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基因表达综合数据库和网络药理学探讨香参丸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分子机制
1
作者 缪涛声 李逸婷 +4 位作者 郑鸿铭 胡芝凡 莫乔兰 邱泽鑫 陈斌 《安徽医药》 CAS 2024年第5期883-888,I0001-I0003,共9页
目的采用生物信息学和网络药理学分析香参丸对溃疡性结肠炎(UC)的分子机制。方法2023年1―5月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收集香参丸的有效成分及其相关靶点,利用基因表达综合(GEO)数据库筛选UC相关靶点,将香参丸与UC的... 目的采用生物信息学和网络药理学分析香参丸对溃疡性结肠炎(UC)的分子机制。方法2023年1―5月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收集香参丸的有效成分及其相关靶点,利用基因表达综合(GEO)数据库筛选UC相关靶点,将香参丸与UC的交集靶点信息上传至STRING并通过Cytoscape 3.7.2可视化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使用Metascape数据库进行KEGG与GO通路富集分析并预测香参丸作用UC的相关通路,并绘制“中药-成分-疾病-靶点-通路”网络,利用Autodock进行分子对接。结果结果显示共筛选得到香参丸主要成分136个、靶点243个,UC相关靶点1750个,香参丸与UC交集靶点37个,筛选出关键成分槲皮素、刺芒柄花素、木犀草素以及山柰酚等,关键靶点如NOS2、PPARG、IL1B、MMP2以及ICAM1等。分子对接结果提示核心成分与核心靶点结合稳定,平均最低结合能为−5.5986 kCal/mol。KEGG与GO通路富集分析显示香参丸参与多种分子功能和生物过程,其涉及的主要通路有TNF信号通路、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HIF-1信号通路以及MAPK信号通路等。结论香参丸可通过多靶点、多通路改善UC症状,其主要成分槲皮素、刺芒柄花素、木犀草素以及山柰酚等可能通过TNF信号通路、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HIF-1信号通路以及MAPK信号通路等作用于NOS2、PPARG、IL1B、MMP2等关键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炎 溃疡性 香参丸 网络药理学 基因表达综合数据库
下载PDF
香参丸对结肠炎大鼠小肠派伊尔结中T细胞亚群及IL-2、TGF-β表达的调节 被引量:11
2
作者 刘端勇 徐荣 +4 位作者 黄敏芳 王馨 邹勇 岳海洋 赵海梅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2524-2526,共3页
目的评价香参丸治疗实验性结肠炎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三硝基苯磺酸(trinitrobenzene sulfonic acid,TNBS)/乙醇法复制实验性结肠炎,实验动物随机分成正常组、模型组、香参丸组及美沙拉嗪组,造模后灌胃给药7 d,第8天处理,通过肠... 目的评价香参丸治疗实验性结肠炎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三硝基苯磺酸(trinitrobenzene sulfonic acid,TNBS)/乙醇法复制实验性结肠炎,实验动物随机分成正常组、模型组、香参丸组及美沙拉嗪组,造模后灌胃给药7 d,第8天处理,通过肠重指数、结肠长度、肉眼损伤评分评价其疗效,同时分别采用流式细胞术和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大鼠小肠派伊尔结(PP结)中CD4+T、CD8+T淋巴细胞水平以及结肠组织白细胞介素-2(IL-2)、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的量。结果与模型组比较,香参丸组可明显缩短结肠长度,降低结肠指数、肉眼下损伤评分、小肠PP结中CD4+T淋巴细胞水平以及结肠组织中IL-2和TGF-β表达水平(P<0.05或P<0.01),升高小肠PP结中CD8+T细胞水平,且同时降低CD4/CD8间比例。结论香参丸有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机制可能是通过调节小肠PP结中T淋巴细胞亚群平衡,抑制IL-2和TGF-β表达水平来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参丸 结肠炎 T细胞 IL-2 TGF-Β
下载PDF
香参丸中选用不同苦参炮制品对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小鼠的作用比较 被引量:1
3
作者 刘悦 单丽倩 高慧 《中药材》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73-77,共5页
目的:比较生苦参、酒苦参及二者制备的香参丸对溃疡性结肠炎小鼠的影响。方法:将C57BL/6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生苦参组、酒苦参组、香参丸(生苦参)组、香参丸(酒苦参)组,每组10只。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小鼠自由饮用2.5... 目的:比较生苦参、酒苦参及二者制备的香参丸对溃疡性结肠炎小鼠的影响。方法:将C57BL/6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生苦参组、酒苦参组、香参丸(生苦参)组、香参丸(酒苦参)组,每组10只。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小鼠自由饮用2.5%葡聚糖硫酸钠(DSS)7 d造模。从造模第1天开始,正常对照组及模型组灌胃给予生理盐水,各给药组灌胃相应药液5 g/(kg·d),每日检测小鼠体质量,观察粪便性状、隐血便血情况,评分并计算疾病活动指数(DAI);第15天摘取结肠,测量长度;HE染色后显微镜下观察结肠组织病理变化情况;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小鼠血清MDA、SOD、GSH-Px、NO含量;并测定小鼠结肠中Caspase-1、NLRP3、IL-18、NF-κBp65的含量。结果:与模型组相比,各给药组DAI评分显著降低,血清中SOD、GSH-Px含量显著升高,血清中MDA、NO及结肠中Caspase-1、NLRP3、IL-18、NF-κBp65的含量显著降低(P<0.05或P<0.01);香参丸(酒苦参)组较其余给药组的效果更为显著(P<0.05或P<0.01)。结论:生苦参、酒苦参及香参丸(含生苦参或酒苦参)均能有效减轻小鼠溃疡性结肠炎,含酒苦参的香参丸组作用最好,香参丸宜选用酒苦参,其机制可能与增加机体抗氧化作用、抑制NF-κB信号通路、减少炎症因子释放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炮制 香参丸 酒制 结肠炎
下载PDF
香参丸对溃疡性结肠炎小鼠炎性树突状细胞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1
4
作者 魏思逸 刘妙华 +4 位作者 潘源乐 黄佳琦 赵海梅 钟友宝 刘端勇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94-97,I0020,I0021,共6页
目的在评价疗效的基础上,评价香参丸对结肠炎小鼠炎性树突状细胞水平的调节作用。方法将雄性BALB/c小鼠随机平均分成4组,即正常组、模型组、香参丸组、美沙拉嗪(5-ASA)组,每组10只。采用葡聚糖硫酸钠(DSS)建立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 目的在评价疗效的基础上,评价香参丸对结肠炎小鼠炎性树突状细胞水平的调节作用。方法将雄性BALB/c小鼠随机平均分成4组,即正常组、模型组、香参丸组、美沙拉嗪(5-ASA)组,每组10只。采用葡聚糖硫酸钠(DSS)建立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小鼠模型,香参丸5 g·kg^(-1)·d^(-1)、美沙拉嗪300 mg·kg^(-1)·d^(-1),正常组和模型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给药10 d后,通过测量小鼠体质量、结肠质量、结肠长度,计算肠重指数、肠长指数,观察结肠组织病理切片评价香参丸疗效;流式细胞术检测炎性树突状细胞数量;酶联接免疫吸附剂测定法(ELISA法)检测炎症因子的含量。结果与模型组小鼠相比,经香参丸治疗的小鼠结肠质量与结肠质量指数明显降低(P<0.05),结肠长度明显恢复(P<0.05),炎性树突状细胞亚型CD11c^(+)CD103^(+)CXCR5^(+)、CD11c^(+)CD103^(+)iNOS^(+)、CD11c^(+)CD103^(+)E-cadherin^(+)、CD11c^(+)CD103^(+)TNF-α^(+)细胞数量明显下降,抑炎因子IL-13、IL-4表达增加,促炎因子IL-33、IFN-γ和MCP-1/CCL-2表达水平降低。结论香参丸可能通过调节UC小鼠炎性树突状细胞,发挥对小鼠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参丸 溃疡性结肠炎 树突状细胞 疗效 炎症
下载PDF
香参丸对结肠炎大鼠结肠粘膜代谢关键酶的调控作用 被引量:5
5
作者 刘億 刘端勇 +4 位作者 刘雪珂 刘馥春 张晓云 陈芳 赵海梅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2561-2563,共3页
目的评价香参丸治疗实验性结肠炎大鼠疗效,并从香参丸对结肠炎大鼠结肠黏膜关键酶的调节作用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40只SD大鼠随机平均分成正常组、模型组、香参丸组、美沙拉嗪组,给予3mg/kg TNBS/50%乙醇混合溶液灌肠复制模型,灌胃给... 目的评价香参丸治疗实验性结肠炎大鼠疗效,并从香参丸对结肠炎大鼠结肠黏膜关键酶的调节作用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40只SD大鼠随机平均分成正常组、模型组、香参丸组、美沙拉嗪组,给予3mg/kg TNBS/50%乙醇混合溶液灌肠复制模型,灌胃给药7d。通过测量结肠重量和长度、计算结肠重量指数、观察组织病理切片评价香参丸疗效,检测结肠黏膜ADH、ChAT、NADP^+、ACh和MAO含量。结果与模型组比较,香参丸组结肠长度明显增长,重量和结肠重量指数下降,ADH、ChAT和NADP^+均下降,而ACh和MAO显著升高(P<0.01或P<0.05)。结论香参丸可能通过下调结肠黏膜ADH和NADP^+,上调Ach的表达量起到治疗实验性大鼠结肠炎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参丸 结肠炎 ADH ChAT NADP^+ MAO ACH
原文传递
香参丸对结肠炎小鼠结肠黏膜TLR/NF-κB信号的调控作用 被引量:3
6
作者 王梦雪 刘妙华 +4 位作者 潘源乐 魏思逸 刘端勇 黄小英 赵海梅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0期1-6,共6页
目的:基于Toll样受体(TLR)/核转录因子-κB(NF-κB)经典信号通路,探究香参丸对葡聚糖硫酸钠(DSS)诱导的小鼠溃疡性结肠炎(UC)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实验小鼠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香参丸组,美沙拉嗪组。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均自由饮用3%DSS溶... 目的:基于Toll样受体(TLR)/核转录因子-κB(NF-κB)经典信号通路,探究香参丸对葡聚糖硫酸钠(DSS)诱导的小鼠溃疡性结肠炎(UC)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实验小鼠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香参丸组,美沙拉嗪组。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均自由饮用3%DSS溶液7 d以建立急性UC模型,从造模第1天至第10天连续予香参丸(5 g·kg^(-1))和美沙拉嗪(300 mg·kg^(-1))给药治疗,分别观察各组小鼠体质量,疾病活动指数(DAI),结肠质量,肠重指数,结肠长度,单位长度结肠质量和结肠病理改变以评价其疗效,同时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小鼠结肠组织内TLR5,髓样分化因子88(MyD88),白细胞介素-1受体相关激酶4(IRAK4),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因子6(TRAF6),转化生长因子-β活化激酶1(TAK1),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NF-κB,白细胞介素-1受体相关激酶1(IRAK1),转化生长因子-β活化激酶1结合蛋白1(TAB1),转化生长因子-β活化激酶1结合蛋白2(TAB2),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激酶3(MKK3),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激酶6(MKK6),环磷腺苷效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蛋白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体质量减轻,DAI评分升高,结肠质量,肠重指数和单位长度结肠质量升高,结肠长度缩短,结肠黏膜损伤严重,结肠组织TLR5,MyD88,IRAK4,TRAF6,TAK1,p38 MAPK,NF-κB,IRAK1,TAB1,TAB2,MKK3,MKK6,CREB蛋白表达均明显上升(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香参丸组和美沙拉嗪组小鼠体质量增加,DAI评分下降,结肠质量,肠重指数和单位长度结肠质量降低,结肠长度增加,结肠黏膜损伤程度好转,结肠组织TLR5,MyD88,IRAK4,TRAF6,TAK1,p38 MAPK,NF-κB,IRAK1,TAB1,TAB2,MKK3,MKK6,CREB蛋白表达明显下降(P<0.05,P<0.01)。结论:香参丸有效治疗DSS诱导的小鼠UC,可能与其抑制TLR/NF-κB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参丸 溃疡性结肠炎 Toll样受体(TLR)/核转录因子-κB(NF-κB)通路 疗效评价
原文传递
香参丸对慢性溃疡性结肠炎小鼠肠道菌群结构性改变的调控作用 被引量:2
7
作者 刘妙华 潘源乐 +4 位作者 熊祎 赵海梅 刘端勇 周步高 钟友宝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2061-2064,共4页
目的探讨香参丸(XSP)对慢性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肠道菌群结构性改变的调节作用。方法40只SPF级雄性BALB/c小鼠随机分成4组,即正常组、模型组、香参丸组和美沙拉嗪组,每组10只;除正常组之外,其余各组DSS诱导慢性UC小鼠模... 目的探讨香参丸(XSP)对慢性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肠道菌群结构性改变的调节作用。方法40只SPF级雄性BALB/c小鼠随机分成4组,即正常组、模型组、香参丸组和美沙拉嗪组,每组10只;除正常组之外,其余各组DSS诱导慢性UC小鼠模型;自第11天起,XSP组给予5g/(kg·d)香参丸,美沙拉嗪组给予300mg/(kg·d)美沙拉嗪,正常组和模型组均给予等体积的生理盐水灌胃,持续10d。给药结束后,第21天,采集小鼠回盲部粪便,对小鼠粪便进行DNA抽提和PCR扩增获取碱基序列,建立数据库;探索肠道菌群与慢性UC的相关性及香参丸对其肠道菌群失衡的影响,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TLR2、TLR4、TLR5蛋白在结肠内的表达情况。结果对肠道菌群测序发现,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菌群多样性下降,且组中葡萄球菌科(Staphylococcaceae)、拟杆菌科(Bacteroidaceae)丰度明显上升;而Muribaculaceae、毛螺科菌(Lachnospiraceae)、瘤胃菌科(Ruminococcaceae)丰度明显下降;与模型组相比,香参丸组和美沙拉嗪组中毛螺科菌(Lachnospiraceae)、瘤胃菌科(Ruminococcaceae)丰度有所上升,拟杆菌科(Bacteroidaceae)丰度明显下降。TLR2、TLR4、TLR5的表达在模型组中显著升高(P<0.01),与肠道菌群进行关联性分析发现,模型组肠道菌群与TLR2、TLR4、TLR5三者均呈正相关且与TLR4和TLR5之间更为密切;而正常组和香参丸组与TLR2、TLR4、TLR5之间呈负相关。结论香参丸通过抑制TLR2、TLR4、TLR5蛋白表达而有效改善DSS诱导的小鼠UC的肠道菌群结构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参丸 溃疡性结肠炎 肠道菌群 TLR
原文传递
复方丹参滴丸联合麝香保心丸对不稳定性心绞痛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的治疗效果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张蓓 卢晓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22年第8期132-134,共3页
目的探究复方丹参滴丸联合麝香保心丸在不稳定性心绞痛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的临床效果。方法纳入2020年10月—2021年9月收治到我院的138例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69例)和观察组(69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 目的探究复方丹参滴丸联合麝香保心丸在不稳定性心绞痛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的临床效果。方法纳入2020年10月—2021年9月收治到我院的138例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69例)和观察组(69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复方丹参滴丸,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用麝香保心丸,两组患者连续用药4周。观察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检测治疗前后血清hs-CRP以及炎性因子水平,并对患者做心绞痛评分及血瘀证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hs-CRP水平及相关炎性因子水平均有所下降,且观察组治疗后血清hs-CRP、IL-6、TNF-α、sCD40L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后水平(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心绞痛评分和血瘀证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后评分(P<0.05)。结论复方丹参滴丸联合麝香保心丸在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能够显著改善临床治疗效果,降低血清hs-CRP及炎性因子水平,提高患者的临床诊疗效果,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丹 保心 不稳定性心绞痛 HS-CRP 炎性因子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