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65篇文章
< 1 2 5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安康市大蚕工厂化设施设备及饲育技术
1
作者 陈贵攀 《北方蚕业》 2024年第3期48-50,共3页
安康市近年来大蚕工厂化饲育取得显著成效。本文介绍了养蚕大棚设施建设和工厂化养蚕设备要求,从饲育处理、消毒防病、良桑饱食、环境调控、自动上蔟等方面总结提出大蚕工厂化饲育生产技术。
关键词 大蚕 大棚 工厂化 设备 饲育
下载PDF
天蚕不同饲育型的比较试验 被引量:6
2
作者 刘朝良 陆贞铭 李木旺 《蚕业科学》 CAS CSCD 1995年第1期62-63,共2页
天蚕不同饲育型的比较试验刘朝良,陆贞铭,李木旺(安徽农业大学蚕桑系)天蚕是野蚕的一种,以柞叶为主要饲料,每年发生一代,以卵越冬。天蚕丝是一种宝贵的天然纤维,价格昂贵。天蚕饲育型较多,采用瓶内单头育,虽然减蚕率较低,但... 天蚕不同饲育型的比较试验刘朝良,陆贞铭,李木旺(安徽农业大学蚕桑系)天蚕是野蚕的一种,以柞叶为主要饲料,每年发生一代,以卵越冬。天蚕丝是一种宝贵的天然纤维,价格昂贵。天蚕饲育型较多,采用瓶内单头育,虽然减蚕率较低,但劳动强度大,且操作不便;插枝育,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蚕 饲育 饲育比较试验
下载PDF
原蚕饲育与蚕种产质量的关系 被引量:1
3
作者 张友洪 肖金树 +1 位作者 刘俊凤 周安莲 《蚕学通讯》 2002年第4期14-15,27,共3页
就原蚕户原蚕饲育的优劣与蚕种产质量的关系进行了试验 ,结果表明 :饲育成绩好的原蚕死笼率低 ,羽化率高 ,单蛾产卵量、良卵率极显著优于饲育成绩差的原蚕。
关键词 原蚕饲育 蚕种 产量 质量 家蚕 饲育成绩 制种成绩
下载PDF
高白鲑仔鱼饲育
4
作者 牟振波 李怀明 +1 位作者 李永发 李小龙 《鲑鳟渔业》 1991年第1期36-44,共9页
为解决高白鲑仔鱼饲育期与室外鱼池放养期不同步的矛盾,采取室内流水,集约化饲育方式,利用活饵料与人工配合饲料投喂.在透明度较高的涌泉水中,水温8-13℃,溶解氧8-10毫克/升,水交换量为14~16升/分的条件下,以每平方米放养6000尾的密度... 为解决高白鲑仔鱼饲育期与室外鱼池放养期不同步的矛盾,采取室内流水,集约化饲育方式,利用活饵料与人工配合饲料投喂.在透明度较高的涌泉水中,水温8-13℃,溶解氧8-10毫克/升,水交换量为14~16升/分的条件下,以每平方米放养6000尾的密度,并采取综合管理技术,经30天的饲育,其每日可增长0.3毫米,增重0.66毫克,其绝对增长量由3.5毫克平均增长至18.51毫克,全长由9.7毫米增长至18.4毫米,成活率可达73.78%-82.9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白鲑 仔鱼饲育 活饵料 人工配合 室内流水集约化饲育
下载PDF
不同饲育方式对柞蚕生长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刘朝良 王磊 +2 位作者 汪泰初 朱保建 董胜张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86-189,共4页
以新鲜的麻栎为饲料,小蚕期用塑料袋育,5龄期通过3种不同的饲育方法(塑料袋育、喷水插枝育和不喷水插枝育)进行比较试验,对柞蚕5龄期的食叶量、增长量、5龄每日体重的平均增长量等指标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小蚕期塑料袋育保苗率高且能... 以新鲜的麻栎为饲料,小蚕期用塑料袋育,5龄期通过3种不同的饲育方法(塑料袋育、喷水插枝育和不喷水插枝育)进行比较试验,对柞蚕5龄期的食叶量、增长量、5龄每日体重的平均增长量等指标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小蚕期塑料袋育保苗率高且能够保温、保鲜,促进生长发育;5龄期适应于喷水插枝育,食叶量大,增长快,体重可达22 55g,全茧量为10 04g,蚕体强健,接近室外放养效果。而塑料袋育则不能满足5龄蚕体发育的需要,食叶量小,蚕体重最高也仅为10 45g,全茧量也只有2 73g。因此,在养蚕生产上要根据蚕体不同时期特点,采取不同饲育条件和方法,满足蚕体需要,以达到高产稳产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柞蚕 环境 龄期经过 饲育成绩
下载PDF
探讨《关于善待实验动物的指导性意见》饲育、应用、运输及相关方面的措施 被引量:16
6
作者 宗阿南 郑志红 +2 位作者 史晓萍 王禄增 尚昌连 《实验动物科学》 2008年第2期63-64,67,共3页
关键词 善待实验动物 饲育 应用 运输
下载PDF
不同桑品种与现行原蚕品种饲育的对比试验 被引量:5
7
作者 章建华 金山存 顾用存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68-272,共5页
为了优化原蚕饲养的营养条件,提高蚕种繁育质量,对几个实用桑品种饲养的原蚕饲育成绩进行了初步调查与分析。用几个实用桑品种分别饲养原蚕,其发育经过及幼虫生命率、虫蛹统一生命率等无明显差异;但死笼率有育151号较高,新一之较低的倾... 为了优化原蚕饲养的营养条件,提高蚕种繁育质量,对几个实用桑品种饲养的原蚕饲育成绩进行了初步调查与分析。用几个实用桑品种分别饲养原蚕,其发育经过及幼虫生命率、虫蛹统一生命率等无明显差异;但死笼率有育151号较高,新一之较低的倾向。综合原蚕饲养的茧质和卵质成绩初步认为,春期原蚕繁育用桑适宜选择的桑品种依次为育71-1、湖桑32号、育151号、新一之濑;秋期原蚕繁育用桑适宜选择的桑品种依次为新一之、育71-1、湖桑32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树品种 原蚕饲育 卵质 茧质 生命力
下载PDF
中国内蒙自治区马饲育环境土壤中马红球菌的分布(英文) 被引量:3
8
作者 丁壮 Shinji TAKAI +10 位作者 Hiroo MADARAME 常爽 黄海楠 霍晓伟 高明华 谭忠田 高双成 Fumiko HATORI Yukako SASAKI Tsutomu KAKUDA Shiro TSUBAKI 《中国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40-44,共5页
对中国内蒙古自治区饲育马土壤环境中马红球菌的分布知之甚少;为此,在中国内蒙古通辽近郊、内蒙古南部锡林郭勒盟大草原、内蒙古东部呼伦贝尔大草原等马场共收集了108份土壤样品进行了马红球菌的检测。结果,锡林郭勒盟大草原和呼伦贝尔... 对中国内蒙古自治区饲育马土壤环境中马红球菌的分布知之甚少;为此,在中国内蒙古通辽近郊、内蒙古南部锡林郭勒盟大草原、内蒙古东部呼伦贝尔大草原等马场共收集了108份土壤样品进行了马红球菌的检测。结果,锡林郭勒盟大草原和呼伦贝尔大草原的马红球菌分离率为25.9%~30.0%,通辽近郊土壤中分离率高达82.3%。这说明在通辽近郊马红球菌的分离菌数是草原土壤中马红球菌分离菌数的10倍。应用PCR技术检测了488株的毒力相关基因,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15000~17000(VapA)和20000(VapB)。所有的分离株都未检出毒力相关基因。这些无毒力分离株的质粒资料显示,各种大小的潜在质粒的发生率为13.3%~21.5%。本研究结果截然不同于我们新近对蒙古国的调查结论:马红球菌在蒙古国乌兰巴托的马群中不存在。造成这一差异的原因可能在于蒙古国的游牧生活和内蒙古的非游牧生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红球菌 内蒙古 饲育 土壤
下载PDF
不同饲育方式的微生态环境及其对养蚕成绩的影响 被引量:3
9
作者 廖富蘋 汤庆坤 +2 位作者 许文广 王叶元 吕雪娟 《蚕业科学》 CAS CSCD 2003年第3期269-275,共7页
对 5龄家蚕不同饲育方式的蚕座微生态环境进行了观察与分析 ,发现 5龄地面条桑育蚕座中的温度、湿度 ,不良气体 (CO2 、N2 O)的含量 ,微生物的消长情况 ,以及蚕座结构对蚕儿行为的影响等因素形成的微生态环境 ,均优于片叶育蚕座 ,且在... 对 5龄家蚕不同饲育方式的蚕座微生态环境进行了观察与分析 ,发现 5龄地面条桑育蚕座中的温度、湿度 ,不良气体 (CO2 、N2 O)的含量 ,微生物的消长情况 ,以及蚕座结构对蚕儿行为的影响等因素形成的微生态环境 ,均优于片叶育蚕座 ,且在高温季节愈加明显。据此揭示了条桑育比片叶育的桑叶利用率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 饲育方式 微生态环境 养蚕成绩 条桑 片叶 桑叶利用率
下载PDF
饲育密度对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 L.)生长、饲料转化率及色素的影响 被引量:12
10
作者 马爱军 陈超 +3 位作者 雷霁霖 陈四清 庄志猛 王印庚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07-212,共6页
采用统计学方法研究大菱鲆幼鱼饲育密度对其生长、白化鱼色素改善及饲料转化率的影响。设计了5组不同养殖密度,初始养殖密度分别为0.28、0.87、1.12、1.16、2.75kg/m2,研究结束时养殖密度分别为1.91、6.31、8.86、11.97、17.67kg/m2。... 采用统计学方法研究大菱鲆幼鱼饲育密度对其生长、白化鱼色素改善及饲料转化率的影响。设计了5组不同养殖密度,初始养殖密度分别为0.28、0.87、1.12、1.16、2.75kg/m2,研究结束时养殖密度分别为1.91、6.31、8.86、11.97、17.67kg/m2。结果表明,在同等实验条件下,低密度养殖范围内,大菱鲆幼鱼生长与密度呈正相关,而当种群达到一定密度(即高密度)时,生长与密度呈负相关。各实验组的SGR值分别为3.189、3.304、3.447、3.341、3.087。各实验组体重分布的均匀性随密度增加而下降。不同实验组饲料转化率不同,饲料转化率与密度呈负相关,高密度影响大菱鲆的生长,也降低饲料的转化率。实验组1,饲料转化率最高,饲料系数为0.95;实验组5,饲料系数为1.25。高养殖密度抑制了大菱鲆的生长,也增加了饲料系数。在白化鱼色素改善方面,不同饲育密度对色素的改善也略有不同,改善程度与密度呈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菱鲆 饲育密度 生长 料系数 色素改善
下载PDF
用正交试验法筛选无菌饲育用稚蚕人工饲料 被引量:6
11
作者 陈瑞英 张亚平 张传溪 《蚕业科学》 CAS CSCD 1995年第2期124-127,共4页
用正交试验法筛选无菌饲育用稚蚕人工饲料陈瑞英,张亚平,张传溪(日本京都工艺纤维大学)(山东省蚕业研究所)(浙江农业大学)在设计饲料的配方方面,线性规划法早已用于畜产业。近年来,在蚕的人工饲料设计方面也开始采用了此种方... 用正交试验法筛选无菌饲育用稚蚕人工饲料陈瑞英,张亚平,张传溪(日本京都工艺纤维大学)(山东省蚕业研究所)(浙江农业大学)在设计饲料的配方方面,线性规划法早已用于畜产业。近年来,在蚕的人工饲料设计方面也开始采用了此种方法。然而,由于蚕是寡食性昆虫,因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交试验法 无菌饲育 稚蚕 人工 家蚕
下载PDF
半自动小蚕饲育机的设计开发 被引量:3
12
作者 李林波 吴建梅 +5 位作者 石洪康 叶晶晶 马勇 胡光荣 张剑飞 瞿果 《四川蚕业》 2018年第4期28-29,37,共3页
本设计利用工业输送机、设计开发专用撒粉机和给桑机,成功研制出一种半自动小蚕饲育机,能够完成消毒粉自动铺撒和桑叶自动饲喂,应用本饲育机饲育小蚕效率是传统手工饲育方式的4~6倍,整机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性能稳定,成本低廉,易于农村... 本设计利用工业输送机、设计开发专用撒粉机和给桑机,成功研制出一种半自动小蚕饲育机,能够完成消毒粉自动铺撒和桑叶自动饲喂,应用本饲育机饲育小蚕效率是传统手工饲育方式的4~6倍,整机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性能稳定,成本低廉,易于农村大面积应用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蚕饲育 半自动 饲育
下载PDF
实验动物饲育质量环境影响因素及其检测方法的探讨 被引量:6
13
作者 吴俊 王欢 +3 位作者 朱勇 吕京 史光华 谢景欣 《环境卫生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98-402,共5页
目的对实验动物饲育质量环境影响因素检测方法进行探讨,为完善相关标准提供参考。方法查阅国外有关实验动物环境及设施标准,结合环境因素对实验动物生长影响的最新研究成果,对我国现行标准中未涉及的环境影响因素的检测方法进行探讨。... 目的对实验动物饲育质量环境影响因素检测方法进行探讨,为完善相关标准提供参考。方法查阅国外有关实验动物环境及设施标准,结合环境因素对实验动物生长影响的最新研究成果,对我国现行标准中未涉及的环境影响因素的检测方法进行探讨。结果提出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甲醛、总挥发性有机物、重金属及其化合物、不同频率的噪声、振动、电磁辐射、超声波,以及动物隔离器和独立通风笼具内动物实际生长环境指标的检测方法。结论《实验动物环境及设施》(GB 14925-2010)有待完善,需补充饲育环境指标检测方法,以进一步保证实验动物生长的环境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动物 环境影响因素 饲育质量 检测方法
下载PDF
鱼饲料与兔肝粉饲育蚊幼对比实验 被引量:2
14
作者 许国君 康杨 +2 位作者 康万民 郁涛 魏红雨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5期396-397,共2页
关键词 按蚊 幼虫饲育 兔肝粉
下载PDF
稚蚕人工饲料育饲育技术研究 被引量:7
15
作者 王洪利 崔为正 王彦文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2000年第1期45-50,54,共7页
本试验探讨了稚蚕人工饲料育的关键饲育技术,结果表明,稚蚕人工饲料育尽量避免蚁蚕饥饿和冷藏,以黑暗封闭饲育为宜,普通蚕种可以进行条状给饵每龄一次育,高摄食性蚕种可进行平板给饵1~2龄一次育。新配方人工饲料张种用干粉(1~2龄平板... 本试验探讨了稚蚕人工饲料育的关键饲育技术,结果表明,稚蚕人工饲料育尽量避免蚁蚕饥饿和冷藏,以黑暗封闭饲育为宜,普通蚕种可以进行条状给饵每龄一次育,高摄食性蚕种可进行平板给饵1~2龄一次育。新配方人工饲料张种用干粉(1~2龄平板育)10~11kg,食下率为65%左右,条状育每龄一次给饵,1龄025~028kg,2龄075~082kg,饲育密度为张种面积1龄07m2±01m2,2龄14m2±01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 人工 饲育技术
下载PDF
辽宁地区樗蚕的生物学特性及人工饲育技术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杜占军 陈凤林 王建业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534-538,共5页
樗蚕(Samia cynthia Walker et Felde)是一种珍贵的泌丝及食用昆虫资源。通过室内及野外人工饲育的方法,观察分布在辽宁地区的樗蚕的形态特征和生活习性,发现与分布于其它地区的樗蚕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辽宁地区的樗蚕年发生1-2代,喜... 樗蚕(Samia cynthia Walker et Felde)是一种珍贵的泌丝及食用昆虫资源。通过室内及野外人工饲育的方法,观察分布在辽宁地区的樗蚕的形态特征和生活习性,发现与分布于其它地区的樗蚕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辽宁地区的樗蚕年发生1-2代,喜食臭椿(Ailanthus altissima)、山花椒(Zanthoxylum schinifollum)、枣树(Zizyphus jujube)、黄檗(Phellodendron amu-rense)等的树叶,幼虫4眠5龄,龄期经过25-37d,饲料种类不同可造成龄期差异;以蛹滞育。人工饲育樗蚕可采用小蚕室内育,大蚕野外育的饲养形式;种茧保护可采用柞蚕(Antheraea pernyi)的种茧越冬保护技术与方法,春季种茧出库后在温度20~23℃、相对湿度75%~85%的条件下暖茧,成虫交配时间超过4h的卵孵化率较高;樗蚕的主要病害有细菌性软化病、白僵病、微粒子病,春、秋季野外饲养的樗蚕易被蚕饰腹寄蝇(Blepharip azebina)寄生危害。樗蚕茧丝的纤度为1.80~3.60dtex,茧层丝胶练减率平均为25%,茧丝中的丝素蛋白约7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樗蚕 形态特征 生活史 饲育形式 种茧保护 病虫害 辽宁地区
下载PDF
赤点石斑鱼Epinephelus akaara(Temminck et Schlegel)亲鱼强化饲育与产卵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8
17
作者 毛国民 辛检 +1 位作者 史海东 於海滨 《现代渔业信息》 2004年第12期35-36,共2页
本文采用虾塘越冬的赤点石斑鱼亲鱼在产卵前一个月,水温在15℃-20℃之间,如何对其进行强化饲育的试验研 究。结果表明:海区网箱强化饲育的亲鱼与室内水泥池强化饲育的亲鱼,虽然都能自然产卵,但是差异很大。
关键词 饲育 亲鱼 赤点石斑鱼 自然产卵 海区 室内水泥池 虾塘 越冬
下载PDF
日光白点鲑与河鳟当年鱼的饲育 被引量:2
18
作者 王昭明 沈希顺 郑彬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45-48,共4页
关键词 日光白点鲑 河鳟 当年鱼饲育 管理
下载PDF
云南发展小蚕饲育商品化的思考
19
作者 郭光武 《云南农业科技》 2012年第S2期156-157,共2页
小蚕期是整个蚕期的关键,小蚕商品化饲育是实现科学化养蚕,保证蚕桑产业持续稳定发展的关键措施。它解决了多批次养蚕,大小蚕同时饲养难和小蚕对饲育技术、蚕室蚕具消毒防病要求高的问题。近年来,由于抓住国家"东桑西移"的战... 小蚕期是整个蚕期的关键,小蚕商品化饲育是实现科学化养蚕,保证蚕桑产业持续稳定发展的关键措施。它解决了多批次养蚕,大小蚕同时饲养难和小蚕对饲育技术、蚕室蚕具消毒防病要求高的问题。近年来,由于抓住国家"东桑西移"的战略机遇,云南省蚕桑产业发展很快,桑园面积和养蚕规模不断壮大,蚕桑产业经济效益逐步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蚕饲育 消毒防病 蚕具 蚕农 经济效益 稚蚕饲育 养蚕技术 小蚕共 稚蚕共 养蚕户 大蚕 壮蚕 蚕房 饲育 蚕桑产业
下载PDF
天蚕饲育时期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胡萃 吴晓晶 +3 位作者 叶恭银 王选民 何占演 徐水姣 《丝绸》 CAS 北大核心 1990年第4期48-50,共3页
天蚕不同时期饲育的结果表明,4月上旬开始饲育,幼虫死亡率低,全幼虫期较短,全部以四眠蚕结茧化蛹,结茧率、全茧量、蛹重和茧层量均较高于其他饲育时期。也即在浙江,天蚕饲育的最佳时期是4月上、中旬。
关键词 天蚕 白栎 饲育时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