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3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马克思主义公平分配观与和谐社会建设 被引量:2
1
作者 彭剑君 陈珏宇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75-480,共6页
马克思主义公平分配观是在批判和继承了空想社会主义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用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逐步创立和发展起来的。它的建立是对人类社会旧有的收入分配观念的革命和思想上的一次飞跃。在我国目前和谐社会的建设中,研究马克思主义公... 马克思主义公平分配观是在批判和继承了空想社会主义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用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逐步创立和发展起来的。它的建立是对人类社会旧有的收入分配观念的革命和思想上的一次飞跃。在我国目前和谐社会的建设中,研究马克思主义公平分配观,对和谐社会的建设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也是对马克思主义在社会主义发展新时期的一次创新,对于贯彻落实"十七大"的初次分配公平的目标有着积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次分配公平 和谐社会 马克思主义公平分配观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公平分配观的形成及其核心思想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刘斌 《当代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8-12,共5页
马克思主义公平分配观是在对空想社会主义公平分配思想继承和批判的基础上 ,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马克思主义公平分配思想的核心内容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 ,从人类社会发展进程看 ,不存在永恒、绝对公平的分配。公平分配是一个受现... 马克思主义公平分配观是在对空想社会主义公平分配思想继承和批判的基础上 ,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马克思主义公平分配思想的核心内容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 ,从人类社会发展进程看 ,不存在永恒、绝对公平的分配。公平分配是一个受现实生产力条件约束的历史性、暂时性范畴 ;其次 ,未来社会公平分配质的规定性取决于生产资料公有制 ;第三 ,未来社会公平分配实现形式不是一成不变的 ,而是发展变化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想社会主义 马克思主义 公平分配 公平分配
下载PDF
新时代马克思主义教育公平基本属性的四维分析
3
作者 庞君芳 《当代教育与文化》 2024年第3期16-22,共7页
在当前推动教育强国建设的进程中,享有公平而高质量的教育是每一个人的理想追求。如何正确理解新时代马克思主义教育公平观,依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从教育公平的核心问题、教育公平的本质问题、教育公平的实现基础、教育公平的终极目... 在当前推动教育强国建设的进程中,享有公平而高质量的教育是每一个人的理想追求。如何正确理解新时代马克思主义教育公平观,依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从教育公平的核心问题、教育公平的本质问题、教育公平的实现基础、教育公平的终极目标四个维度,剖析平等受教育权的人人享有、教育资源的恰当分配、社会生产的高度发展、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之于教育公平的内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教育公平 核心价值 恰当分配 全面发展
下载PDF
论分配的公平正义——基于马克思主义与空想社会主义分配思想比较分析
4
作者 张晓平 肖欣耘 《河南牧业经济学院学报》 2023年第5期1-6,共6页
马克思主义分配思想是对空想社会主义分配思想渐进、批判和扬弃的过程。通过对二者在分配方式、分配对象、分配原则、分配思想基础的比较研究,探讨分配公平正义的实现路径。此次研究深化了对生产与分配关系的认识,强调生产对分配的决定... 马克思主义分配思想是对空想社会主义分配思想渐进、批判和扬弃的过程。通过对二者在分配方式、分配对象、分配原则、分配思想基础的比较研究,探讨分配公平正义的实现路径。此次研究深化了对生产与分配关系的认识,强调生产对分配的决定作用以及分配的反作用,要注重大力发展生产力为分配正义奠基;明确了分配对象,将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作为分配的补充措施,从而推进分配领域问题的解决;杜绝平均主义原则,强化按劳分配原则,坚持和完善分配制度;注重科学把握国情,坚守“以人民为中心”的分配正义,实现分配的公平正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空想社会主义 分配思想 公平正义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公平观探微 被引量:2
5
作者 易果平 傅晓华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70-73,共4页
公平观是社会主义的基本价值取向,是现存经济关系的反映,相对性是其重要特征;内容上包括起点公平、过程公平和结果公平三个基本方面;评价上只有将其置于一定生产关系和一定阶级中才能最终判定;是一个渐近的实现过程。发展生产力是物质基... 公平观是社会主义的基本价值取向,是现存经济关系的反映,相对性是其重要特征;内容上包括起点公平、过程公平和结果公平三个基本方面;评价上只有将其置于一定生产关系和一定阶级中才能最终判定;是一个渐近的实现过程。发展生产力是物质基础,收入调节是重要手段,消灭剥削、构建公平合理的社会制度是前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公平 收入差距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公平”观的本来思想 被引量:4
6
作者 李济广 《东岳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25-130,共6页
由"公平"范畴的主观性、利益性、多角度和多标准特点所决定,公平感和公平观难以统一,客观唯一性的"公平"并不存在,抽象的"公平"口号容易掩盖马克思主义所揭示的社会关系本质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因... 由"公平"范畴的主观性、利益性、多角度和多标准特点所决定,公平感和公平观难以统一,客观唯一性的"公平"并不存在,抽象的"公平"口号容易掩盖马克思主义所揭示的社会关系本质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因此马克思主义不把"公平"作为研究范式、研究对象、理论范畴和纲领口号。但日常生活中公平感、公平观和一定条件下的角度公平、比较公平和有确切内涵的社会公正不能回避。处理公平问题要创造符合群众利益的公平感,遵循符合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公平观,在可行的情况下首先实现结果平等和财产平等的最大化,然后在可取的情况下推动不同程度的对称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平 平等 马克思主义 公平 政纲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公平观的当代发展及启示 被引量:7
7
作者 房正宏 《理论探索》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45-47,共3页
公平正义是人类社会的共同追求。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谈论公平,常常把公平与平等、民主以及分配正义等联系起来讨论。中国共产党在领导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不断深化对社会公平的认识,在不断促进社会公平的同时也不断发展着马克... 公平正义是人类社会的共同追求。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谈论公平,常常把公平与平等、民主以及分配正义等联系起来讨论。中国共产党在领导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不断深化对社会公平的认识,在不断促进社会公平的同时也不断发展着马克思主义公平观。马克思主义有关公平的思想及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公平理论的发展启示我们:一是公平正义对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具有重大意义;二是要健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的社会主义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三是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促进社会公平过程中,分配正义仍需着力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公平 发展 启示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公平观与当代中国社会的公平问题 被引量:6
8
作者 郁建兴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1995年第4期73-79,共7页
马克思主义公平观与当代中国社会的公平问题郁建兴马克思主义既是揭示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这一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科学体系,也是关于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真正社会历史价值的价值学说。公平原则作为马克思主义的基本... 马克思主义公平观与当代中国社会的公平问题郁建兴马克思主义既是揭示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这一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科学体系,也是关于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真正社会历史价值的价值学说。公平原则作为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之一,经典作家们作了大量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公平 当代中国社会 结果公平 公平与效率 毛泽东 公平原则 社会主义 公平问题 机会均等 资产阶级法权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公平正义观研究 被引量:9
9
作者 周晓光 《学术交流》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5-9,共5页
马克思恩格斯的公平正义思想以"每一个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核心,带来了公平正义主题从抽象平等到每一个个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的革命性转换。社会主义社会作为共产主义理想实现过程中的阶段性社会形态,实现了对此前所有... 马克思恩格斯的公平正义思想以"每一个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核心,带来了公平正义主题从抽象平等到每一个个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的革命性转换。社会主义社会作为共产主义理想实现过程中的阶段性社会形态,实现了对此前所有社会形态公平正义理念的历史超越。在社会历史实践进程中,社会主义制度本身的发展和公平正义理念自身的演进表现了相同的超越性特质。系统分析现阶段我国社会形态发展的制度设计理念和整体价值追求,发掘有益于制度设计科学化和公平正义理念完善化的积极因素,进而以马克思主义公平正义观的超越性特质为主线,以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全面健康发展为目标,在社会发展过程中自觉完成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的整合,对推动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公平正义 社会主义制度 超越性
下载PDF
柯亨的分配正义观的转变——兼谈马克思主义与平等 被引量:7
10
作者 葛四友 《社会科学论坛》 CSSCI 2008年第1期30-38,共9页
在西方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中,分析马克思主义是其中一个重要的成分,本文重点在于介绍其代表性人物柯亨的分配正义观。文章试图通过柯亨在不同时期对于马克思主义与平等的态度的转变,来展示一个真诚的马克思主义者在现实变化的情况下是... 在西方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中,分析马克思主义是其中一个重要的成分,本文重点在于介绍其代表性人物柯亨的分配正义观。文章试图通过柯亨在不同时期对于马克思主义与平等的态度的转变,来展示一个真诚的马克思主义者在现实变化的情况下是如何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是如何处理马克思主义与平等之间的复杂关系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平等 分配正义 分析马克思主义 柯亨
下载PDF
中国共产党新时期对马克思主义公平正义观的运用与发展 被引量:1
11
作者 黄有璋 徐其清 《求实》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6-19,共4页
中国共产党新时期把公平正义视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价值;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际出发认识和把握公平正义的理论内涵;以加快发展作为维护和实现公平正义的前提条件;以共同富裕作为维护和实现公平正义的重要目标;以制度建设作为维护... 中国共产党新时期把公平正义视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价值;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际出发认识和把握公平正义的理论内涵;以加快发展作为维护和实现公平正义的前提条件;以共同富裕作为维护和实现公平正义的重要目标;以制度建设作为维护和实现公平正义的基本保障。这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新时期对马克思主义公平正义观的自觉运用与发展,有效地促进了当代中国社会的公平正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马克思主义 公平正义 运用 发展
下载PDF
权利平等规则的产权与效率——马克思主义公平效率观的产权分析 被引量:4
12
作者 李松龄 《南方经济》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31-35,共5页
马克思主义的生产资料占有意义上的公平和等量劳动获得等量收入意义上的公平是一种权利平等的规则 ,它的产权基础是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所有权缺乏排他性的制度安排。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公平效... 马克思主义的生产资料占有意义上的公平和等量劳动获得等量收入意义上的公平是一种权利平等的规则 ,它的产权基础是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所有权缺乏排他性的制度安排。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公平效率观 ,它的产权基础是排他性所有权的制度安排。需要通过公司制的制度变革 ,改进权利平等的公平规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权利平等规则 马克思主义 公平效率 产权 交易成本 公司制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公平分配观核心思想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斌 《理论参考》 2006年第3期11-12,共2页
不存在永恒、绝对公平的分配,公平分配是一个受现实生产力条件约束的历史性、暂时性的范畴。未来社会公平分配实现形式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发展变化的。
关键词 公平分配 分配 马克思主义 现实生产力 条件约束
原文传递
论马克思主义公平观在当代中国的发展 被引量:1
14
作者 江玉安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15-117,共3页
公平一直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社会理想。马克思和恩格斯第一次把公平的实现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提出要通过消灭私有制来消除产生不公平的经济根源。经过中国不同历史时期马克思主义者的继承、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公平观正在对中国社会... 公平一直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社会理想。马克思和恩格斯第一次把公平的实现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提出要通过消灭私有制来消除产生不公平的经济根源。经过中国不同历史时期马克思主义者的继承、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公平观正在对中国社会的发展进步尤其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挥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公平 和谐社会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分配正义观中国化的经济法进路——以化解社会主要矛盾为目标 被引量:1
15
作者 杨忠孝 王文君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68-76,共9页
百年来,中国在马克思主义分配正义观与社会具体实践的四次结合过程中对收入分配问题积累了丰富而宝贵的经验,这对现阶段化解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在新时代对共同富裕路径的探... 百年来,中国在马克思主义分配正义观与社会具体实践的四次结合过程中对收入分配问题积累了丰富而宝贵的经验,这对现阶段化解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在新时代对共同富裕路径的探索中,收入分配理论未来着力点在于初次分配注重公平公正共享,协调法律制度促进社会分配格局合理化,构建可循环分配体系。据此,建议修改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就业促进法、电子商务法,提高试用期工资、最低工资和养老金的最低限制,提高劳动质量,提升劳动过程中被社会认可的有效劳动;再分配注重内需,协调法律制度确保社会分配关系公平化,建议制定“社会保障法”,修改个人所得税法、企业所得税法、耕地占用税法、预算法,及契税法的第6条第3款,真正推动农村税费体制改革,建立农村市场经济体系,平衡内需结构进而畅通国内大循环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分配正义 不平衡不充分 收入分配 共同富裕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公平观的辨识与当代价值 被引量:1
16
作者 吴兵 鲍旭源 覃志立 《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学报》 2016年第2期5-9,共5页
马克思认为商品不能自己到市场去,不能自己去交换,因此就必须找寻商品的占有者去进行交换。在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作为生产资料占有者的无产阶级政党,在统筹商品生产的同时,也需要进行商品的分配。能否公平有效的分配物质财富,这... 马克思认为商品不能自己到市场去,不能自己去交换,因此就必须找寻商品的占有者去进行交换。在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作为生产资料占有者的无产阶级政党,在统筹商品生产的同时,也需要进行商品的分配。能否公平有效的分配物质财富,这决定了无产阶级政党的稳固,也体现了研究马克思主义公平观的重要性。但现阶段对马克思主义公平观在事实平等和形式平等方面的辨识出现了一些误读。如何消除误解,进而促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良续发展,这是值得探索和深思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公平 事实平等 形式平等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公平观视域下少数民族的生态权益保障 被引量:3
17
作者 廖小明 《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4年第3期31-35,共5页
少数民族生态权益保障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在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建设进程中、在马克思主义公平观视域下审视少数民族生态权益保障问题,廓清少数民族生态权益保障的内涵和边界,寻找保障生态权益的有效措施,意... 少数民族生态权益保障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在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建设进程中、在马克思主义公平观视域下审视少数民族生态权益保障问题,廓清少数民族生态权益保障的内涵和边界,寻找保障生态权益的有效措施,意义重大而深远。为此,必须把少数民族生态权益保障纳入宏观决策和制度建构之中,做好顶层设计;必须加强少数民族生态文明意识和生态权益观的宣传引领,提高他们维护自身生态权益的能力;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正确处理发展经济社会与实现和维护生态权益之间的关系,切实保障少数民族生态权益;必须防范和惩戒损害少数民族生态权益的行径,有效补偿少数民族生态利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公平 少数民族 生态文明 生态权益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分配公平理论及其当代价值探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高卫国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5期566-569,共4页
马克思主义分配公平理论的建立和发展,是马克思恩格斯在前人思想成果的基础上,逐步创立和发展起来的。马克思主义分配公平理论有两个层次的含义:一是指生产资料占有意义上的公平;二是指等量劳动获得等量收入意义上的公平。马克思主义分... 马克思主义分配公平理论的建立和发展,是马克思恩格斯在前人思想成果的基础上,逐步创立和发展起来的。马克思主义分配公平理论有两个层次的含义:一是指生产资料占有意义上的公平;二是指等量劳动获得等量收入意义上的公平。马克思主义分配公平理论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实践敷设了不可逾越的政治底线,还为当代中国的体制改革和制度架构奠定了合法性根据和道义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分配公平 两极分化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历史逻辑与时代特质研究——基于文本梳理视角
19
作者 余文好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5期5-11,127,共8页
马克思论述了反抗劳动奴役、建立劳动共和国的劳动解放思想,开启了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逻辑起点。毛泽东论述了劳动与制度、劳动与效率、劳动与生态、劳动与幸福、劳动与战争、劳动与教育等内容,提倡人人劳动,成功践行了马克思的劳动解... 马克思论述了反抗劳动奴役、建立劳动共和国的劳动解放思想,开启了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逻辑起点。毛泽东论述了劳动与制度、劳动与效率、劳动与生态、劳动与幸福、劳动与战争、劳动与教育等内容,提倡人人劳动,成功践行了马克思的劳动解放思想,开创了马克思主义劳动观中国化的历史进程。邓小平论述了按劳分配的历史追溯、精神实质、主要价值等内容,提出了改革分配制度、打破平均主义,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劳动观中国化的创新发展。习近平对新时代劳动的论述,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时代特质:尊重劳动价值,正确认识劳动本质;弘扬劳动精神,鼓励创新创造劳动;加强劳动教育,提升劳动者综合素质;强化劳动保障,营造和谐劳动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解放 马克思主义劳动 按劳分配 新时代劳动特质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公平观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运用和发展 被引量:1
20
作者 朱勋春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07年第8期38-42,共5页
实现比资本主义国家更高的社会公平,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条件。胡锦涛同志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和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 实现比资本主义国家更高的社会公平,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条件。胡锦涛同志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和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坚持马克思主义公平观的基本原理,并结合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具体实际,深刻揭示了当今中国实现社会公平的根本目的和现实途径,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公平观。在我国实现社会公平必须坚持以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基本经济制度,必须坚持人民当家作主的基本政治制度,必须建立一套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国情相适应的具体制度和体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公平 科学发展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