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791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马克思“新唯物主义”对费尔巴哈宗教异化理论的扬弃 被引量:1
1
作者 潘峻岭 《云南行政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8-52,共5页
费尔巴哈以异化理论来解释和批判宗教,认为宗教源于人的依赖感,宗教的本质是人的本质的异化,宗教异化问题的解决在于人的本质的复归。马克思在创立唯物史观的道路中,受到了费尔巴哈异化思想的影响,经过了一个从宗教异化到政治异化,再到... 费尔巴哈以异化理论来解释和批判宗教,认为宗教源于人的依赖感,宗教的本质是人的本质的异化,宗教异化问题的解决在于人的本质的复归。马克思在创立唯物史观的道路中,受到了费尔巴哈异化思想的影响,经过了一个从宗教异化到政治异化,再到劳动异化的转变过程。马克思"新唯物主义",即实践唯物主义以阶级解放理论扬弃费尔巴哈哲学爱的宗教,彻底解决了宗教异化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新唯物主义” 费尔巴哈 宗教异化 扬弃
下载PDF
马克思“新唯物主义”对费尔巴哈伦理观的批判
2
作者 潘峻岭 《武汉交通职业学院学报》 2014年第2期46-51,共6页
尽管在恩格斯眼中,费尔巴哈的伦理思想极其贫乏,但不能据此将费尔巴哈伦理道德思想对马克思恩格斯的影响排除在马克思伦理学研究之外。费尔巴哈伦理观具有鲜明的反宗教特色和自然主义倾向,其人本主义伦理思想相对于宗教神学具有历史进... 尽管在恩格斯眼中,费尔巴哈的伦理思想极其贫乏,但不能据此将费尔巴哈伦理道德思想对马克思恩格斯的影响排除在马克思伦理学研究之外。费尔巴哈伦理观具有鲜明的反宗教特色和自然主义倾向,其人本主义伦理思想相对于宗教神学具有历史进步意义,但其感性直观的方法导致了其伦理道德思想的抽象性和空洞性。马克思"新唯物主义"从人的感性实践活动出发,批判了费尔巴哈感性的、抽象的伦理思想,创立了科学的伦理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新唯物主义” 费尔巴哈伦理观 感性实践活动
下载PDF
费尔巴哈哲学对马克思“新唯物主义”哲学认识论的启示
3
作者 潘峻岭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 2014年第2期102-108,共7页
费尔巴哈哲学认识论将人类的哲学视野从宗教的天国下降到现实的人间,开启了唯物主义的认识论路线。但其以感性直观的反映论理解对象世界,没有将唯物主义贯彻到社会历史领域,终而陷入唯心史观。马克思"新唯物主义"认识论则以... 费尔巴哈哲学认识论将人类的哲学视野从宗教的天国下降到现实的人间,开启了唯物主义的认识论路线。但其以感性直观的反映论理解对象世界,没有将唯物主义贯彻到社会历史领域,终而陷入唯心史观。马克思"新唯物主义"认识论则以人的感性实践活动为出发点,将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来认识对象事物的表象和本质,理解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找到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演进的规律,创立了唯物主义历史观。费尔巴哈哲学对马克思"新唯物主义"哲学认识论的启示主要表现在从感性直观到理性认识、从直观反映论到实践认识论、从个体存在和类意识到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等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费尔巴哈哲学 马克思“新唯物主义”哲学 认识论 实践 Marx' s " NEW Materialism"
下载PDF
马克思“新唯物主义”对费尔巴哈历史观的超越
4
作者 潘峻岭 《新东方》 2014年第3期1-5,共5页
历史观是人们对于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的认识和理解。在历史观问题上,费尔巴哈是个十足的唯心主义者。他抽象地理解人及其本质,认为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并将人类社会的历史看作是宗教变迁的历史。马克思"新唯物主义"以人... 历史观是人们对于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的认识和理解。在历史观问题上,费尔巴哈是个十足的唯心主义者。他抽象地理解人及其本质,认为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并将人类社会的历史看作是宗教变迁的历史。马克思"新唯物主义"以人的感性实践活动为出发点,在社会本质问题、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关系、对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认识等方面全面超越了费尔巴哈,创立了唯物史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新唯物主义” 费尔巴哈历史观 感性实践活动 社会存在 社会意识
下载PDF
马克思“新唯物主义”世界观的总体性质 被引量:7
5
作者 刘福森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1-5,共5页
马克思的名字已伴随人类一百多年了 ,今天 ,这个名字仍具有无穷的魅力。马克思有时离我们很近 ,有时还很陌生。离得近是因为我们的生存与马克思的眼光同步 ;陌生是由于我们在一定程度上还不了解马克思的真切意义。如何认识马克思 ,是我... 马克思的名字已伴随人类一百多年了 ,今天 ,这个名字仍具有无穷的魅力。马克思有时离我们很近 ,有时还很陌生。离得近是因为我们的生存与马克思的眼光同步 ;陌生是由于我们在一定程度上还不了解马克思的真切意义。如何认识马克思 ,是我们时代的重要话题。在我国哲学界 ,对这个问题 ,有的主张“回到马克思” ,有的强调“马克思的文本解读” ,还有的为今天的马克思设置了各种各样的“应当”。刘福森、王庆丰、吴宏政的文章 ,则强调从马克思哲学的文本意义上去把握马克思哲学的总体性质 ,他们认为 ,马克思的哲学是历史唯物主义 ,这种历史唯物主义 ,是“生存论基础上的‘历史生存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唯物主义 世界观 性质 辩证唯物主义 实践唯物主义 思维 存在 物质 历史唯物主义 历史观
下载PDF
马克思“新唯物主义”对费尔巴哈自然观的超越 被引量:5
6
作者 潘峻岭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0-45,148-149,共6页
马克思"新唯物主义"是实践唯物主义。实践是马克思"新唯物主义"哲学的理论基石,是马克思哲学的本质特征。在自然观问题上,马克思"新唯物主义"与费尔巴哈哲学既有相通之处,又有本质差异。马克思"新... 马克思"新唯物主义"是实践唯物主义。实践是马克思"新唯物主义"哲学的理论基石,是马克思哲学的本质特征。在自然观问题上,马克思"新唯物主义"与费尔巴哈哲学既有相通之处,又有本质差异。马克思"新唯物主义"对费尔巴哈自然观的超越体现在:人化自然对感性自然的超越;人与自然的交互作用对自然之于人的优先地位的超越;实践自然观对感性自然观的超越。马克思"新唯物主义"和费尔巴哈自然观的分歧,源自于两者对自然及人与自然关系的不同理解:费尔巴哈将自然及人与自然的关系理解为感性直观的对象,而马克思"新唯物主义"则将其理解为感性实践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唯物主义 自然观 超越
下载PDF
论马克思“新唯物主义”的三重意蕴 被引量:1
7
作者 周世兴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43-50,共8页
对马克思哲学作出基于"新唯物主义"原则的新阐释,是创新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应有的致思方向。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以"人类社会"为立脚点、以"感性活动"为解释原则、以"改变世界"... 对马克思哲学作出基于"新唯物主义"原则的新阐释,是创新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应有的致思方向。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以"人类社会"为立脚点、以"感性活动"为解释原则、以"改变世界"为根本宗旨,其本质意涵有三:"真正批判的世界观"即"唯物主义世界观"、"实践的唯物主义"即"共产主义的唯物主义"、"合理形态"的辩证法即"否定的辩证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唯物主义 唯物主义世界观 实践的唯物主义 合理形态的辩证法
下载PDF
马克思“新唯物主义”人学理论对费尔巴哈人本学的超越 被引量:1
8
作者 潘峻岭 《湖北行政学院学报》 2014年第2期14-18,共5页
人本学和自然哲学是费尔巴哈哲学的两大支柱。费尔巴哈人本学对马克思"新唯物主义",即实践唯物主义人学理论产生过深远影响。马克思"新唯物主义"人学理论在扬弃费尔巴哈人本思想基础上,以对象性活动的人超越费尔巴... 人本学和自然哲学是费尔巴哈哲学的两大支柱。费尔巴哈人本学对马克思"新唯物主义",即实践唯物主义人学理论产生过深远影响。马克思"新唯物主义"人学理论在扬弃费尔巴哈人本思想基础上,以对象性活动的人超越费尔巴哈人本学对象性存在的人;以对人的社会本质的揭示超越了费尔巴哈人本学人的类本质;在人类解放之路的探索上,以人类的社会解放超越了费尔巴哈爱的宗教,从而全面超越了费尔巴哈人本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唯物主义 人学 费尔巴哈人本学 人的本质 人类解放 实践
下载PDF
马克思“新唯物主义”的社会现实基础——从海德格尔对唯物主义的批判谈起
9
作者 许斗斗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6,159,共6页
海德格尔在对唯物主义的批判中误读着马克思哲学,因而不理解马克思哲学,特别是"新唯物主义"的内在革命性。其实,马克思"新唯物主义"的真正革命意义就体现在它对劳动、社会和人类解放的现实性阐释中,而今它也体现在... 海德格尔在对唯物主义的批判中误读着马克思哲学,因而不理解马克思哲学,特别是"新唯物主义"的内在革命性。其实,马克思"新唯物主义"的真正革命意义就体现在它对劳动、社会和人类解放的现实性阐释中,而今它也体现在对海德格尔质疑马克思哲学的分析与辩驳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德格尔 马克思 唯物主义 唯物主义
下载PDF
马克思“新唯物主义”与费尔巴哈哲学在哲学功能与使命上的差异
10
作者 潘峻岭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6-21,共6页
作为德国古典唯物主义哲学的代表,费尔巴哈哲学在哲学史上独树一帜,它以感性自然和感性的人的武器沉重打击了思辨唯心主义哲学和宗教神学,但在对哲学的功能与使命的理解上,包括费尔巴哈哲学在内的一切旧哲学,却陷于解释世界的理论囹圄;... 作为德国古典唯物主义哲学的代表,费尔巴哈哲学在哲学史上独树一帜,它以感性自然和感性的人的武器沉重打击了思辨唯心主义哲学和宗教神学,但在对哲学的功能与使命的理解上,包括费尔巴哈哲学在内的一切旧哲学,却陷于解释世界的理论囹圄;马克思"新唯物主义"哲学的诞生,以感性实践活动超越费尔巴哈哲学的感性存在,实现了对哲学功能与使命认识的革命性变革,达成了解释世界和改变世界的辩证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新唯物主义 费尔巴哈 哲学
下载PDF
论马克思“新唯物主义”哲学观
11
作者 鞠德峰 《中共青岛市委党校青岛行政学院学报》 2008年第4期5-10,共6页
哲学观是理解和判断一种哲学思想本质的重要依据。马克思在对传统形而上学哲学观批判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开辟了"新唯物主义"哲学观,从而开辟了哲学通向现实生活的新世界观。我们应当充分理解马克思哲学的革命性变革,用现代唯... 哲学观是理解和判断一种哲学思想本质的重要依据。马克思在对传统形而上学哲学观批判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开辟了"新唯物主义"哲学观,从而开辟了哲学通向现实生活的新世界观。我们应当充分理解马克思哲学的革命性变革,用现代唯物主义思维方式掌握其哲学精神实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哲学观 传统哲学 唯物主义 现代性
下载PDF
对马克思“新唯物主义”的哲学实质的不同理解 被引量:1
12
作者 商紫君 谢鸿昆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1期11-15,共5页
新唯物主义即马克思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基础。随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不断发展,产生了许多对新唯物主义的哲学实质的不同理解。辩证唯物主义认为新唯物主义的变革之处在于唯物论与辩证法的有机结合;历史唯物主义认为新唯物主义... 新唯物主义即马克思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基础。随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不断发展,产生了许多对新唯物主义的哲学实质的不同理解。辩证唯物主义认为新唯物主义的变革之处在于唯物论与辩证法的有机结合;历史唯物主义认为新唯物主义的创新在于将唯物论引入社会历史观中,实现了彻底的唯物主义;实践唯物主义认为实践为理解和改造世界提供了一种新的思维;人类学唯物主义则认为人类及其存在的人类世界是新唯物主义的研究对象,人类是实践的主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唯物主义 马克思哲学 哲学实质
下载PDF
马克思“新唯物主义”与人的自我解放
13
作者 寇雪原 王福生 《学术探索》 CSSCI 2022年第5期1-7,共7页
“新唯物主义”作为一种哲学话语贯穿马克思革命理论始终,它不再寻求一种封闭的观念体系或抽象的物质概念,而是关切人在现实物质生活中实现自我解放的进程。为此,新唯物主义既需要通过总体说明特定时代的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真实切中人... “新唯物主义”作为一种哲学话语贯穿马克思革命理论始终,它不再寻求一种封闭的观念体系或抽象的物质概念,而是关切人在现实物质生活中实现自我解放的进程。为此,新唯物主义既需要通过总体说明特定时代的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真实切中人不断追求自我解放的历史进程的现实物质基础,同时又需要通过展现一种关切生命发展的人的理念,为谋求人的全面解放的现实共产主义运动提供理念引领与信念根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唯物主义 人的自我解放 生产方式 人的理念
下载PDF
从第二性向第一性张望——刍议马克思“新唯物主义”之“新”
14
作者 李曲 《哲理(论坛版)》 2010年第5期120-120,共1页
一、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没有改变任何一种思想体系都有其核心理论和辅助理论,一个体系的核心理论也往往是这个体系有别于其他的创新所在。一个创新的理论要么是对老命题的从新的思维方式或内容进行回答,要么是对新的命题进行回答。马... 一、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没有改变任何一种思想体系都有其核心理论和辅助理论,一个体系的核心理论也往往是这个体系有别于其他的创新所在。一个创新的理论要么是对老命题的从新的思维方式或内容进行回答,要么是对新的命题进行回答。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就是从新的思维方式和内容对人与世界的关系这样一个老命题进行了新的诠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唯物主义 马克思 “新 第二性 思想体系 思维方式 人与世界 心理论
下载PDF
马克思“新唯物主义”的哲学实质
15
作者 商紫君 《怀化学院学报》 2017年第7期69-72,共4页
新唯物主义自诞生以来,产生了对其哲学实质的许多不同理解,但这些理解都尚欠准确。新唯物主义的哲学实质在于科学的人本唯物主义。人及其赖以生存的物质世界的对象、"人类社会或社会的人类"的立脚点、实践观以及人的全面自由... 新唯物主义自诞生以来,产生了对其哲学实质的许多不同理解,但这些理解都尚欠准确。新唯物主义的哲学实质在于科学的人本唯物主义。人及其赖以生存的物质世界的对象、"人类社会或社会的人类"的立脚点、实践观以及人的全面自由的发展的最高目标这四方面的客观物质性、人本地位和科学性证明了新唯物主义的哲学实质就是科学的人本唯物主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唯物主义 实质
下载PDF
论马克思“新唯物主义”的特征
16
作者 商紫君 谢鸿昆 《青岛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3期75-77,共3页
通过批判旧唯物主义的缺陷,马克思阐述了自己的哲学新观点,并称之为"新唯物主义"。新唯物主义具有不同于旧唯物主义的显著特征:新唯物主义以现实的人及其赖以生存的物质世界为对象,以"人类社会或社会的人类"为立脚... 通过批判旧唯物主义的缺陷,马克思阐述了自己的哲学新观点,并称之为"新唯物主义"。新唯物主义具有不同于旧唯物主义的显著特征:新唯物主义以现实的人及其赖以生存的物质世界为对象,以"人类社会或社会的人类"为立脚点,以实践为导向,主张通过人的感性活动——实践来认识世界、解释世界、改造世界,改变与人对立的自然环境,改变人的那种无知、无能和无独立性的状态,以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唯物主义 特征
下载PDF
马克思“新唯物主义”对旧哲学的批判与超越——基于《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第一条
17
作者 江波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23年第21期67-69,共3页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虽然只是一个提纲而没有展开具体论述,但因其中包含着新世界观的萌芽而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上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其中第一条作为总论,提纲挈领,对于理解全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提纲》第一条着重从批判...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虽然只是一个提纲而没有展开具体论述,但因其中包含着新世界观的萌芽而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上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其中第一条作为总论,提纲挈领,对于理解全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提纲》第一条着重从批判旧唯物主义、辩证批判唯心主义和马克思的实践唯物主义三方面做出阐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哲学 唯物主义 唯心主义
下载PDF
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叙事
18
作者 吴苑华 陈碧娟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0-118,共9页
新唯物主义是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提出的。长期以来,学界围绕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实践唯物主义对新唯物主义展开争论,共识难成。其实,回到马克思,回到马克思的文本,阅读马克思自己的叙事,就不难把握新唯物主义的... 新唯物主义是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提出的。长期以来,学界围绕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实践唯物主义对新唯物主义展开争论,共识难成。其实,回到马克思,回到马克思的文本,阅读马克思自己的叙事,就不难把握新唯物主义的基本内容,还原新唯物主义在马克思的叙事中的原貌。在马克思的文本叙事中,新唯物主义涉及黑格尔辩证法的否定性思想和费尔巴哈对人与人的社会关系的唯物主义阐释,理论与实践的关系问题、辩证法的否定性是其实质和核心,消灭资本主义财产私有制度和实现共产主义是新唯物主义的历史使命。这些方面的叙事及其基本规范既是把握新唯物主义的本质内涵和真精神的基本着力点,也是我们要坚守和传承的新唯物主义信念和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唯物主义 马克思叙事 理论与实践的关系 辩证法 实践 历史使命
下载PDF
历史唯物主义形态Ⅲ:马克思“晚年笔记”及其方法论新探
19
作者 熊一 炎冰 《学海》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6-24,共9页
有关马克思“晚年笔记”与“两大发现”之间的内在贯通性联系,多年来缺乏令人信服的深入思考。作为哲学范畴的历史唯物主义与作为经济学范畴的剩余价值学说始终是交织互渗、浑然一体的,二者不过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两种不同表现形态。前者... 有关马克思“晚年笔记”与“两大发现”之间的内在贯通性联系,多年来缺乏令人信服的深入思考。作为哲学范畴的历史唯物主义与作为经济学范畴的剩余价值学说始终是交织互渗、浑然一体的,二者不过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两种不同表现形态。前者系奠基于社会物质生活之上的总体式认知整个人类社会本质及其历史变革的科学方法,即“宏观历史唯物主义原则”;后者为通过当下资本社会中生产关系的结构性剖析,在穿透各种颠倒的经济关系假象与祛除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光环之后,再现了特定历史情境下资本社会的历史本质,即“微观历史唯物主义镜像”。而“晚年笔记”中含渗的“历史认知的科学辩证法”实为历史唯物主义的“第三种形态”,其内容特质体现为关系实在与矛盾思维相结合、人类一般与民族特殊相交织、逻辑统摄与实证研究相统一、历史过往与当下走势相贯通。基于此,既能从理论上彰明作为整体统系的历史唯物主义的逻辑贯通性,也可在实践上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思想依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晚年笔记 历史唯物主义 辩证法
下载PDF
马克思新唯物主义哲学观的超越意蕴
20
作者 赵长太 聂海杰 《郑州轻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19-27,共9页
传统西方哲学受本体论形式的哲学观的束缚,陷入了只是“解释世界”而无法“改变世界”的困境之中。针对传统西方哲学的这一根本维度缺失,马克思对之进行了逐步深入的“形而上学批判”,克服了哲学家们将“哲学王国”凌驾于现实世界之上... 传统西方哲学受本体论形式的哲学观的束缚,陷入了只是“解释世界”而无法“改变世界”的困境之中。针对传统西方哲学的这一根本维度缺失,马克思对之进行了逐步深入的“形而上学批判”,克服了哲学家们将“哲学王国”凌驾于现实世界之上的“柏拉图主义幻象”,打开了从抽象的理论王国走向现实世界的通道。基于此,马克思在历史观层面清除了旧哲学的唯心史观迷误,破解了困扰西方哲学家们特别是德国哲学家们的“历史之谜”。作为这场重大哲学革命的思想成果,马克思创建了一门旨在“改变世界”的新唯物主义哲学。相对于耽于理论玄思的旧哲学,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哲学观呈现出十分深刻的超越意蕴:立足于哲学高度把握住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逻辑、世界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唯物主义地揭示了“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本质和规律;将哲学有机嵌入到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革命实践中,辩证地建构了“批判的武器”与“武器的批判”的统一关系;基于世界观和历史观相统一的维度,将哲学全新定义为“改变世界”的实践智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唯物主义 柏拉图主义 唯物史观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