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8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优化的始自院前急救绿色通道对ST段抬高心肌梗死首次医疗接触至球囊扩张时间以及急诊冠脉介入治疗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37
1
作者 黄宇 杨向军 +3 位作者 林刚 邱建平 张建军 林捷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4期2280-2283,共4页
目的:比较优化的急救绿色通道与常规通道2种途径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对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首次医疗接触至球囊扩张(FMC2B)时间及急诊PCI预后的影响。方法 :STEMI患者183例,分为优化的绿色通道组及常规通道组,观察FM... 目的:比较优化的急救绿色通道与常规通道2种途径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对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首次医疗接触至球囊扩张(FMC2B)时间及急诊PCI预后的影响。方法 :STEMI患者183例,分为优化的绿色通道组及常规通道组,观察FMC2B、就诊至球囊扩张(D2B)时间、住院及随访期间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并分析心血管事件相关危险因素。结果:与常规通道组比较,绿色通道组患者的FMC2B、D2B时间显著缩短(100.3 min vs.145.6 min;77.1 min vs.115.4 min,均P<0.05),住院期间死亡率较低(5.0%vs.15.7%,P<0.05),随访期间再次因心源性疾病入院、全因死亡及心源性死亡率均明显低于常规通道组(均P<0.05)。结论:优化的绿色通道模式可显著缩短FMC2B、D2B时间,并改善近、远期临床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急救绿色通道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首次医疗接触扩张时间 就诊-时间 预后
下载PDF
绿色通道对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首次医疗接触至球囊扩张时间的影响 被引量:10
2
作者 麦子杰 宋明才 +8 位作者 张稳柱 李健豪 梁嘉永 陈国钦 雷汉东 张在勇 赵善隽 梁伟杰 黄惠敏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88-390,共3页
目的探讨绿色通道对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首次医疗接触至球囊扩张(FMC2B)时间的影响,并探求STEMI患者急诊PCI的新时间指标。方法入选由救护车送入,发病12 h之内接受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STEMI患者218例,分为绿色通道... 目的探讨绿色通道对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首次医疗接触至球囊扩张(FMC2B)时间的影响,并探求STEMI患者急诊PCI的新时间指标。方法入选由救护车送入,发病12 h之内接受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STEMI患者218例,分为绿色通道组125例(由急诊室直接进入导管室)及常规通道组93例(由急诊室收入CCU病房再入导管室),主要的研究指标为FMC2B时间,次要指标包括就诊至球囊扩张(D2B)时间,住院病死率及心肌坏死程度(CK峰值)。结果与常规通道组比较,绿色通道组患者入院时心力衰竭发生率偏低,有显著高的院前心电图完成率。绿色通道组FMC2B时间显著短于常规通道组[中位数,82 min vs 124 min(P<0.001)],D2B时间亦显著短于常规通道组[中位数,53 min vs 112 min(P<0.001)];首次医疗接触120 min内完成球囊扩张的比例显著高于常规通道组(96.8%vs 23.7%,P=0.000),D2B时间在90 min内的比例亦显著高于常规通道组(97.6%vs 32.3%,P=0.000)。校正患者及医院因素后,绿色通道是FMC2B<120 min的独立预测因素(95%CI 0.424~0.654,P=0.000)。两组的CK峰值[1 726(749,3 125)vs 1 751(648,3 362),P=0.629]和住院病死率(2.4%vs 2.15%,P=0.90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绿色通道可显著缩短FMC2B时间及D2B时间,FMC2B时间可考虑作为救护车运送STEMI患者急诊PCI的新时间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通道 急性心肌梗死 首次医疗接触扩张时间 就诊至扩张时间
下载PDF
急救流程优化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首次医疗接触至球囊扩张时间分析 被引量:15
3
作者 褚锋 周丽琴 《内科急危重症杂志》 2020年第5期415-417,共3页
目的:探讨优化急救流程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首次医疗接触至球囊扩张(FMC-B)时间的作用和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90例STEMI患者的临床资料,实施优化流程前45例为对照组,实施优化流程后45例为研究组。将2组院前完成心电图... 目的:探讨优化急救流程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首次医疗接触至球囊扩张(FMC-B)时间的作用和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90例STEMI患者的临床资料,实施优化流程前45例为对照组,实施优化流程后45例为研究组。将2组院前完成心电图检查情况、院前明确诊断情况、院前及院内启动介入团队情况、医疗接触至到达医院(FMC-D)时间、入门至球囊扩张(D-B)时间、首次医疗接触至球囊扩张(FMC-B)时间进行对比。结果:2组院内启动介入团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院前完成心电图检查、院前明确诊断及院前启动介入准备方面,研究组显著超过对照组(88.89%vs 33.33%;64.44%vs 24.44%;40.00%vs 0.00%,均P<0.05)。2组患者FMC-D时间相对接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D-B时间、FMC-B时间、住院时间更短,腹胀、便秘、腰酸背痛等并发症发生率更低(均P<0.05)。结论:优化急救流程可有效缩短急性STEMI患者FMC-B时间,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救流程优化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首次医疗接触扩张时间
下载PDF
首次医疗接触至球囊扩张时间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心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9
4
作者 付丽 王楠 +3 位作者 杨柳 吴其明 宋毓青 董茜 《中国医药》 2018年第5期667-670,共4页
目的探讨首次医疗接触至球囊扩张(FMC-to-B)时间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纳入2016年5月至2017年6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通过胸痛中心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的STEMI患者255例,以FMC-to-B时间1... 目的探讨首次医疗接触至球囊扩张(FMC-to-B)时间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纳入2016年5月至2017年6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通过胸痛中心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的STEMI患者255例,以FMC-to-B时间120 min为分界点,将患者分为FMC-to-B时间≤120 min组(91例)和FMC-to-B时间>120 min组(164例)。比较2组入院后48 h内心功能和住院期间心力衰竭发生情况。结果入院后48 h内2组患者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和左心房内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FMC-to-B时间≤120 min组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高于FMC-to-B时间>120 min组,住院期间心力衰竭发生率低于FMC-to-B时间>120 min组[(51±8)%比(47±8)%、15.4%(14/91)比38.4%(63/16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缩短FMC-to-B时间可降低STEMI患者心力衰竭发生率,同时左心室射血分数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首次医疗接触扩张时间
下载PDF
优化院前院内急救流程对急性STEMI患者首次医疗接触至球囊扩张时间的影响 被引量:7
5
作者 黄海燕 陈英俊 陈巧玲 《中国医药科学》 2018年第13期165-168,174,共5页
目的观察优化院前院内急救流程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首次医疗接触至球囊扩张(FMC-B)时间的影响。方法收集2013年7月~2017年10月,东莞市中医院120救急团队院前转运来院,接受直接经皮冠脉介入(PCI)治疗的急性STEMI患者共8... 目的观察优化院前院内急救流程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首次医疗接触至球囊扩张(FMC-B)时间的影响。方法收集2013年7月~2017年10月,东莞市中医院120救急团队院前转运来院,接受直接经皮冠脉介入(PCI)治疗的急性STEMI患者共82例。其中,以2015年7月~2017年10月实施优化流程下,接受治疗的52例患者作为观察组;以2013年7月~2015年7月,实施优化流程前,接受治疗的3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以首次医学接触(FMC)为时间起点,记录两组患者首份心电图完成时间、首份心电图诊断时间、到达医院时间、启动介入团队时间、球囊扩张时间。结果观察组首次医疗接触至到达医院时间(FMC-D)较对照组延长(P<0.05),但入门至球囊扩张时间(D-B)、FMC-B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院前启动介入团队的D-B时间较两组院内启动介入团队的D-B时间明显缩短(P<0.05)。结论优化院前院内流程,形成院前急救与院内急救的良好衔接,大大缩短了急性STEMI患者D-B时间,使院前救治的急性STEMI的FMC-B时间减少。优化的流程在急救工作发挥了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化流程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直接经皮冠脉介入治疗 首次医疗接触扩张时间
下载PDF
区域协同救治STEMI患者首次医疗接触-球囊时间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邓龙华 《当代医学》 2018年第1期131-132,共2页
目的探究区域协同对救治STEMI患者首次医疗接触-球囊时间的影响。方法采集经本急救中心转运的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2011年7月~2013年6月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作为对照组,2015年1月~2016年12月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 目的探究区域协同对救治STEMI患者首次医疗接触-球囊时间的影响。方法采集经本急救中心转运的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2011年7月~2013年6月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作为对照组,2015年1月~2016年12月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作为研究组,对FMC-TO-B时间(首次医疗接触-球囊扩张时间)进行比较。结果区域协同救治网络体系成立后,对研究组与对照组治疗时间数据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建立区域协同救治网络体系是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早期施行PC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提高生存率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救中心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首次医疗接触-扩张时间 区域协同救治网络体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下载PDF
院前早期识别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对缩短急诊室至首次球囊扩张时间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6
7
作者 肖梅 殷斌 申晓惠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13年第8期1044-1045,共2页
目的:探讨在院前急救中早期识别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AMI)对缩短急诊室至首次球囊扩张时间(D-to-B)和有效恢复患者心功能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西安急救中心接诊并送入同一家有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治疗条件的医院抢救的急性ST段... 目的:探讨在院前急救中早期识别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AMI)对缩短急诊室至首次球囊扩张时间(D-to-B)和有效恢复患者心功能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西安急救中心接诊并送入同一家有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治疗条件的医院抢救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122例,其中65例由院前急救人员在院前(患者家中或转运途中)做心电图和心电监护,并确诊为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患者作为观察组,剩余57例送入急诊室后,由急诊科医生确诊为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急诊室至首次球囊扩张时间及患者术后24周行6min步行试验进行心功能判定。结果:观察组15例患者的急诊室至首次球囊扩张时间?60min,44例患者的急诊室至首次球囊扩张时间为60~90min,观察组中心功能代偿期患者所占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院前急救人员对所接诊的疑似AMI患者,如能立即进行心电图检查,确诊为STEAMI后立即送入有急诊PCI条件的医院抢救,可明显缩短急诊室至首次球囊扩张时间,同时能明显改善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心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塞 诊断 心电描记术 便携式 急救医疗服务 @ST段抬高型 @急诊室 首次扩张时间
下载PDF
接触性溶栓与球囊扩张治疗周围动脉狭阻的护理
8
作者 冀玲 牟灵英 曹桂文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01年第22期F003-F003,共1页
关键词 接触性溶栓 扩张 治疗 周围动脉狭阻 护理
下载PDF
接触性导管溶栓联合药物涂层球囊扩张治疗股腘型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杨肖 刘霞 +5 位作者 王磊 雷世雄 柴渊 路建国 张章 郭松林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 2021年第11期1279-1282,共4页
目的 探讨接触性导管溶栓(CDT)联合药物涂层球囊(DCB)扩张治疗股腘型血栓闭塞性脉管炎(TAO)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2017年5月至2020年11月空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行CDT联合DCB扩张治疗的18例股腘型TAO患者临床资料.比较不同时间点(术前... 目的 探讨接触性导管溶栓(CDT)联合药物涂层球囊(DCB)扩张治疗股腘型血栓闭塞性脉管炎(TAO)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2017年5月至2020年11月空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行CDT联合DCB扩张治疗的18例股腘型TAO患者临床资料.比较不同时间点(术前、术后24 h、术后6个月)的临床疗效[疼痛评分、Rutherford级别、踝肱指数(ABI)];术后6个月到院检测靶血管通畅情况;统计随访期间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栓塞、截肢及死亡).结果 18例患者均成功开通股腘段闭塞动脉,术中未发生血栓、血管破裂及远端栓塞等并发症.术后24 h和术后6个月,疼痛评分、Rutherford级别低于术前,ABI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8例患者均获得6个月随访,术后6个月血管通畅率为88.9%(16/18),无靶血管血运重建患者.1例患者发生溶栓相关出血并发症,1例患者在随访过程中发生大截肢.结论 CDT联合DCB扩张治疗的股腘型TAO患者的初步疗效尚可,仍需进一步对比研究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药物涂层扩张 接触性导管溶栓 疗效
下载PDF
球囊扩张碎栓联合导管接触性溶栓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治疗效果 被引量:2
10
作者 郭松林 刘霞 +2 位作者 王磊 雷世雄 张章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 2021年第4期381-386,共6页
目的探讨球囊扩张碎栓联合导管接触性溶栓(CDT)对较长病程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治疗效果。方法收集2017年3月至2020年6月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收治的82例急性下肢DVT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单纯CDT治疗组... 目的探讨球囊扩张碎栓联合导管接触性溶栓(CDT)对较长病程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治疗效果。方法收集2017年3月至2020年6月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收治的82例急性下肢DVT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单纯CDT治疗组(n=48,采用单纯CDT方法治疗)和改良CDT治疗组(n=34,采用改良CDT方法治疗)。通过计算两组患者的血栓溶解率评价即时疗效;通过观察两组患者的深静脉通畅率和血栓形成后综合征(PTS)的发生率评价中远期疗效。结果两组患者置入溶栓导管的侧孔区域平均长度,以及经导管微泵尿激酶、肝素的平均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CDT治疗组患者球囊使用个数为(1.6±0.8)个。两组患者的即时血栓溶解率,总成功血栓溶解率,出院后第1、6、12、24个月的深静脉再通率,以及2年后PTS的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CDT治疗组患者的平均病程短于改良CDT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改良CDT治疗较长病程急性DVT的疗效与单纯CDT治疗较短病程急性DVT的疗效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静脉血栓形成 扩张碎栓 导管接触性溶栓 血栓形成后综合征 疗效
下载PDF
球囊扩张辅助导管溶栓治疗65岁以上患者急性髂股静脉血栓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4
11
作者 陈淼 张灵 +2 位作者 姚武 张蕃昌 高家宝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935-1938,共4页
目的探讨球囊扩张辅助导管溶栓治疗65岁以上患者急性髂股静脉血栓的效果及可行性。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1月至2017年3月期间我科收治的78例65岁以上急性髂股静脉血栓患者经3种不同治疗方案分为3组,A组:系统溶栓组,B组:导管溶栓组,C组:球... 目的探讨球囊扩张辅助导管溶栓治疗65岁以上患者急性髂股静脉血栓的效果及可行性。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1月至2017年3月期间我科收治的78例65岁以上急性髂股静脉血栓患者经3种不同治疗方案分为3组,A组:系统溶栓组,B组:导管溶栓组,C组:球囊辅助导管溶栓组;分析3组患者相关数据。结果所有患者症状均得到不同程度缓解,溶栓时间、尿激酶总量、并发症发生率B、C组优于A组(P <0.05),C组优于B组(P <0.05);治疗前后下肢周径差变化、静脉通畅度评分、静脉通畅率及静脉血栓后遗症发生率B、C组明显优于A组(P <0.05),B、C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导管溶栓对治疗65岁以上患者髂股静脉血栓效果明确、安全、经济,可降低深静脉血栓后遗症形成的概率,预先球囊扩张可以缩短溶栓治疗时间,减少溶栓药物剂量及并发症的发生,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髂股静脉血栓 导管接触溶栓 扩张 65岁以上患者
下载PDF
发病至首次医疗接触时间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病人救治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14
12
作者 李艳珍 郭仁维 +3 位作者 郭晓萍 任艳琴 路映攀 薛红梅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9年第7期1074-1076,共3页
目的观察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病人救治时间节点,探讨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发病至首次医疗接触(SO-to-FMC)时间对整个救治过程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7年4月由基层医院转诊入山西省汾阳医院,发病在12 h内接受直接经皮冠状... 目的观察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病人救治时间节点,探讨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发病至首次医疗接触(SO-to-FMC)时间对整个救治过程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7年4月由基层医院转诊入山西省汾阳医院,发病在12 h内接受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的STEMI病人100例,分为两组:SO-to-FMC≤60 min组(46例)和SO-to-FMC>60 min组(54例)。两组均记录如下时间:SO-to-FMC、首次医疗接触至进门(FMC-to-D)、进门至球囊扩张(D-to-B)以及心肌总缺血时间(TIT)。结果 SO-to-FMC≤60 min组的FMC-to-D时间、D-to-B时间以及TIT均短于SO-to-FMC>60 min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性心肌梗死病人救治过程中,SO-to-FMC时间越短越早进行干预,FMC-to-D、D-to-B及TIT随之缩短,因此SO-to-FMC时间可作为STEMI病人急救效果的新评价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发病至首次医疗接触 首次医疗接触至进门 进门至扩张 心肌总缺血时间
下载PDF
球囊导管扩张咽鼓管的初步研究
13
作者 刘剑峰 Catalano PJ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02-103,共2页
咽鼓管功能障碍是常见疾病,经内镜鼻球囊导管扩张咽鼓管是一种新的手术技术,本研究的目的是回顾性分析这种新技术的演化并报道其适应症、初步结果和并发症。 2009年1月~2011年1月期间,一家三级医疗中心的70例(100耳)主诉慢性耳... 咽鼓管功能障碍是常见疾病,经内镜鼻球囊导管扩张咽鼓管是一种新的手术技术,本研究的目的是回顾性分析这种新技术的演化并报道其适应症、初步结果和并发症。 2009年1月~2011年1月期间,一家三级医疗中心的70例(100耳)主诉慢性耳胀满感、压迫感、疼痛及气压创伤性中耳炎的成人(18~73岁)患者,自幼均无咽鼓管功能不良的病史,行单侧或双侧咽鼓管球囊导管扩张术。手术在手术室全麻或在诊室用利多卡因凝胶行咽鼓管局麻下进行,将F-70的引导导管尖部经鼻置于咽鼓管咽口,将宽5mm、长16mm的鼻用球囊导管放置于咽鼓管的近端以扩张咽鼓管软骨部,扩张压力为6~8个大气压,扩张时间10~30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咽鼓管功能障碍 导管扩张 气压创伤性中耳炎 咽鼓管功能不良 三级医疗中心 利多卡因凝胶 手术技术 2009年
下载PDF
纤维支气管镜球囊扩张术治疗支气管狭窄的临床效果分析 被引量:4
14
作者 陈芹 《北京医学》 CAS 2017年第4期437-438,共2页
随着医疗科技水平的逐渐提升,纤维支气管镜介入治疗也得以推广应用,在此情况下,支气管狭窄患者则能够通过支气管镜介入治疗即可治愈疾病。我们总结了2014年12月至2016年12月于我院临床治疗的支气管狭窄患者42例,行纤维支气管镜球囊... 随着医疗科技水平的逐渐提升,纤维支气管镜介入治疗也得以推广应用,在此情况下,支气管狭窄患者则能够通过支气管镜介入治疗即可治愈疾病。我们总结了2014年12月至2016年12月于我院临床治疗的支气管狭窄患者42例,行纤维支气管镜球囊扩张术治疗,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支气管镜介入治疗 支气管狭窄 扩张 临床效果 医疗科技 临床治疗 患者
下载PDF
Bard Peripheral Vascular,Inc.对PTA球囊扩张导管(商品名:Bard Rival)进行召回
15
《中国医疗设备》 2015年第7期184-184,共1页
巴德医疗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报告,该公司代理的PTA球囊扩张导管(商品名:Bard Rival)[国食药监械(进)字2013第3774044号],由于可能存在使人工血管受到损伤的风险,生产商Bard Peripheral Vascular,Inc.对该产品进行主动召回。... 巴德医疗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报告,该公司代理的PTA球囊扩张导管(商品名:Bard Rival)[国食药监械(进)字2013第3774044号],由于可能存在使人工血管受到损伤的风险,生产商Bard Peripheral Vascular,Inc.对该产品进行主动召回。该公司称本次召回产品未在中国销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张导管 商品名 PTA 召回 医疗科技 人工血管 产品
下载PDF
椎体成形球囊扩张导管注册申报重点及难点分析
16
作者 阿茹罕 张家振 +1 位作者 翟豹 刘斌 《中国医疗器械杂志》 2021年第4期424-428,共5页
随着椎体成形球囊扩张导管在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中的优势逐渐凸显,该类产品注册申报量日益增多。根据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对注册申报资料的相关要求,结合椎体成形球囊扩张导管产品特点,对申请人提交的注册申报资料应重点关注的... 随着椎体成形球囊扩张导管在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中的优势逐渐凸显,该类产品注册申报量日益增多。根据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对注册申报资料的相关要求,结合椎体成形球囊扩张导管产品特点,对申请人提交的注册申报资料应重点关注的基本信息、产品性能研究、产品生产制造、临床评价以及产品说明书等方面的相关要求进行了分析总结。其中重点是申报资料的规范性,难点是研究资料的科学合理性。对下一步相关从业人员规范注册申报资料提供意见和建议,帮助其优化注册申报资料质量,提高注册申报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体成形扩张导管 椎体后凸成形术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 产品性能研究 关键工艺验证 医疗器械注册
下载PDF
发病至首次医疗接触时间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进门至球囊扩张时间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3
17
作者 刘佩林 刘莉 +10 位作者 赵京涛 宋洪勇 赵蓓 冯雪瑶 刘利峰 刘瑛琪 毛帅 周莉 夏会会 高铁山 王守力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109-1111,共3页
目的探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发病至首次医疗接触(SO-to-FMC)时间对进门至球囊扩张(D-to-B)时间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研究2011年8月至2014年9月由救护车送入解放军第306医院,发病12h内接受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S... 目的探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发病至首次医疗接触(SO-to-FMC)时间对进门至球囊扩张(D-to-B)时间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研究2011年8月至2014年9月由救护车送入解放军第306医院,发病12h内接受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STEMI患者149例。记录如下时间:SO-to-FMC、首次医疗接触至进门、D-to-B、发病至球囊扩张。分为SO-to-FMC≤60 min组(82例)和SO-to-FMC>60 min组(67例)。结果 149例患者SO-to-FMC中位时间(P25,P75)为60(40,105)min;SO-to-FMC≤60 min组D-to-B时间达标率显著高于SO-toFMC>60 min组(35.3%对19.4%,P=0.000),D-to-B时间明显短于SO-to-FMC>60 min组(中位时间95 min对114 min,P<0.05),总缺血时间显著短于SO-to-FMC>60 min组(中位时间179 min对273 min,P<0.05);两组首次医疗接触至进门时间(中位时间26 min对25 min,P=0.85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SO-to-FMC时间越短即越早寻求医疗干预,D-to-B及总缺血时间也随之越短,因此SO-to-FMC时间可作为STEMI患者急救的新时间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发病至首次医疗接触 进门至扩张时间
原文传递
球囊辅助导管溶栓治疗老年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9
18
作者 张灵 高家宝 +3 位作者 章新星 姚武 徐习娟 陈淼 《江西医药》 CAS 2019年第5期443-446,共4页
目的探讨球囊扩张辅助导管溶栓(CDT)治疗老年患者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LEDVT)的效果及可行性。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1月至2017年3月期间我科收治的52例老年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按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2组:对照组:系统溶栓组,试验组:小球... 目的探讨球囊扩张辅助导管溶栓(CDT)治疗老年患者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LEDVT)的效果及可行性。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1月至2017年3月期间我科收治的52例老年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按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2组:对照组:系统溶栓组,试验组:小球囊辅助CDT组;分析2组患者相关数据。结果所有患者症状均得到不同程度缓解,溶栓时间、尿激酶总量、并发症发生率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下肢周径差、静脉通畅度评分、静脉通畅率及静脉血栓后遗症(PTS)发生率试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CDT对治疗老年LEDVT患者治疗效果明确,安全,可降低PTS形成的概率,预先球囊扩张可以缩短溶栓治疗时间,减少溶栓药物剂量及并发症的发生,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患者 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 导管接触溶栓 早期扩张辅助
下载PDF
发现到治疗:飞利浦“全程关护” 访飞利浦医疗保健事业部高级副总裁兼全球首席医疗官Eric Silfen、大中华区首席执行官张文明
19
作者 刘杰 《中国医院院长》 2009年第20期86-87,共2页
如果一位患者从心脏病突发到接受治疗的时间缩短到90分钟甚至更短,如果球囊扩张导管介入手术能够在患者到达医院的90分钟内便顺利进行,那么患者死亡率的降低和并发症的减少将成为可能。
关键词 医疗保健 首席执行官 飞利浦 治疗 事业部 文明 中华 扩张导管
下载PDF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首次医疗接触至球囊扩张再灌注时间延迟分析 被引量:15
20
作者 赵蓓 刘佩林 +9 位作者 陈辉 冯雪瑶 赵京涛 刘莉 宋洪勇 毛帅 刘利峰 刘瑛琪 高铁山 王守力 《临床军医杂志》 CAS 2016年第5期510-513,共4页
目的本研究分析不同的转运方式的STEMI患者以首次医疗接触至再灌注时间(FMC-to-B)为基础的各救治时间段,探讨与指南的差距。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5年10月解放军第三〇六医院急诊就诊的315例STEMI患者,按不同转运方式分为急救体系(EMS... 目的本研究分析不同的转运方式的STEMI患者以首次医疗接触至再灌注时间(FMC-to-B)为基础的各救治时间段,探讨与指南的差距。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5年10月解放军第三〇六医院急诊就诊的315例STEMI患者,按不同转运方式分为急救体系(EMS)转运组及非EMS转运组,分析各急救时间,包括发病至FMC时间(SO-to-FMC)、转运时间、FMC-to-B、导管室启动延迟时间、介入操作延迟时间、急诊至球囊扩张血管再通时间(D-to-B)。结果两组患者SO-to-FMC、转运时间及FMC-to-B比较,EMS组明显低于非EM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院前急救时间,EMS组为91 min,明显低于非EMS组的148 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D-to-B时间及院内急救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用EMS系统转运方式可以有效的缩短院前急救时间,从而缩短总缺血时间。我院院前急救时间与指南标准比较,还有很大差距,有必要建立有效的急救体系来缩短缺血时间并提高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首次医疗接触扩张时间 入门-扩张时间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