃吻合口瘘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2023年1月至2024年1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92例食管胃吻合口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简单随机(抽签法)分为常规组(n=46)和聚焦解决模式组(n=46)。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干预1个月后的焦虑程度(SAS)、抑郁程度(SDS)、应对方式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后,两组SAS、SDS评分、回避、屈服评分均下降(P<0.05),两组面对评分均升高(P<0.05),且干预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聚焦解决模式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聚焦解决模式护理可有效改善食管胃吻合口瘘患者的心理状态,促使其采取积极的应对方式,并提高对护理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吻合 聚焦解决模式护理 焦虑抑郁 应对方式
下载PDF
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水平与胸腔镜食管癌根治术后食管胃吻合口漏的相关性研究
5
作者 黄晓媚 郭明 +2 位作者 骆俊龙 包传恩 胡蒙 《临床外科杂志》 2024年第3期276-280,共5页
目的 探讨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水平与胸腔镜食管癌根治术后食管胃吻合口漏的关系。方法 2015年9月~2022年9月我院收治的食管癌病人425例,根据术后发生食管胃吻合口漏情况分为吻合口漏组(31例)和无吻合... 目的 探讨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水平与胸腔镜食管癌根治术后食管胃吻合口漏的关系。方法 2015年9月~2022年9月我院收治的食管癌病人425例,根据术后发生食管胃吻合口漏情况分为吻合口漏组(31例)和无吻合口漏组(394例)。检测血清VEGF、IGF-1水平,分析影响胸腔镜食管癌根治术后食管胃吻合口漏发生的危险因素以及VEGF、IGF-1预测术后食管胃吻合口漏发生的价值。结果 吻合口漏组术后血清VEGF、IGF-1水平降低,无吻合口漏组血清VEGF、IGF-1水平增高,吻合口漏组术前、术后1天、术后2天、术后3天血清VEGF、IGF-1水平均低于无吻合口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肺部感染、低白蛋白、术后3天VEGF、术后3天IGF-1与术后食管胃吻合口漏有关(P<0.05)。术后3天VEGF、术后3天IGF-1水平预测术后食管胃吻合口漏的曲线下面积为0.675、0.655,联合两项指标曲线下面积为0.841,高于单独指标(Delong z=3.752、3.218,P<0.05)。结论 胸腔镜食管癌根治术后吻合口漏病人血清VEGF、IGF-1水平降低,且与吻合口漏的发生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 胸腔镜 食管吻合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下载PDF
活检术诊断食管-胃吻合口重度狭窄的技术探讨 被引量:3
6
作者 吴刚 韩新巍 +4 位作者 水少锋 管生 马南 王艳丽 丁鹏绪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2007年第2期136-138,共3页
目的探讨介入放射学活检术诊断食管-胃吻合口重度狭窄的可行性和优越性。方法以介入放射学技术引入活检钳对15例食管胃吻合口狭窄区活检,判断狭窄的良恶性。结果食管胃吻合口区活检技术成功率100%,能取到满足要求的标本,5例吻合口活检... 目的探讨介入放射学活检术诊断食管-胃吻合口重度狭窄的可行性和优越性。方法以介入放射学技术引入活检钳对15例食管胃吻合口狭窄区活检,判断狭窄的良恶性。结果食管胃吻合口区活检技术成功率100%,能取到满足要求的标本,5例吻合口活检病理为食管癌复发,10例瘢痕性狭窄。未出现消化道出血、穿孔等并发症。结论介入放射学活检诊断食管-胃吻合口重度狭窄是胃镜检查和活检失败者的可行替代技术,操作简单,阳性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 吻合 狭窄 活检 介入放射学
下载PDF
内镜下细管预扩张术在食管胃吻合口重度狭窄中的应用 被引量:1
7
作者 沈伟明 王娟 +1 位作者 刘怀兰 许德巧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2004年第2期137-138,共2页
关键词 内镜 细管预扩张术 食管胃吻合口重度狭窄 食管 贲门癌
原文传递
食管-胃吻合口重度狭窄的介入放射学活检与护理
8
作者 石瑾 韩新巍 吴刚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7年第3期249-249,262,共2页
关键词 食管 吻合狭窄 护理 放射学 介入性
下载PDF
基于奥马哈系统的延续性护理在食管胃吻合口瘘三管法治疗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1
9
作者 李春霞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3年第4期661-663,共3页
目的:探讨基于奥马哈系统的延续性护理在食管胃吻合口瘘三管法治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3月至2022年3月期间于本院治疗的78例食管癌术后食管胃吻合口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 目的:探讨基于奥马哈系统的延续性护理在食管胃吻合口瘘三管法治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3月至2022年3月期间于本院治疗的78例食管癌术后食管胃吻合口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9例。对照组行常规延续性护理,观察组继续加奥马哈系统护理。于护理前、护理至患者瘘口闭合时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评估两组自我管理能力、焦虑、抑郁程度;采用Herth希望量表(Herth hope scale,HHI)评估两组希望水平。结果:护理后,两组癌症自我管理测评量表总分、HHI评分提高、HAMA、HAMD评分均降低,且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自我管理总分、HHI评分高、HAMA、HAMD评分低(P<0.05)。结论:基于奥马哈系统的延续性护理可提高于食管胃吻合口瘘三管法治疗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改善负性情绪、希望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 食管吻合 奥马哈系统 延续性护理 生存质量
下载PDF
食管癌切除术后吻合口狭窄球囊扩张后再发狭窄的影响因素分析
10
作者 曹震 祁永红 袁慧娟 《系统医学》 2023年第5期81-84,共4页
目的探究分析食管癌切除术后吻合口狭窄球囊扩张后再发狭窄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2年10月江苏省句容市人民医院进行食管癌手术治疗的9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在随访期间根据患者吻合口狭窄球囊扩张后是否再发生吻合口狭窄将研... 目的探究分析食管癌切除术后吻合口狭窄球囊扩张后再发狭窄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2年10月江苏省句容市人民医院进行食管癌手术治疗的9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在随访期间根据患者吻合口狭窄球囊扩张后是否再发生吻合口狭窄将研究对象分为吻合口正常组(n=30)和吻合口再狭窄组(n=68)。分析扩张后再发狭窄的影响因素。结果两组患者年龄、食管肿瘤直径大小、吻合方式、病理类型、性别、TNM分期、术前是否放化疗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吻合口位置、首次球囊扩张的吻合口直径、进食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吻合口位置、首次球囊扩张吻合口直径、进食时间均是球囊扩张后再发狭窄的独立影响因素(OR=3.597、3.736、2.282,P<0.05)。结论食管癌切除术后吻合口狭窄球囊扩张后再发狭窄的危险因素包括吻合口位置、首次球囊扩张吻合口直径、进食时间,在实际临床首次球囊扩张治疗的过程中选择高位吻合口可提升临床疗效,增加吻合口直径至12 mm以上,在不引起大量出血的前提下,应鼓励患者尽早进食,能有效预防吻合口狭窄再发生,对临床治疗具有积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切除术 吻合狭窄 球囊扩张 影响因素 进食时间 吻合直径
下载PDF
围术期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瘘的危险因素及风险预测模型构建与验证
11
作者 时祥音 白璟 +2 位作者 吕丛 张冰 窦晓雅 《海南医学》 CAS 2024年第7期1026-1030,共5页
目的探讨围术期食管癌(EC)术后食管胃吻合口瘘(EGAL)的危险因素及风险预测模型构建与验证。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4月至2023年4月于南阳市中心医院行EC手术的17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是否发生EGAL分为EGAL组(n=30)和非EGAL组(n=146... 目的探讨围术期食管癌(EC)术后食管胃吻合口瘘(EGAL)的危险因素及风险预测模型构建与验证。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4月至2023年4月于南阳市中心医院行EC手术的17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是否发生EGAL分为EGAL组(n=30)和非EGAL组(n=146)。收集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以确定EC患者发生EGAL的独立危险因素,并将其纳入Rstudio 4.2.1软件以构建预测EC患者发生EGAL的Nomogram模型;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和决策曲线(DCA),采用H-L拟合优度检验与校准曲线评估模型一致性,并进行内部验证。结果EGAL组患者的吸烟史、高血压、糖尿病、吻合方式为手工、手术时间、N分期为N2、术后白蛋白<30 g/L及术后肺部感染率明显高于非EGAL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血压、糖尿病、手工吻合方式、术后白蛋白<30 g/L、术后肺部感染是EC患者术后发生EGAL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基于Logistic回归分析构建Nomogram,Nomogram模型纳入了高血压、糖尿病、吻合方式、术后白蛋白及术后肺部感染5个因素;Nomogram模型预测EC患者术后发生EGAL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914,95%CI为0.867~0.961(P<0.05),灵敏度为90.00%,特异度为79.50%;验证模型的AUC为0.875(P<0.001,95%CI:0.806~0.944),灵敏度为73.30%,特异性为90.40%。且模型校正曲线总体趋势接近理想曲线,表明该模型拟合度良好。结论高血压、糖尿病、吻合方式、术后白蛋白、术后肺部感染均是EC患者术后发生EGAL的危险因素,根据危险因素构建的Nomogram预测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 食管吻合 危险因素 预测模型
下载PDF
食管、管状胃侧侧吻合预防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狭窄效果观察 被引量:18
12
作者 张永明 杨文锋 +2 位作者 李兆敏 李辉 宋平平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4期48-49,共2页
目的观察食管、管状胃侧侧吻合预防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狭窄的效果。方法对21例食管癌患者按肿瘤手术切除原则常规游离食管及近端胃,切除肿瘤,将胃做成管状,经食管床于主动脉弓上行食管胃全侧侧吻合。结果本组手术顺利,术后未出现吻合口瘘... 目的观察食管、管状胃侧侧吻合预防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狭窄的效果。方法对21例食管癌患者按肿瘤手术切除原则常规游离食管及近端胃,切除肿瘤,将胃做成管状,经食管床于主动脉弓上行食管胃全侧侧吻合。结果本组手术顺利,术后未出现吻合口瘘,术后2周复查吻合口均通畅;术后随诊0.5~2 a,均未见吻合口狭窄。结论食管癌手术中应用食管、管状胃侧侧吻合术可减少吻合口狭窄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 侧侧吻合 食管癌切除术 吻合狭窄 管状
下载PDF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引导梯度压力法分阶段球囊扩张治疗食管癌吻合口狭窄的效果及对营养指标的影响观察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果 杨凤娟 +1 位作者 郭杏杏 丁书明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3期1657-1662,共6页
目的观察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引导梯度压力法分阶段球囊扩张对食管癌吻合口狭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对营养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8月至2022年8月收治的120例食管癌吻合口狭窄患者,将行内镜下梯度压力法分阶段球囊扩张法治疗... 目的观察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引导梯度压力法分阶段球囊扩张对食管癌吻合口狭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对营养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8月至2022年8月收治的120例食管癌吻合口狭窄患者,将行内镜下梯度压力法分阶段球囊扩张法治疗的57例患者纳入对照组,将行DSA引导梯度压力法分阶段球囊扩张法治疗的63例患者纳入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食管狭窄治疗总有效率、扩张次数、并发症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吞咽功能、吻合口狭窄部直径、生活质量评分、营养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8.4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9.47%(P=0.037),观察组患者扩张次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1);术后两组患者吞咽功能评分较术前降低,且观察组患者吞咽功能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1),两组术后吻合口狭窄部直径比术前升高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观察组术后出血发生率20.6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7.37%(P=0.002),两组患者术后1个月生活质量评分较术前均升高,且观察组患者术后1个月情绪功能、社会功能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5,P=0.016);术后两组患者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RBP)、血红蛋白(Hb)、转铁蛋白(TF)均升高,且观察组患者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观察组术后白蛋白(ALB)比术前升高(P<0.05),术后观察组ALB显著高于对照组(P=0.045)。结论DSA引导梯度压力法分阶段球囊扩张对食管癌吻合口狭窄的治疗效果更好,患者营养指标水平更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梯度压力法分阶段球囊扩张 食管 吻合狭窄 治疗效果 营养指标
下载PDF
防返流食管内支架用于食管胃吻合口狭窄和贲门癌的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10
14
作者 王玉祥 崔进国 +2 位作者 孙兴旺 于学林 赵钢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0期799-800,共2页
目的 应用防返流食管内支架治疗吻合口狭窄和贲门癌 ,以解决放置支架后引起的返流性食管炎。材料与方法 采用硅橡胶薄膜覆盖镍钛记忆合金丝编织的网格形支架 ,下口装置瓣膜防返流装置 ,应用食管支架输送器放置支架。结果  35例患者... 目的 应用防返流食管内支架治疗吻合口狭窄和贲门癌 ,以解决放置支架后引起的返流性食管炎。材料与方法 采用硅橡胶薄膜覆盖镍钛记忆合金丝编织的网格形支架 ,下口装置瓣膜防返流装置 ,应用食管支架输送器放置支架。结果  35例患者应用防返流支架 ,胃食管返流现象明显减轻或消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吻合狭窄 介入治疗 贲门癌 食管内支架 食管返流 临床效果观察
下载PDF
胃食管分层缝合降低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瘘及狭窄发生的观察 被引量:9
15
作者 陈光明 岑小波 +1 位作者 廖代祥 刘浩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26-328,共3页
目的比较食管癌手术中采用分层缝合或全层内翻吻合法,术后胃食管吻合口瘘及狭窄的发生情况。方法722例被临床确诊的Ⅰ或Ⅱ(Ⅱa和Ⅱb)期食管癌患者,从2002年6月至2007年1月有235例采用胃食管分层缝合,从1990年1月至2002年5月有487例患者... 目的比较食管癌手术中采用分层缝合或全层内翻吻合法,术后胃食管吻合口瘘及狭窄的发生情况。方法722例被临床确诊的Ⅰ或Ⅱ(Ⅱa和Ⅱb)期食管癌患者,从2002年6月至2007年1月有235例采用胃食管分层缝合,从1990年1月至2002年5月有487例患者采用全层内翻吻合的方法,回顾性分析24个月内的随访资料,特别是吻合口瘘及狭窄等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分层缝合与全层内翻吻合的患者,术后吻合口瘘和狭窄的发生率分别为0%、0.85%(2/235)和5.1%(25/487)、6%(28/4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胃食管分层缝合明显降低了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瘘和狭窄的发生,优于传统的器械或手工行全层内翻吻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 食管分层缝合 吻合瘘/狭窄
下载PDF
内镜下扩张联合异烟肼治疗食管胃吻合口狭窄 被引量:8
16
作者 许孝新 王善政 +1 位作者 杨国涛 田辉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41-143,共3页
目的探讨食管癌、贲门癌术后吻合口高度狭窄的治疗策略及疗效。方法对高度吞咽困难的78例食管癌、贲门癌术后吻合口狭窄患者行扩张治疗,单纯扩张组37例,联合治疗组(扩张+吻合口注射异烟肼+异烟肼口服)41例。两组治疗前基本状况无显著统... 目的探讨食管癌、贲门癌术后吻合口高度狭窄的治疗策略及疗效。方法对高度吞咽困难的78例食管癌、贲门癌术后吻合口狭窄患者行扩张治疗,单纯扩张组37例,联合治疗组(扩张+吻合口注射异烟肼+异烟肼口服)41例。两组治疗前基本状况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结果两组治疗后,近期进食状况均显著改善。治疗后6个月进食降级Ⅰ级以上需再次治疗者,单纯扩张组56.76%(21/37),联合治疗组26.83%(11/41),吻合口狭窄复发率单纯扩张组明显高于联合治疗组(P<0.01)。结论扩张联合局部注射和口服异烟肼,可有效抑制狭窄口瘢痕形成,防治扩张后吻合口再狭窄,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 贲门癌 食管吻合狭窄 探条扩张术 异烟肼
下载PDF
金属内支架治疗食管上段良恶性狭窄及食管-胃吻合口瘘 被引量:13
17
作者 张富强 朱汉洲 刘海日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2年第6期461-462,共2页
关键词 金属内支架 治疗 食管上段良恶性狭窄 食管-吻合
下载PDF
球囊扩张术治疗食管-胃吻合口狭窄 被引量:9
18
作者 邓晓涛 张永春 于经瀛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0年第1期49-50,共2页
关键词 球囊扩张术 治疗 食管吻合 吻合狭窄
下载PDF
食管-胃吻合口严重瘢痕性狭窄大球囊过度扩张治疗 被引量:10
19
作者 韩新巍 吴刚 +4 位作者 高雪梅 马南 王艳丽 刘保山 石谨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5年第2期160-162,共3页
目的 探讨大球囊扩张成形治疗食管 胃吻合口严重瘢痕性狭窄的疗效和价值。方法 透视下应用直径 2 7~ 30mm的大球囊导管对 36例食管 胃吻合口瘢痕性狭窄患者进行扩张治疗。结果  2 6例 (72 .2 % )一次性扩张治愈 ,8例 (2 2 .2 % )... 目的 探讨大球囊扩张成形治疗食管 胃吻合口严重瘢痕性狭窄的疗效和价值。方法 透视下应用直径 2 7~ 30mm的大球囊导管对 36例食管 胃吻合口瘢痕性狭窄患者进行扩张治疗。结果  2 6例 (72 .2 % )一次性扩张治愈 ,8例 (2 2 .2 % )扩张 2次 ,2例 (5 .6 % )扩张 3次。术后随访 6~ 4 0个月 ,吞咽困难缓解率 10 0 % ,均无严重并发症和复发。结论 利用大球囊扩张成形治疗食管 胃吻合口瘢痕性狭窄安全、有效 ,可取代内支架置入达到根治目的 ,值得大力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吻合 瘢痕性狭窄 扩张治疗 球囊扩张成形 严重并发症 内支架置入 球囊导管 术后随访 吞咽困难 一次性 缓解率
下载PDF
胃食管器械吻合术后吻合口狭窄临床分析 被引量:13
20
作者 朱金美 王煜 凌霄红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06年第3期123-123,共1页
关键词 食管器械吻合 术后吻合狭窄 食管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