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食蟹豆齿鳗线粒体基因组结构特征及系统进化分析
- 1
-
-
作者
杨澜
赵耀
刘玉萍
杨天燕
-
机构
浙江海洋大学水产学院
-
出处
《热带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45-159,共15页
-
基金
浙江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1C2047)
舟山市科技计划项目(2022C41022)
+2 种基金
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02310340056)
浙江省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计划暨新苗人才计划项目(2023R411005)
浙江海洋大学校级大学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2023-A-025)。
-
文摘
食蟹豆齿鳗(Pisodonophiscancrivorus)是我国东南沿海重要的渔获种类之一。本研究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采自于舟山近海的食蟹豆齿鳗线粒体基因组进行了测定,并对其结构特征及系统发育关系进行了分析。食蟹豆齿鳗线粒体DNA序列全长为17650bp,4种碱基含量分别为A(31.72%)、G(15.58%)、T(26.26%)和C(26.44%),表现出明显的反G偏倚和A+T富集现象。与已发表的蛇鳗科鱼类相似,其线粒体部分基因由于自然选择的作用,发生了串联复制–随机丢失(tandem duplication-randomloss,TDRL)事件,导致ND6基因和tRNA-Glu(E)转移到tRNA-Thr(T)和tRNA-Pro(P)之间,并且ND6基因上游出现了另一个长度为966bp的控制区,两个控制区呈现独立演化的特征。13个蛋白质编码基因中分别存在2种启动子(ATG、GTG)和4种终止子(TAG、TAA、TA-、T--),且仅COI基因以GTG作为起始密码子。编码的3824个氨基酸中,亮氨酸(Leu)含量最高而半胱氨酸(Cys)含量最低。22种tRNA的二级结构中存在17处碱基错配,且仅tRNA-SerAGY(S)由于缺少二氢尿嘧啶臂(DHU臂)无法折叠形成典型的三叶草结构。长度为21bp的轻链复制起始区(originofL-strandreplication region,OL)位于“WANCY”基因簇内,其发夹型二级结构(hairpin secondary structure)的3'端具有与爬行动物类似的保守功能基序3'-GGCGG-5'。将17种蛇鳗科鱼类的线粒体12个蛋白质编码基因序列去除终止密码子之后进行串联,基于Kimura双参数模型计算种间遗传距离为0.128~0.297。使用最大似然法(maximum likelihood,ML)和贝叶斯法(Bayesian inference,BI)构建系统发育树,显示了蛇鳗科鱼类复杂的演化关系,食蟹豆齿鳗位于进化树的基部,与短尾蛇鳗(Ophichthusbrevicaudatus)和艾氏蛇鳗(O.evermanni)亲缘关系最近,是该类群中较晚发生遗传分化的种类。
-
关键词
食蟹豆齿鳗
线粒体基因组
结构特征
序列分析
系统发育
-
Keywords
Pisodonophis cancrivorus
mitochondrial genome
structure characteristics
sequence analysis
phylogeny
-
分类号
S917.4
[农业科学—水产科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