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当代政治哲学视域下的马克思主义共同体思想探析
1
作者 晏扩明 宋金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1期9-17,共9页
马克思主义的共同体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辩证地看待个人与共同体之间的关系问题。而这一关系问题,正是当代政治哲学语境下最为核心的议题之一。自由主义、社群主义与英美分析的马克思主义都在这一议题下进行了长... 马克思主义的共同体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辩证地看待个人与共同体之间的关系问题。而这一关系问题,正是当代政治哲学语境下最为核心的议题之一。自由主义、社群主义与英美分析的马克思主义都在这一议题下进行了长久的相互论辩。综合来看,马克思意义上的“共同体”是以人的生产实践关系为基础的个人的集合体,它既囊括了广义和狭义两种表达方式,又包含了认知性与规范性两种理解维度,揭示了个人与共同体的对立统一性,解决了当代个人与共同体关系问题的理论分歧,是对个人与共同体之间的关系的“真正解决”,体现了马克思主义者对公平正义乃至更高超越性价值的伦理追求与道德愿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共同体思想 个人与共同体 自由主义 社群主义 分析的马克思主义
下载PDF
使命与复构:同心圆理论的马克思主义共同体思想在场——基于中华民族共同体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双重维度视角 被引量:9
2
作者 叶子鹏 徐皇冠 《理论导刊》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59-65,共7页
中国和谐社会阶层关系的构建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顶层设计和多层次的协调与平衡。同心圆理论的提出,开拓了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的新局面。中国共产党的同心圆理论是现实逻辑和理论逻辑的耦合,是马克思主义共同体思想指导下的认识论... 中国和谐社会阶层关系的构建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顶层设计和多层次的协调与平衡。同心圆理论的提出,开拓了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的新局面。中国共产党的同心圆理论是现实逻辑和理论逻辑的耦合,是马克思主义共同体思想指导下的认识论和方法论突破。同时,同心圆理论也伴随着实践的发展从价值视角向结构视角发生复构,圆心是中国共产党,同心圆的内圈是中国国内的统战对象,致力于民族复兴,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同心圆的外圈则是全球进步力量,致力于世界和谐,建构人类命运共同体。同心圆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共同体思想的当代投射,两个共同体的发展共同成为同心圆理论的马克思主义共同体思想在场的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心圆理论 马克思主义共同体思想 中华民族共同体 人类命运共同体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共同体理论话语体系构建述论 被引量:3
3
作者 孙福胜 《理论导刊》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61-66,共6页
马克思主义共同体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马克思主义共同体理论话语体系,需要从理论源头、历史演进、实践反思等维度对其进行前提性考查,构建包括主流话语、专业话语和生活话语等基本内容的共同体理论话语体系框架,... 马克思主义共同体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马克思主义共同体理论话语体系,需要从理论源头、历史演进、实践反思等维度对其进行前提性考查,构建包括主流话语、专业话语和生活话语等基本内容的共同体理论话语体系框架,要从深耕文本、面向生活、协同研究等方面出发积极探索可行性路径。加快构建马克思主义共同体理论话语体系,将为中国学者提升学术自信以及在激烈的国际话语权竞争中赢得话语主动权提供动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共同体理论 话语体系 人类命运共同体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共同体治理理论探析 被引量:3
4
作者 孙福胜 《云南行政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62-69,共8页
治理问题是包括治理理论、治理理念、治理实践、治理模式等基本范畴在内的且在中外学术界引起广泛关注和争论的一个学术热点问题。马克思恩格斯共同创立的马克思主义共同体理论为研究治理问题提供了一种新视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论是马... 治理问题是包括治理理论、治理理念、治理实践、治理模式等基本范畴在内的且在中外学术界引起广泛关注和争论的一个学术热点问题。马克思恩格斯共同创立的马克思主义共同体理论为研究治理问题提供了一种新视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共同体理论的最新形态。以马克思主义共同体理论为依据,探讨包括创造与融入“世界历史”的共同体治理生成、作为“物质关系直接产物”的“关系体”的共同体治理本质、立足“现实的个人”的共同体治理主体、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的共同体治理目的、采用“不同类别循序渐进”的共同体治理方法、注重“治理的主体、目的、方法”有机结合的共同体治理控制等基本内容的马克思主义共同体治理理论,以期为学术界进一步加强治理问题相关研究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共同体理论 共同体治理 人的发展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共同体思想视阈下网络社群组织的实践逻辑分析
5
作者 乔夏阳 赵娟 《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1期24-34,共11页
马克思主义认为,在“真正的共同体”中个体身份得到普遍认可,个体与共同体共生互构,个体自主性在共同体的活动中显现度更高。网络社群组织的发展趋向在理论上与其相契合。在这一理论指导下,通过设计调查问卷并选取具有代表性的社群,对... 马克思主义认为,在“真正的共同体”中个体身份得到普遍认可,个体与共同体共生互构,个体自主性在共同体的活动中显现度更高。网络社群组织的发展趋向在理论上与其相契合。在这一理论指导下,通过设计调查问卷并选取具有代表性的社群,对其成员对社群活动的感知质量进行实证分析,发现个体与其他成员之间的身份认同度、个体与组织之间的利益互惠度,以及个体在社群活动中的显现度均对网络社群组织运行具有正向影响作用。但实证研究结果也表明,在现实网络社群的运行过程中依然存在个体与网络社群组织的互惠度、认可度不高,成员在社群组织中身份认可不明确等问题,需在发展中进一步予以改进和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共同体思想 网络社群 感知质量
下载PDF
园校联盟模式下学前教育专业“3H”型研究生的培养——基于马克思主义共同体思想
6
作者 秦旭芳 暴思霁 党淼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3期111-116,共6页
从马克思主义共同体思想来看,园校联盟本质上是一种价值共同体。“3H”型研究生培养的前提是“现实的人”的存在,实现学前教育专业研究生的自由全面发展是“3H”型研究生培养的终极目标,园校间从利益共同体走向价值共同体是“3H”型研... 从马克思主义共同体思想来看,园校联盟本质上是一种价值共同体。“3H”型研究生培养的前提是“现实的人”的存在,实现学前教育专业研究生的自由全面发展是“3H”型研究生培养的终极目标,园校间从利益共同体走向价值共同体是“3H”型研究生培养的基本过程,“3H”型研究生培养的基本形式是园校间的分工协作。基于马克思主义共同体思想梳理园校联盟的实践逻辑,对学前教育专业“3H”型研究生培养的模式进行建构,可以全方位助力“3H”型学前教育专业研究生的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园校联盟 “3H”型研究生 马克思主义共同体思想
下载PDF
“中华民族共同体”概念的主要理论渊源和政治化效应——基于马克思主义共同体思想中国化的考察 被引量:10
7
作者 杨须爱 《西北民族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5-28,共14页
概念是理论的基石、思想的出口和“公诸众人的意义参照”。“中华民族共同体”作为当代中国社会科学的一个新概念,已在新时代演化为中国学术、政治理论的一个基本概念。研究发现,这个概念的提出、传播及政治化,是马克思主义共同体思想... 概念是理论的基石、思想的出口和“公诸众人的意义参照”。“中华民族共同体”作为当代中国社会科学的一个新概念,已在新时代演化为中国学术、政治理论的一个基本概念。研究发现,这个概念的提出、传播及政治化,是马克思主义共同体思想、民族理论中国化的结果。政治化使其从最初仅在学术领域使用的描述性概念,发展为在学术、新闻、教育、政治领域同时使用,兼具描述性、规范性、反思性和批判性的概念。相比“中华民族”“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等概念,“中华民族共同体”概念既能把由我国各民族组成的中华民族是一个整体的含义和价值导向更为清晰地表达出来,也能把中华民族是多元一体结构之国家民族的含义,和“一体”对“多元”的统摄性、“多元”对“一体”的支撑性表达出来。它蕴含的思想、实践引导动能的释放目前还处于初级阶段,要以其作为核心概念、理论基石重构关于中国民族的知识体系,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共同体 概念 马克思主义共同体思想 理论渊源 政治化效应
原文传递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共同的理论逻辑和实践指向
8
作者 李东海 陈井安 《民族学刊》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24-32,142,共10页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分别是毛泽东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重大贡献,是相互促进的关系,可以从社会实践与社会意识、保障与主线两个角度加以理解,也要在尊重和包容差异性的...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分别是毛泽东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重大贡献,是相互促进的关系,可以从社会实践与社会意识、保障与主线两个角度加以理解,也要在尊重和包容差异性的过程中增进共同性。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都服务于党和国家中心工作,坚持党的领导、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坚持和完善大统战工作格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也是新时代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应予以贯穿的主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并不是单独发挥作用的,要求形成和发展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中心的社会意识集合,为民族区域自治地方高质量发展提供条件。民族自治地方也能够为其他地方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积累更多有益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民族理论 民族工作 马克思主义共同体
下载PDF
中国共产党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逻辑理路
9
作者 李峥钰 张九海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94-96,共3页
人类命运共同体是马克思主义共同体理论的创新发展和当代实践,推动着世界历史进程向前发展。马克思主义共同体理论必然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论基石,三个世界划分理论、和平与发展论断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逻辑展开,而当下“你中有我,我中... 人类命运共同体是马克思主义共同体理论的创新发展和当代实践,推动着世界历史进程向前发展。马克思主义共同体理论必然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论基石,三个世界划分理论、和平与发展论断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逻辑展开,而当下“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人类命运共同体作为逻辑指向则在世界发展进程中不断诠释与论证着共同体的实践必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共同体理论 三个世界划分 和平与发展 人类命运共同体
下载PDF
论共同体与人的发展
10
作者 孙福胜 《实事求是》 2021年第4期39-45,共7页
人的发展问题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核心问题。学术界关于人的发展问题的多维度探究取得了丰硕成果。现代人的发展问题研究更要重视在马克思主义共同体理论视域中进行探讨,包括人的发展的空间、条件、理念等与人的发展具有直接关系的重大问... 人的发展问题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核心问题。学术界关于人的发展问题的多维度探究取得了丰硕成果。现代人的发展问题研究更要重视在马克思主义共同体理论视域中进行探讨,包括人的发展的空间、条件、理念等与人的发展具有直接关系的重大问题。马克思主义共同体理论视域中人的发展的全球性、规律性、道德性问题已日益显现,地球村居民需要共同树立和践行共同体发展理念,积极推进人类社会的和谐共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共同体理论 人的发展 共同体发展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的共同体理论与实践 被引量:2
11
作者 董强 马俊毅 杨昌儒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3-23,共11页
中国式现代化从理念、目标到理论逻辑、实践路径都有创新和进步,丰富提升了人类的现代化理论,其重要经验之一是十分重视共同体价值与共同体建设。中国式“共同体”建设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因素,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现代化与共同体思想... 中国式现代化从理念、目标到理论逻辑、实践路径都有创新和进步,丰富提升了人类的现代化理论,其重要经验之一是十分重视共同体价值与共同体建设。中国式“共同体”建设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因素,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现代化与共同体思想中国化、时代化的卓越理念,以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中华民族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为目标,创造性地在现代化实践中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国家与民族、国家与世界的关系,形成面向未来的、有利于克服现代性危机的现代化道路。民族事务治理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体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共同体逻辑。进入新时代以来,中国共产党推动各民族共同走向现代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新时代民族事务治理以复合性治理凸显各民族共同走向现代化与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复合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共同体建设 马克思主义共同体理念 现代性危机
原文传递
共同体治理的多维考量
12
作者 孙福胜 《中共青岛市委党校青岛行政学院学报》 2021年第1期56-60,共5页
共同体治理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对于推进新时代人类社会治理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从“需要存在、能力存在、发展存在”的“实践性生成存在”的共同体治理存在、“自然G社会G人自身”有机结合的“关系体”的共同体治理本质、“现实的个人... 共同体治理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对于推进新时代人类社会治理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从“需要存在、能力存在、发展存在”的“实践性生成存在”的共同体治理存在、“自然G社会G人自身”有机结合的“关系体”的共同体治理本质、“现实的个人”主体性的共同体治理主体、“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价值取向的共同体治理目的、“不同类别循序渐进”个性化发展性的共同体治理方法、“主体G目的G方法”系统化的共同体治理管控以及“道德G能力G贡献”一体化的共同体治理评价等基本维度对共同体治理进行探索,从而为共同体治理问题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共同体理论 共同体治理 人的发展
下载PDF
统一大市场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理论阐释与中国实践 被引量:1
13
作者 冯建勇 屠乐炎 《西北民族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2-142,共11页
马克思主义共同体理论认为,从“自然的共同体”到“虚幻的共同体”的发展打破民族藩篱,世界市场的形成与民族隔阂的消失则是建立“真正的共同体”的前提。与之相对应,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强调世界经济和统一大市场对于促进各民族交往交... 马克思主义共同体理论认为,从“自然的共同体”到“虚幻的共同体”的发展打破民族藩篱,世界市场的形成与民族隔阂的消失则是建立“真正的共同体”的前提。与之相对应,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强调世界经济和统一大市场对于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和构建民族共同体的积极作用,从而在生产力、统一市场与民族共同体建设之间建立一种因果逻辑关系。中华民族区域内的统一大市场历史悠久,在特定时期内促进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进入新时代,党中央高度重视统一大市场建设,提出并实施一系列重大战略举措以加强统一大市场建设,这必将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往交流交融 统一大市场 马克思主义共同体理论 中国实践
原文传递
共同体的中国道路与当代形态——兼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世界意义
14
作者 张师平 《甘肃政协》 2024年第4期30-36,共7页
纵观马克思主义共同体理论,个体性与类属性的统一是共同体形成的逻辑前提,由此标识了共同体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民族性与阶级性的结合是中国共同体发展的基本特征,由此中国基本实现了建立社会自由、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之共同体的目标;... 纵观马克思主义共同体理论,个体性与类属性的统一是共同体形成的逻辑前提,由此标识了共同体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民族性与阶级性的结合是中国共同体发展的基本特征,由此中国基本实现了建立社会自由、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之共同体的目标;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鲜明标识了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文化多元化时代共同体发展的当代形态及未来趋势。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论述,为当代国际关系的发展提供了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有利于推动国际社会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发展观、文明观,以及国家安全观、国际秩序观、人类和平观,是马克思主义共同体理论发展的最新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共同体 民族共同体 人类命运共同体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