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世纪下半叶马克思主义史及其研究的典型个案——柯拉柯夫斯基思想简评
1
作者 唐少杰 《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 2001年第1期102-117,365-368,共20页
柯拉柯夫斯基是当今"马克思学"的著名人物之一。他由所谓的"正统"马克思主义者变到"人道主义"和"修正主义"的马克思主义者,再到反马克思主义者的特殊经历,集中体现了20世纪下半叶马克思主义史... 柯拉柯夫斯基是当今"马克思学"的著名人物之一。他由所谓的"正统"马克思主义者变到"人道主义"和"修正主义"的马克思主义者,再到反马克思主义者的特殊经历,集中体现了20世纪下半叶马克思主义史及其研究自身之中的某种深切内涵和命运。柯拉柯夫斯基的主要思想体现在他的三卷本的《马克思主义的主流》一书中。本文试图就以下五个方面来述评柯拉柯夫斯基的主要思想:一、马克思理论的基本原则,柯氏认为此原则是人道主义和异化理论;二、马克思主义的主旨,柯氏提出了浪漫主义、浮士德一普罗米修斯、启蒙时代的理性主义和决定论三大主旨;三、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四、伦理思想;五、马克思主义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柯拉柯夫斯基 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史研究
下载PDF
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史的学科性质、研究对象和分期的思考 被引量:1
2
作者 师吉金 《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5-9,共5页
由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史研究的时间还不长,所以有一些基本问题还需进一步研究。其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史的学科性质和研究对象问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史的分期问题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史研究的基础性问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史属于历史学科... 由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史研究的时间还不长,所以有一些基本问题还需进一步研究。其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史的学科性质和研究对象问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史的分期问题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史研究的基础性问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史属于历史学科,其研究对象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史的分期要综合考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涵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形态。据此,可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史分为两个大的历史阶段:第一个阶段,从1920年共产党组织出现到1978年真理标准讨论之前,这是以毛泽东思想为主要理论形态的时期;第二个阶段,是从1978年真理标准问题讨论至今,这是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主要形态的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学科性质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对象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分期
下载PDF
回到马克思三题——兼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史研究的方法论
3
作者 代建鹏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20-24,共5页
前苏联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史研究由于未能明确确立研究对象,在方法论上陷入困境。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史研究对前苏联研究的这一方法论不足有较为清晰的认知,经过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不断努力,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史研究通过文本... 前苏联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史研究由于未能明确确立研究对象,在方法论上陷入困境。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史研究对前苏联研究的这一方法论不足有较为清晰的认知,经过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不断努力,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史研究通过文本解读成功实现了研究方法论的转换。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史研究文本解读取得了长足进展,但也有许多具体的理论问题亟待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研究 方法论 《回到马克思 文本解读
下载PDF
当前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史研究中的三个痼疾
4
作者 代建鹏 《理论与现代化》 CSSCI 2013年第1期51-55,共5页
随着文本解读的兴起,近年来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史研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同时也存在亟待解决的三个老问题:脱离语境引用马克思、恩格斯的文本,对马克思、恩格斯的文本诠释不足以及从当代现实出发评价马克思、恩格斯的观点。当代中国... 随着文本解读的兴起,近年来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史研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同时也存在亟待解决的三个老问题:脱离语境引用马克思、恩格斯的文本,对马克思、恩格斯的文本诠释不足以及从当代现实出发评价马克思、恩格斯的观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史研究的主要目标不再是照着说而是接着说,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就需要不断反思中国的马哲形成史研究以找到接着说的可靠支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研究 语境 诠释框架 接着说
下载PDF
改革开放新时期存在主义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学术界的理论旅行——以萨特为例
5
作者 刘怀玉 王赛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82-91,共10页
存在主义马克思主义在改革开放初期随着西方现代思潮进入中国,在中国学术界经历一个复杂的理论嬗变过程,这个过程在总体上表现为从'精神污染'到思想资源的转变。具体来说,在改革开放初期,存在主义马克思主义起到了配合解放思想... 存在主义马克思主义在改革开放初期随着西方现代思潮进入中国,在中国学术界经历一个复杂的理论嬗变过程,这个过程在总体上表现为从'精神污染'到思想资源的转变。具体来说,在改革开放初期,存在主义马克思主义起到了配合解放思想、呼唤人性、弘扬人道主义的作用;到了90年代,学者们开始在主体性转向和异化批判的范式下研究这一理论;世纪之交出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当代性'的讨论,最有影响的理论成果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生存论转向',存在主义马克思主义成为这一转向的理论资源;新世纪以来,对存在主义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变得多元与精专,并展现出与当代西方社会思潮合流的趋势。萨特的存在主义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学术界也大致经过上述四个阶段、四种范式。'人学辩证法'是萨特存在主义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核心,带给中国学术界的思想冲击也最大,它刺激着中国学者反思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人学'问题和'当代性'问题。而'当代性'一端连着传统哲学(近代哲学和形而上学),另一端连着后现代,萨特就是在传统哲学和后现代哲学之间搭建桥梁的人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 存在主义马克思主义 萨特 后现代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