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1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试论马相伯与近代职业教育 被引量:2
1
作者 刘正伟 薛玉琴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1期64-67,共4页
马相伯作为中华职业教育社的发起人之一,对近代中国职业教育的发展怀有一种特殊的感情。他提出职业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及创业精神,注重科学技能、科学理性及职业道德的教育,这些对于现代职业教育的发展仍然具有重要的... 马相伯作为中华职业教育社的发起人之一,对近代中国职业教育的发展怀有一种特殊的感情。他提出职业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及创业精神,注重科学技能、科学理性及职业道德的教育,这些对于现代职业教育的发展仍然具有重要的价值和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职业教育社 创业精神 理性精神 职业道德 近代职业教育
下载PDF
马相伯与《拉丁文通》 被引量:7
2
作者 邹振环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12-119,共8页
近代著名的教育家马相伯是晚清上海两所著名的大学——震旦学院与复旦公学的创办人。马相伯在这两所大学都强调外语学习,特别是拉丁文学习,并在1905年译刊了《拉丁文通》,拉丁文教学是震旦学院创设的催媒。晚清以来,从同文馆到复旦公学... 近代著名的教育家马相伯是晚清上海两所著名的大学——震旦学院与复旦公学的创办人。马相伯在这两所大学都强调外语学习,特别是拉丁文学习,并在1905年译刊了《拉丁文通》,拉丁文教学是震旦学院创设的催媒。晚清以来,从同文馆到复旦公学,外语学习的问题已构成一种“外文情结”,至今仍困扰着我们。马相伯在外语教学上的实践和理念是近代中国知识界探寻西方真理,追求文化现代化的一个缩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丁文通》 震旦学院 徐汇公学 外语教学
下载PDF
国家之光 人类之瑞——马相伯教育救国思想及实践 被引量:4
3
作者 李永贤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06年第2期89-94,共6页
作为中国近代史的同龄人与见证人,马相伯在经历了长期的教会生活和从政生涯之后,于桑榆之年毁家兴学,意在“教育救国”。马相伯教育救国思想及实践有如下特点:学术自由,不谈教理;提倡西学,重视国学;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并重;学生自治,民... 作为中国近代史的同龄人与见证人,马相伯在经历了长期的教会生活和从政生涯之后,于桑榆之年毁家兴学,意在“教育救国”。马相伯教育救国思想及实践有如下特点:学术自由,不谈教理;提倡西学,重视国学;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并重;学生自治,民主管理;循循善诱,开示门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 教育救国
下载PDF
陈垣陈乐素父子与马相伯的学术交往 被引量:2
4
作者 张荣芳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18-122,149,共6页
陈垣、陈乐素父子与马相伯是忘年之交。陈垣早期的宗教史研究,都与马相伯有密切关系。马相伯非常赏识陈垣的才华和学问,并给予具体的指导,陈垣亦视马相伯为恩师,十分尊敬和景仰。马相伯亦非常关心陈乐素在学术上的成长,为他的学术研究... 陈垣、陈乐素父子与马相伯是忘年之交。陈垣早期的宗教史研究,都与马相伯有密切关系。马相伯非常赏识陈垣的才华和学问,并给予具体的指导,陈垣亦视马相伯为恩师,十分尊敬和景仰。马相伯亦非常关心陈乐素在学术上的成长,为他的学术研究提供资料,并具体指导他从事学术研究。从陈垣、陈乐素父子与马相伯的学术交往,不难看出学术前辈提携培养后辈与学术后辈尊重学术前辈的学术承传和敬老的传统。他们之间的学术交往在中国近现代学术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垣 陈乐素 英华 学术承传
下载PDF
马相伯与辛亥革命述论 被引量:3
5
作者 薛玉琴 《民国档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11-118,共8页
武昌起义之后,马相伯鉴于全国革命形势的发展,建议时任两江总督的张人骏重新布防南京新军守军,客观上为革命保全了元气,为江浙联军光复南京做出了重要贡献。作为辛亥革命的有功之臣,马相伯先后担任江浙联军外交部长,署理江苏都督府外务... 武昌起义之后,马相伯鉴于全国革命形势的发展,建议时任两江总督的张人骏重新布防南京新军守军,客观上为革命保全了元气,为江浙联军光复南京做出了重要贡献。作为辛亥革命的有功之臣,马相伯先后担任江浙联军外交部长,署理江苏都督府外务司长并代理江宁都督,出任南京留守府政务厅长。辛亥前后是马相伯"政治而精神上真感到愉快"的一个时期。他以演说家的风采、宗教家的精神以及政治家的智慧平息了革命内部的诸多纷争;在组建江苏都督府,维持南京革命政权的稳定,筹划北伐,以及处理南京留守府善后工作等方面,表现出了非凡的政治才能和卓越的智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辛亥革命 北伐
下载PDF
马相伯教育理想与政治追求的双重变奏 被引量:2
6
作者 黄书光 《教育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79-82,共4页
关键词 教育理想 政治追求 民主政治 教育救国 教育思想
下载PDF
马相伯宗教价值观与天主教中国化探索 被引量:3
7
作者 黄书光 《学术界》 CSSCI 2004年第1期231-243,共13页
本文系统阐述了马相伯关于宗教价值功能、宗教与科学复杂关系的真知卓见 ,并追溯其反对西方文化殖民主义、力谋天主教中国化的可贵探索 ,以期为今人树立理性的宗教文化观 ,提升对复杂社会现象的辨证认识 ,提供一个可供借鉴的历史参照。
关键词 宗教价值观 天主教中国化 精神价值 教化功能
下载PDF
马相伯对中国修辞学的贡献 被引量:2
8
作者 高万云 《当代修辞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80-86,共7页
马相伯对中国修辞学有三大贡献:一是他开了复旦大学乃至中国修辞学教育的先河,二是他对辩论修辞有不少独到的见解,三是他对翻译修辞的认识至今仍有较强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修辞学教育 论辩修辞 翻译修辞
下载PDF
清末至北洋政府统治时期马相伯对国家结构的思考 被引量:1
9
作者 张继才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23-125,共3页
马相伯是清末立宪派代表人物,武昌起义后他转向民主共和立场。他关于国家结构的思考具有代表性。清末至1916年,他持单一制立场,主地方自治,1916年他开始转变,主张中国采行联邦制。他的思想变化具有复杂的背景和深刻的根源,典型地反映了... 马相伯是清末立宪派代表人物,武昌起义后他转向民主共和立场。他关于国家结构的思考具有代表性。清末至1916年,他持单一制立场,主地方自治,1916年他开始转变,主张中国采行联邦制。他的思想变化具有复杂的背景和深刻的根源,典型地反映了立宪党人的政治见解和政治性格,也反映了近代中国政治生活中一个层面——中央与地方关系及其复杂性。不过,马相伯的思想也体现了鲜明的个性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一制 联邦制 地方自治 思想转变
下载PDF
马相伯大学教育思想探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蒋纯焦 杜保源 《大学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80-85,共6页
马相伯是中国近代著名的私立大学创办人之一,先后创办了震旦学院、复旦公学,参与创办了辅仁大学,短暂执掌过北京大学。结合马相伯的心路历程,可观其对中国大学教育独特的设想和追求:为了实践教育救国之宏愿,马相伯年过六旬,不惜毁家兴学... 马相伯是中国近代著名的私立大学创办人之一,先后创办了震旦学院、复旦公学,参与创办了辅仁大学,短暂执掌过北京大学。结合马相伯的心路历程,可观其对中国大学教育独特的设想和追求:为了实践教育救国之宏愿,马相伯年过六旬,不惜毁家兴学,先后创办震旦学院、复旦公学;在人才培养上,以融合中西、贯通文理为理念,设计了一套独具特色的大学课程体系;在学校管理上,以大学自治、学术自由为旨归,培养师生的民主意识和自治能力,强调大学之大,在道德高尚和学问高深;在大学与社会的关系上,为了避免当时政治和宗教的干扰,主张教育独立,并要求学生摒弃社会风气的不良影响,以获取真才实学为重。马相伯的大学教育思想既与西方大学精神的传统相契合,又有着强烈的国家富强和民族自立意识,今天仍具启发和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现代 私立大学 大学精神
下载PDF
马相伯及其天主教本土化理论——从结合体到和合体的转变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永路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3期34-40,共7页
马相伯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教育家、宗教家、政治家。他自幼便受到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天主教文化的良好教育,这两种原本异质的文化结合在马相伯一人身上。这两种文化之间无疑是具有张力的,而马相伯的一生便是这种张力的充分映照。如何消除... 马相伯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教育家、宗教家、政治家。他自幼便受到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天主教文化的良好教育,这两种原本异质的文化结合在马相伯一人身上。这两种文化之间无疑是具有张力的,而马相伯的一生便是这种张力的充分映照。如何消除这种张力,如何从异质对立的结合体转变为相成相济的和合体,这也便是天主教如何本土化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结合体 和合体 天主教本土化
下载PDF
文化会通与中国教育现代化的尝试——以马相伯教育哲学理念为中心 被引量:1
12
作者 陈才俊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37-143,共7页
马相伯是中国近代史上成就卓著和影响甚巨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及宗教家。他一生从事过大量的教育实践活动,筹建国家最高学术研究机构函夏考文苑(1912年),参与发起兴建辅仁大学(1912~1925年),被公认为中国近代教育改革之先驱。通... 马相伯是中国近代史上成就卓著和影响甚巨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及宗教家。他一生从事过大量的教育实践活动,筹建国家最高学术研究机构函夏考文苑(1912年),参与发起兴建辅仁大学(1912~1925年),被公认为中国近代教育改革之先驱。通过考量中西教育制度之差异,他摸索出一套卓有成效的中国教育改革模式,并形成自己独特的教育哲学理念,极大地促进了中国教育现代化的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 教育哲学 教育现代化
下载PDF
马相伯“毁家兴学”与震旦学院的崛起 被引量:1
13
作者 黄书光 《教师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39-44,共6页
本文通过对百年前著名教育家马相伯"毁家兴学"的历史叙事,感受其办学理念的博大精深,体悟其教学实践的高超艺术,总结其治校管理的智慧创新,追忆其办学过程的艰难曲折,旨在接续传统,并为当代教育改革提供一个至今仍然鲜活的办... 本文通过对百年前著名教育家马相伯"毁家兴学"的历史叙事,感受其办学理念的博大精深,体悟其教学实践的高超艺术,总结其治校管理的智慧创新,追忆其办学过程的艰难曲折,旨在接续传统,并为当代教育改革提供一个至今仍然鲜活的办学标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毁家兴学” 震旦学院 教育家 办学理念 学校管理 近代高等教育
下载PDF
马相伯教育救国的思想与活动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旻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2期121-126,共6页
马相伯是近代中国著名的教育家和爱国民主人士,先后创办了震旦学院和复旦公学。其教育目的是为了救国,教育内容注重科学,教育方法重在培养学生的自由研究、演讲等能力。这些思想对今天的教育事业仍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 教育救国 教育方法
下载PDF
马相伯治校探微 被引量:1
15
作者 黄书光 《南京晓庄学院学报》 2004年第2期104-108,共5页
马相伯是中国近代高等教育改革的先驱与开拓者 ,在其办学实践中 ,马相伯的独特的治校经验和高超的管理艺术 ,对深化当代高等教育改革管理仍然有着重要的启迪意义。
关键词 治校经验 管理艺术
下载PDF
马相伯研究的新进展
16
作者 凌飞飞 廖其发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5年第1期F003-F003,共1页
马相伯(1840年-1939年)是中国近代史上在教育、宗教、政治等领域都有卓越贡献和重要影响的人物.作为教育家,他是震旦学院和复旦公学的创始人,公教大学的主要设计者.他还联合章炳麟、梁启超等人,以法国阿伽代米(L'Academie Francaise... 马相伯(1840年-1939年)是中国近代史上在教育、宗教、政治等领域都有卓越贡献和重要影响的人物.作为教育家,他是震旦学院和复旦公学的创始人,公教大学的主要设计者.他还联合章炳麟、梁启超等人,以法国阿伽代米(L'Academie Francaise)为参照对象,发起创建了中国最高学术研究机构--函夏考文苑.作为一位天主教教徒,他是宗教改革家和中国教会自主运动的先行者.作为政治家,他越到晚年越有政治声望,他是中国人心目中的爱国主义和民主主义的一个光辉典范.尽管马相伯是如此值得瞩目的人物,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学术界对马相伯的研究还很不够,致使马相伯深邃博大的高等教育思想未能得以彰显,其在中国高等教育史上的地位未能得到应有的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学 学院 大学 参照 中国近代史 教育 中国教会 教徒 天主教
下载PDF
马相伯大学教育思想探略 被引量:1
17
作者 蒙有华 《科教文汇》 2006年第2期3-4,共2页
马相伯是中国近现代三所高等学府(震旦学院、复旦大学和辅仁大学)的创始人和发起者,他在多年的高等教育探索和实践中提出了教育救国、教育独立、崇尚科学、古今中西贯通、文理并重等大学教育思想,对中国现当代大学的发展与改革具有重要... 马相伯是中国近现代三所高等学府(震旦学院、复旦大学和辅仁大学)的创始人和发起者,他在多年的高等教育探索和实践中提出了教育救国、教育独立、崇尚科学、古今中西贯通、文理并重等大学教育思想,对中国现当代大学的发展与改革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教育思想 探略
下载PDF
马相伯与张謇交谊述评
18
作者 薛玉琴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47-153,共7页
马相伯和张謇同为江苏籍士绅,自1880年代在朝鲜相识以后,相交、相知近半个世纪,在清末民初重大的政治及社会活动中,始终保持着较为一致的思想及行动,尤其是在倡导和推进新式教育、谋求政治变革方面,二人携手并肩、互相支持,不但开创了... 马相伯和张謇同为江苏籍士绅,自1880年代在朝鲜相识以后,相交、相知近半个世纪,在清末民初重大的政治及社会活动中,始终保持着较为一致的思想及行动,尤其是在倡导和推进新式教育、谋求政治变革方面,二人携手并肩、互相支持,不但开创了东南新政事业的新局面,而且,其交谊也成为近代社会转型时期的一段佳话。追溯二人交谊活动,既可以从一个侧面窥见近代社会转型时期各项改革之艰难及曲折,也可以反映近代有识之士为推进新式事业所做出的历史性贡献,以及他们独特的人格魅力、思想情操和理想诉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謇 交谊 新式教育 立宪 共和
下载PDF
徐光启与马相伯的中西文化教育会通之比较
19
作者 黄书光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80-189,共10页
作为"中国天主教史上的双子星",徐光启和马相伯分别是第一次及第二次"西学东渐"浪潮中的著名爱国教育家。系统考察和比较他们对西方文化教育精神的认知与理解、对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评判与摄取,感受其学术文脉相续... 作为"中国天主教史上的双子星",徐光启和马相伯分别是第一次及第二次"西学东渐"浪潮中的著名爱国教育家。系统考察和比较他们对西方文化教育精神的认知与理解、对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评判与摄取,感受其学术文脉相续及其微妙差异,探讨其中西会通的不同着力点,对全球化背景下的当代中外文化教育交流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徐光启 文化教育 中西会通
下载PDF
“立国以人道为本”:马相伯的政治思想及其当代意义
20
作者 孙钦香 《学海》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74-181,共8页
马相伯不仅是一位知名的教育家,而且是一位曾积极参与清末新政、"中华民国"建立等政治活动的政治家。马相伯以丰富深厚的学养和见识,在20世纪初期发表了数十篇政论性文章,通过人禽之辨、形我与神我之辨,将古典思想对人、国家... 马相伯不仅是一位知名的教育家,而且是一位曾积极参与清末新政、"中华民国"建立等政治活动的政治家。马相伯以丰富深厚的学养和见识,在20世纪初期发表了数十篇政论性文章,通过人禽之辨、形我与神我之辨,将古典思想对人、国家起源的理解与自由、平等、民主等现代西方政治理念加以融合会通,形成了兼顾"平等"维度和"伟大"维度的政治思想。马相伯的这些尝试和思考,对仍处于"古今中西"时代思潮激荡中的今日,仍具有启发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良心之性法 以德服人 神我 人道自由主义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