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马克思主义框架下的劳动关系经典理论述评及启示
- 1
-
-
作者
魏巍
-
机构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劳动经济学院
北京物资学院
-
出处
《劳动保障世界》
2015年第2Z期8-9,12,共3页
-
文摘
马克思主义劳动关系学派认为资本与劳工的矛盾不是劳动力供给方与需求方的关系而是两个社会阶级之间的关系,从本质上是一种政治关系。永不停止的权力斗争是劳动关系的主要特征。目前,中国劳动关系学界尚未对劳动关系的理论传统进行过深入的发掘,近年来,有关劳动关系的专著、译著、译文陆续出版发表,但是关于对马克思主义的经典理论的讨论和评述却很少,这表明劳动关系的学术生命力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框架
劳动关系
-
分类号
F091.91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F246
[经济管理—劳动经济]
-
-
题名21世纪以来马克思主义阶级理论研究综述
- 2
-
-
作者
陈彦珍
-
机构
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
出处
《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9年第5期104-108,共5页
-
基金
2018年度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新引进人才科研启动项目“马克思主义的当代性与新时代高职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GTXYR1802)
-
文摘
21世纪以来,中外学者对马克思的阶级理论进行了更加多元化和创新性的拓展研究。这些研究为马克思主义阶级理论研究提供了更广阔的学术视野。但目前国内相关研究对马克思阶级理论在中国的发展和适用性缺乏学理性分析。国外相关研究有多元主义和后现代主义解构和重建倾向,缺乏在马克思阶级理论分析框架内补充、细化和发展。鉴于以上问题,在研究马克思阶级理论过程中,应更多地在马克思主义的分析框架内进行发展和创新,做到民族视野和全球视野相补充,历史考察与现实分析相统一,坚持和发展相结合。
-
关键词
阶级理论
马克思主义分析框架
细化
-
分类号
A811
[哲学宗教—马克思主义哲学]
-
-
题名传播政治经济学和文化研究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1
- 3
-
-
作者
周义博
-
机构
新疆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
出处
《今传媒》
2014年第9期22-23,共2页
-
文摘
以施拉姆为代表的带有浓厚实用色彩的美国经验学派将传播学的研究重点放在了传播过程和传播效果的分析上,但是他们的研究无法正确揭示资本主义制度与大众传播的关系。他们直接或间接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立场引起了另外一种研究路径——源自欧洲的批判研究的兴起。活跃在批判舞台上的传播学研究主要有两种分支:传播政治经济学和文化研究。两者存在不同的研究取向和理论成果。本文通过对两个学派发展历史、研究内容、交融过程等方面的梳理,对传播政治经济学和文化研究三个时期关系进行探讨。
-
关键词
政治经济学
文化研究
马克思主义框架
分歧
-
分类号
G206
[文化科学—传播学]
-
-
题名企业家才能及分析框架
被引量:7
- 4
-
-
作者
陈明生
-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
-
出处
《经济体制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71-74,共4页
-
基金
中国政法大学人文社科规划项目:<城市产业向农村转移的机制和对策研究>的部分成果
-
文摘
从企业家才能形成的角度出发,企业家才能包括素质、知识和能力。在现代社会,天赋是能否成为企业家的关键。由于不能把天赋纳入其分析框架,利用人力资本理论分析企业家才能问题并不可行,而且意义有限。利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分析企业家才能问题提供了一种新的研究思路,为建立有效的国有企业经营者遴选、激励和约束制度奠定了理论基础,并可进一步论证国有企业与市场经济的可兼容性。
-
关键词
企业家才能
天赋
人力资本理论
马克思主义分析框架
-
分类号
F272.91
[经济管理—企业管理]
-
-
题名中国哲学“自我”觉醒的历程
- 5
-
-
作者
任蜜林
-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
-
出处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
2021年第7期54-55,共2页
-
文摘
《中国儒学》第15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0年10月,29000字20世纪80年代初期,对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教条主义的反思是中国哲学史研究中较为普遍的现象。这种反思体现了当时中国哲学史研究者在马克思主义固有“话语”体系下认识中国哲学这个“自我”的某些尝试和努力。在反思的过程中,研究者逐渐意识到仅仅在马克思主义框架内来研究中国哲学是不能完全认识中国哲学这个“自我”的,因此要寻找新的角度来认识中国哲学。
-
关键词
中国儒学
中国哲学史研究
20世纪80年代初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
马克思主义框架
教条主义
自我
话语
-
分类号
G63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经济效率内生增长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3
- 6
-
-
作者
王稳
-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
出处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8-55,共8页
-
文摘
经济效率内生增长是对经济活动的投入和产出之间的内在联系和比率关系的动态描述,可以依据马克思主义的分析范式,把影响经济效率增长的诸因素纳入一个统一的模型中进行分析。影响和决定经济效率内生增长的主要因素有金融因素、知识与技术因素、结构因素和制度因素,它们分别通过不同的作用方式和机理对经济效率增长产生作用,并在协同的基础上形成经济效率内生增长的作用机制。
-
关键词
经济效率
内生增长
作用机制
马克思主义分析框架
-
Keywords
economic efficiency
endogenous growth
affection mechanism
Marxism analytic framework
-
分类号
F014.35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