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5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资本主义现实主义》:马克·费舍的文化批评选题指南
1
作者 陈琰娇 《中国图书评论》 2024年第6期18-26,共9页
《资本主义现实主义》出版之后,意外地获得了巨大成功,马克·费舍也由此成为文化批评的又一个代表性人物。但费舍的成功与其梗图的流行又包含着被“误读”的阴影,这也彰显了当前时代的核心文化逻辑:二创才是作品,原作只是素材。尽... 《资本主义现实主义》出版之后,意外地获得了巨大成功,马克·费舍也由此成为文化批评的又一个代表性人物。但费舍的成功与其梗图的流行又包含着被“误读”的阴影,这也彰显了当前时代的核心文化逻辑:二创才是作品,原作只是素材。尽管费舍在书中明确解释了资本主义现实主义这一概念,也提出了应对困境的相应策略,但这本书并不是框架清晰的资本主义批判论纲,更适合被看作来自费舍的文化批评选题指南。在费舍看来,只有从无数微小的此刻出发,才能面对沉重的未来,而他将始终在K-PUNK等待着与我们会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费舍 资本主义现实主义 文化批评
下载PDF
纪实摄影大师马克·吕布 马格南图片社的标杆
2
作者 崔霁云 Marc Riboud(摄) 《旅游世界》 2024年第5期36-53,共18页
马克·吕布(Marc Riboud)1923年6月24日出生于法国里昂,14岁从父亲那里得到一部简单的柯达相机。从此他就与摄影结下了不解之缘。
关键词 马克·吕布 纪实摄影 法国里昂 柯达相机 不解之缘
下载PDF
哲人与政治——对马克·里拉教授的访谈与评论
3
作者 刘擎 《学海》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96-200,共5页
本文通过对马克·里拉的访问与评论,对他在思想史与政治哲学研究中关切的核心议题,基本观点其方法上的承传作出述评。同时讨论了国内外学者对其著作的批评及其回应。
关键词 里拉伯林 施特劳斯 政治哲学 马克·里拉 教授 访谈 评论 思想史 美国
下载PDF
马克·吐温短篇小说的幽默品性再探讨
4
作者 吴春波 《荆楚理工学院学报》 2013年第6期13-16,共4页
马克·吐温是十九世纪中后期美国著名的现实主义作家,一生创作了70多部作品。其作品语言风格幽默诙谐,主题思想深刻隽永。文章以其短篇小说作品为研究对象,在诠释其幽默产生方法的基础上,解析其幽默特点由"轻松诙谐"到&qu... 马克·吐温是十九世纪中后期美国著名的现实主义作家,一生创作了70多部作品。其作品语言风格幽默诙谐,主题思想深刻隽永。文章以其短篇小说作品为研究对象,在诠释其幽默产生方法的基础上,解析其幽默特点由"轻松诙谐"到"犀利讽刺",再到"悲凉落寞"的幽默品性转向,从而揭示作品的幽默讽刺所承载的作者对人性、对社会的思考和感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 吐温 短篇小说 幽默品性 现实意义
下载PDF
瞬间与永恒——兼评马克·吕布的《中国所见》
5
作者 胡武功 《新闻知识》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0期30-31,共2页
摄影是时间的切片,它反映出历史编年;摄影是空间的切片,它展现了事物的丰姿;摄影是主体意识与观念的切片、它释放着种种人格精神。唯其如此,在摄影家族中产生出不同风格流派、不同品质风范的兄弟姐妹。但是细心考察,在归根结蒂的意义上... 摄影是时间的切片,它反映出历史编年;摄影是空间的切片,它展现了事物的丰姿;摄影是主体意识与观念的切片、它释放着种种人格精神。唯其如此,在摄影家族中产生出不同风格流派、不同品质风范的兄弟姐妹。但是细心考察,在归根结蒂的意义上,它们都纪录着什么,保存着什么,体现着什么,折射着什么。总之,都孕含着它产生时那个社会的、人文的和精神的信息。摄影的物质属性无可争辩地决定了它们的纪实特质。尽管其画面构成是一种假象(非实体),但却是一种有绝对根据的假象。这些满载着人文和社会信息的瞬间与瞬间组合,随着星斗推移成为真正的永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吕布 决定性瞬间 风格流派 人格精神 物质属性 布勒松 画面构成 中国摄影家 历史观念 一朵朵
下载PDF
被发现的中国——马克·吕布和他的朋友们的影象世界
6
作者 安迪 《大美术》 2008年第Z1期16-19,共4页
马克·吕布和他的朋友们为我们提供的旅行既不是悲观主义的也不是浪漫主义的,它是那些发现者的个人热情。作品并不一定是那些惊天动地的大事,他们都敏感地拍摄当地人民的生活变化,特别是通过一些细微的生活细节反映出一些重大和深... 马克·吕布和他的朋友们为我们提供的旅行既不是悲观主义的也不是浪漫主义的,它是那些发现者的个人热情。作品并不一定是那些惊天动地的大事,他们都敏感地拍摄当地人民的生活变化,特别是通过一些细微的生活细节反映出一些重大和深远意义的内容,作品始终呈现着最真实的生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吕布 摄影大师 布勒松 生活细节 生活变化 FRIENDS 联系方式 欧洲总部 摄影记者 数码
下载PDF
浅谈马克·吕布《中国印象》的摄影技巧与影像价值
7
作者 张晓雨 《视听》 2020年第1期223-224,共2页
作为玛格南图片社最负盛名的摄影师之一,马克·吕布在52年间20多次造访中国,他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位获准进入中国的西方摄影师,他用一个陌生人的角度通过细微的生活细节展现了一些深远意义的内容。他用相机留存下的《中国印象》是... 作为玛格南图片社最负盛名的摄影师之一,马克·吕布在52年间20多次造访中国,他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位获准进入中国的西方摄影师,他用一个陌生人的角度通过细微的生活细节展现了一些深远意义的内容。他用相机留存下的《中国印象》是新中国的变化,是一个时代的转变,同样在这些影像的背后更多的是精妙的技巧,是值得学习的艺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吕布 纪实摄影 技巧 影像价值
下载PDF
紫禁的诱惑——马克·张春夏高级时装发布会
8
作者 张春佳 张书彦 《服装设计师》 2004年第2期48-53,共6页
一道道深锁的宫门、一层层庄严的院落、缭绕着缕缕雾霭的历尽百年沧桑的皇家大殿静默在金水玉带之间。当旧时王朝随着历史车轮的前进而没落时,那所有的一切就永远的远离了人们的视线,如同仙人执扇,信手一挥,红尘泛起,又悄然飘落,... 一道道深锁的宫门、一层层庄严的院落、缭绕着缕缕雾霭的历尽百年沧桑的皇家大殿静默在金水玉带之间。当旧时王朝随着历史车轮的前进而没落时,那所有的一切就永远的远离了人们的视线,如同仙人执扇,信手一挥,红尘泛起,又悄然飘落,无声无息,掩住深宫的颦笑与哀乐间无尽的奢华……可这仙人尘的世界却如老酒般随着时间的流逝愈加神秘并且充满无穷的诱惑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服装设计师 张肇达 设计作品 马克·张春夏高级时装发布会 2004年 设计风格
下载PDF
复刻生命的纹路——马克·奎恩
9
作者 卢璐璐 《艺术评鉴》 2020年第1期171-173,共3页
2019年马克·奎恩"皮相之下"展览在中央美术学院举办。通过展览,了解到马克·奎恩是一位生命直觉型艺术家。通过观察他的雕塑——面包系列、大理石系列和"关于爱的一切"系列,了解了马克·奎恩对于命运... 2019年马克·奎恩"皮相之下"展览在中央美术学院举办。通过展览,了解到马克·奎恩是一位生命直觉型艺术家。通过观察他的雕塑——面包系列、大理石系列和"关于爱的一切"系列,了解了马克·奎恩对于命运的可变性以及对于古典主义的追溯,体现了他对于生命现象的思考、体悟以及对于生命价值的敬畏之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奎恩 面包手 雕塑
下载PDF
马克·莱登的超现实波普插画
10
作者 王梦瑶 《艺术家》 2020年第10期8-9,共2页
本文以马克·莱登的作品为例进行超现实波普插画的研究,从美术学角度出发对马克·莱登超现实波普插画作品中出现的人物形象造型特点、设色技巧及代表性符号元素的运用加以分析总结。通过对马克·莱登超现实波普插画作品的... 本文以马克·莱登的作品为例进行超现实波普插画的研究,从美术学角度出发对马克·莱登超现实波普插画作品中出现的人物形象造型特点、设色技巧及代表性符号元素的运用加以分析总结。通过对马克·莱登超现实波普插画作品的艺术风格、表现形式及其形成原因进行研究,理性地分析出马克·莱登插画作品的价值所在,以此提出中国超现实波普插画创作者在创作时可以借鉴之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现实波普插画 马克·莱登 绘画艺术
下载PDF
极端个人主义的“伪政治”——马克·里拉对美国当代身份政治的批判 被引量:9
11
作者 何涛 《国外理论动态》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75-83,共9页
身份政治是美国当代最重要的政治话语之一,甚至超越了传统上左右之分的意识形态光谱。美国社会的许多政治乱象必须透过身份政治这个"棱镜"才能得到合理的解释。马克·里拉的研究认为,身份政治兴起于1970年代,它要求人们... 身份政治是美国当代最重要的政治话语之一,甚至超越了传统上左右之分的意识形态光谱。美国社会的许多政治乱象必须透过身份政治这个"棱镜"才能得到合理的解释。马克·里拉的研究认为,身份政治兴起于1970年代,它要求人们主动建构某种身份认同并结成身份团体,进而以团体为单位提出政治诉求并开展政治行动。身份政治有一些积极的意义,但也有许多负面的、破坏性的影响,其本质实际上是一种"伪政治",因为它既无法提出一种能够吸引大多数人的政治愿景,又偏离了权力这个政治的核心问题,沉迷于空洞的自我表演与缺乏建设意义的抗议运动中,最终加剧了社会的对立与分裂。美国当代的身份政治其实是极端个人主义在政治认同领域的一种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身份政治 马克·里拉 美国政治认同 个人主义
原文传递
怪异的美丽——马克·莱登的超现实主义画面语言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晶 《云南艺术学院学报》 2015年第2期88-90,共3页
马克·莱登是20世纪90年代美国西海岸回归架上绘画的领头艺术家,其精湛娴熟的绘画技巧、怪异美丽的绘画风格让人折服。本文通过对马克·莱登的创作理念和系列作品的解读,使观众更深层的了解马克·莱登画笔下奇幻梦呓般世界... 马克·莱登是20世纪90年代美国西海岸回归架上绘画的领头艺术家,其精湛娴熟的绘画技巧、怪异美丽的绘画风格让人折服。本文通过对马克·莱登的创作理念和系列作品的解读,使观众更深层的了解马克·莱登画笔下奇幻梦呓般世界的初衷——源自受伤灵魂的痛苦以及寻求与自然契合的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莱登 超现实主义 潜意识 符号 编号 微型画
原文传递
马克·华菲——让人和织物大口呼吸
13
作者 闫文健 《IT经理世界》 2004年第F08期31-31,共1页
关键词 马克·华菲 马克·张实业(集团)公司 服装设计师 张肇达 艺术总监 设计哲学 流行趋势
原文传递
评马克·C.卡恩斯编《美国历史地图集》
14
作者 彭俊 《世界历史》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23-124,共2页
关键词 马克·C.卡恩斯 《美国历史地图集》 书评 主题内容
原文传递
法国摄影大师马克·吕布
15
作者 董慧萍 《荣宝斋》 2010年第8期100-107,共8页
展览:直觉的瞬息马克·吕布摄影回顾展时间:二○一○年四月二十三日至六月六日地点: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远胜于某种专业技术。
关键词 马克·吕布 中央美术学院 摄影作品 中央美院 摄影大师 摄影设备 摄影镜头 布列松 纪实摄影 法兰西共和国 法国
原文传递
心灵图景:詹妮·坎普的梦幻戏剧——马克·明切顿与詹妮·坎普访谈录
16
作者 马克.明切顿 张文萍 《戏剧艺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95-103,共9页
关键词 詹妮·坎普 戏剧 马克·明切顿 澳大利亚 导演 实验性创作 人物访谈
原文传递
马克·吐温
17
《家教世界》 2015年第21期47-,共1页
有一次,马克·吐温从纽约起程抵达伦敦访问,《星报》认为这个消息值得登在它的晚招贴上。但是,还有一条消息也要登上:关于爱斯科杯被盗的消息。招贴是这样写的:马克·吐温光临爱斯科杯被盗我们相信,马克·吐温从来也没听说... 有一次,马克·吐温从纽约起程抵达伦敦访问,《星报》认为这个消息值得登在它的晚招贴上。但是,还有一条消息也要登上:关于爱斯科杯被盗的消息。招贴是这样写的:马克·吐温光临爱斯科杯被盗我们相信,马克·吐温从来也没听说过这件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吐温 ASCOT occasion RECORDING EVENING PIECE menti
原文传递
马克·吕布 在中国我最喜欢吃的是乡愁
18
作者 尚陆 《财新周刊》 2016年第37期89-93,共5页
马克念念不忘要来中国,是怀念对他人生和摄影影响最深最强的两个人:卡帕和布列松。他们是马克最崇拜的偶像和导师,他们比马克更早进入中国。
关键词 马克·吕布 乡愁 摄影 中国
原文传递
马克·吕布经典摄影作品的中国印象
19
作者 林阳 《明日风尚》 2018年第20期114-114,共1页
当地时间2016年8月30日,法国著名摄影师马克·吕布因病逝世。作为新中国成立后首位能进入到中国拍摄的西方摄影师,从1957年1月1日在香港开往广州的火车上拍下一位妇女的这张作品开始,就先后多次访问中国,用具有独特中国印象的摄影... 当地时间2016年8月30日,法国著名摄影师马克·吕布因病逝世。作为新中国成立后首位能进入到中国拍摄的西方摄影师,从1957年1月1日在香港开往广州的火车上拍下一位妇女的这张作品开始,就先后多次访问中国,用具有独特中国印象的摄影作品见证并记录中国的巨大变化,用自己的镜头展示出一种不加修饰的东方之美,他的作品不仅影响一代中国人,也奠定了自己在中国乃至在世界摄影史上独一无二的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吕布 纪实摄影 艺术性 中国印象
原文传递
马克·吕布巴黎专访 镜头下的中国众生相
20
作者 丁燕燕 Marc Riboud 《明日风尚》 2008年第6期110-115,共6页
法国摄影家马克·吕布(Marc Riboud),是第一批进入拍摄现代新中国的外国摄影师之一,五十年来他多次往来中国,在这片广阔的土地留下足迹,也留下珍贵的影象印记。即日至6月14日在北京举行的摄影展——马克·吕布:中国的40年摄影之... 法国摄影家马克·吕布(Marc Riboud),是第一批进入拍摄现代新中国的外国摄影师之一,五十年来他多次往来中国,在这片广阔的土地留下足迹,也留下珍贵的影象印记。即日至6月14日在北京举行的摄影展——马克·吕布:中国的40年摄影之旅,是内地第一次较全面地展示马克·吕布的中国创作。摄影展精选其著作《在中国的40年摄影之旅》中的50多幅作品,向我们展示一个真实的中国。展览策展人Romain Degoul及Flore Sassigneux是巴黎·北京画廊的主持人,今次展览也在此展出。Romain和马克2005年在北京认识,从那时开始便产生了"马克摄影展"的念头,经过长时间的准备后,去年9月正式和法国领事馆协谈成功,展览成为今年5月的"2008中法文化交流之春演"的节目之一。趁展览举行之际,我们也在巴黎拜访了马克·吕布,畅谈他四十年来的中国之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吕布 策展人 卡蒂埃 布勒松 中法文化 十年 封面照片 告诉我 周年纪念 北京琉璃厂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