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浅析法国现代饮茶艺术 被引量:5
1
作者 刘晓非 《魅力中国》 2014年第16期97-97,共1页
茶文化在传入法国后。在经历了大革命之前、大革命到二战期间两个时期的缓慢发展。二战后受经济发展和文化政策的推动。在现代社会迅速发展。形成了具有鲜明法国特色的萘文化,成为世界茶文化不可或缺的部分。
关键词 法国饮茶艺术 多样性 法国元素
下载PDF
论《茶经》中饮茶艺术及现实意义 被引量:3
2
作者 黄烈鹏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8年第35期46-46,48,共2页
茶,是文化、文明、精神的象征,而《茶经》是中国乃至全世界第一部茶学与茶文化学的经典著作,其涉及茶相关的诸多领域,对后世茶学与茶文化的发展奠基了深远影响。《茶经》的最大贡献在于开创性并指导性地将"喝好一碗茶"的全过... 茶,是文化、文明、精神的象征,而《茶经》是中国乃至全世界第一部茶学与茶文化学的经典著作,其涉及茶相关的诸多领域,对后世茶学与茶文化的发展奠基了深远影响。《茶经》的最大贡献在于开创性并指导性地将"喝好一碗茶"的全过程展示在世人面前,让茶从日常的普通饮品中脱颖而出,成为一杯极具欣赏价值的纯饮料,把饮茶的过程升华为一个艺术创作的过程,从而在中国确立起一种独立的艺术形态—茶艺,此后中国的饮茶艺术如一股清流般,呈现在历代的文人雅士的著作与诗文中,人们享用着来自一片树叶的独特芬芳,也把这种芬芳世代传递,变革的只是形式,不变的是对茶极致的天然之美与人文之美的追求。该文将对《茶经》的饮茶艺术——"喝好一碗茶"进行梳理,并挖掘出其绵延不息的茶艺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羽 《茶经》饮茶艺术 现实意义
下载PDF
中国的饮茶艺术
3
作者 张利平 《蚕桑茶叶通讯》 2004年第1期33-34,共2页
本文通过对泡茶技术的主要因素———用水、用具和方法三个方面的论述 ,揭示了中国饮茶艺术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今天。
关键词 中国 饮茶艺术 泡茶技术 水质 茶具
下载PDF
唐宋茶盏与饮茶艺术
4
作者 赵恒富 《文物世界》 2001年第6期49-51,共3页
关键词 茶盏 饮茶艺术 唐朝 宋朝 考古工作
下载PDF
“体时”:中国饮茶艺术中的具身性时间
5
作者 王路 《开放时代》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35-147,M0006,共14页
本文意在经由对中国饮茶艺术中的时间观念的分析,来说明在时间上的精确与煎煮步骤上的细化规定,是使饮茶由一种日常实践转变为品饮艺术的关键因素。其中的时间规定并非康德或牛顿意义上的绝对时间,而是一种以感官经验为基础发展而来的... 本文意在经由对中国饮茶艺术中的时间观念的分析,来说明在时间上的精确与煎煮步骤上的细化规定,是使饮茶由一种日常实践转变为品饮艺术的关键因素。其中的时间规定并非康德或牛顿意义上的绝对时间,而是一种以感官经验为基础发展而来的具身性时间观念。基于对茶法中诸如火候、汤候、缓急等几个与时间密切相关,同时又极其依赖身体训练的关键技术的分析,本文提出以“体时”为关键词,来理解中国饮茶艺术中这种基于感官却又超越感官的时间意识,不仅在技法层面上作为一种修身工夫而一直沿习到今天的饮茶文化中,还在思想源流上承载着中国传统文化中重“体”亦重“时”的特点。茶文化作为中国最具代表性的优秀传统文化之一,其时间维度的讨论在学界并未引起足够的关注。做这样的尝试,能够让我们看到一个基于中国文化经验的时间观念与艺术呈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间 具身性 感官 饮茶艺术
原文传递
清代乾隆皇帝的饮茶
6
作者 苑洪琪 《中国食品》 1997年第10期28-29,49,共2页
八月十五是我国传统的中秋佳节,在这一天,古人用祭月,赏月,吃月饼来酬节。 清代宫廷视中秋节为全年中仅次于元旦的重要节日。每到中秋,皇帝、皇后亲率宫中诸人祭月、拜月自不必多说,仅所吃的月饼就有很多讲究。 清宫月饼种类很多,有用... 八月十五是我国传统的中秋佳节,在这一天,古人用祭月,赏月,吃月饼来酬节。 清代宫廷视中秋节为全年中仅次于元旦的重要节日。每到中秋,皇帝、皇后亲率宫中诸人祭月、拜月自不必多说,仅所吃的月饼就有很多讲究。 清宫月饼种类很多,有用香油和面制成的香油酥皮月饼,也有用精炼后的奶油和面制成的奶酥油月饼,还有猪油和面制成的月饼。馅料亦很丰富,有糖馅、果馅(蜜饯果脯)、澄沙、枣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饮料 茶叶 饮茶艺术 清朝
下载PDF
试论中国的茶文化——兼谈中日茶文化关系 被引量:4
7
作者 吴诗池 《农业考古》 2004年第2期13-26,共14页
关键词 中国 茶文化 日本 茶道 饮茶艺术 饮茶用器 饮茶方式
下载PDF
谈谈我国四大茶道的特点 被引量:1
8
作者 黄玉梅 《农业考古》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52-54,共3页
关键词 茶道 饮茶艺术 生活情趣 修身养性 精神 美学观 赏茶 品茶
下载PDF
Study on Processing Technology of Health Beverage Made from Artemisia Selengensis Turoz and Green Tea 被引量:1
9
作者 吴存兵 吴君艳 +3 位作者 田林双 窦勇 李昱萱 彭芳琦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CAS 2014年第6期990-993,共4页
This study took Artemisia selengensis Turoz and green tea as primary materials and sugar, lemon acid potassium as supplementary materials to make compound health beverage.The main influence factors to the quality of t... This study took Artemisia selengensis Turoz and green tea as primary materials and sugar, lemon acid potassium as supplementary materials to make compound health beverage.The main influence factors to the quality of the compound beverage were investigated,such as addition amounts ofArtemisia selengensis juice, green tea juice,sugar and lemon acid.By orthogonal test ,the best formula of the compound health beverage is Artemisia selengensis juice 10 ml, green tea juice 200 ml, sugar 6 g and lemon acid 0.06 g. The optimum stabilizer of the beverage is CMC-Na with 0.03% amou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rtemisia selengensis turoz Green tea Compound beverage Process-ina technoloqy Main technique points
下载PDF
天人合一 自然而为——浅谈岭南茶文化与潮州工夫茶 被引量:2
10
作者 吴浩宏 《广东茶业》 2014年第6期6-7,共2页
中国是茶的故乡,是世界上最早栽种茶树、制作茶叶的国家,饮茶始于中国,不论是欧美的茶文化还是日本的茶道,都源自中国并深受中国茶文化的影响。 早在远古时代,“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可以说我们的祖先最先喜欢茶... 中国是茶的故乡,是世界上最早栽种茶树、制作茶叶的国家,饮茶始于中国,不论是欧美的茶文化还是日本的茶道,都源自中国并深受中国茶文化的影响。 早在远古时代,“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可以说我们的祖先最先喜欢茶是因为它的药用价值。魏晋南北朝时期,随着佛教的传入,茶开始与宗教扯上联系,成为佛家禅定入静的必备之物。唐代,陆羽写出了《茶经》,他从茶的自然物理特性和人文社会特性两个方面入手探讨了饮茶艺术,将儒、道、佛三教融入茶中,创造了中国茶道的精神体系,标志着中国茶文化的正式成型。不论是动荡还是和平,在中国历史发展的每一个阶段,茶都以一种几乎形影不离的姿态伴随着我们的生活,所以才会有“开门七件事,茶米油盐酱醋茶”的说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潮州工夫茶 中国茶文化 天人合一 自然 魏晋南北朝时期 岭南 饮茶艺术 物理特性
下载PDF
清宫茶宴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华 《餐饮世界》 2003年第11期53-53,共1页
在清代宫廷繁缛的筵宴礼仪中,还有一种别开生面的茶宴。茶宴始于乾隆初年.于新年正月初二至初十择吉日在乾隆帝潜邸——重华宫举行。最初.与宴人数无定.选王公及满汉大臣中的能诗者。乾隆十一年(公元1746年).确定满汉大臣、王公18... 在清代宫廷繁缛的筵宴礼仪中,还有一种别开生面的茶宴。茶宴始于乾隆初年.于新年正月初二至初十择吉日在乾隆帝潜邸——重华宫举行。最初.与宴人数无定.选王公及满汉大臣中的能诗者。乾隆十一年(公元1746年).确定满汉大臣、王公18人.寓唐太宗“十八学士瀛洲”之意。其后.又增至28人。乾隆帝自喻为符以“周天二十八星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宴 清代宫廷 礼仪 饮茶艺术 饮食文化
下载PDF
品紫砂韵味,细嗅暗香
12
作者 丁和平 《山东陶瓷》 CAS 2018年第2期45-45,共1页
紫砂茶器是茶文化发展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饮茶艺术和陶瓷艺术发展到一定程度相结合的产物。是人们在饮茶需求过程中,为迎合不断提高的审美需求和精神需求而产生的。在紫砂茶器上,不仅可以品出茶的精华,也能感受到文化的积淀、思想... 紫砂茶器是茶文化发展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饮茶艺术和陶瓷艺术发展到一定程度相结合的产物。是人们在饮茶需求过程中,为迎合不断提高的审美需求和精神需求而产生的。在紫砂茶器上,不仅可以品出茶的精华,也能感受到文化的积淀、思想的内涵。因紫砂多变的发色效果,独特和谐的造型和集“诗画刻印”于一体的艺术呈现,更是为人称道赞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砂 韵味 文化发展 艺术发展 饮茶艺术 组成部分 精神需求 茶器
下载PDF
品茗谈趣
13
作者 刘思龙 《饮食科学》 2004年第10期51-51,共1页
我国茶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国人的骄傲。在古代,文人墨客和茶有着不解之缘,又形成了以品为主的饮茶艺术。而骚人雅士品茗的佚闻趣事,已成为我国茶文化中极富韵味的一章。
关键词 品茗 茶文化 饮茶艺术 趣事 形成 古代 文人 中极 中国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