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9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稻复配高丹草青贮对饲草品质和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1
作者 李玲子 计长莉 +8 位作者 刘晔 付明芳 李宗润 仝俊丹 陈秋圆 张静 赵亚帆 王道丽 彭廷 《河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32-140,共9页
为探究水稻与高丹草复配青贮条件下对饲草营养品质、饲喂价值及微生物群落的影响,共设置100%水稻单独青贮处理(R)、100%高丹草单独青贮处理(SS)、50%水稻和50%高丹草混合青贮处理(R+SS)3个处理,于青贮60 d后,对各处理青贮饲料养分含量... 为探究水稻与高丹草复配青贮条件下对饲草营养品质、饲喂价值及微生物群落的影响,共设置100%水稻单独青贮处理(R)、100%高丹草单独青贮处理(SS)、50%水稻和50%高丹草混合青贮处理(R+SS)3个处理,于青贮60 d后,对各处理青贮饲料养分含量、饲喂价值和微生物群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水稻复配高丹草青贮(R+SS)与水稻处理(R)相比,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含量分别显著降低3.10、5.35百分点,总可消化养分(TDN)、泌乳净能(NEL)、可消化干物质(DDM)和相对饲喂价值(RFV)分别提高了4.23百分点、0.44%、4.10百分点、12.46%。微生物物种组成及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R+SS处理显著降低了饲草微生物的Alpha多样性,增加了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相对丰度。冗余分析结果表明,NDF、粗蛋白(CP)含量及NEL是影响水稻和高丹草混合青贮饲草微生物群落物种组成的主要环境因子。综上,水稻复配高丹草混合青贮可以提高饲草中发酵相关乳酸菌丰度,从而有效改善水稻青贮饲草营养品质,提高饲喂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高丹草 混合青贮 饲草品质 饲喂价值 微生物群落
下载PDF
不同类型燕麦农艺和饲草品质性状分析 被引量:53
2
作者 王茜 李志坚 +1 位作者 李晶 周帮伟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49-158,共10页
在吉林省西部对来源不同的7种裸燕麦和13种皮燕麦各时期的饲草产量、种子产量、主要农艺性状和饲草品质性状进行对比,采用灰色关联度和聚类分析法对观测指标进行综合评估,以期筛选出能够评价不同类型燕麦的农艺性状和营养品质指标,进而... 在吉林省西部对来源不同的7种裸燕麦和13种皮燕麦各时期的饲草产量、种子产量、主要农艺性状和饲草品质性状进行对比,采用灰色关联度和聚类分析法对观测指标进行综合评估,以期筛选出能够评价不同类型燕麦的农艺性状和营养品质指标,进而对该系列品种的饲草价值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皮燕麦在抽穗期和开花期的饲草产量、成熟期的籽粒产量都要比裸燕麦具有优势,而较高的酸性洗涤纤维和中性洗涤纤维又降低了皮燕麦的饲草品质。皮燕麦和裸燕麦的粗蛋白含量并无差异,但是开花后的粗蛋白含量降低可引起饲草品质的下降。皮燕麦的干草产量与籽粒产量、粗蛋白含量呈现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说明饲草产量与饲草品质之间存在着权衡关系,而这种关系在裸燕麦上并不显著。综合各品种灌浆期的农艺性状和营养品质性状分析,甜燕1号和白燕16号是最优的饲草型品种,适宜在本地区以收获饲草为目的进行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裸燕麦 中性洗涤纤维 干草产量 饲草品质 饲草产量 皮燕麦 种子产量 白燕
下载PDF
小黑麦饲草品质性状的配合力分析 被引量:6
3
作者 王瑞清 闫志顺 +3 位作者 李诚 邵红雨 李春艳 曹连莆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2007年第6期881-884,共4页
利用Griffing完全双列杂交方法Ⅱ,对小黑麦6个亲本的粗蛋白、粗灰分、粗脂肪、粗纤维、水分和无氮浸出物6个饲草品质性状的配合力进行研究,结果表明:SD04-1、新小黑麦1号的一般配合力较好,可作为改良饲草品质的骨干亲本,新小黑麦1号... 利用Griffing完全双列杂交方法Ⅱ,对小黑麦6个亲本的粗蛋白、粗灰分、粗脂肪、粗纤维、水分和无氮浸出物6个饲草品质性状的配合力进行研究,结果表明:SD04-1、新小黑麦1号的一般配合力较好,可作为改良饲草品质的骨干亲本,新小黑麦1号×新小黑麦3号0、4草鉴3×新小黑麦4号0、4草鉴3×H03-7这3个组合的SCA效应值在饲草品质的4个性状上均表现正向效应,可作为优质育种的重点组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黑麦 饲草品质性状 配合力
下载PDF
不同刈割时期与干燥方式对大麦饲草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7
4
作者 赵斌 陈晓东 +2 位作者 季昌好 朱斌 王瑞 《草原与草坪》 CAS CSCD 2020年第5期98-101,共4页
为研究不同刈割时期与干燥方式对大麦(Hordeum vulgare)饲草品质的影响,以饲料大麦品种皖饲2号和皖饲啤14008为对象,比较了3个刈割时期(抽穗期、灌浆期和乳熟期)和2种干燥方式(烘箱烘干、自然晾干)下饲草品质的差异。结果显示:两个大麦... 为研究不同刈割时期与干燥方式对大麦(Hordeum vulgare)饲草品质的影响,以饲料大麦品种皖饲2号和皖饲啤14008为对象,比较了3个刈割时期(抽穗期、灌浆期和乳熟期)和2种干燥方式(烘箱烘干、自然晾干)下饲草品质的差异。结果显示:两个大麦品种随着刈割期的后移,饲草粗蛋白质量分数不断下降,其中抽穗期粗蛋白质量分数最高;粗纤维、酸性洗涤纤维和中性洗涤纤维质量分数先升高后降低,相对饲用价值则先降低后升高;木质素质量分数、鲜重、干重和粗蛋白产量不断上升,于乳熟期达最高值。烘箱烘干与自然晾干相比,大麦饲草粗蛋白质量分数高,粗纤维质量分数低,饲草品质比自然晾干好。因此,抽穗期刈割大麦,饲草品质好,可直接青饲或制成干草,而乳熟期刈割大麦,能兼顾营养产量和品质,适宜制作青贮饲料;采用设备烘干,能更有效保障大麦饲草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麦 刈割时期 干燥方式 饲草品质
下载PDF
春施多效唑对高羊茅生长及饲草品质影响 被引量:6
5
作者 丁成龙 顾洪如 +1 位作者 沈益新 许能祥 《草业科学》 CAS CSCD 2005年第6期37-41,共5页
春施不同浓度的多效唑对高羊茅Festucaarundinacea的生长及饲草品质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多效唑对高羊茅的营养生长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多效唑处理后30d,处理浓度为250,500,750和1000mg/L时,株高分别比对照降低了37.9%,43.5%,62.6%和71.1... 春施不同浓度的多效唑对高羊茅Festucaarundinacea的生长及饲草品质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多效唑对高羊茅的营养生长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多效唑处理后30d,处理浓度为250,500,750和1000mg/L时,株高分别比对照降低了37.9%,43.5%,62.6%和71.1%。多效唑处理后叶色加深,叶片变小,叶面积指数下降,光合有效面积减小,地上部干物质积累量减少,与此同时单株茎蘖数增加,叶茎比提高,饲草中粗蛋白含量增加,中性洗涤纤维含量下降,饲草品质得到了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效唑 高羊茅 生长 饲草品质 牧草 植物生长调节剂
下载PDF
三江源区不同禾豆混播处理对饲草品质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被引量:5
6
作者 魏希杰 冯廷旭 +3 位作者 德科加 向雪梅 钱诗祎 林伟山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2348-2362,共15页
青海省三江源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特色畜种养殖地区,研究饲草的品质及土壤养分的变化对提高草地畜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采用禾本科与豆科饲草组成的4种混播组合,设置3种不同混播比例以及单播对照处理,以期探明禾豆混播后饲草养... 青海省三江源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特色畜种养殖地区,研究饲草的品质及土壤养分的变化对提高草地畜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采用禾本科与豆科饲草组成的4种混播组合,设置3种不同混播比例以及单播对照处理,以期探明禾豆混播后饲草养分品质变化规律及混播对土壤的改良效果。结果表明:混播组合的中性洗涤纤维含量比单播燕麦(Avenasativa)处理降低了0.03%~16.87%,比单播小黑麦(×Tritical Wittmack)降低了0.09%~21.40%,酸性洗涤纤维含量比单播燕麦降低了0.01%~17.53%,比单播小黑麦降低了0.04%~20.65%。粗蛋白含量最高比单播禾本科处理提高了15.58%~31.53%,粗脂肪最高比单播禾本科提高了0.09%~26.83%,饲草可溶性糖含量最高比单播禾本科处理提高了31.33%~49.68%。不同混播比例下饲草土壤养分全磷、全钾、全氮、有机碳含量均低于单播禾本科处理,有效提高了饲草对土壤养分的吸收速率,土壤养分整体含量相对均衡。综合混播组合及混播比例的饲草品质与土壤改良效果,燕麦+饲用豌豆(50꞉50)处理较优,适宜在高寒地区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省 三江源地区 禾豆混播 饲草品质 土壤养分
下载PDF
小黑麦饲草品质性状的基因效应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王瑞清 曹连莆 +2 位作者 李诚 邵红雨 李春艳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58-261,共4页
为了对小黑麦饲草品质性状进行深入研究,利用Griffing完全双列杂交方法Ⅱ,采用加性-显性模型对6个小黑麦亲本的粗蛋白、粗脂肪、粗灰分、粗纤维和无氮浸出物5个饲草品质性状的基因效应和遗传组成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粗蛋白的遗传受加... 为了对小黑麦饲草品质性状进行深入研究,利用Griffing完全双列杂交方法Ⅱ,采用加性-显性模型对6个小黑麦亲本的粗蛋白、粗脂肪、粗灰分、粗纤维和无氮浸出物5个饲草品质性状的基因效应和遗传组成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粗蛋白的遗传受加性、显性和上位性及环境效应控制,粗纤维、粗脂肪和无氮浸出物的遗传主要受显性效应控制,粗灰分的遗传受加性和显性效应共同控制。饲草品质性状中除无氮浸出物外其它性状均表现出明显的自交衰退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黑麦 饲草品质性状 基因效应 加性-显性遗传模型
下载PDF
甜高粱饲草品质综合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张伟 张阳 +5 位作者 王官 邵荣峰 薛丁丁 常玉卉 阎昊 赵威军 《中国农学通报》 2023年第19期124-130,共7页
为探究饲用甜高粱不同饲草指标间的关系以及综合评价饲用甜高粱品系,提高饲用甜高粱育种进程,以新组配的13个甜高粱品系为研究材料,对19个饲草指标进行变异分析、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最能够反映饲草品质的粗蛋... 为探究饲用甜高粱不同饲草指标间的关系以及综合评价饲用甜高粱品系,提高饲用甜高粱育种进程,以新组配的13个甜高粱品系为研究材料,对19个饲草指标进行变异分析、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最能够反映饲草品质的粗蛋白、ADF(酸性洗涤纤维)、NDF(中性洗涤纤维)变异系数均小于10%,而淀粉、锤度和元素类指标变化范围较大,变异系数均大于15%,饲用甜高粱育种仍然需要创制高蛋白种质资源。相关性分析发现,ADF与NDF呈显著正相关(P<0.01),钙元素含量与总可消化养分、RFV(相对饲用价值)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主成分分析将19个饲草指标综合为4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达到90.49%,综合分析表明J205、TP3、TP14、TP83、TP5等5个品种排名靠前,饲草品质综合表现较好。聚类分析把13个品系分为3类,其中J205、TP3为综合饲草品质优良的一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高粱 饲草品质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相关分析
下载PDF
用模糊概率法评定各类型天然草地饲草品质初探
9
作者 郭连云 张旭萍 赵年武 《草业与畜牧》 2007年第10期22-22,27,共2页
为了科学评价天然草地各类型饲草的质量,采用模糊概率综合质量比较法对海南州天然草地各类型饲草,在常规分析的基础上进行了综合质量评定,结果表明:天然草地各类型中温性草原类饲草品质最好,其次是高寒草原类,高寒草甸类、低平地草甸类... 为了科学评价天然草地各类型饲草的质量,采用模糊概率综合质量比较法对海南州天然草地各类型饲草,在常规分析的基础上进行了综合质量评定,结果表明:天然草地各类型中温性草原类饲草品质最好,其次是高寒草原类,高寒草甸类、低平地草甸类、温性荒漠草原类、温性荒漠类饲草分别居第3、4、5、6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概率法 草地饲草品质 评定
下载PDF
6个燕麦品种在昂仁县的生产性能及饲草品质比较 被引量:20
10
作者 吴海艳 曲尼 +6 位作者 曲珍 同桑措姆 达娃卓嘎 德央 尼玛卓嘎 刘昭明 马玉寿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72-80,共9页
以6个燕麦品种为材料,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其农艺性状、生产性能、营养品质及饲用价值共25个指标进行综合评价,以期筛选出适宜在日喀则昂仁县种植推广的兼具较高生产性能和品质的燕麦品种。结果表明:6个品种中除青海444能进入蜡熟期外,其... 以6个燕麦品种为材料,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其农艺性状、生产性能、营养品质及饲用价值共25个指标进行综合评价,以期筛选出适宜在日喀则昂仁县种植推广的兼具较高生产性能和品质的燕麦品种。结果表明:6个品种中除青海444能进入蜡熟期外,其余品种均处于乳熟期,且甜燕麦和青引1号株高达147 cm以上,显著高于其余品种(P<0.05);甜燕麦茎粗为6.39 mm,与青海444、加燕2号、青引1号无显著差异(P>0.05),但显著高于白燕2号和青引2号(P<0.05);6个品种鲜重和干重均无显著差异(P>0.05),甜燕麦干草产量最高(18420.13 kg·hm^(-2)),青引2号干草产量最低(13617.96 kg·hm^(-2));6个燕麦品种的粗蛋白含量为5.66%~11.59%,粗脂肪含量为2.94%~3.50%,相对牧草质量最高的是青引2号,为174.76。主成分分析提取到4个主成分,累积贡献率91.78%。根据主成分综合得分排序,甜燕麦得分最高,为2.37。因此,最适宜在昂仁县推广种植的兼顾生产性能和饲草品质的燕麦品种为甜燕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燕麦 昂仁县 生产性能 饲草品质
下载PDF
9个燕麦品种在齐齐哈尔地区的农艺性状及饲草品质评价 被引量:4
11
作者 柴华 杨曌 +4 位作者 申忠宝 李莎莎 王晓龙 徐艳霞 吴玥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426-1433,共8页
为筛选出适宜在齐齐哈尔地区推广种植的燕麦品种,用基于熵权的灰色关联方法对9个燕麦品种的农艺性状和饲草品质进行综合评价。结果发现,9个品种中,梦龙株高达到120 cm以上,与吉利和摩登差异不显著,但显著高于其他品种(P<0.05);悍马... 为筛选出适宜在齐齐哈尔地区推广种植的燕麦品种,用基于熵权的灰色关联方法对9个燕麦品种的农艺性状和饲草品质进行综合评价。结果发现,9个品种中,梦龙株高达到120 cm以上,与吉利和摩登差异不显著,但显著高于其他品种(P<0.05);悍马鲜草产量最高(49395 kg·hm^(-2)),龙牧12号干草产量最高(13837 kg·hm^(-2))。9个燕麦品种的可溶性碳水化合物(WSC)、粗蛋白(CP)、粗脂肪(EE)、酸性洗涤纤维(ADF)、中性洗涤纤维(NDF)、粗灰分(ASH)、木质素(ADL)含量和相对牧草质量(RFQ)分别为10.52%~12.55%、6.58%~9.88%、1.96%~2.83%、32.67%~39.52%、59.47%~68.34%、6.99%~10.40%、3.50%~4.47%、85.00~110.67。梦龙、龙牧12号和吉利的CP含量显著低于其他品种(P<0.05);泰克的ASH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品种(P<0.05);龙牧12号的ADF和NDF含量均显著高于其他品种(P<0.05)。应用灰色关联度法对9个燕麦品种的农艺性状与饲草品质指标进行综合分析发现,作为饲草最适宜在该地区推广种植的燕麦品种为龙牧12号、悍马和优牧1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燕麦 齐齐哈尔 农艺性状 饲草品质 灰色关联度
下载PDF
22个燕麦品种在黄淮海地区的农艺性状与饲草品质综合评价 被引量:52
12
作者 姜慧新 柏杉杉 +2 位作者 吴波 宋静怡 王国良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40-149,共10页
为探明不同燕麦品种在黄淮海地区的生长表现及其对饲草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以22个燕麦品种为研究对象,连续两年开展农艺性状、干物质产量和养分含量观测,通过聚类分析和灰色关联度综合评价,筛选综合评价较高的适栽品种。结果显示,各品种... 为探明不同燕麦品种在黄淮海地区的生长表现及其对饲草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以22个燕麦品种为研究对象,连续两年开展农艺性状、干物质产量和养分含量观测,通过聚类分析和灰色关联度综合评价,筛选综合评价较高的适栽品种。结果显示,各品种间叶比重、穗比重和茎叶比变异较大,两年的变异系数均大于15%,茎比重、株高变异较小,其变异系数均低于10%,表明参试品种在黄淮海地区生长上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叶和穗,茎和株高差异相对较小。对13个生长与养分指标进行聚类分析显示,22个参试品种可以分为4个类群,第Ⅰ类群为高RFV的优质组,第Ⅱ类群为低RFV的劣质组,第Ⅲ类群为植株高大组,第Ⅳ类群为叶量丰富的高蛋白组,各类群间饲草产量差异不显著(P>0.05),但植株各部分比重及CP、NDF、ADF、ADL和RFV差异显著(P<0.05)。相关分析显示,株高、叶比重和穗比重分别与干物质产量、饲草CP和RFV呈显著正相关(P<0.05),表明品种间主要因叶和穗比重的差异导致饲草品质的不同。灰色关联度分析结果显示,第Ⅰ类群的贝勒、领袖、林纳和第Ⅳ类群中的ESK、牧乐思和牧王综合评价得分较高,为黄淮海地区最佳选择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种 农艺性状 产量 饲草品质 综合评价
下载PDF
刈割期对青稞生物产量和饲草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3
13
作者 韦泽秀 卓玛 +1 位作者 彭君 边巴卓玛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25-29,共5页
为了解不同刈割期青稞生物产量和饲草品质的差异,以13-5171-7春青稞为供试材料,设计0、45、75、105、135、165 kg/hm^(2)共6个N素施肥水平,在青稞分蘖期、拔节期、孕穗期、灌浆期、乳熟期进行刈割,并测定其生物量和饲草品质。结果表明:... 为了解不同刈割期青稞生物产量和饲草品质的差异,以13-5171-7春青稞为供试材料,设计0、45、75、105、135、165 kg/hm^(2)共6个N素施肥水平,在青稞分蘖期、拔节期、孕穗期、灌浆期、乳熟期进行刈割,并测定其生物量和饲草品质。结果表明:(1)随着刈割期的推迟,生物量积累逐渐增加,13-5171-7饲草产量(干物质量)增加,在乳熟期13-5171-7地上部分干物质量达到最高值;(2)随着刈割期的推迟,13-5171-7地上部可溶性糖含量先降低后增加,在孕穗期平均可溶性糖含量最低,乳熟期可溶性糖含量最高;粗脂肪和粗蛋白质含量随生育期推进降低,但粗纤维含量提高,饲草品质有所下降;(3)增施氮肥青稞生物量提高,地上部分饲草可溶性糖含量和粗蛋白质含量提高,改善了饲草适口性和营养价值。对刈割期产量和品质进行灰色关联度分析,结果表明,13-5171-7作为饲草在乳熟期进行整株刈割,氮肥以T1(45 kg/hm^(2))和T4(135 kg/hm^(2))处理综合评价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稞 刈割期 生物量 饲草品质 灰色关联度分析
下载PDF
腐熟羊粪对甘肃中部二阴山区饲用玉米生长特性及饲草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高赟 李尚卿 +2 位作者 申力行 魏文文 雷铭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1期95-99,共5页
研究旨在开展田间试验为甘肃中部二阴山区饲用玉米生产中的羊粪与化肥配施提供生产依据。试验设4个处理:100%复合肥(T_(100))、70%复合肥+30%羊粪(T_(70))、40%复合肥+60%羊粪(T_(40))、100%羊粪(T_(0)),各处理设3个重复,测定不同生育... 研究旨在开展田间试验为甘肃中部二阴山区饲用玉米生产中的羊粪与化肥配施提供生产依据。试验设4个处理:100%复合肥(T_(100))、70%复合肥+30%羊粪(T_(70))、40%复合肥+60%羊粪(T_(40))、100%羊粪(T_(0)),各处理设3个重复,测定不同生育期株高、叶面积系数、叶绿素含量、干物质产量及饲草品质指标。结果显示,羊粪和化肥配施对株高和叶绿素含量影响不显著,但显著影响茎叶氮素含量、叶面积系数和干物质产量;羊粪和化肥配施可显著提高叶片及整株粗蛋白含量,并降低了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提升饲草整体品质。研究表明,30%羊粪与70%化肥配施最有利于试验区域饲用玉米的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粪 饲用玉米 生长特性 饲草品质
下载PDF
奶牛饲草品质的分析和检测 被引量:1
15
作者 关洪英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18年第4期132-133,共2页
有效的饲料化学分析方法取决于取样的准确性。如果样本不能代表整批饲料,那么无论分析本身如何细致,它的结果都毫无意义。这一点需要不断地强调,因为有些饲料的营养成分不同批次间变异很大。饲料按惯例要通过非常复杂的化学流程进行分... 有效的饲料化学分析方法取决于取样的准确性。如果样本不能代表整批饲料,那么无论分析本身如何细致,它的结果都毫无意义。这一点需要不断地强调,因为有些饲料的营养成分不同批次间变异很大。饲料按惯例要通过非常复杂的化学流程进行分析。很多的农业试验站或者大型饲料公司都有饲料分析设备,也可用来预防和诊断营养缺乏症。化学分析结果为饲料评价提供可靠基础。因此,饲料成分表成为日粮配制和饲料采购及推销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饲草品质 化学分析方法 饲料成分 检测 奶牛 营养缺乏症 营养成分 分析设备
下载PDF
饲草种植与加工技术对饲草品质影响
16
作者 白金丽 王连杰 张磊 《畜牧兽医科学(电子版)》 2022年第23期140-141,168,共3页
为探讨饲草种植与加工技术对饲草品质的影响,结合理论实践,立足具体的影响要素,分析饲草种植和加工技术应用要点。结果表明,影响饲草品质的因素比较多,其中饲草种植技术和加工技术是主要因素,对饲草的营养价值、适口性、消化率、有毒有... 为探讨饲草种植与加工技术对饲草品质的影响,结合理论实践,立足具体的影响要素,分析饲草种植和加工技术应用要点。结果表明,影响饲草品质的因素比较多,其中饲草种植技术和加工技术是主要因素,对饲草的营养价值、适口性、消化率、有毒有害成分的含量等都有很大影响,值得高度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饲草种植 饲草饲料 加工技术 饲草品质
下载PDF
Cu^(2+)胁迫对多花黑麦草生长及饲草品质的影响
17
作者 刘明美 沈益新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05年第3期70-70,共1页
为探讨 Cu^(2+)污染对牧草生产的影响,盆栽研究了多花黑麦草的生长及品质对 Cu^(2+)胁迫的响应。结果表明:多花黑麦草对 Cu^(2+)的反应敏感,Cu^(2+)处理浓度>5mg/L 时,
关键词 多花黑麦草 意大利黑麦草 禾本科牧草 饲草品质 CU
下载PDF
大麦茎、叶、穗对饲草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赵斌 季昌好 +3 位作者 孙皓 朱斌 王瑞 陈晓东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865-870,共6页
为探明大麦不同组织(茎、叶和穗)在不同刈割期对饲草产量及品质的影响,以安徽省两个主栽饲用大麦品种为材料,比较了两年度两个品种茎、叶和穗分别在齐穗期及其后14 d和28 d饲草产量及品质的差异。结果显示,不同组织、刈割期及组织×... 为探明大麦不同组织(茎、叶和穗)在不同刈割期对饲草产量及品质的影响,以安徽省两个主栽饲用大麦品种为材料,比较了两年度两个品种茎、叶和穗分别在齐穗期及其后14 d和28 d饲草产量及品质的差异。结果显示,不同组织、刈割期及组织×刈割期互作效应对饲草产量及品质均有显著影响(P<0.05),年度效应主要影响产量,其他互作效应因品种和性状不同而异。饲草产量随刈割期后移增加,对其贡献表现为茎﹥穗﹥叶,第2年度高于第1年度。饲草品质性状在组织间和刈割期间存在显著差异,而在年度间仅在单个品种若干性状上存在差异;粗蛋白含量表现为穗﹥叶﹥茎,且随刈割期后移下降;粗纤维、酸性洗涤纤维、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木质素含量均为茎﹥叶﹥穗,且随刈割期后移前3个性状先降后升,酸性洗涤木质素含量持续上升;粗脂肪含量为叶﹥穗﹥茎,且随刈割期后移上升。综上,在株高相当时,增加穗部比例可提高大麦饲草产量和品质;刈割期后移可提升饲草产量但降低品质。基于本研究,选育大穗、多叶型品种,适期刈割,有望同步提升大麦饲草产量和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麦 组织 刈割期 饲草产量 饲草品质
下载PDF
北方农牧交错区不同播期和刈割期对燕麦饲草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37
19
作者 周磊 王璐 +5 位作者 赵宝平 米俊珍 王凤梧 刘景辉 张丹 刘烨焜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2355-2363,共9页
为明确不同播期和刈割期对燕麦(Avena sativa L.)饲草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本研究以粮饲兼用燕麦品种‘白燕2号’为材料,于2018—2019年在内蒙古农牧交错区进行了5个播期和3个刈割期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推迟播种可获得相对较高的燕麦饲... 为明确不同播期和刈割期对燕麦(Avena sativa L.)饲草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本研究以粮饲兼用燕麦品种‘白燕2号’为材料,于2018—2019年在内蒙古农牧交错区进行了5个播期和3个刈割期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推迟播种可获得相对较高的燕麦饲草产量和品质,但推迟播种提高了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其中酸性洗涤纤维含量受年份和刈割期影响较大;燕麦饲草粗蛋白含量受刈割时间影响显著(P<0.001),在抽穗期含量最高;燕麦饲草产量在灌浆期达到最大;生育期间积温对燕麦饲草生长影响显著,拔节到抽穗期的积温增加不利于燕麦饲草产量和品质的形成,但出苗到分蘖间的积温增加可提高粗脂肪和酸性洗涤纤维的含量。总之,在北方农牧交错区种植燕麦饲草‘白燕2号’,在5月中下旬之间播种,在灌浆期刈割,可获得相对优质高产的燕麦饲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方农牧交错区 播期 刈割期 燕麦 产量 饲草品质
下载PDF
不同刈割期对多花黑麦草饲草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60
20
作者 丁成龙 顾洪如 +1 位作者 许能祥 程云辉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86-194,共9页
为探讨不同刈割时间对多花黑麦草饲草产量及品质的影响,以自选品系和育成品种为材料,采用2种不同的刈割方案分别测定不同品种的饲草产量,粗蛋白、可溶性碳水化合物(WSC)、酸性洗涤纤维(ADF)、中性洗涤纤维(NDF)含量以及干物质体外消化率... 为探讨不同刈割时间对多花黑麦草饲草产量及品质的影响,以自选品系和育成品种为材料,采用2种不同的刈割方案分别测定不同品种的饲草产量,粗蛋白、可溶性碳水化合物(WSC)、酸性洗涤纤维(ADF)、中性洗涤纤维(NDF)含量以及干物质体外消化率(IVDMD)。结果表明,同4月1日开始刈割相比较,4月16日开始刈割单位面积饲草总产量极显著增加(P<0.01),不同品种单位面积干物质产量提高16.0%~50.2%。相同刈割茬次的饲草品质相比较,饲草中粗蛋白含量以早刈割高于晚刈割,单位面积粗蛋白产量存在品种差异;WSC、ADF、NDF的含量均以早刈割的低于晚刈割。饲草干物质体外消化率总的变化趋势趋于一致,第1次刈割>第2次刈割>第3次刈割。在不同刈割方案中以4月1日开始刈割的各刈割茬次饲草IVDMD均高于4月16日开始刈割。综合考虑饲草产量和品质,适当推迟首次刈割时间有利于提高单位面积饲草产量和可消化干物质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花黑麦草 刈割方案 饲草产量 饲草品质 体外可消化干物质产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