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孔子大同之世与马克思的理想社会——“马儒”的人文主义社会理想 被引量:1
1
作者 马广利 方汉文 《上海文化》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2-18,124,共8页
儒学的"尧舜之世"(亦称为"大同"社会)出于对中国古代社会的赞美,表达了儒学对现实社会"礼崩乐坏"的批判。而马克思的社会发展理论则从欧洲传统的空想社会主义而来,从社会主义到共产主义,是以社会生产形... 儒学的"尧舜之世"(亦称为"大同"社会)出于对中国古代社会的赞美,表达了儒学对现实社会"礼崩乐坏"的批判。而马克思的社会发展理论则从欧洲传统的空想社会主义而来,从社会主义到共产主义,是以社会生产形态为主要判断的理想社会。两者都有共同的人文主义批判性。马克思批判了资本主义"理想王国"。不可忽视的是,在这种批判中又都有人文主义的社会理想蓝图。他们的人文理想社会对世界文明中影响巨大的宗教模式有解构功能,无论是基督教世界末日论还是天堂天国、佛教来世转生和成佛等宗教图式都面临这种人文主义理想社会的挑战。这种人文主义精神的共通之处构成马克思主义对儒学阐释的基础。马儒所提出的世界大同与理想社会,与习近平的"人类命运共同体"观念也有深刻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儒 理想社会 大同 人类命运共同体
原文传递
“马儒”的中西文明观 被引量:1
2
作者 范小青 《上海文化》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24-28,124,共6页
"马儒"倡导"和而不同"的辩证文明观,认为世界文明发展的趋势是多元一体化:在全球化进程中,各种文明既会坚持自身的同一性,也会吸收外部的差异性加以融合,形成新的文明;而各种文明的差异性又会为文明一体化提供动力... "马儒"倡导"和而不同"的辩证文明观,认为世界文明发展的趋势是多元一体化:在全球化进程中,各种文明既会坚持自身的同一性,也会吸收外部的差异性加以融合,形成新的文明;而各种文明的差异性又会为文明一体化提供动力。本文从全球一体化的时代背景出发,论述中西文明交流的现状与未来,认为中西文明的融合、创新必然产生新的文明,为建立人类自由发展并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普世文明做出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儒 全球化 中西文明 多元一体化
原文传递
大儒学重铸:全球化的人文信仰
3
作者 方汉文 《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3期5-11,共7页
在西方"上帝死了"的宗教危机与民粹主义思潮的连绵起伏中,儒学则在全球化中步入世界性的大儒学阶段,其根本动力在于它独有的非宗教的人文信仰。人文儒学与基督教,伊斯兰教和佛教并列世界四大信仰,并因其"世界大同"... 在西方"上帝死了"的宗教危机与民粹主义思潮的连绵起伏中,儒学则在全球化中步入世界性的大儒学阶段,其根本动力在于它独有的非宗教的人文信仰。人文儒学与基督教,伊斯兰教和佛教并列世界四大信仰,并因其"世界大同"、仁义礼智信、道学心学等思想为21世纪社会所接纳,成为世界性信仰。儒学的人文信仰经过严峻的历史考验从汉代开始在中国成为主导信仰延续二千年,经历过中古以来的亚洲传播、17到19世纪的欧美接受等不同阶段,现在进入更为广阔的世界化进程。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儒学(马儒)作为后工业化社会世界性信仰重建的主要资源,受到不同文明不同社会历史阶段的民族的广泛接纳,也是当代大儒学的主流之一。大儒学对全球化有信仰宇宙观、文明体系、社会经济和人生价值确立四大领域的人文精神参照性,必将成为世界最重要的信仰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学全球化 马儒 儒学人文主义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儒学阐释与儒学世界化——兼及《儒学与全球化》的中文版
4
作者 魏诺 《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5期16-20,共5页
21世纪以来国际儒学研究与传播发生重要转型,中国学者提出的马克思主义儒学阐释(马儒)与"儒学世界化"为中心的研究取代"新儒学"研究,成为新的焦点。秘鲁学者佩雷斯的《儒学与全球化》是这一转型的代表作之一,该书... 21世纪以来国际儒学研究与传播发生重要转型,中国学者提出的马克思主义儒学阐释(马儒)与"儒学世界化"为中心的研究取代"新儒学"研究,成为新的焦点。秘鲁学者佩雷斯的《儒学与全球化》是这一转型的代表作之一,该书充分肯定中国儒学在全球化时代所具有的文化价值,认为历史实践证明西方学者的"韦伯命题"所提出的儒学思想不利于现代化的观念是错误的,分析了儒学世界化的可能性。但也要看到,转型理论观念呈现多元性,其中法国后现代主义理论家朱利安"他人文明论"及欧美日本等学者的儒学世界传播新特性,新实践等观念都有独立的阐释重心。总体而言,转型后的儒学研究与传播是将儒学作为有全球化信仰特性予以价值认证,不同于传统"中国学"或是"东亚学"。特别是"中庸之道"的思维方式被认为有全球化思维特性与实践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儒 儒学的世界化 儒学研究转型
下载PDF
Xun Zi's Image across the Qin-Han Period: Three Types of Discourse on a “Great Confucian” and Their Significance in Intellectual History
5
作者 伍振勋 Hsu Nai-Yi 《Social Sciences in China》 2014年第1期163-189,共27页
This article scrutinizes three texts about Xun Zi written during the Qin-Han period: the final part of "The Questions of Yao" in the Xunzi, a rebuttal by one of Xun Zi's disciples of the idea that Xun Zi was infer... This article scrutinizes three texts about Xun Zi written during the Qin-Han period: the final part of "The Questions of Yao" in the Xunzi, a rebuttal by one of Xun Zi's disciples of the idea that Xun Zi was inferior to Confucius; "Mencius and Xun Zi" by Sima Qian in his Records of the Grand Historian; and the Annotated Book of the Xunzi by Liu Xiang. We explore the images of Xun Zi as a great Confucian (大儒) that emerge from these texts, as well as their authors' motives for writing. These texts are understood within three contexts: first, the self-identification of a Confucian; second, the dispute between Confucianism and Daoism; and lastly, the distinction between the classics and the annals and biographies. Due to their different discourse environments, Xun Zi's great Confucian image project a different significance in each: in one, he is a model of action who can act in accordance with perfected morality; in another, he is a model of "private words," who can counter the philosophers of his day and become the teacher of kings; and finally, he is a model of "official learning," able to use his knowledge of the classics in practical statecraft and elucidate the kingly Way. Overall, these three texts represent three types of discourse on a great Confucian. At thesame time, they also exhibit their writers' consciousness of their times and their views of the genealogy of daotong, or transmission of the Way; hence their significance for intellectual histor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mage ofXun Zi discourse on a great Confucian Xun Zi Sima Qian Liu Xiang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