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布达佩斯学派复兴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诉求 被引量:1
1
作者 杜红艳 《黑龙江社会科学》 CSSCI 2015年第3期124-127,共4页
作为20世纪文化批判理论的一支,布达佩斯学派试图从马克思的思想中,寻找理论资源对现存社会展开批判,确立了复兴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主题。借助于马克思早期著作中蕴含的人道主义思想,他们从文化出发,在共时态上对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社会... 作为20世纪文化批判理论的一支,布达佩斯学派试图从马克思的思想中,寻找理论资源对现存社会展开批判,确立了复兴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主题。借助于马克思早期著作中蕴含的人道主义思想,他们从文化出发,在共时态上对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社会展开了批判;在对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的反思中,又进一步深入到了历时态的维度,展开了现代性的研究;在后现代视域中,展开了对人类文化出路的探寻。可以说,复兴马克思主义既是布达佩斯学派理论的理论主题,也是其理论的基础和前提,在复兴马克思主义中始终蕴含着一种文化的理论诉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达佩斯学派 复兴马克思主义 文化 现代性
下载PDF
再论马克思主义的文化张力与“文艺复兴” 被引量:2
2
作者 黄力之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32-39,共8页
马克思主义经历了文化的张力运动,即从文化存在形态突进为社会政治存在,成为社会政治运动乃至国家形式;而当马克思主义运动在社会政治斗争中遭受挫折时,它可能退回为文化存在形式,被限制在文化范畴之内。完整地观察马克思主义的文化存... 马克思主义经历了文化的张力运动,即从文化存在形态突进为社会政治存在,成为社会政治运动乃至国家形式;而当马克思主义运动在社会政治斗争中遭受挫折时,它可能退回为文化存在形式,被限制在文化范畴之内。完整地观察马克思主义的文化存在与政治存在的交替史时,对马克思主义的文化退回也应该予以积极评价。必须看到文化存在并非只是一种限制,因为文化存在是可以带来自信的。一旦以文化的深入性、渗透性特征为观察视野,就会发现文化的特殊力量,从而意识到马克思主义"文艺复兴"之可能性,这正是21世纪世界的一个重要主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文化张力 文化限制 马克思主义的“文艺复兴
原文传递
中韩马克思主义者的相遇——张一兵-姜信俊访谈
3
作者 金寿铁 《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6-41,共6页
2014年10月第三届中韩马克思主义研究论坛在韩国庆尚大学召开,会议期间,应韩国《今日文艺批评》之邀,中国南京大学张一兵教授与韩国东亚大学姜信俊教授就中韩马克思主义研究与交流等主题进行了富有意义的对话和坦诚交流。姜信俊教授重... 2014年10月第三届中韩马克思主义研究论坛在韩国庆尚大学召开,会议期间,应韩国《今日文艺批评》之邀,中国南京大学张一兵教授与韩国东亚大学姜信俊教授就中韩马克思主义研究与交流等主题进行了富有意义的对话和坦诚交流。姜信俊教授重点介绍了《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EGA)韩文版的翻译与编纂现状,张一兵教授重点介绍了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研究现状,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社会理论研究中心"在MEGA以及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取得的可喜成绩。今日"马克思主义新的复兴"是世界性现象,只有马克思主义才能正确领悟资本主义历史,也只有马克思主义才能提供应对当今资本主义经济、金融危机的有效解决办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韩马克思主义研究 MEGA 马克思主义复兴 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
原文传递
马克思主义在韩国传播与发展的历史和现状 被引量:3
4
作者 洪涛 韩志伟 《国外理论动态》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9-16,共8页
从20世纪初期社会主义思潮正式登陆朝鲜半岛开始,马克思主义在韩国的传播与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20年代殖民时期马克思主义的"早期传播",第二阶段是1940年代民族独立后马克思主义在韩国的"第一次复兴及其沉寂... 从20世纪初期社会主义思潮正式登陆朝鲜半岛开始,马克思主义在韩国的传播与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20年代殖民时期马克思主义的"早期传播",第二阶段是1940年代民族独立后马克思主义在韩国的"第一次复兴及其沉寂",第三阶段是从1980年代中后期开始的马克思主义在韩国的"第二次复兴"。而这个第三阶段我们可以再把它区分为受苏联哲学教科书影响的1980年代"正统期"、苏联解体后失去理念目标的1990年代"徘徊期"、以朝鲜半岛《南北共同宣言》为契机的2000年之后的"开放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在韩国 正统期 徘徊期 马克思主义复兴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