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论新时期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研究范式的基本特征 |
于桂凤
|
《广西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0 |
|
2
|
何以可能,何以实现:论概念史范式下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
李冉
郭小凡
|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3
|
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研究范式的思考 |
谢俊
|
《哲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6
|
|
4
|
新范式·新路向·新未来--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研究的重要倾向 |
杨竞业
|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2
|
|
5
|
李达“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范式考 |
秦龙
赵永帅
|
《党政研究》
|
2017 |
1
|
|
6
|
通过“中国化”创新“马克思哲学”研究的“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范式 |
曹典顺
范云
|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2 |
2
|
|
7
|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研究范式的发展与创新 |
吴昕炜
|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
|
2014 |
1
|
|
8
|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范式研究综述 |
张培培
|
《青年与社会(中)》
|
2014 |
1
|
|
9
|
2017年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研究范式:延续、传承与创新 |
覃世艳
|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
|
2017 |
0 |
|
10
|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研究范式与路径选择 |
丁峰
|
《南京政治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
2011 |
3
|
|
11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范式的基本维度与内在逻辑 |
汪业周
韩璞庚
|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3
|
|
12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范式”问题 |
姜喜咏
|
《上海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8
|
|
13
|
作为研究范式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
汪信砚
|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15
|
|
14
|
范式转换与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形态的建构——第五届“马克思哲学论坛”学术综述 |
王福生
|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7
|
|
15
|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范式的中国化刍议 |
董云峰
王月辉
|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0 |
|
16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何以可能”的何以可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范式辨析 |
陆昱
|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6
|
|
17
|
中国化范式与重写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学术史 |
李佃来
|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2
|
|
18
|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形态建构的学术意义——在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之间保持张力与平衡 |
姜喜咏
|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3
|
|
19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方法论的哲学反思 |
胡军良
|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3
|
|
20
|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研究综述 |
王思义
|
《毛泽东思想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2 |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