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194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步行训练联合Buerger运动改善住院老年高血压病人早餐后低血压的效果
1
作者 李金銮 杜军 《实用老年医学》 CAS 2024年第1期86-89,共4页
目的 观察步行训练联合Buerger运动改善住院老年高血压病人早餐后低血压(PPH)的效果。方法 选择南京市胸科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的老年高血压病人为研究对象,运用PDCA(Plan-Do-Check-Action)的管理方法,分析2021年11月15日至2022年4月17... 目的 观察步行训练联合Buerger运动改善住院老年高血压病人早餐后低血压(PPH)的效果。方法 选择南京市胸科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的老年高血压病人为研究对象,运用PDCA(Plan-Do-Check-Action)的管理方法,分析2021年11月15日至2022年4月17日住院的33例病人(对照组)PPH发生率高的原因,指导2022年5月5日至10月31日住院的38例病人(观察组)早餐后实施步行联合Buerger运动。比较PDCA实施前后2组病人早餐后30、60、90、120 min PPH的发生率,以及2组病人对PPH知识知晓、早餐后主动运动情况。比较项目实施前后护士对PPH知识知晓、宣教落实的情况。结果 2组病人性别、年龄、SBP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早餐后PPH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15.79%比45.45%,P=0.006)。观察组病人对PPH的概念、易患人群、发生时间的知晓率及餐后主动运动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1)。项目实施后,护士对PPH的概念、血压下降特点、发生时间、非药物预防措施的知晓率及PPH宣教落实率明显高于实施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步行联合Buerger运动能有效降低住院老年高血压病人早餐后低血压的发生,PDCA管理法能提高病人及护士对PPH知识的知晓率,促进早期识别、早期干预,将PPH的危害性控制在最低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步行训练 Buerger运动 老年人 高血压 餐后低血压
下载PDF
防控糖尿病,须盯紧餐后血糖
2
《漫科学(新健康)》 2024年第1期10-13,共4页
根据2023年4月6日发布的第十版《全球糖尿病概览》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全球约有5.37亿的患者。中国糖尿病患者人数达1.41亿人,发病率高达12.8%,糖尿病患者人数居全球首位!也就是说,全球有1/4的糖尿病患者在中国。由于中国人的基因型、... 根据2023年4月6日发布的第十版《全球糖尿病概览》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全球约有5.37亿的患者。中国糖尿病患者人数达1.41亿人,发病率高达12.8%,糖尿病患者人数居全球首位!也就是说,全球有1/4的糖尿病患者在中国。由于中国人的基因型、β细胞功能特点等因素,中国糖尿病患者更多表现为餐后血糖升高。流行病学数据表明,82%的糖尿病患者表现为餐后血糖升高。而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在新诊断的糖尿病患者中,有高达47%的患者是“单纯”餐后血糖升高,并呈现年轻化的趋势,有超过一半患者在50岁以下。针对中国糖友这一特色,由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会主任委员母义明教授牵头,纪立农、朱大龙等20余位中国糖尿病领域专家共同参与制定《中国2型糖尿病患者餐后高血糖管理专家共识》,强调了餐后血糖管理的紧迫性、重要性。现根据专家共识,将有关餐后高血糖的几个常见问题进行归纳整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餐后血糖 中华医学会 餐后高血糖 Β细胞功能 专家共识 领域专家 流行病学数据 数据显示
下载PDF
基于“脾胃枢机”论治餐后低血压
3
作者 王青 梅俊 +2 位作者 张瑶 刘玥 徐凤芹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3-46,共4页
餐后低血压是一种常见的老年心血管疾病,但其发病机制及临床管理尚未达成统一共识,给患者带来诸多困扰与隐患。受《黄帝内经》气机升降理论的启发与李东垣《脾胃论》思想的影响,通过解析脾胃枢机与餐后低血压发生、发展的关系,发现若脾... 餐后低血压是一种常见的老年心血管疾病,但其发病机制及临床管理尚未达成统一共识,给患者带来诸多困扰与隐患。受《黄帝内经》气机升降理论的启发与李东垣《脾胃论》思想的影响,通过解析脾胃枢机与餐后低血压发生、发展的关系,发现若脾胃虚弱,则中焦化源不足;枢机不利,则津液运化失司;脾胃失调,则气机斡旋失常,多见餐后低血压。依据脾胃枢机理论,对餐后低血压的治疗提出了补脾胃,升清阳,助化源;调脾胃,祛浊邪,助运化;理脾胃,燮枢机,致平衡的新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餐后低血压 脾胃枢机 理论探讨
下载PDF
辛开苦降法治疗寒热错杂型餐后不适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4
作者 黄海蕾 沙伟 +2 位作者 熊星 杭海 尤立坤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4年第8期148-150,共3页
目的探析中医辛开苦降法治疗寒热错杂型餐后不适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72例寒热错杂型餐后不适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中药组与西药组,各36例。中药组接受辛开苦降法(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西药组口服枸橼... 目的探析中医辛开苦降法治疗寒热错杂型餐后不适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72例寒热错杂型餐后不适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中药组与西药组,各36例。中药组接受辛开苦降法(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西药组口服枸橼酸莫沙必利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症状积分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餐后饱胀不适、早饱、嗳气、上腹胀、纳食减少积分均低于本组治疗前,且中药组患者的餐后饱胀不适、早饱、嗳气、上腹胀积分分别为(1.13±2.00)、(1.03±1.55)、(0.68±1.45)、(0.34±1.23)分,均低于西药组的(2.11±2.11)、(1.89±2.04)、(1.44±1.70)、(1.11±1.95)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纳食减少积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症状总分均低于本组治疗前,且中药组患者的症状总分(3.43±4.75)分低于西药组的(6.88±4.60)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组总有效率为97.2%,西药组总有效率为77.8%,中药组总有效率高于西药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辛开苦降法治疗寒热错杂型餐后不适综合征的临床效果可,能显著改善患者的餐后饱胀不适、早饱、上腹胀、嗳气等症状,较常规西医治疗疗效更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餐后不适综合征 辛开苦降法 枸橼酸莫沙必利片 寒热错杂型
下载PDF
复配多糖延缓面团消化及降低餐后血糖的作用
5
作者 张玉荣 戴利君 张久亮 《现代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4-53,共10页
为研究复配多糖对面团消化及餐后血糖的影响,通过体外模拟胃肠消化实验筛选效果优良的天然多糖进行复配,探究不同多糖复配组对淀粉消化相关酶的体外抑制作用并测定多糖-面团体系的质构特性,最后以小鼠餐后血糖实验进行效果验证。结果表... 为研究复配多糖对面团消化及餐后血糖的影响,通过体外模拟胃肠消化实验筛选效果优良的天然多糖进行复配,探究不同多糖复配组对淀粉消化相关酶的体外抑制作用并测定多糖-面团体系的质构特性,最后以小鼠餐后血糖实验进行效果验证。结果表明:从10种不同来源的天然多糖中筛选确定添加量之比均为2:2:1的黄芪多糖、灰树花多糖、桦褐孔菌粗多糖复配组合(命名为:黄芪复配组)及黄花菜多糖、灰树花多糖、桦褐孔菌粗多糖复配组合(命名为:黄花菜复配组)延缓面团消化的效果最好。黄芪复配组及黄花菜复配组均能抑制α-葡萄糖苷酶的活性,抑制的IC50值分别为13.65μg/mL和10.63μg/mL。质构数据显示多糖复配组可能限制面团中淀粉面筋网络的形成,抑制其消化速率。餐后血糖动物实验显示黄花菜复配组降低小鼠餐后血糖的效果最佳,黄芪复配组的降糖效果与阳性药阿卡波糖相当。结果证明,复配多糖可以延缓面团消化及降低餐后血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糖 复配 面团 体外消化 餐后血糖
下载PDF
成人餐后血脂水平与心血管疾病风险预测关系的研究
6
作者 何疆春 熊振宇 +6 位作者 李云芝 张宁坤 王丽丽 王丹 佟晓利 陈宇 李田昌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24年第2期202-204,共3页
目的探讨餐后血脂水平检测对我国成人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风险预测的意义。方法整群抽取2020年8月~9月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六医学中心进行健康体检的35~74岁人群共979例,完善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分别测定其空腹及统一... 目的探讨餐后血脂水平检测对我国成人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风险预测的意义。方法整群抽取2020年8月~9月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六医学中心进行健康体检的35~74岁人群共979例,完善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分别测定其空腹及统一标准早餐后2 h的餐后血脂水平。对空腹与餐后血脂代谢特点及其与各体格测量指标:体质指数(BMI)、腰高比(WHtR)、腰围(WC)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35~74岁人群自身空腹与餐后血脂水平相比,餐后三酰甘油(TG)水平较空腹时明显增高,餐后总胆固醇(T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较空腹时均有所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而空腹和餐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成人空腹及餐后TG与BMI、WHtR、WC均呈正相关(P<0.01);空腹及餐后HDL-C与BMI、WHtR、WC均呈负相关(P<0.01)。餐后TG与BMI、WHtR、WC相关性均大于空腹TG。结论35~74岁人群餐后血脂与BMI、WHtR、WC相关性强,与空腹血脂一样可进行ASCVD风险的评估和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疾病 空腹血脂 餐后血脂 腰高比 体质指数
下载PDF
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单一及联合检验诊断糖尿病的价值分析
7
作者 林瑛 张木林 +1 位作者 陈欣 郭琳琳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4年第4期72-74,共3页
目的分析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G)单一及联合检验诊断糖尿病的价值。方法以72例疑似有糖尿病的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均接受HbA1c、FPG、2 h PG检验,以糖耐量测定为诊断“金标准”。比较HbA1c、FPG、2 ... 目的分析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G)单一及联合检验诊断糖尿病的价值。方法以72例疑似有糖尿病的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均接受HbA1c、FPG、2 h PG检验,以糖耐量测定为诊断“金标准”。比较HbA1c、FPG、2 h PG单一及联合检验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结果72例受检者中有58例患者确诊为糖尿病。联合检验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94.83%、92.86%、94.44%;HbA1c检验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75.86%、28.57%、66.67%;FPG检验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81.03%、35.71%、72.22%;2 h PG检验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77.59%、42.86%、70.83%。联合检验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度均高于其他HbA1c、FPG、2 h PG单一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度,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bA1c、FPG、2 h PG联合检验相较单一检验诊断糖尿病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能够为临床治疗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糖化血红蛋白 空腹血糖 餐后2 h血糖 诊断价值
下载PDF
老年高血压伴餐后低血压1例
8
作者 何宏杰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 2024年第1期65-67,77,共4页
因血压调节能力下降,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容易受各种因素影响,如情绪、体位、进餐、温度等。最常见为体位性低血压、餐后低血压和血压昼夜节律异常等。其中,餐后低血压(postprandial hypotension,PPH)是老年人晕厥、跌倒、骨折、卒... 因血压调节能力下降,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容易受各种因素影响,如情绪、体位、进餐、温度等。最常见为体位性低血压、餐后低血压和血压昼夜节律异常等。其中,餐后低血压(postprandial hypotension,PPH)是老年人晕厥、跌倒、骨折、卒中的高危因素,可因短时间的血压下降而引起严重的心脑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临床上出现餐后头晕、疲乏无力、晕厥时,需考虑存在此种疾病的可能。本病例因“发现血压升高20余年,头晕1月”就诊,在后续复诊及随访中,发现患者低血压与进食早餐相关,考虑餐后低血压,后结合非药物治疗,减少餐后血压波动,改善餐后低血压。本文旨在提醒临床医生注意餐后低血压的发生,同时提高对餐后低血压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餐后低血压 老年高血压 病例报道
下载PDF
孕早期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联合检测在妊娠期糖尿病中的诊断价值
9
作者 陈淑萍 丁锦根 郑珠莲 《糖尿病新世界》 2024年第4期53-55,共3页
目的探讨孕早期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FPG)、餐后2 h血糖(2-hour Postprandial Plasma Glucose,2 hPG)及糖化血红蛋白(Glycosylated Hemoglobin A1c,HbA1c)联合检测对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的诊... 目的探讨孕早期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FPG)、餐后2 h血糖(2-hour Postprandial Plasma Glucose,2 hPG)及糖化血红蛋白(Glycosylated Hemoglobin A1c,HbA1c)联合检测对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2022年1月—2023年6月三明市第二医院确诊为GDM的75例孕妇的临床资料(GDM组),选取同时期在本院产检健康的75例孕妇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孕妇孕早期的FPG、2 hPG及HbA1c检测结果,分析FPG、2 hPG及HbA1c联合检测的诊断效能。结果GDM组孕早期FPG、2 hPG及HbA1c指标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FPG、2 hPG及HbA1c联合检测的灵敏度(94.67%)、特异度(93.33%)、准确度(94.67%)均高于单一指标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孕早期FPG、2 hPG及HbA1c指标对GDM有较好的联合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期糖尿病 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 餐后2 h血糖
下载PDF
针药并用治疗帕金森病餐后低血压
10
作者 高红日 董婷婷 张文理 《中国民间疗法》 2024年第5期99-102,共4页
帕金森病是一种多发于中老年人群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餐后低血压是帕金森病心血管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的表现之一,且伴有低血压的帕金森病患者骨折及心脑血管等疾病的发生率增加,生活质量降低。目前帕金森病餐后低血压的治疗尚缺乏明确... 帕金森病是一种多发于中老年人群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餐后低血压是帕金森病心血管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的表现之一,且伴有低血压的帕金森病患者骨折及心脑血管等疾病的发生率增加,生活质量降低。目前帕金森病餐后低血压的治疗尚缺乏明确统一的有效方案。针灸配合中药干预能改善帕金森病餐后低血压患者的临床症状,延缓病程进展,提高其生活质量。该文通过针药并用治疗该病病案1则论述帕金森病餐后低血压的中医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药并用 帕金森病 颤证 拘病 餐后低血压
下载PDF
妊娠期糖尿病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与妊娠结局的关联性
11
作者 黄滢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2期0042-0045,共4页
研究妊娠期糖尿病(GDM)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与妊娠结局的关联性。方法 以我院2020年10月-2023年10月收治的152例GDM患者为研究组,另以同期在我院体检的150例健康孕妇为对照组,两组均检测并比较各... 研究妊娠期糖尿病(GDM)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与妊娠结局的关联性。方法 以我院2020年10月-2023年10月收治的152例GDM患者为研究组,另以同期在我院体检的150例健康孕妇为对照组,两组均检测并比较各血糖指标水平,分析其与妊娠结局的关系。结果 研究组FBG、PBG、HbA1c分别为(6.35±0.84)mmol/L、(9.10±1.52)mmol/L、(6.21±0.71)%,高于对照组的(4.67±0.70)mmol/L、(5.83±1.16)mmol/L、(5.67±0.63)%(P<0.05);研究组早产、宫内窘迫、巨大儿、羊水过多发生率分别为8.55%、11.84%、7.24%、5.92%,高于对照组的2.67%、4.67%、2.00%、1.33%(P<0.05);研究组HbA1c≥6%患者早产、宫内窘迫、巨大儿发生率分别为12.94%、16.47%、11.76%,高于HbA1c<6%患者的2.99%、5.97%、1.49%(P<0.05),两组羊水过多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研究组患者血糖水平与不良妊娠结局存在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 GDM患者FBG、PBG、HbA1c异常升高,且与不良妊娠结局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糖尿病 空腹血糖 餐后2H血糖 糖化血红蛋白 妊娠结局
下载PDF
主食餐前负荷参苏红茶的餐后血糖变化
12
作者 周志桥 王成祥 +5 位作者 马喜山 王建新 刘士伟 柳嘉 段盛林 王洁楠 《北京农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84-89,共6页
【目的】为探明参苏红茶作为餐前负荷,用于降低主食餐后血糖反应的效果。【方法】招募了12名健康志愿者,以无水葡萄糖作为参比食物,以含有25 g可利用碳水化合物的馒头和白米饭作为主食食物,以含有1/3正餐食物热量的参苏红茶作为餐前负... 【目的】为探明参苏红茶作为餐前负荷,用于降低主食餐后血糖反应的效果。【方法】招募了12名健康志愿者,以无水葡萄糖作为参比食物,以含有25 g可利用碳水化合物的馒头和白米饭作为主食食物,以含有1/3正餐食物热量的参苏红茶作为餐前负荷食物,主食和餐前负荷食物间隔30 min,测试餐后120 min内的血糖变化。【结果】结果发现:馒头和白米饭的GI值分别为85.8和84.1,两者的餐后血糖水平均在45 min达到峰值;餐后30 min,参苏红茶+馒头和参苏红茶+白米饭的餐后血糖均达到峰值,但分别低于馒头、白米饭的餐后血糖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其GI值分别为69.9和66.6,分别显著降低了18.5%(P<0.05)和20.8%(P<0.05)。可以看出,餐前30 min负荷参苏红茶可显著降低馒头的餐后血糖反应,餐后血糖波动相对较小,应答曲线较平稳。【结论】馒头和白米饭分别在餐前30 min负荷参苏红茶,有益于平稳餐后血糖反应,这表明参苏红茶作为不同类型主食的餐前负荷可以较好地平缓餐后血糖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食 前负荷 血糖反应 血糖生成指数
下载PDF
腹带干预对老年患者餐后低血压的预防作用
13
作者 陈洪艳 李海燕 +2 位作者 张然 潘谢添 孙志军 《武警医学》 CAS 2023年第5期377-379,383,共4页
目的探讨腹带干预对老年患者餐后低血压的预防作用.方法选取2020-03至2021-03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心内科收治的住院患者,入院后监测餐前餐后血压,按PPH诊断标准纳入分组,共80例患者入选.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腹带干预组,每... 目的探讨腹带干预对老年患者餐后低血压的预防作用.方法选取2020-03至2021-03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心内科收治的住院患者,入院后监测餐前餐后血压,按PPH诊断标准纳入分组,共80例患者入选.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腹带干预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治疗,腹带干预组患者除常规治疗外餐前30 min采用腹带进行干预.比较两组患者餐后收缩压、餐后舒张压、生活质量评分及满意度.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腹带干预组患者餐后低血压的发生率(21.94%)明显低于对照组(79.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腹带干预组满意度(97.50%)明显高于对照组(8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带干预组患者一般健康、社会功能、生理职能、精神健康、躯体疼痛、精力、情感职能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结论餐前加压腹带干预可明显降低老年餐后低血压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餐后低血压 腹带 生活质量
下载PDF
蛋白质前负荷进餐模式对1型糖尿病患者餐后血糖漂移的影响
14
作者 蔡芸莹 李梦歌 +2 位作者 张伦 李娟 苏恒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5期1880-1884,共5页
背景餐后血糖漂移是导致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升高的主要原因,控制餐后血糖也是防治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重要策略。目的评价蛋白质前负荷进餐模式对1型糖尿病(T1DM)患者餐后血糖漂移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为随机、开放、受试者内交叉... 背景餐后血糖漂移是导致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升高的主要原因,控制餐后血糖也是防治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重要策略。目的评价蛋白质前负荷进餐模式对1型糖尿病(T1DM)患者餐后血糖漂移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为随机、开放、受试者内交叉的临床注册研究。选取2019年2月至2021年12月至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就诊的18~45岁、病程>1年的T1DM患者31例。所有患者在经过10 h禁食后,分别在进行动态血糖监测(CGM)的第4、7天,以完全相同的成分进食两次等热量的试验餐,进食模式分别为蛋白质前负荷餐和混合餐。使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分析患者餐后5 h CGMS数据,包括餐后血糖峰值、餐后血糖达峰时间、平均血糖水平、血糖曲线下面积(AUC)、血糖增量曲线下面积(iAUC)、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AGE)、血糖增量高峰(△Peak)、血糖增量低峰(△Low)、低血糖事件时间占比、高血糖事件时间占比等。采用广义线性混合模型比较两种进餐模式后餐后5 h血糖变化。结果共26例T1DM患者纳入统计分析。蛋白质前负荷餐和混合餐空腹血糖、血糖峰值、300 min平均血糖水平、180~300 min平均血糖水平、血糖>10 mmol/L时间占比、血糖>13.9 mmol/L时间占比、MAGE、△Peak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蛋白质前负荷餐餐后血糖达峰时间、△Low高于混合餐,180 min平均血糖水平低于混合餐(P<0.05)。混合餐无低血糖事件发生。蛋白质前负荷餐餐后iAUC_(0~30)、iAUC_(0~60)、iAUC_(0~90)、iAUC_(0~120)、iAUC_(0~150)、iAUC_(0~180)、iAUC_(0~210)均低于混合餐(P<0.05)。蛋白质前负荷餐餐后0~30 min、31~60 min、181~210 min血糖偏移均低于混合餐(P<0.05)。结论蛋白质前负荷餐模式可改善成年T1DM患者的餐后血糖水平,降低餐后血糖变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1型 餐后血糖 血糖控制 食物与营养 蛋白质前负荷 血糖变异性
下载PDF
桑枝总生物碱与阿卡波糖在痰浊瘀阻型餐后高血糖患者中的临床疗效比较
15
作者 方朝晖 王安 +6 位作者 高洁 代本玲 许成群 韩进军 李锐 梅阳生 李双喜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23年第11期2208-2212,共5页
目的:比较桑枝总生物碱(SZ-A)和阿卡波糖(AC)在痰浊瘀阻型餐后高血糖患者中的临床效果及中医证候改善差异性。方法:将90例痰浊瘀阻型2型糖尿病患者。患者被随机分为对照组(接受AC治疗)和治疗组(接受SZ-A治疗),对照组30例,治疗组60例。... 目的:比较桑枝总生物碱(SZ-A)和阿卡波糖(AC)在痰浊瘀阻型餐后高血糖患者中的临床效果及中医证候改善差异性。方法:将90例痰浊瘀阻型2型糖尿病患者。患者被随机分为对照组(接受AC治疗)和治疗组(接受SZ-A治疗),对照组30例,治疗组60例。研究期为12周,期间定期对患者进行随访,并观察药物的临床指标。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的中医临床疗效为75%,显著优于对照组的40%。在血液指标方面,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血糖、胰岛素、胆固醇等指标均有明显改善。尤其在甘油三酯(TG)的改善程度上,SZ-A组明显优于AC组。此外,两组患者的体重指数(BMI)在治疗后都有所下降。结论:SZ-A和AC在降低痰浊瘀阻型餐后高血糖患者的血糖水平上具有同等效果,但SZ-A在改善中医证候积分、临床疗效、降低总胆固醇、炎症反应、以及减少胃肠道不良反应方面更优于A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餐后高血糖 痰浊瘀阻 桑枝总生物碱 阿卡波糖
下载PDF
社区中老年人餐后血糖的调查分析与对策 被引量:1
16
作者 白姣姣 冯秀卿 郑莉 《上海护理》 2002年第2期26-27,共2页
目的 调查社区中老年人餐后血糖的情况。方法 于 2 0 0 0年 5月~ 2 0 0 1年 3月对上海地区5个街道 2个居委会 4 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 331例进行餐后 2h血糖的测试。确诊为糖尿病的患者不纳入此范围。结果  331例中老年人餐后血糖高者 ... 目的 调查社区中老年人餐后血糖的情况。方法 于 2 0 0 0年 5月~ 2 0 0 1年 3月对上海地区5个街道 2个居委会 4 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 331例进行餐后 2h血糖的测试。确诊为糖尿病的患者不纳入此范围。结果  331例中老年人餐后血糖高者 4 1例 ,占调查人数的 12 38%;4 0岁~ 4 9岁人数为 66例 ,餐后血糖高者为 17例 ,占 2 5 76%;5 0岁~ 5 9岁人数为 185例 ,餐后血糖高者为 15例 ,占 8 11%,≥ 60岁的人数为 80例 ,餐后血糖高者 9例 ,占 11 2 5 %。将上述餐后高血糖者 3组人数进行统计学处理 ,χ2 为 14 0 9,P <0 0 1,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必须加强对 4 0岁~ 4 9岁人群餐后高血糖的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餐后血糖 中老年人 餐后高血糖 社区 调查分析 餐后2H血糖 统计学处理 人数 结论 对策
下载PDF
振腹疗法治疗餐后不适综合征验案1则
17
作者 刘杨 沈潜 +4 位作者 王康 戴晓晖 魏培栋 付国兵 国生 《北京中医药》 2023年第1期125-126,共2页
餐后不适综合征(postprandial distress syndrome,PDS)是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的亚型之一,以早饱、餐后饱胀不适、食欲不振、嗳气等不适为主要症状,无法用器质性、系统性或代谢性疾病等解释其产生症状的原因[1]。FD... 餐后不适综合征(postprandial distress syndrome,PDS)是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的亚型之一,以早饱、餐后饱胀不适、食欲不振、嗳气等不适为主要症状,无法用器质性、系统性或代谢性疾病等解释其产生症状的原因[1]。FD的全球患病率为10%~30%[2],PDS的发病率约占FD的58%[3]。目前,PDS的现代医学发病机制尚未阐明,一般认为本病发生与精神心理因素、胃肠功能紊乱、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等多种因素相关。西医临床多以促胃肠动力药、质子泵抑制剂、抗感染、保护胃黏膜药物等治疗,但疗效不理想,容易复发。中医学认为FD属于“胃痞”范畴[4],因感受外邪、饮食不节、情志失调等导致。振腹疗法是在腹部施以振法为主的操作手法,对元气的生发、充养、输布起促进作用,用以治疗内、外、妇、儿等多种疾病[5]。现举振腹疗法治疗PDS验案1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餐后不适综合征 振腹疗法 脾胃升降 医案
下载PDF
成年人早餐后甘油三酯水平的动态变化分析
18
作者 常艳军 谢亚荣 +2 位作者 夏勇波 张林渊 管晓东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23年第S02期42-45,共4页
目的探讨成年人不同空腹血脂水平受试者餐后血脂水平的动态变化。方法测定不同空腹血脂水平受试者空腹甘油三酯(F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及餐后2、4、6、8 h TG水平。结果FTG<... 目的探讨成年人不同空腹血脂水平受试者餐后血脂水平的动态变化。方法测定不同空腹血脂水平受试者空腹甘油三酯(F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及餐后2、4、6、8 h TG水平。结果FTG<1.7 mmol/L组餐后甘油三脂(PTG)在餐后4 h达到峰值,餐后甘油三脂血症(HPTG)患病率为10.0%;1.7 mmol/L≤FTG<2.3 mmol/L组PTG在餐后4 h达到峰值,HPTG患病率为76.7%;FTG≥2.3 mmol/L组PTG在餐后6 h达到峰值,HPTG患病率为100%。结论TG在餐后4 h达到高水平,是检测PTG的时间切点,对于空腹TG水平在边缘升高和升高状态时,PTG绝大部分都是增高的,这类人群应采取必要的方式降低PTG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年人 餐后血脂 甘油三酯 动态变化
下载PDF
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在健康受试者餐后条件下的生物等效性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孙明利 刘晨 +3 位作者 魏雅丽 高倩 刘茜英 王兴河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89-94,共6页
评价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在健康受试者餐后单次给药条件下的生物等效性和安全性。试验采用单中心、随机、开放、单剂量、两周期、两序列、双交叉设计,32例健康受试者在餐后状态下单次服用受试制剂或参比制剂0.5 g,在... 评价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在健康受试者餐后单次给药条件下的生物等效性和安全性。试验采用单中心、随机、开放、单剂量、两周期、两序列、双交叉设计,32例健康受试者在餐后状态下单次服用受试制剂或参比制剂0.5 g,在给药前(0 h)至给药后1、3、4、4.5、5、5.5、6、7、8、9、10、12、15、24、36和48 h采集静脉血4 mL,检测血浆样本中二甲双胍的浓度,用Win Nonlin 7.0软件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当受试制剂与参比制剂的c_(max)、AUC_(0-t)、AUC_(0-∞)几何均值比的90%置信区间均在80.00%~125.00%等效区间内,证明两制剂生物等效。有1例受试者因不良事件脱落。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的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c_(max)为(0.68±0.14)和(0.65±0.11)mg/L,AUC_(0-t)为(7.33±1.65)和(7.00±1.89)h·mg/L,AUC_(0-∞)为(7.39±1.67)和(7.06±1.91)h·mg/L;二者c_(max)、AUC_(0-t)和AUC_(0-∞)几何均值比的90%置信区间分别为101.45%~109.14%、100.08%~112.32%和100.24%~112.28%,均在80.00%~125.00%生物等效区间内。试验过程中无严重不良事件和非预期不良事件发生。结果表明,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在健康受试者中餐后单次给药条件下生物等效,二者安全性和耐受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 药代动力学 餐后 生物等效
下载PDF
顾维超辨治餐后低血压之经验
20
作者 于一江 周兴武 +1 位作者 陶方泽 顾维超(指导) 《江苏中医药》 CAS 2023年第3期13-15,共3页
餐后低血压可归属于中医学“眩晕”范畴,多因餐后气血聚集于脾胃,以促进水谷精微的运化与输布,从而导致脑腑气血亏虚,元神失养,故发为眩晕。江苏省名中医顾维超主任医师认为本病病机主要为阳虚气陷、肾精亏虚、气阴两亏,对应治法以升阳... 餐后低血压可归属于中医学“眩晕”范畴,多因餐后气血聚集于脾胃,以促进水谷精微的运化与输布,从而导致脑腑气血亏虚,元神失养,故发为眩晕。江苏省名中医顾维超主任医师认为本病病机主要为阳虚气陷、肾精亏虚、气阴两亏,对应治法以升阳举陷、滋肾填精、补气养阴为主,选方以自制验方加味升陷饮及经典方地黄饮子、左归饮合生脉饮等方化裁,疗效确切。附验案3则以佐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餐后低血压 眩晕 升阳举陷 滋肾填精 补气养阴 顾维超 名医经验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