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浅谈饱水漆器的现场保护 被引量:2
1
作者 张云峰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18年第17期126-127,共2页
文章从出土漆器的现场保护的重要性入手,剖析研究现场出土漆器的现状,分析造成破损的成因,目的在于选择合适、可行的保护修复的技术和手段,最大限度地延长文物的寿命。在出土漆器送往实验室进行全方面、有针对性的保护修复之前,及时的... 文章从出土漆器的现场保护的重要性入手,剖析研究现场出土漆器的现状,分析造成破损的成因,目的在于选择合适、可行的保护修复的技术和手段,最大限度地延长文物的寿命。在出土漆器送往实验室进行全方面、有针对性的保护修复之前,及时的现场保护将成为最为关键的一环。有效的现场保护是整个文物保护工作必不可少的环节,也是后期实验室保护处理的关键,这对于保存和研究漆器的历史、科学、艺术价值发挥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考古发掘 现场保护 饱水漆器
下载PDF
北方地区出土半饱水漆器的协同保湿方法探讨 被引量:1
2
作者 何秋菊 张雪鸽 许璇 《首都博物馆论丛》 2021年第1期245-251,共7页
保湿处理可以避免漆器出土时因水分急剧散失导致的漆皮干缩、起翘。但北方半饱水漆器胎体糟朽、漆皮与胎体结合薄弱,不适合南方的水浸泡保湿方式。北方地区出土漆器的保湿方法缺乏系统研究,特别是包裹材料探讨仍处于空白。研究首次提出... 保湿处理可以避免漆器出土时因水分急剧散失导致的漆皮干缩、起翘。但北方半饱水漆器胎体糟朽、漆皮与胎体结合薄弱,不适合南方的水浸泡保湿方式。北方地区出土漆器的保湿方法缺乏系统研究,特别是包裹材料探讨仍处于空白。研究首次提出对出土漆器喷涂保湿剂,采用材料包裹形成潮湿微环境,之后存放高湿环境的协同保湿处理方法,并研究了包裹材料的种类及次序。该研究对于漆器的安全脱水以及后续修复的顺利开展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方 饱水漆器 环境湿度突变 包裹材料 协同保湿
原文传递
饱水竹木漆器的超临界CO_2脱水干燥研究 被引量:13
3
作者 梁永煌 满瑞林 +2 位作者 王宜飞 孙玉莲 郭萌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11年第5期839-841,843,共4页
用超临界CO2对战国时代的饱水竹木漆器(含水率大于200%)进行脱水干燥。结果表明,超临界CO2脱水干燥的最优工艺条件为:干燥温度50℃,压力25 MPa,CO2流量为20 kg/h,脱水干燥5h。在该条件下,脱水干燥的竹木漆器,其含水率下降到了15%以下,... 用超临界CO2对战国时代的饱水竹木漆器(含水率大于200%)进行脱水干燥。结果表明,超临界CO2脱水干燥的最优工艺条件为:干燥温度50℃,压力25 MPa,CO2流量为20 kg/h,脱水干燥5h。在该条件下,脱水干燥的竹木漆器,其含水率下降到了15%以下,漆皮完好如初,色泽鲜亮,样品形状完好、无收缩开裂损坏等现象,符合文物脱水保存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木漆器 干燥 超临界CO2 机理
下载PDF
江陵天星观一号楚墓出土饱水木漆器微生物种类及数量调查 被引量:8
4
作者 范晓丹 雷琼 +3 位作者 邱祖明 章俊 汪俭 马立安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下旬)》 CAS 2015年第5期51-53,6,共3页
为调查出土饱水木漆器文物中微生物的存在情况,采集江陵天星观一号楚墓出土的饱水保存的彩绘木漆器3个样品及保存环境中的水样(编号依次为F446、F452、F455、F水),采用选择性培养基分离鉴定方法对其微生物种类及数量进行了分析。结果显... 为调查出土饱水木漆器文物中微生物的存在情况,采集江陵天星观一号楚墓出土的饱水保存的彩绘木漆器3个样品及保存环境中的水样(编号依次为F446、F452、F455、F水),采用选择性培养基分离鉴定方法对其微生物种类及数量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F446、F455和F452微生物数量分别为1360CFU/g、590CFU/g和285CFU/g,F446微生物污染最重,其次是F455;F446和F452样品中分离出细菌、真菌和放线菌,F455样品中只分离出细菌;F水中分离出细菌和真菌分别为1590CFU/L和1040CFU/L,2类菌的比例为1.5∶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陵天星观一号楚墓 漆器 细菌 真菌 放线菌
下载PDF
江陵天星观一号楚墓出土饱水木漆器F455中细菌对硬松木的腐蚀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章俊 雷琼 +4 位作者 邱祖明 范晓丹 汪俭 詹亚斌 马立安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9-26,共8页
研究木质文物中的细菌对木材腐蚀性影响,筛选防腐剂抑制腐蚀性强细菌的腐蚀作用,是延长木质文物保存期的一种有效的生物保护措施。为研究饱水木漆器F455及其水环境中细菌的种类,以及对木材的腐蚀程度,采用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方法及生... 研究木质文物中的细菌对木材腐蚀性影响,筛选防腐剂抑制腐蚀性强细菌的腐蚀作用,是延长木质文物保存期的一种有效的生物保护措施。为研究饱水木漆器F455及其水环境中细菌的种类,以及对木材的腐蚀程度,采用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方法及生理生化试验,对饱水木漆器F455及水环境中细菌进行鉴定,并选取典型菌按5×10~8个/瓶菌量接种马尾松心材(悬于无菌自来水中),37℃培养120d,测试木材的损失率。结果发现,从F455文物挑选的32株细菌中,有29株菌鉴定为芽孢杆菌属(Bacillus),为优势菌属,其余为短杆菌属(Brevibacterium)、短波单胞菌属(Brevundimonas)和产碱杆菌属(Alcaligenes)各1株。水样样品中细菌菌属较F455文物样品中丰富,27株菌有9个属,其中短杆菌属(Brevibacterium)有9株,为优势菌属,其余交替赤细菌属(Altererythrobacter)有5株,短波单胞菌属(Brevundimonas)有4株,产碱杆菌属(Alcaligenes)有3株,黄杆菌属(Flavobacterium)有2株,芽孢杆菌属(Bacillus sp.)、白色杆菌属(Leucobacter)、类芽孢杆菌属(Paenibacillus)、苍白杆菌属(Ochrobactrum)各1株。从2种样品材料的分离菌中共挑选出14株典型菌进行木块腐蚀试验,与对照组比较,其中有9株菌差异极显著。说明这些菌对马尾松木材有一定的腐蚀作用,但是腐蚀率非常低,最高仅1.56%。表明这些细菌对试验木材马尾松腐蚀并不严重。该研究分析了饱水木漆器长期保存在水槽中细菌对木漆器的影响,丰富了饱水木漆器文物生物影响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漆器 16S RRNA基因 木材腐蚀率 文物保护
下载PDF
考古出土饱水竹、木、漆器脱水保护 被引量:14
6
《中国文化遗产》 2004年第3期59-60,共2页
竹、木都是由纤维素、半纤维素及木质素组成的有机物质。考古出土的竹、木、漆器在地下埋藏了千百年,长期受到地下水和多种盐类及微生物等的侵蚀,糟朽情况严重。特别是在我国南方地下水丰富的地区,如湖南、湖北等地出土的竹、木、漆... 竹、木都是由纤维素、半纤维素及木质素组成的有机物质。考古出土的竹、木、漆器在地下埋藏了千百年,长期受到地下水和多种盐类及微生物等的侵蚀,糟朽情况严重。特别是在我国南方地下水丰富的地区,如湖南、湖北等地出土的竹、木、漆器都吸饱了水分,有的含水率竟达1900%。这些饱水竹.木、漆器若不进行科学处理,一旦水分挥发干燥后,便会发生收缩变形和开裂,直至毁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考古工作 文物保护 竹器 木器 饱水漆器 保护 自然干燥法 聚乙二醇法 醇一醚一树脂连浸法 糖法 乙二醛法 超临界流体技术
下载PDF
江陵天星观一号楚墓出土饱水木漆器F446中真菌对硬松木的腐蚀研究
7
作者 章俊 雷琼 +3 位作者 邱祖明 范晓丹 汪俭 马立安 《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7年第18期47-50,60,共5页
采用ITS序列分析方法对饱水木漆器F446(编号F)及其保存水环境(编号S)中的真菌进行了鉴定,并选取典型菌按5×107个真菌孢子/瓶菌量接种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心材(悬于无菌自来水中),28℃培养300d,测试木材的损失率。结果发现,从... 采用ITS序列分析方法对饱水木漆器F446(编号F)及其保存水环境(编号S)中的真菌进行了鉴定,并选取典型菌按5×107个真菌孢子/瓶菌量接种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心材(悬于无菌自来水中),28℃培养300d,测试木材的损失率。结果发现,从F中分离的真菌犁头霉属(Absidia)为优势菌属,其余真菌菌属有曲霉属(Aspergillus)和青霉菌属(Penicillium),S中真菌曲霉属(Aspergillus)为优势菌属,其余真菌菌属为枝孢霉属(Cladosporium)、青霉菌属(Penicillium)及踝节霉菌属(Talaromyces)。挑选从F和S中分离出的14株典型菌进行木块腐蚀试验,与对照组比较,其中有4株菌对马尾松心材的腐蚀率差异达到极显著(P<0.01),2株菌对马尾松心材的腐蚀率差异达到显著(P<0.05);这些真菌对马尾松木材有一定的腐蚀作用,但是腐蚀率非常低,最高仅2.77%,表明这些真菌对试验木材马尾松腐蚀并不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漆器 ITS序列分析 木材腐蚀率 文物保护
下载PDF
对出土饱水糟朽漆器脱水定型的实验研究——兼论饱水残破漆器的修复 被引量:2
8
作者 冯宗游 冯莹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2010年第2期74-78,共5页
1986年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原陕西省考古所)发掘凤翔雍城秦公一号大墓期间出土的一件饱水糟朽残破漆盂,无法用其他方法对其脱水定型。而沙堆自然干燥法"也只适于处理含水量低(50%左右,最高不超过100%)、木胎质地保存较好的漆器,而不... 1986年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原陕西省考古所)发掘凤翔雍城秦公一号大墓期间出土的一件饱水糟朽残破漆盂,无法用其他方法对其脱水定型。而沙堆自然干燥法"也只适于处理含水量低(50%左右,最高不超过100%)、木胎质地保存较好的漆器,而不适于处理饱水糟朽漆器。为此,对此方法做了技术上的改进和实验研究。采用乳香胶丙酮溶液加固一沙堆自然干燥法对饱水糟朽残破漆盂脱水定型和修复加固。结果表明,漆盂最大长度的收缩率为零,最大宽度的收缩率为1.3%,绝对含水率为180%;漆盂无变形,彩绘色泽光亮饱满,效果满意。脱水定型机理为用乳香胶丙酮溶液加固、沙堆严格控制脱水速度和用沙堆束缚固定变形应力三重措施抵制消除了饱水糟朽漆盂脱水定型过程中的变形应力,使其脱水定型获得成功。结果提示,本方法打破了"沙堆自然干燥法只能处理含水量低,木胎质地好器物的条件限制,而可对饱水糟朽漆器脱水定型,它比原方法具有更广泛的应用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糟朽漆器 定型 修复 乳香胶丙酮溶液加固-沙堆自然干燥法
下载PDF
饱水竹木漆器保护修复的历史、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19
9
作者 方北松 吴顺清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2008年第S1期122-130,共9页
饱水竹木漆器是馆藏文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保护修复过程比较复杂。通过查阅国内外文献,本文简要介绍了饱水竹木漆器保护修复的历史与现状,并阐述未来饱水竹木漆器保护修复研究的主要内容。
关键词 竹木漆器 脱色
下载PDF
一件出土饱水木漆器文物中可培养细菌的鉴定及对木材的腐蚀作用 被引量:4
10
作者 雷琼 章俊 +2 位作者 邱祖明 江涛 马立安 《微生物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753-761,共9页
【背景】饱水木质文物易受到微生物侵害,目前国外围绕饱水木质文物微生物病害已开展多方面研究,并取得阶段性进展,而国内在饱水木质文物微生物学技术方面的报道比较少。【目的】研究保藏水环境中出土饱水木漆器F446及水中细菌的种类,以... 【背景】饱水木质文物易受到微生物侵害,目前国外围绕饱水木质文物微生物病害已开展多方面研究,并取得阶段性进展,而国内在饱水木质文物微生物学技术方面的报道比较少。【目的】研究保藏水环境中出土饱水木漆器F446及水中细菌的种类,以及对木材的腐蚀作用。【方法】采用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方法及生理生化试验,对饱水木漆器F446及水环境中细菌进行鉴定,并选取典型菌按5×10~8个/瓶菌量接种马尾松心材(悬于无菌自来水中),37°C培养120 d,测试木材的损失率。【结果】从F446文物和水样中分离的53株细菌中,21株被鉴定为芽孢杆菌属(Bacillus),为优势菌属,其中蜡样芽孢杆菌(B.cereus)19株,病研所芽孢杆菌(B.idriensis)和苏云金芽孢杆菌(B.thuringiensis)各1株;11株菌被鉴定为短杆菌属(Brevibacterium),此外还有4株短波单孢菌属(Brevundimonas),5株粪产碱杆菌(Alcaligenes faecalis),5株Altererythrobacter,2株水氏黄杆菌(Flavobacterium mizutaii);另外,还有解糖假苍白杆菌(Pseudochrobactrum saccharolyticum)、梭型芽孢杆菌(Lysinibacillus fusiformis)、Leucobacter aridicollis、Ochrobactrum pseudogrignonense、类芽孢杆菌属(Paenibacillus)菌株各1株。菌株A5、A6分别为类芽孢杆菌(Paenibacillus)和Altererythrobacter属中的疑似新种。从典型菌中选取15株菌回接木材进行腐蚀试验,结果显示,9株细菌与对照组比较存在极显著差异,说明这些菌对马尾松木材有一定的腐蚀作用,但是腐蚀率非常低,最高仅1.38%,表明这些细菌对试验木材马尾松腐蚀并不严重。【结论】F446木漆器文物样品中优势菌属为芽孢杆菌属(Bacillus),水样中优势菌属依次为短杆菌属(Brevibacterium)、短波单孢菌属(Brevundimonas)和Altererythrobacter。从F446木漆器文物和水样中分离出的细菌对木材的降解非常缓慢,短期内腐蚀作用有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漆器 细菌 16S RRNA基因 木材腐蚀率 文物保护
原文传递
应用高通量技术分析F446饱水木漆器中微生物群落结构多样性 被引量:8
11
作者 幸晶晶 雷琼 +2 位作者 邱祖明 章俊 马立安 《微生物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685-1692,共8页
【背景】饱水保藏木漆器的环境中,微生物数量多、种类丰富,木漆器易受到微生物的腐蚀。【目的】研究木漆器上的微生物群落结构,分析饱水木漆器的微生物病害信息。【方法】采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对木漆器和保藏水样中的细菌... 【背景】饱水保藏木漆器的环境中,微生物数量多、种类丰富,木漆器易受到微生物的腐蚀。【目的】研究木漆器上的微生物群落结构,分析饱水木漆器的微生物病害信息。【方法】采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对木漆器和保藏水样中的细菌进行群落结构分析。【结果】木质样品与水样品中的微生物群落多样性较丰富并在分布上存在一定差异。门水平上,木质样品共有7个优势菌门(相对丰度>1%),分别为Proteobacteria(64.00%)、Acidobacteria(14.70%)和Actinobacteria(3.83%)等;水样共有6个优势菌门,分别为Proteobacteria(61.26%)、Acidobacteria(8.25%)和Planctomycetes(4.88%)等。属水平上木质样品共有8个优势菌属(相对丰度>1%),分别为Phenylobacterium(16.24%)、Acidobacteria-Gp6(9.68%)和Rhodoplanes(6.45%)等;水样共有10个优势菌属,分别为Naxibacter(9.03%)、Acidobacteria-Gp6(3.84%)和Nevskia(3.27%)等。未分类菌在门和属上,木质样品分别占8.70%和50.68%;水样品分别占12.83%和59.35%。【结论】木漆器饱水保藏环境中木质样品与水样品的微生物群落结构均比较丰富,在门和属水平上水样品比木质样品复杂。另外,被测样品中可能含有大量潜在新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LLUMINA MiSeq 漆器 群落结构 多样性
原文传递
馆藏饱水木漆器保护自然渗透过程的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陈华锋 陶静姝 《中国文物科学研究》 2018年第2期82-86,共5页
乙二醛浸渍法是目前饱水木漆器保护最为成熟的方法之一,其中乙二醛溶液的渗透过程是该保护方法的主要研究问题之一。文章以安徽博物院馆藏天长市西汉墓葬出土的饱水木漆器为例,研究乙二醛溶液渗透过程。研究发现乙二醛溶液在浸渍过程中... 乙二醛浸渍法是目前饱水木漆器保护最为成熟的方法之一,其中乙二醛溶液的渗透过程是该保护方法的主要研究问题之一。文章以安徽博物院馆藏天长市西汉墓葬出土的饱水木漆器为例,研究乙二醛溶液渗透过程。研究发现乙二醛溶液在浸渍过程中器物的质量变化率、绝对含水率、溶液置换率三者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相关性,这一结论为判断乙二醛溶液的渗透平衡提供了理论指导,也为计算乙二醛溶液与水分置换程度提供了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漆器 乙二醛 渗透
原文传递
沧州唐墓出土漆盘残片的修复保护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彦琪 王玉芳 郑志利 《文物春秋》 2019年第4期82-89,96,共9页
文物保护的对象不仅仅是文物的本体,还包括其所承载的重要信息。沧州青县唐墓出土的2件漆盘残片上保存有木胎车削技术的痕迹,说明这种记录在明代文献中的制作工艺在唐代的木器加工中就已使用。为保证漆盘残片所反映的历史信息的完整性,... 文物保护的对象不仅仅是文物的本体,还包括其所承载的重要信息。沧州青县唐墓出土的2件漆盘残片上保存有木胎车削技术的痕迹,说明这种记录在明代文献中的制作工艺在唐代的木器加工中就已使用。为保证漆盘残片所反映的历史信息的完整性,在修复时不做进一步的补全修复,而是将其拼对粘接后直接做成标本,并制作相应的支架、夹具和文物包装,以便更好地进行保护、展示与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饱水漆器 沧州唐墓 文物修复 车削技术
下载PDF
阳新出土商代黑漆木柄的保护处理 被引量:2
14
作者 李琳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1994年第1期22-25,共4页
湖北省阳新县白沙商代中晚期遗址出土的一件黑漆木柄,依据其装饰工艺和内外部结构,选用醇—醚连浸法保护处理。本文阐述了黑漆木柄独特脱水过程。并透过漆器的表面特征,发现了商代中晚期优美的髹漆、漆器装饰工艺。
关键词 饱水漆器 醇-醚连浸 保存
下载PDF
“潮湿有机考古材料保存的国际会议”在法国召开
15
作者 清林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1998年第2期58-58,共1页
关键词 考古材料 饱水漆器 上海博物馆 法国原子能委员会 加速器研究 辐照聚合 干燥方法 保护方法 副研究员 中国北方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