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饲草型大豆杂交后代生产性能的遗传规律
1
作者 张晓会 刘志英 +4 位作者 姜慧新 孙娟 卢道宽 翟桂玉 杨国锋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880-885,共6页
本研究将野生大豆(Glycine soja)和栽培大豆(G.max)进行杂交,以直立性状为选择条件筛选杂交后代,并对盛花期亲本与杂交后代的生产性能指标(中茎粗、主茎分枝数、单株鲜质量和干质量等)进行了测定,旨在分析饲草型大豆杂交后代生产性能的... 本研究将野生大豆(Glycine soja)和栽培大豆(G.max)进行杂交,以直立性状为选择条件筛选杂交后代,并对盛花期亲本与杂交后代的生产性能指标(中茎粗、主茎分枝数、单株鲜质量和干质量等)进行了测定,旨在分析饲草型大豆杂交后代生产性能的遗传规律。结果显示,1)在盛花期,饲草型大豆正交株系1随着世代的增加,在茎粗、主茎分枝数、单株鲜质量和干质量等指标上较为稳定,株高和叶茎比则表现出增高的趋势;2)正交株系2随世代的增加,在茎粗、主茎分枝数、叶茎比等指标上趋于稳定,而单株鲜质量和干质量呈下降趋势;3)反交株系1随世代的增加,茎粗、主茎分枝数和叶茎比趋于稳定,单株鲜质量和干质量呈降低的趋势;4)反交株系2随世代的增加,株高、茎粗、主茎分枝数、叶茎比、单株鲜质量和干质量均趋于稳定。利用野生大豆和栽培大豆杂交产生的杂交后代在F5时的生长性状基本趋于稳定,可以确定杂交后代的饲草潜力,而且本研究分离出了具有优质饲草潜力的株系,可以作为饲草进行栽培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饲草型大豆 杂交 生产性能 遗传规律
下载PDF
不同饲草型大豆品种在黄淮海地区的生长与品质表现 被引量:5
2
作者 姜慧新 王兆凤 +3 位作者 柏杉杉 宋希亮 宋继成 陈为峰 《家畜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62-66,共5页
以6个饲草型豆科品种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植株生长指标、饲草产量及养分含量、土壤养分含量的观测,分析比较了不同品种饲草产量与品质表现及对土壤的改良效果。结果表明,牡丹江秣食豆(Glycine max L.Merr.'Mudanjiang',MD)、鲁饲... 以6个饲草型豆科品种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植株生长指标、饲草产量及养分含量、土壤养分含量的观测,分析比较了不同品种饲草产量与品质表现及对土壤的改良效果。结果表明,牡丹江秣食豆(Glycine max L.Merr.'Mudanjiang',MD)、鲁饲大豆2号(Glycine max'Lusi NO.2',LD2)和鲁饲大豆3号(Glycine max'Lusi NO.3',LD3)的株高和单株干重较大,干草产量显著高于其它参试品种(P<0.05)。同时,LD2和LD3的CP含量达到20.2%和20.1%,明显或显著高于除野生大豆(Glycine soja Sieb.Et Zucc.,HWD)之外的其他3个品种(P<0.05)。表明LD2和LD3品种在试验条件下能实现高产优质的目标。试验结果同时显示,6个参试品种0~20 cm和20~40 cm土层有机质含量较对照提高了7.98%和25.57%,全氮提高了13.55%和25.72%。LD3提高土壤全氮和有机质效果最为显著,但其对速效磷和速效钾的消耗也更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饲草型大豆 饲草产量 饲草品质 土壤改良
下载PDF
宁夏引黄灌区不同蔓生型饲草大豆生产性能及营养品质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连金番 罗瑞萍 +4 位作者 姬月梅 赵志刚 周新安 孙石 沈静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4期102-107,共6页
试验旨在筛选适宜宁夏引黄灌区种植的丰产优质饲草大豆。试验以17个蔓生型大豆种质为研究对象,通过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综合评价其产量和品质性状。结果显示:不同饲草大豆的饲草产量、粗蛋白含量、干物质消化率、干物质采食量和相对... 试验旨在筛选适宜宁夏引黄灌区种植的丰产优质饲草大豆。试验以17个蔓生型大豆种质为研究对象,通过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综合评价其产量和品质性状。结果显示:不同饲草大豆的饲草产量、粗蛋白含量、干物质消化率、干物质采食量和相对饲用价值均存在明显差异。主成分综合评价得分前5位的种质为:FML10>HML0164>JD21>F1918-7>FML2,归于系统聚类中的第Ⅰ类,Ⅰ类种质属于相对丰产、高蛋白、高物质采食量和高相对饲用价值类的饲草。研究表明,FML10、HML0164、JD21、F1918-7、FML2大豆种质更适宜于宁夏引黄灌区作牧草大豆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蔓生饲草大豆 青贮相对生育期 产量 品质 综合评价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