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檗碱和大蒜素对香榧绿藻抑制作用研究
1
作者 黄杨 郭明 +3 位作者 孙雨婷 王义平 叶碧欢 陈友吾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64-70,共7页
为探讨小檗碱和大蒜素对香榧绿藻(Chlorella sp.)生长的抑制作用,设置不同浓度小檗碱和大蒜素,及不同培养时间,分别通过共培养测定其对香榧绿藻的抑制作用、藻细胞密度,并测定小檗碱处理后香榧绿藻叶绿素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 为探讨小檗碱和大蒜素对香榧绿藻(Chlorella sp.)生长的抑制作用,设置不同浓度小檗碱和大蒜素,及不同培养时间,分别通过共培养测定其对香榧绿藻的抑制作用、藻细胞密度,并测定小檗碱处理后香榧绿藻叶绿素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丙二醛含量分析其抑藻机制;同时通过混合正交试验,研究大蒜素、槐糖脂助剂、培养时间3个因素对香榧绿藻抑制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小檗碱的抑制效果与浓度和培养时间呈正相关,320μg/mL培养12 d处理的抑制率最高,为85.45%。小檗碱处理的香榧绿藻叶绿素a含量变化与藻细胞密度变化趋势一致,SOD、CAT活性均先升后降,丙二醛含量持续升高。说明小檗碱对香榧绿藻存在低促高抑现象。混合正交试验中,大蒜素320μg/mL+槐糖脂助剂20μg/mL+培养12 d处理的香榧绿藻抑制率最高,为85.50%。说明配合槐糖脂助剂使用,大蒜素有望制备成一种新型的杀藻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榧绿藻(Chlorella sp.) 小檗碱 大蒜素 抑制率 槐糖脂助剂 酶活性
下载PDF
香榧绿藻的生物学特性及物种鉴定 被引量:5
2
作者 叶晓明 钱宇汀 +4 位作者 叶雯 沈黄莹 曾燕如 喻卫武 戴文圣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629-637,共9页
香榧绿藻Chlorella sp.是一种附着在香榧Torreya grandis‘Merrillii’枝、叶上的藻类。为探明香榧绿藻的种属类别及亲缘关系,探究香榧绿藻的生物学特性,以3个不同地区的香榧树上采集的香榧绿藻为试验对象,通过室内培养,观察香榧绿藻的... 香榧绿藻Chlorella sp.是一种附着在香榧Torreya grandis‘Merrillii’枝、叶上的藻类。为探明香榧绿藻的种属类别及亲缘关系,探究香榧绿藻的生物学特性,以3个不同地区的香榧树上采集的香榧绿藻为试验对象,通过室内培养,观察香榧绿藻的形态特征及生活习性,提取香榧绿藻DNA并进行18S rDNA序列和内转录间隔区(ITS)基因序列特异性扩增,最终序列进行BLAST比对,绘制系统进化树。结果表明:香榧绿藻由A组和B组2种不同形态的绿藻组成,不同地区香榧绿藻形态存在差异,但主要以A组形态绿藻为主。根据形态学鉴定结果表明:A组香榧绿藻与引起番茄绿藻病的椭圆小球藻Chlorella ellipsoidea形态相近,B组香榧绿藻与引起黄瓜绿藻病的丝藻Ulothrix sp.形态相近;但香榧绿藻对pH值的反应规律与斜生栅藻Scenedesmus obliquus相近。通过序列比对发现,2种形态的香榧绿藻的18S rDNA和ITS区基因序列也与栅藻科Scenedesmace的Asterarcys quadricellulare的同源性高,相似率达100%。结合传统形态学方法和分子生物学技术,将A组香榧绿藻初步鉴定为栅藻科的Asterarcys quadricellulare,B组香榧绿藻为其变种,且2组香榧绿藻与同属于栅藻科的Scenedesmus sp.SM15_4(KT778094.1)的ITS区基因序列相同。香榧绿藻具有较好的耐碱性,生长周期长且不容易腐烂。这些生物学特性赐予香榧绿藻在香榧树上长期寄生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保护学 香榧 香榧绿藻 形态学观察 系统进化树 栅藻科
下载PDF
松阳县香榧病虫害发生情况调查分析
3
作者 黄晓芳 施黄超 叶俊超 《中国林副特产》 2023年第4期51-53,共3页
对松阳县香榧病虫害发生情况进行调查分析。于2020年4月~2021年6月对选取浙江省丽水市松阳县4种香榧林进行病虫害调查,包括纯幼苗林、纯幼树林、幼古树林、幼树套种林,分析病害(香榧绿藻、香榧膏药病、香榧枝条黄化)和虫害(香榧瘿螨、白... 对松阳县香榧病虫害发生情况进行调查分析。于2020年4月~2021年6月对选取浙江省丽水市松阳县4种香榧林进行病虫害调查,包括纯幼苗林、纯幼树林、幼古树林、幼树套种林,分析病害(香榧绿藻、香榧膏药病、香榧枝条黄化)和虫害(香榧瘿螨、白蚁)发生情况。香榧绿藻:纯幼苗林感病率(88.67%)最高,纯幼树林感病指数(0.30)最高;香榧膏药病:纯幼苗林和幼树套种林种未发生此病,纯古树林,纯幼树林感病指数均为0.08,感病率分别为23.33%、14.17%;香榧枝条黄化:纯幼树林、幼树套种林、幼古树林、纯幼苗林感病率分别为27.50%、16.25%、12.50%、8.75%,感病指数与感病率呈正相关;香榧瘿螨:幼树套种林中香榧瘿螨危害率达到31.67%,其余林分中未发现香榧瘿螨;白蚁:幼树套种林白蚁为害率(30.83%)最高,纯幼苗林白蚁为害率(15.83%)最低。5种病虫害在4个不同香榧林中均未出现大规模成灾表现,仅在个别林地中局部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榧病虫害 香榧绿藻 香榧瘿螨 松阳县
下载PDF
大蒜油微乳液的制备及抑藻性能
4
作者 黄杨 郭明 +3 位作者 王义平 叶碧欢 陈友吾 王为宇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627-635,共9页
【目的】将大蒜油加工制备成大蒜油微乳液,以期提高大蒜油的稳定性,并开发新型植物源灭藻剂。【方法】运用相转变法和拟三元图探讨表面活性剂和助表面活性剂种类以及质量比(Km)对大蒜油微乳液体系形成的影响并进行正交实验。考察了以最... 【目的】将大蒜油加工制备成大蒜油微乳液,以期提高大蒜油的稳定性,并开发新型植物源灭藻剂。【方法】运用相转变法和拟三元图探讨表面活性剂和助表面活性剂种类以及质量比(Km)对大蒜油微乳液体系形成的影响并进行正交实验。考察了以最优条件制备的大蒜油微乳液在不同温度、不同pH以及5 000和10 000 r·min^(-1)离心条件下的稳定性,并进行了大蒜油微乳液抑藻实验。【结果】最佳制备条件为25℃、以吐温80 (Tween 80)为表面活性剂,乙醇和正丁醇为助表面活性剂,三者质量比为1∶1∶1,混合表面活性剂与大蒜油质量比为4∶6。所得微乳液为黄色澄清透明状液体并伴有淡蓝色光泽,有效粒径为20.1 nm,多分散系数为0.144。320 mg·L^(-1)大蒜油微乳液的抑藻率为82.54%。【结论】成功制备的水包油型大蒜油微乳液,稳定性良好,粒径大小合适,抑藻效果明显,有望制备成新型的灭藻剂。图9表3参3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蒜油微乳液 拟三元相图 表面活性剂 香榧绿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