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内镜超声对食管黏膜下病变的诊断和治疗应用价值分析 被引量:11
1
作者 刘香 李仁春 +4 位作者 郭瑾陶 王晟 葛楠 王国鑫 孙思予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287-290,共4页
目的探讨内镜超声对食管黏膜下病变的诊断和治疗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研究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食管黏膜下病变行内镜下治疗的58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内镜超声特点及病理结果进行全面总结分析。结果食管... 目的探讨内镜超声对食管黏膜下病变的诊断和治疗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研究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食管黏膜下病变行内镜下治疗的58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内镜超声特点及病理结果进行全面总结分析。结果食管黏膜下病变中,平滑肌瘤最常见,占总数93.2%(549/589),其他病理类型比较少见。食管平滑肌瘤EUS下表现为均质低回声肿块,边界清晰,起源管壁第二或四层。589例患者中内镜超声与病理诊断符合570例,不符合19例,诊断符合率为96.6%。结论内镜超声能准确清楚显示消化道壁的层次结构和壁外情况,判断消化道黏膜下病变的起源、范围及大小,并能够提示病变的性质,对进一步的治疗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疗学 食管黏膜下病变 内镜超声检查术 病理类型 诊断符合率
原文传递
小探头超声内镜诊断食管黏膜下病变价值 被引量:12
2
作者 李月娴 李莉 高峰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10年第11期1137-1138,共2页
目的:探讨小探头超声内镜诊断食管黏膜下病变的价值。方法:经内镜确诊食管黏膜下病变患者267例均行小探头超声内镜检查,151例患者行手术治疗,分析小探头超声内镜诊断结果,手术治疗者与病理检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小探头超声内镜诊断平... 目的:探讨小探头超声内镜诊断食管黏膜下病变的价值。方法:经内镜确诊食管黏膜下病变患者267例均行小探头超声内镜检查,151例患者行手术治疗,分析小探头超声内镜诊断结果,手术治疗者与病理检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小探头超声内镜诊断平滑肌瘤148例(55.4%),内镜下高频电切除术治疗126例中病理证实120例,符合率95.24%;诊断脂肪瘤5例(1.87%),内镜下高频电切除术治疗4例均经病理证实,符合率100%(4/4);诊断息肉21例(7.87%),内镜下高频电切除术治疗21例中病理证实增生性息肉19例,炎性息肉2例,符合率100%;诊断颗粒细胞瘤1例(0.37%),间质瘤1例(0.37%),静脉瘤32例(11.99%),食管囊肿15例(5.63%),外压性改变3例(1.12%),未见异常41例(15.36%)。结论:小探头超声内镜可较准确判断肿瘤性质,指导黏膜下肿瘤治疗方案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黏膜下病变 小探头超声内镜 诊断 治疗
原文传递
内镜下黏膜剥离术治疗食管黏膜层及黏膜下层病变临床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聂川 李政文 +2 位作者 何俊堂 尧登华 肖萧 《解放军医药杂志》 CAS 2011年第5期13-15,I0003,共4页
目的探讨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治疗食管黏膜层及黏膜下层病变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我中心2008年6月~2011年2月对26例食管黏膜层及黏膜下层病变进行了ESD,术后3个月行胃镜检查随访。结果病变位于黏膜层11例,平均直径为14.8 mm(11~32... 目的探讨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治疗食管黏膜层及黏膜下层病变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我中心2008年6月~2011年2月对26例食管黏膜层及黏膜下层病变进行了ESD,术后3个月行胃镜检查随访。结果病变位于黏膜层11例,平均直径为14.8 mm(11~32 mm),其中Barrett食管伴急、慢性炎症4例,黏膜组织中-重度非典型增生5例,贲门口腺瘤及早期食管癌各1例;位于黏膜下层及固有肌层15例,平均直径为16.1 mm(11~21 mm),其中食管平滑肌瘤11例,血管瘤2例,脂肪瘤及间质瘤各1例。26例均一次性完整切除,术后无穿孔及迟发性出血发生;术后3个月复查胃镜提示创面瘢痕形成,无肿瘤复发。结论 ESD具有创伤小、痛苦少、恢复快、严重并发症少的优点,可能成为食管早期病变的首选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下黏膜剥离术 食管 黏膜 食管黏膜下病变
下载PDF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对食管胃黏膜下病变的诊疗价值 被引量:4
4
作者 廖嘉忠 黄培宁 +2 位作者 邓有辉 陆美玲 彭乃宝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2年第6期1019-1021,共3页
目的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对食管胃黏膜下病变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将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我院同期收治的43例经超声内镜确诊为食管胃黏膜下病变的患者随机分为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组(n=20)和内镜黏膜下切除术(EMR)组(n=23)进... 目的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对食管胃黏膜下病变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将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我院同期收治的43例经超声内镜确诊为食管胃黏膜下病变的患者随机分为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组(n=20)和内镜黏膜下切除术(EMR)组(n=23)进行手术,对比分析两组的临床资料。结果 ESD组与EMR组在性别、年龄、肿瘤部位和肿瘤大小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SD组术后发生出血1例(2.0%);EMR组术后发生并发症3例(6.25%),其中出血2例,穿孔1例。两组比较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ESD组无切缘阳性者,EMR组术后切缘阳性者有2例(4.17%)(P<0.05)。ESD组患者均无复发,EMR组术后仅1例复发(2.08%)(P<0.01)。结论 ESD创伤性小;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食管黏膜下病变 临床价值
下载PDF
超声内镜联合EMR或ESD在食管表浅隆起性病变诊断和治疗中的作用 被引量:3
5
作者 吴付力 农兵 《中国临床新医学》 2013年第11期1091-1094,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内镜(EUS)联合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或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在食管表浅隆起性病变诊断和治疗中的价值。方法对35例经EUS检查拟诊为食管表浅隆起性病变患者进行EMR或ESD治疗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病变部位的EUS图... 目的探讨超声内镜(EUS)联合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或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在食管表浅隆起性病变诊断和治疗中的价值。方法对35例经EUS检查拟诊为食管表浅隆起性病变患者进行EMR或ESD治疗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病变部位的EUS图像、病理诊断结果及随访治疗效果。结果 35例中21例经EMR治疗,14例经ESD治疗。经病理组织学检查确诊为早期食管癌9例,重度不典型增生5例,良性间质瘤3例,腺瘤性息肉4例,非腺瘤性息肉6例,平滑肌瘤8例。经EUS及病理证实病变均起源于黏膜层、黏膜肌层和黏膜下层。34例分别于术后1、3、6月复查EUS随访,术后1个月后伤口均完全愈合,无出血、食管狭窄及局部复发现象发生。结论联合应用EUS和EMR或ESD技术,不仅可以提高食管表浅隆起性病变早期的确诊率,而且是一种微创、有效、安全、快速的治疗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内镜 内镜下黏膜切除术 内镜下黏膜剥离术 食管黏膜下病变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