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探讨香藿喷雾剂治疗新冠肺炎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1
1
作者 曹悦 林瑞超 +2 位作者 董汛 张柏娥 杨宏志 《环球中医药》 CAS 2023年第11期2222-2231,共10页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探讨香藿喷雾剂治疗新冠肺炎潜在的作用机制。方法运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和分析平台检索香藿喷雾剂相关活性化合物和作用靶点,在DisGeNET、Gencards、CTD、PharmGKB数据库中得到相关基因。运用Cytos...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探讨香藿喷雾剂治疗新冠肺炎潜在的作用机制。方法运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和分析平台检索香藿喷雾剂相关活性化合物和作用靶点,在DisGeNET、Gencards、CTD、PharmGKB数据库中得到相关基因。运用Cytoscape_v3.7.2构建“活性成分-靶点”网络图。运用R软件进行基因本体功能富集分析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通路信号富集分析。利用AutoDock软件进行分子对接验证。结果检索得到87个药物活性成分,1069个药物作用靶点,得到11763个与新冠肺炎相关的基因,筛选得到150个交集基因,获得166条GO功能,171条KEGG通路。KEGG通路富集主要在病毒感染、炎症以及血脂与动脉粥样硬化等方面。主要分子对接结果显示香藿喷雾剂与新冠肺炎的分子结合能较低,构象较稳定。结论香藿喷雾剂可能作用于炎性因子和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等靶点,通过抗病毒、抗炎症、调节脂质等方面的信号通路发挥治疗新冠肺炎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藿喷雾剂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作用机制
下载PDF
香藿喷雾剂联合基础康复疗法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恢复期余毒未清证60例临床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杨宏志 林瑞超 +5 位作者 董汛 郭光辉 张柏娥 李悦 田发念 李晓东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7期1509-1513,共5页
目的评价香藿喷雾剂联合基础康复疗法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恢复期余毒未清证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120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恢复期余毒未清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在基础康复疗法的基础上治疗组予以香藿喷雾剂喷喉,每... 目的评价香藿喷雾剂联合基础康复疗法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恢复期余毒未清证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120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恢复期余毒未清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在基础康复疗法的基础上治疗组予以香藿喷雾剂喷喉,每日早、中、晚各1次,每次3揿,症状明显时可适当加量,但每日总剂量不超过18揿;对照组口服乙酰半胱氨酸片,每次0.2g,每日3次。两组疗程均为7天,必要时可酌情延长,但不超过14天。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主症包括咳嗽、痰黏难咯、胸闷,次症包括乏力、失眠、汗出、纳差、肌肉酸痛、恶心、呕吐、腹泻、鼻塞、流涕、咽痛)、新型冠状病毒核酸复阳率,治疗后判定中医证候疗效,并记录两组严重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最终两组各59例纳入统计分析,治疗组临床痊愈5例,显效36例,有效17例,无效1例,愈显率为69.49%,总有效率98.30%;对照组分别为1例、13例、37例、8例、23.73%及86.44%,治疗组愈显率和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治疗后各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或P<0.01);对照组治疗后除鼻塞、恶心、呕吐改善不明显外(P>0.05),其他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或P<0.01);且治疗后治疗组咳嗽、胸闷、乏力、汗出、肌肉酸痛、鼻塞、咽痛等症状积分降低均较对照组更显著(P<0.05或P<0.01)。两组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总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1),且治疗组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者研究期间均未出现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复阳情况,且均未发生严重不良事件。结论香藿喷雾剂联合基础康复疗法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恢复期余毒未清证临床疗效较好,能明显改善恢复期症状,并且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恢复期 余毒未清证 香藿喷雾剂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