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9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马传染性贫血病毒通过线粒体调控细胞炎症反应和凋亡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Du Cheng Duan Ying-yi Wang Xue-feng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984-984,共1页
马传染性贫血病毒(EIAV)与艾滋病病毒相似,在体内的主要靶细胞是免疫细胞,并且可以在马体内长期潜伏感染,给养马业造成了重大的经济损失。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研制的EIAV弱毒疫苗,是首例经大规模应用证实安全、有效的慢病... 马传染性贫血病毒(EIAV)与艾滋病病毒相似,在体内的主要靶细胞是免疫细胞,并且可以在马体内长期潜伏感染,给养马业造成了重大的经济损失。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研制的EIAV弱毒疫苗,是首例经大规模应用证实安全、有效的慢病毒疫苗。阐明该疫苗的作用机理,将为其它慢病毒疫苗的研究提供借鉴。研究表明,EIAV强毒株(EIAVDLV34)感染可造成宿主的“炎症风暴”,并引起致病性损伤,而弱毒疫苗株(EIAVDLV121)感染的宿主细胞可发生高水平的细胞凋亡,进而被清除。该现象与EIAV弱毒疫苗的免疫保护作用机理密切相关,但关于EIAV强弱毒感染引起不同细胞反应的具体机制还未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性贫血病毒 中国农业科学院 弱毒疫苗 细胞反应 EIAV 免疫保护作用 免疫细胞
下载PDF
马传染性贫血病毒弱毒株LTR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被引量:13
2
作者 王柳 于力 +3 位作者 张绍杰 仇华吉 王玫 童光志 《中国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1-6,共6页
从马传染性贫血病毒(EIAV)弱毒株感染的驴胎皮肤(FDD)细胞中提取前病毒DNA,以其为模板,通过PCR扩增出EIAV弱毒株的LTR,并将其克隆到载体质粒pUC19中。经酶切分析,PCR及Southern杂交筛选、... 从马传染性贫血病毒(EIAV)弱毒株感染的驴胎皮肤(FDD)细胞中提取前病毒DNA,以其为模板,通过PCR扩增出EIAV弱毒株的LTR,并将其克隆到载体质粒pUC19中。经酶切分析,PCR及Southern杂交筛选、鉴定,获得含有EIAV弱毒株LTR片段的重组质粒pLTR。对该质粒的序列分析发现,在中国EIAV弱毒株LTR的U3区含有4个与细胞转录因子结合的位点,其中有3个PU.1位点和1个AP-1位点,U3区还存在1个TATATAA启动子序列;R区长为81bp,含有1个帽位点GG和1个Poly(A)信号序列AATAAA;在帽位点下游是1个病毒Tat蛋白结合位点,即TAR位点;U5区长为39bp。中国EIAV弱毒株LTR序列与国外发表的其他毒株序列相比,在LTR的一些调控部位有变异发生,中国EIAV弱毒株与美国EIAV原型株(Wyoming株)LTR区核苷酸序列有18.72%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性贫血 克隆 病毒 弱毒株 序列分析
下载PDF
马传染性贫血病毒弱毒疫苗株感染性分子克隆的构建 被引量:6
3
作者 王柳 童光志 +3 位作者 仇华吉 谷守林 涂亚斌 杨志彪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1560-1565,共6页
采用PCR方法分 3段扩增出马传染性贫血病毒驴白细胞弱毒疫苗株 (EIAVDLA)的前病毒DNA ,这 3个片段覆盖马传染性贫血病毒的全部基因组 ,PCR产物经克隆后顺次连接 ,获得 1个含有EIAV全基因 (8.0kb)的重组质粒 ,将其命名为p8.0。将此 8.0kb... 采用PCR方法分 3段扩增出马传染性贫血病毒驴白细胞弱毒疫苗株 (EIAVDLA)的前病毒DNA ,这 3个片段覆盖马传染性贫血病毒的全部基因组 ,PCR产物经克隆后顺次连接 ,获得 1个含有EIAV全基因 (8.0kb)的重组质粒 ,将其命名为p8.0。将此 8.0kbEIAV全基因再亚克隆到含有一完整EIAVDLA株长末端重复序列的质粒中 ,获得一含有EIAV驴白细胞弱毒前病毒全基因的重组质粒 ,将其命名为p8.2 ,经核苷酸序列分析 ,证明p8.2含有EIAV前病毒的全基因。用p8.2转染驴白细胞 ,将其作为种毒进行传代 ,于感染该克隆毒的细胞培养上清中检测出了反转录酶活性 ,说明在驴白细胞中由p8.2衍生出了EIA病毒。驴白细胞经该克隆毒感染后 ,第 4天出现病变 ,经透射电镜可观察到典型的马传染性贫血病毒粒子 ,进一步证明p8.2具有感染性 ,笔者获得了马传染性贫血病毒驴白细胞弱毒疫苗株的感染性分子克隆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性贫血病毒 弱毒疫苗株 感染性 分子克隆 基因构建
下载PDF
马传染性贫血病毒弱毒株感染驴胎皮肤细胞(FDD)的前病毒DNA整合动态 被引量:4
4
作者 王柳 于力 +5 位作者 荣骏弓 童光志 贾斌 张绍杰 王玫 卢景良 《病毒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235-239,共5页
马传染性贫血病毒(Equineinfectiousanemiavirus,EIAV)弱毒株,经驴胎皮肤(Fetaldonkeydermal,FDD)细胞培养、斑点杂交及PCR检测,在感染后2-10天的细胞染色体中均检... 马传染性贫血病毒(Equineinfectiousanemiavirus,EIAV)弱毒株,经驴胎皮肤(Fetaldonkeydermal,FDD)细胞培养、斑点杂交及PCR检测,在感染后2-10天的细胞染色体中均检出前病毒DNA,证明EIAV弱毒株对感染细胞具有整合作用。在感染后第6天,整合的前病毒的量达到高峰,其含量与病毒的致细胞病变作用(CPE)相对应。前病毒的存在形式为整合形式,未检出非整合形式的前病毒,在健康的FDD细胞中未检出前病毒,说明EIAV属于外源性病毒。EIAV弱毒株基因组两端的LTR序列之中各存在一个限制酶MluⅠ位点,这与美国强毒株相同,但弱毒株基因组的3端MluⅠ位点上游2kb位置可能存在另一个MluⅠ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 传染性贫血 病毒弱毒株 驴胎皮肤 细胞
下载PDF
马传染性贫血病毒白细胞弱毒疫苗株及其亲本毒驴强毒株前病毒基因组比较分析 被引量:5
5
作者 王雪峰 姜成刚 +8 位作者 郭巍 项伟 吕晓玲 赵立平 王凤龙 孔宪刚 张晓燕 邵一鸣 周建华 《病毒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443-450,共8页
为阐明马传染性贫血白细胞弱毒疫苗株(EIAVDLV)的致弱和免疫保护机理,对EIAVDLV121及其亲本驴强毒株(EIAVDV117)前病毒全基因组序列进行了测定,并结合准种理论,分析了EIAV疫苗致弱过程中基因组进化特点。利用LA-PCR技术对EIAVDV117和EIA... 为阐明马传染性贫血白细胞弱毒疫苗株(EIAVDLV)的致弱和免疫保护机理,对EIAVDLV121及其亲本驴强毒株(EIAVDV117)前病毒全基因组序列进行了测定,并结合准种理论,分析了EIAV疫苗致弱过程中基因组进化特点。利用LA-PCR技术对EIAVDV117和EIAVDLV121的前病毒基因组分两段进行扩增,分别获得4个和10个前病毒全基因组序列。EIAVDV117前病毒基因组平均为8236bp,G+C含量38.0。EIAVDLV121前病毒基因组平均8249bp,G+C含量37.3。两者的前病毒基因组平均差异率为2.8。其中S2、LTR和env基因差异较大,分别为4.1、3.9和3.1。此外,S2、S3和env推导的氨基酸的差异明显,分别为10.4、5.6和4.8(gp90为6.8)。EIAVDLV121各基因的异质性均显著高于EIAVDV117。研究发现体外培养的EIAVDLV121至少有5种类型的LTR混合存在。在gp90推导的氨基酸序列上,EIAVDV117比EIAVDLV121平均多2个N-糖基化位点,总数为19,其中3个为EIAVDV117特有。EIAVDLV121有1个疫苗株特有N-糖基化位点。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探讨马传染性贫血弱毒疫苗生物学特性提供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性贫血病毒 弱毒疫苗株 病毒 基因组进化分析 准种
下载PDF
感染性马传染性贫血病毒嵌合克隆的构建 被引量:10
6
作者 何翔 邵一鸣 +4 位作者 薛飞 范秀娟 贾斌 赵全壁 沈荣显 《病毒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28-132,共5页
在已有的全长感染性克隆pFD3的基础上,构建了新的低拷贝的全长克隆pLGFD3-8。按照疫苗制备过程中env基因的变化情况,采用基因替换和定点突变的方法,构建了一系列具有马传染性贫血病毒(EIAV)强毒株env基因及其主要突变特征的嵌合克隆。... 在已有的全长感染性克隆pFD3的基础上,构建了新的低拷贝的全长克隆pLGFD3-8。按照疫苗制备过程中env基因的变化情况,采用基因替换和定点突变的方法,构建了一系列具有马传染性贫血病毒(EIAV)强毒株env基因及其主要突变特征的嵌合克隆。利用这些克隆转染FDD细胞,并用逆转录酶活性检测和PCR方法确定其感染性。结果发现,在FDD细胞中传代3次后,可在细胞培养物中检测到逆转录酶活性和原病毒DNA的存在,在电镜下可以观察到典型的EIAV病毒颗粒。这一结果为进一步研究马传染性贫血病毒致病的分子机制和免疫保护机理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染性传染性贫血病毒 嵌合克隆 基因替换 定点突变 感染性克隆
下载PDF
马传染性贫血病毒疫苗致弱过程中不同代次毒株LTR序列变异 被引量:4
7
作者 王晓钧 魏丽丽 +5 位作者 范秀娟 吕晓玲 相文华 张晓燕 邵一鸣 沈荣显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79-183,共5页
有研究认为病毒基因组长末端重复序列LTR与病毒的毒力和复制能力直接相关。中国马传染性贫血弱毒疫苗是由一株高致病力毒株经体外白细胞传代而致弱的疫苗。经过体外超过110代传代后,病毒丧失了对马高致死性毒力并保持了良好的免疫原性... 有研究认为病毒基因组长末端重复序列LTR与病毒的毒力和复制能力直接相关。中国马传染性贫血弱毒疫苗是由一株高致病力毒株经体外白细胞传代而致弱的疫苗。经过体外超过110代传代后,病毒丧失了对马高致死性毒力并保持了良好的免疫原性。本文对传代过程中的不同代次病毒基因LTR进行了克隆和序列测定,发现传代过程中LTR发生了一系列明确的变异,一是转录起始位点在64代之前均以GGAC为特征,64代之后则表现为不规律的GAAC,AAAC,AGAC或GGTC;二是TAR起始碱基在59代之前多数为A,而64代之后均为G;三是在45代之后(55代除外),poly(A)附加位点一致表现为AA,这种一致的核苷酸变化均发生在毒力明显降低的代次,提示这些突变引起的位点或结构变化很可能与病毒毒力减弱有直接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性贫血病毒 代次毒株 长末端重复序列
下载PDF
马传染性贫血强/弱毒嵌合病毒的体外构建 被引量:3
8
作者 涂亚斌 王柳 +3 位作者 仇华吉 温建新 谷守林 童光志 《病毒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79-181,共3页
Equine infectious anemia virus (EIAV) causes equine infectious anemia and persistent infection as well as repeated high-titer viremia in horses.The long-terminal repeat (LTR) of EIAV proviral genome contains an eukary... Equine infectious anemia virus (EIAV) causes equine infectious anemia and persistent infection as well as repeated high-titer viremia in horses.The long-terminal repeat (LTR) of EIAV proviral genome contains an eukaryotic promoter which plays an important regulation role on transcription and replication of the virus.In the study,the LTRs of an infectious molecular clone derived from EIAV donkey leukocyte-attenuated vaccine virus (DLA) were substituted with those of EIAV L strain,a virulent EIAV from which DLA strain was derived,resulting in a chimeric plasmid pOK-LTR DLA/L.The purified pOK-LTR DLA/L was used to transfect leukocyte cultures from EIAV-negative donkey.Reverse transcriptase (RT) activity was detectable by the 7th passage in cell cultures of the transfection products.The cytopathogenic effects typical for EIAV infection were developed since the 8th passage of cell cultures,and virions with cone-shaped core could be observed under electron microscope.It proved that the constructed chimeric pOK-LTR DLA/L is infective and it may be used in future for exploring of molecular mechanism of pathogenesis and immunity of EIA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性贫血病毒 嵌合病毒 长末端重复序列 分子克隆
下载PDF
鸡传染性贫血病毒与马立克氏病病毒共感染SPF鸡群免疫抑制协同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杨明 崔治中 +2 位作者 苏帅 张恒 王鑫 《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 CAS 2010年第4期1-5,共5页
将鸡传染性贫血病毒(Chicken infectious anemia virus,CIAV or CAV)和马立克氏病病毒(Marek s dis-ease virus,MDV)人工单一和共同感染1日龄的SPF鸡,感染后分别于14、21、28、35日龄检测鸡体红细胞压积的变化,并检测鸡群疫苗免疫3周后... 将鸡传染性贫血病毒(Chicken infectious anemia virus,CIAV or CAV)和马立克氏病病毒(Marek s dis-ease virus,MDV)人工单一和共同感染1日龄的SPF鸡,感染后分别于14、21、28、35日龄检测鸡体红细胞压积的变化,并检测鸡群疫苗免疫3周后的抗体反应,以探讨CAV与MDV共感染对鸡体的免疫抑制是否有协同作用。结果表明,在血液分析方面,CAV与MDV共感染组较病毒单一感染组与对照组差异极显著,共感染不仅加重了鸡群贫血现象,而且延长了贫血的病理症状;而在禽流感病毒(Avian influenza virus,AIV)H5/H9疫苗、新城疫病毒(Newcastle disease virus,NDV)疫苗和传染性法氏囊病毒(Infectious bursal disease virus,IBDV)疫苗免疫后3周的抗体检测中,CAV与MDV共感染组较其它各实验组差异极显著,抗体滴度大大低于其它实验组;此外,CAV与MDV共感染组,鸡体生长状况明显差于实验各组,有6只鸡只死亡(6/25),比病毒单一感染时的死亡率大大增加。综上研究证明,CAV与MDV共感染在免疫抑制作用上有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性贫血病毒 立克氏病病毒 共感染 免疫抑制 协同作用
下载PDF
马传染性贫血病毒感染马免疫控制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0
作者 耿庆华 相文华 沈荣显 《中国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77-579,共3页
关键词 传染性贫血病毒 体液免疫 细胞免疫 免疫控制
下载PDF
马传染性贫血病病毒驴白细胞弱毒疫苗株前病毒全基因组核苷酸序列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杨志彪 王柳 +2 位作者 童光志 孔宪刚 仇华吉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61-166,共6页
马传染性贫血病病毒 (EIAV)是马传染性贫血病 (简称马传贫 ,EIA)的病原。我国的EIAV弱毒疫苗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唯一投入应用的慢病毒疫苗 ,成功地控制了我国EIA的流行。本研究从EIAV弱毒疫苗株 (DLA)感染的驴白细胞中提取前病毒DNA ,以... 马传染性贫血病病毒 (EIAV)是马传染性贫血病 (简称马传贫 ,EIA)的病原。我国的EIAV弱毒疫苗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唯一投入应用的慢病毒疫苗 ,成功地控制了我国EIA的流行。本研究从EIAV弱毒疫苗株 (DLA)感染的驴白细胞中提取前病毒DNA ,以提取的前病毒DNA为模板 ,利用PCR技术分 3个片段扩增EIAV前病毒 ,这 3个片段覆盖全部前病毒DNA。将这 3个片段分别克隆到载体质粒pBluescrtiptsK中 ,得到 3个重组质粒P2 .8,P2 .4,P4.1,经酶切鉴定后 ,测序。对测序结果分析、拼接 ,得到EIAV驴白细胞弱毒疫苗株前病毒基因组全序列。EIAVDLA株前病毒基因组全长 82 6 6bp。基因组两端是长为334bp的LTR ,其中U3为 2 14bp ,R为 81bp ,U5为 39bp。前病毒基因组有 3个较大的开放阅读框架 (ORF) ,分别编码gag、pol和env基因。gag基因位于 732~ 1931位碱基之间 ,全长 12 0 0bp ;pol基因位于 172 7~ 5 12 8位碱基之间 ,全长 34 0 2bp ;env基因位于5 32 4~ 7912之间 ,长为 2 5 89bp。此外前病毒还有 3个小的ORF ,S1位于 5 132~ 5 2 84位碱基之间 ,长为 15 3bp ;S2位于 5 2 98~ 5 5 0 1位碱基之间 ,长为 2 0 4bp ;S3位于 72 5 8~ 76 5 9位碱基之间 ,长为 40 2bp。本研究结果为进一步确定EIAV的基因功能、揭示马传贫疫苗毒的致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性贫血病毒 驴白细胞弱母疫苗株 病毒 核苷酸序列分析 基因组
下载PDF
S2基因失活突变马传染性贫血病毒感染性克隆的构建及感染性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耿庆华 郭巍 +3 位作者 赵立平 吕晓玲 相文华 周建华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499-502,共4页
为研制马传染性贫血病毒(EIAV)标记疫苗株,本研究在EIAV驴胎皮肤(FDD)细胞弱毒疫苗株感染性克隆pEIAVFDDV3-8的S2基因内部引入两个终止密码子,致使S2基因终止表达,构建了一株S2基因突变的感染性克隆pEIAVFDDV3-8△S2。用该重组质粒转染... 为研制马传染性贫血病毒(EIAV)标记疫苗株,本研究在EIAV驴胎皮肤(FDD)细胞弱毒疫苗株感染性克隆pEIAVFDDV3-8的S2基因内部引入两个终止密码子,致使S2基因终止表达,构建了一株S2基因突变的感染性克隆pEIAVFDDV3-8△S2。用该重组质粒转染FDD细胞,盲传至第4代时,转染细胞病变明显,电镜下可见细胞内的典型病毒颗粒。反转录酶活性检测和Real-time PCR对病毒拷贝数的检测均证明,获得了EIAVS2基因终止表达的感染性克隆毒株,命名为EIAVFDDV3-8△S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性贫血病毒 感染性克隆 S2基因缺失
下载PDF
马传染性贫血病病毒结构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成 谷守林 +4 位作者 王继科 刘树森 姜绍德 郝桂玉 张坦 《病毒学报》 CAS 1985年第3期238-241,295-296,共6页
通过电子显微镜多种技术的观察和研究,明确了马传染性贫血病病毒的典型形态结构,即呈球形,表面附有顶端带钮状物的纤突,病毒膜为三层(单位膜),病毒基质充填于病毒膜和核芯亮之间,核芯壳呈园锥形,核芯为螺旋结构。在此基础上建立了马传... 通过电子显微镜多种技术的观察和研究,明确了马传染性贫血病病毒的典型形态结构,即呈球形,表面附有顶端带钮状物的纤突,病毒膜为三层(单位膜),病毒基质充填于病毒膜和核芯亮之间,核芯壳呈园锥形,核芯为螺旋结构。在此基础上建立了马传染性贫血病病毒的结构模型。这是国内外首次报道,为深入研究该病毒和其有关病毒的特性奠定了基础,并为该病毒的分类提供了形态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性贫血病毒 结构模型 纤突 包膜 病毒基质 核芯
下载PDF
马传染性贫血病毒基因表达调节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4
作者 梁华 沈弢 +1 位作者 张晓燕 邵一鸣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B03期130-132,共3页
关键词 传染性贫血病毒 长末端重复序列 增强子 细胞因子
下载PDF
马传染性贫血病毒基因组部分转录图谱 被引量:1
15
作者 刘相冬 张宝山 +6 位作者 孔宪刚 王滨有 孙成群 刘永刚 周家喜 王凯波 刘建华 《病毒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45-249,共5页
以马传贫驴白细胞弱毒和驴强毒分别接种培养细胞和试验动物 ,分别在体外和体内条件下 ,对病毒的各种转录产物进行克隆和序列分析。通过与病毒基因组的序列进行比较 ,用实验的方法绘制出了两株病毒在相应试验条件下的转录图谱 ,确定了各... 以马传贫驴白细胞弱毒和驴强毒分别接种培养细胞和试验动物 ,分别在体外和体内条件下 ,对病毒的各种转录产物进行克隆和序列分析。通过与病毒基因组的序列进行比较 ,用实验的方法绘制出了两株病毒在相应试验条件下的转录图谱 ,确定了各拼接产物的外显子构成以及拼接供体和拼接受体位点的具体位置。发现两种病毒在外显子 3的上游拼接受体位点 (SA2 )的位置与已报道的EIAV毒株均不相同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性贫血病毒 转录图谱 拼接位点 拼接信号 病毒基因组
下载PDF
马传染性贫血病毒Gag p9蛋白功能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6
作者 魏丽丽 王晓钧 +3 位作者 王盈 李景鹏 相文华 沈荣显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12期10-13,共4页
对病毒复制机制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是病毒的组装和从细胞表面出芽。过去的 2 0年大量研究证实反转录病毒Gag蛋白对病毒的组装和出芽起着决定性作用。Gag蛋白的多个功能域已经被证明在病毒组装的不同时期发挥作用。马传染性贫血病毒 (equ... 对病毒复制机制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是病毒的组装和从细胞表面出芽。过去的 2 0年大量研究证实反转录病毒Gag蛋白对病毒的组装和出芽起着决定性作用。Gag蛋白的多个功能域已经被证明在病毒组装的不同时期发挥作用。马传染性贫血病毒 (equineinfectiousanemiavirus,EIAV)p9是Gag蛋白C端的一个小蛋白 ,在其之上的L域是与病毒释放直接相关的蛋白功能区域 ,L域的核心基序YPDL可与特异的病毒或细胞蛋白相互作用共同介导病毒粒子的组装和出芽作用 ,核心基序YPDL对病毒的复制能力有一定的影响。就近年来对p9功能区与病毒组装和释放关系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蛋白 蛋白功能 病毒复制 出芽 研究进展 细胞表面 机制研究 传染性贫血病毒 病毒粒子 释放
下载PDF
马传染性贫血病毒弱毒疫苗株跨膜蛋白截短突变对其体外复制特性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姜成刚 马建 +5 位作者 高旭 林跃智 赵立平 华育平 刘娣 周建华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61-268,共8页
马传染性贫血病毒(EIAV)减毒疫苗是世界首例慢病毒疫苗,但其作用机理尚不明了.研究发现,EIAV疫苗株EIAVFDDV12的跨膜蛋白gp45在马体内发生高频率261W位点翻译终止突变,使该蛋白质C端出现154个氨基酸的截短.为了探讨该截短对EIAV疫苗株... 马传染性贫血病毒(EIAV)减毒疫苗是世界首例慢病毒疫苗,但其作用机理尚不明了.研究发现,EIAV疫苗株EIAVFDDV12的跨膜蛋白gp45在马体内发生高频率261W位点翻译终止突变,使该蛋白质C端出现154个氨基酸的截短.为了探讨该截短对EIAV疫苗株生物学特性的作用,以EIAV弱毒疫苗株感染性克隆为骨干,构建了gp45截短型感染性病毒株,检测该截短突变对EIAV疫苗株在体外培养的马外周血单核细胞由来的巨噬细胞(MDM)、驴MDM和驴胎皮细胞(FDD)中的复制.实验结果表明,gp45截短型毒株在马和驴MDM中复制能力比未截短型毒株显著降低(P<0.01),特别是在马MDM中此差异更明显.相反,截短型毒株在FDD中的复制能力则显著高于未截短型毒株(P<0.01).此外,结果显示gp45截短型毒株在马MDM中的低水平复制降低了EIAV对其靶细胞诱导的凋亡.以上结果提示,EIAV疫苗的gp45截短型毒株是适应在体外FDD细胞中传代致弱的变异,该变异导致疫苗株在EIAV体内主要靶细胞巨噬细胞中复制能力的降低,导致毒力进一步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性贫血病毒 跨膜蛋白 截短突变 体外复制 细胞凋亡
下载PDF
拼接信号序列单碱基变异提高马传染性贫血病毒mRNA拼接效率 被引量:1
18
作者 刘相冬 张宝山 +5 位作者 王滨有 杨威 孙成群 周家喜 王凯波 孔宪刚 《病毒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36-341,共6页
分别以马传染性贫血(马传贫)驴强毒(D-AEIAV)RNA和马传贫驴白细胞弱毒疫苗(DLAEIAV)RNA为模板,利用RT-PCR的方法,克隆到马传贫强、弱毒株基因组外显子-2及其下游的核苷酸序列。然后将报告基因CAT插入到EIAV内含子2env阅读框架中,构成CA... 分别以马传染性贫血(马传贫)驴强毒(D-AEIAV)RNA和马传贫驴白细胞弱毒疫苗(DLAEIAV)RNA为模板,利用RT-PCR的方法,克隆到马传贫强、弱毒株基因组外显子-2及其下游的核苷酸序列。然后将报告基因CAT插入到EIAV内含子2env阅读框架中,构成CAT拼接报告系统。同时在强毒株重组表达质粒的基础上,将其外显子-3上游拼接受体位点的核苷酸序列CAG突变为弱毒株相应位置的核苷酸序列TAG,得到强毒单核苷酸突变株重组表达质粒。用构建的3个重组表达质粒DNA转染驴血白细胞,ELISA检测转染细胞CAT浓度。结果表明:EIAV强毒株重组表达质粒中CAT蛋白表达量最高,EIAV强毒株重组表达质粒次之,EIAV强毒突变株重组表达质粒最低。由于CAT基因被插入于各重组质粒中的EIAV内含子-2里,EIAV外显子-2、3之间的拼接可导致该基因的删除,因而其拼接效率低于EIAVmRNA外显子-2、3之间的拼接效率。实验数据表明,EIAVSA2拼接信号序列单碱基变异提高了SD2-SA2拼接效率;D-AEIAVSA2-SD2拼接效率比DLAEIAV相应位点拼接效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性贫血病毒 mRNA拼接效率 拼接信号 REV
下载PDF
马传染性贫血病毒N-连接糖基化回复突变的感染性克隆构建 被引量:1
19
作者 韩秀娥 全滟平 +2 位作者 高旭 相文华 周建华 《微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87-292,共6页
根据马传贫强毒株EIAV-L和疫苗株EIAV-FDD表面蛋白gp90的N-连接糖基化的变化规律,采用PCR定点突变的方法,对全长感染性克隆pLGFD3-8上的N-连接糖基化的差异区域进行改造后,构建成含有3个N-连接糖基化位点突变的感染性克隆pLGN191N236N24... 根据马传贫强毒株EIAV-L和疫苗株EIAV-FDD表面蛋白gp90的N-连接糖基化的变化规律,采用PCR定点突变的方法,对全长感染性克隆pLGFD3-8上的N-连接糖基化的差异区域进行改造后,构建成含有3个N-连接糖基化位点突变的感染性克隆pLGN191N236N246。将其转染驴胎皮肤细胞(FDD),通过用逆转录酶活性、间接免疫荧光和RT-PCR方法检测而确定其感染性。结果表明,在FDD细胞中盲传三代后,在细胞培养物中可检测到逆转录酶活性,RT-PCR和间接免疫荧光检测均呈阳性,电镜下见到典型的EIAV颗粒。这一结果可能对N-连接糖基化在我国马传贫弱毒疫苗致弱机理的作用研究而奠定良好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性贫血病毒 N-连接糖基化 定点突变 感染性克隆
下载PDF
马传染性贫血病毒基因非编码区LTR嵌合克隆的构建 被引量:2
20
作者 魏丽丽 王晓钧 +7 位作者 王盈 粱华 沈韬 李景鹏 张晓燕 相文华 邵一鸣 沈荣显 《中国病毒学》 CSCD 2005年第2期149-154,共6页
在已有全长感染性克隆pLGFD3 8 和pD70344 的基础上,根据马传贫弱毒疫苗致弱过程中不同代次毒株LTR序列的分析,在LTR U3区选取特定的酶切位点对EIAV非编码区LTR基因进行了部分替换。将替换的全基因克隆转染驴胎皮肤细胞(FDD)并以驴白细... 在已有全长感染性克隆pLGFD3 8 和pD70344 的基础上,根据马传贫弱毒疫苗致弱过程中不同代次毒株LTR序列的分析,在LTR U3区选取特定的酶切位点对EIAV非编码区LTR基因进行了部分替换。将替换的全基因克隆转染驴胎皮肤细胞(FDD)并以驴白细胞(DL)传代,用逆转录酶活性检测、RT PCR方法及Real time RT PCR验证其感染性。结果发现,其衍生病毒感染上述两种细胞均出现明显的细胞病变;细胞培养上清可检测到RT酶活性和RT PCR阳性。电镜下可见大量典型的EIAV颗粒。pLGFD9 12 嵌合克隆衍生病毒与其父本克隆衍生病毒pLGFD3 8具有相似的复制水平,pLGFD9 12嵌合克隆衍生病毒在DL细胞上复制水平略高于FDD细胞。此结果为进一步深入研究LTR对马传染性贫血病毒复制水平和毒力的影响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性贫血病毒 基因替换 嵌合病毒 LTR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