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马克思主义人民观与中国式现代化本质要求的内在逻辑和现实意义探析
1
作者 孟祥旭 张淑东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1-5,共5页
马克思主义人民观强调人民的主体地位和历史作用,中国式现代化则追求人民的全面发展和幸福生活。对两者的逻辑起点与逻辑衔接点进行剖析,揭示以人为本的共同价值基础以及人是社会发展内在动力。马克思主义人民观和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 马克思主义人民观强调人民的主体地位和历史作用,中国式现代化则追求人民的全面发展和幸福生活。对两者的逻辑起点与逻辑衔接点进行剖析,揭示以人为本的共同价值基础以及人是社会发展内在动力。马克思主义人民观和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均以人民为中心,这是逻辑起点上的共识。这就决定了两者具有共同的价值基础——重视人民群众权益和尊重其主体地位。马克思主义人民观强调人民作为历史的创造者和社会变革的主体力量,而中国式现代化则将人民的全面发展置于首位。这一共同的起点为二者的融合与发展奠定牢固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人民观 中国式现代化 内在逻辑
下载PDF
“人民至上”对马克思主义人民观的原创性贡献
2
作者 孙民 《理论探索》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2-21,共10页
人民至上不仅是一个价值命题,还是一个实践命题,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科学总结,是马克思主义人民观发展的新的里程碑,对马克思主义人民观作出了原创性贡献。人民至上是马克思主义人民观发展史上的术语革命,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 人民至上不仅是一个价值命题,还是一个实践命题,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科学总结,是马克思主义人民观发展的新的里程碑,对马克思主义人民观作出了原创性贡献。人民至上是马克思主义人民观发展史上的术语革命,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体系创新和术语创新的内在统一,彰显了21世纪马克思主义人民观的创新精神,是对马克思主义人民观的术语创新的原创性贡献。人民至上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应有之义,人民至上贯穿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实践和创新之中,是对马克思主义人民观实践的原创性贡献。人民至上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它是以人本文明为核心,彻底扬弃了以资本逻辑为核心的文明,是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价值表征,是对马克思主义人民观价值观的原创性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民至上 马克思主义人民观 原创性贡献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人民观及其当代启示
3
作者 贾锐 《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3期8-10,共3页
马克思主义人民观的产生具有深刻的时代背景。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私有制使无产阶级处于贫困之中,长时间和高强度的劳动严重损害工人身心健康,工人逐渐失去独立性,人与人之间逐渐物化的社会关系不利于人的发展。马克思主义人民观认为,人... 马克思主义人民观的产生具有深刻的时代背景。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私有制使无产阶级处于贫困之中,长时间和高强度的劳动严重损害工人身心健康,工人逐渐失去独立性,人与人之间逐渐物化的社会关系不利于人的发展。马克思主义人民观认为,人民群众在社会发展中具有伟大作用。中国共产党在治国理政过程中始终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人民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群众路线,千方百计促进人的发展。历史和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人民观为中国的繁荣发展提供了重要启示。新时代我们要继续把马克思主义人民观发扬光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人民观 人民群众 当代启示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人民观及其当代价值探析 被引量:2
4
作者 郭建芳 汪俞辰 《教育教学论坛》 2015年第52期73-74,共2页
对于人民群众的概念,专家有不同的解读,新时期随着中国共产党群众教育实践活动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开展,使我们更加注重对马克思著作中有关人民群众观思想的梳理,从而更加自觉地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不断的推进马... 对于人民群众的概念,专家有不同的解读,新时期随着中国共产党群众教育实践活动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开展,使我们更加注重对马克思著作中有关人民群众观思想的梳理,从而更加自觉地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不断的推进马克思人民观思想的创新,才能实现共同富裕和人的全面发展,新时期坚持马克思主义人民观有重要的当代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人民观 中国共产党 当代价值
下载PDF
论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人民观的继承与发展 被引量:1
5
作者 王育松 王令金 《中共青岛市委党校青岛行政学院学报》 2017年第1期42-45,共4页
马克思主义人民观是马克思主义者对待人民群众的根本看法,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等经典作家均有具体论述,中国共产党人从毛泽东到邓小平,乃至习近平都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人民观,将马克思主义人民观与中国实际紧密结合,赋... 马克思主义人民观是马克思主义者对待人民群众的根本看法,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等经典作家均有具体论述,中国共产党人从毛泽东到邓小平,乃至习近平都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人民观,将马克思主义人民观与中国实际紧密结合,赋予人民观时代内涵和中国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人民观 利益 地位
下载PDF
解决收入差距过大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人民观
6
作者 王令金 王育松 《大连干部学刊》 2016年第12期9-13,共5页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尊重人民主体地位,维护人民根本利益,是马克思主义人民观的集中体现。当下,收入差距过大问题比较突出,影响了人们的生活和社会的发展,与马克思主义人民观不相符合,需要加以解决。政府、社会组织以及社会成员要...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尊重人民主体地位,维护人民根本利益,是马克思主义人民观的集中体现。当下,收入差距过大问题比较突出,影响了人们的生活和社会的发展,与马克思主义人民观不相符合,需要加以解决。政府、社会组织以及社会成员要共同努力,解决好这一现实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人民观 收入差距 设想
下载PDF
习近平创新性马克思主义人民观 被引量:1
7
作者 陈祥林 《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 2018年第4期25-29,共5页
创新性的马克思主义人民观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观点之一。习近平创新性的马克思主义人民观以"坚持人民立场""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的唯物史观为前提,站在"新时代"的新高度,要求始终要... 创新性的马克思主义人民观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观点之一。习近平创新性的马克思主义人民观以"坚持人民立场""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的唯物史观为前提,站在"新时代"的新高度,要求始终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研究方法,根据"新时代"的新特点,拓宽"人民"的内涵;把马克思主义人民观和中国人民书写历史的实际结合起来,使其中国化,增强了"四个自信"的底气和无穷的精神力量;遵循中国自身发展的历史逻辑和"新时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深刻理解"新长征"中的重大使命,实现了对马克思主义人民观的理论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 马克思主义人民观 理论创新
下载PDF
科学发展观中以人为本思想的理论与实践——马克思主义人民观中国化的新发展 被引量:4
8
作者 段芷薇 《改革与开放》 2011年第12X期45-45,共1页
马克思主义人民观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共产党在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坚持把维护和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放在首位,形成了丰富的以人为本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中的"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并在实践中不断予... 马克思主义人民观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共产党在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坚持把维护和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放在首位,形成了丰富的以人为本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中的"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并在实践中不断予以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人民观 以人为本 当代价值
下载PDF
“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马克思主义人民观的中国化理论旨归 被引量:2
9
作者 王威 《广西社会科学》 CSSCI 2022年第10期87-94,共8页
马克思主义人民观从历史的深沉视野中客观地发掘“人”的历史发展规律,在塑造“人民”概念的过程中,对“人”的本质予以理论剖析,并在此基础上对“人的形象”进行部分吸收与主动转化,在奠定“人民”主体性的同时,赋予“人民”以身份属... 马克思主义人民观从历史的深沉视野中客观地发掘“人”的历史发展规律,在塑造“人民”概念的过程中,对“人”的本质予以理论剖析,并在此基础上对“人的形象”进行部分吸收与主动转化,在奠定“人民”主体性的同时,赋予“人民”以身份属性与集体属性,最终形成马克思主义之“人民”概念。马克思主义人民观通过“人的本质”揭示了“权利”的本源和主体,即“人民”。“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人民观中国化的理论产物,是结合中国的现实实践并突出关怀“人民”的重要思想。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现实要求,即是对马克思主义人民观理论的实践反馈。中国的人民之权利建构应以社会主义生产方式为依托,以人民的利益为重要依归,确立生存权与发展权的价值先导性地位,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构建“以人民为中心”的国家治理体系,发展人民民主,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权利话语体系,充分调动人民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彻底实践“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根本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民为中心 马克思主义人民观 人民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现实的个人
下载PDF
习近平人民观对马克思主义人民观的继承与发展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建亭 李春华 《马克思主义哲学论丛》 2020年第2期17-33,共17页
马克思主义人民观的产生,第一次在人类历史上形成了科学的人民观"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马克思主义人民观得到了丰富和发展。作为21世纪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方位地发展了马克思主... 马克思主义人民观的产生,第一次在人类历史上形成了科学的人民观"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马克思主义人民观得到了丰富和发展。作为21世纪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方位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包括马克思主义人民观。习近平人民观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和灵魂,与马克思主义人民观一脉相承,是对马克思主义人民观的继承与发展。其具体表现为:从社会主要矛盾的解决力量上来规定人民范畴的广泛性,以“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来表征人民立场的鲜明性;以自我革命为保持党与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关键,以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来表达人民性的价值取向。这些基本内容构成了习近平人民观的体系。深入理解习近平人民观,对于深刻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具有关键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民 马克思主义人民观 习近平人民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人民观的中国实践与创新
11
作者 刘艺 朱柏胜 《湖南行政学院学报》 2021年第3期5-11,共7页
马克思主义人民观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满足人的基本需要"是马克思主义人民观的出发点;以人民为主体是马克思主义人民观的鲜明品格;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则是马克思主义人民观的终极目标。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和... 马克思主义人民观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满足人的基本需要"是马克思主义人民观的出发点;以人民为主体是马克思主义人民观的鲜明品格;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则是马克思主义人民观的终极目标。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和发展过程中,结合国情和发展阶段对马克思主义人民观进行实践与创新。实践与创新马克思主义人民观,对于新时代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加快推进高质量发展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人民观 理论创新 实践发展
下载PDF
浅析马克思主义人民观对我国发展的意义
12
作者 刘晓炜 苏杭 《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21年第4期12-15,共4页
经过改革开放四十多年的发展,我国综合国力有了极大的提升,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的提高。这一切的成就都与我们党坚持马克思主义人民观为指导,并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实践过程不断继承与发扬马克思主义人民观有着密切的关... 经过改革开放四十多年的发展,我国综合国力有了极大的提升,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的提高。这一切的成就都与我们党坚持马克思主义人民观为指导,并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实践过程不断继承与发扬马克思主义人民观有着密切的关系。随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人民对社会发展需求也有了新的变化。在这样的背景下,继续坚持马克思主义人民观,维护人民的主体地位,发挥人民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力量,积极调动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事业的热情,并坚持让发展成果惠及广大人民,让人民群众来检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成功与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人民观 社会主义的发展 主体地位
下载PDF
论马克思主义人民观的应用及发展
13
作者 徐燕兰 《肇庆学院学报》 2020年第4期39-43,共5页
马克思主义人民观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观点和根本工作路线,世界各国无产阶级政党对待人民观的不同态度和做法,决定了该政党自身的不同命运。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不仅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人民观,而且在实践中不断赋... 马克思主义人民观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观点和根本工作路线,世界各国无产阶级政党对待人民观的不同态度和做法,决定了该政党自身的不同命运。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不仅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人民观,而且在实践中不断赋予其新的内涵,把马克思主义人民观推向全新的境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人民观 无产阶级政党 人民为中心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人民观在我国的百年探索
14
作者 安钰 《新丝路(下旬)》 2023年第1期0181-0183,共3页
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各个时期都贯穿着马克思主义人民观,其发展过程深刻体现了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逻辑。文章从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这三方面分析了马克思主义人民观在我国百年探索的意义,系统... 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各个时期都贯穿着马克思主义人民观,其发展过程深刻体现了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逻辑。文章从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这三方面分析了马克思主义人民观在我国百年探索的意义,系统梳理了马克思主义人民观在我国百年探索的历史经验,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守人民立场和人民利益至上,并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人民观在我国百年探索的未来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人民观 百年探索 唯物史
下载PDF
在坚持人民至上思想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
15
作者 仝笑雯 《新丝路(中旬)》 2023年第6期0073-0075,共3页
人民”二字贯穿党的二十大报告的始终,报告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人民观。文章从理论逻辑、文化逻辑、历史逻辑及现实意义四个维度出发,分析新时代坚持人民至上思想的科学内涵。坚持人民至上思想源于马克思主义人民... 人民”二字贯穿党的二十大报告的始终,报告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人民观。文章从理论逻辑、文化逻辑、历史逻辑及现实意义四个维度出发,分析新时代坚持人民至上思想的科学内涵。坚持人民至上思想源于马克思主义人民观,其在中国大地上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养分,在中国革命、建设和发展中不断丰富和完善,逐步形成了人民至上的思想体系,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就是要在坚持人民至上的思想中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化时代化 人民至上 马克思主义人民观
下载PDF
中国共产党践行马克思主义人民观的历史逻辑与基本经验
16
作者 袁玲儿 王恋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 2022年第7期39-40,共2页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那么,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原因很多,最关键的一点是其人民性。可以说,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的百...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那么,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原因很多,最关键的一点是其人民性。可以说,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的百年奋斗史,“就是一部践行党的初心使命的历史,就是一部党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的历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奋斗史 马克思主义人民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践行 心连心 习近平总书记 人民
原文传递
树牢马克思主义人民观
17
作者 尹国喜 《秘书工作》 2020年第12期7-8,共2页
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要想明白四个问题:在价值取向上,想明白自己"为什么人";在思想情感上,想明白自己"是什么人";在从政目标上,想明白自己"做什么人";在推动工作上,想明白自己"靠什么人&qu... 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要想明白四个问题:在价值取向上,想明白自己"为什么人";在思想情感上,想明白自己"是什么人";在从政目标上,想明白自己"做什么人";在推动工作上,想明白自己"靠什么人"。人民,是《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中《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这篇重要讲话的主旨、主线,并以此串起了一部中华民族的发展史、奋斗史,其中蕴含的人民立场、使命情怀、执政智慧,与70多年前毛泽东同志《为人民服务》的著名演讲一脉相承、交相辉映。两篇都是政治讲话,却都讲出了抒情散文的效果,是用感情在讲政治,讲政治中有感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为人民服务》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 抒情散文 著名演讲 马克思主义人民观 奋斗史 价值取向 执政智慧
原文传递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人民观──学习邓小平关于人民观的论述
18
作者 吴秉元 《理论学习与探索》 1995年第3期3-8,共6页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人民观──学习邓小平关于人民观的论述吴秉元邓小平同志在社会主义时期,特别是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结合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对马克思主义人民观作了许多新论述.坚持、继承和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人民观──学习邓小平关于人民观的论述吴秉元邓小平同志在社会主义时期,特别是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结合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对马克思主义人民观作了许多新论述.坚持、继承和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人民观,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马克思主义人民观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 最广大人民群众 依靠工人阶级 《邓小平文选》 密切联系群众 知识分子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依靠群众
下载PDF
中国共产党人民观的演进过程和经验启示
19
作者 杨敏 《新丝路(中旬)》 2023年第3期0232-0234,共3页
马克思主义人民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群众的基本观点和立场,体现了马克思、恩格斯对人民的关注,对人民地位的认可。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进行了继承和发展。文章首先阐述了中国共产党关于人民、人民观的内涵... 马克思主义人民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群众的基本观点和立场,体现了马克思、恩格斯对人民的关注,对人民地位的认可。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进行了继承和发展。文章首先阐述了中国共产党关于人民、人民观的内涵,从马克思主义人民观、中华民族五千年传统文化中民本思想的影响、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三个方面分析了中国共产党人民观形成的条件;其次,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四个时期探讨了中国共产党人民观的演进过程;最后,总结了中国共产党人民观的经验启示,即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民至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人民 马克思主义人民观 人民至上
下载PDF
人民至上理念的形成理路、核心要义与价值意蕴 被引量:2
20
作者 王莉丽 祁明明 《理论导刊》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7-21,共5页
坚持人民至上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的“第一个坚持”,其形成和发展是建立在对马克思主义人民观的继承和发展、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民本思想的汲取与创新、对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中人民立场的赓续与传承上的。新时代人... 坚持人民至上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的“第一个坚持”,其形成和发展是建立在对马克思主义人民观的继承和发展、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民本思想的汲取与创新、对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中人民立场的赓续与传承上的。新时代人民至上理念的核心要义集中体现为坚持人民至上必须紧紧依靠人民、必须不断造福人民、必须牢牢植根人民。新时代人民至上理念蕴含着深刻的价值意蕴,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价值旨归,为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奠定基础;昭示了中国共产党的根本价值立场,深化了中国共产党对执政规律的认识;彰显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价值底色,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心聚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民至上 人民立场 马克思主义人民观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