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26篇文章
< 1 2 20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马克思主义生态价值理论的北疆草原牧区“生产、生态、生活”的建设分析
1
作者 魏鹏 侯钰荣 +2 位作者 任玉平 李超 朱昊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16年第5期49-50,共2页
随着经济全球化及工业化进程的加速,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对立,引发了全球生态危机。人类重新开始思考怎样回归到和自然和谐相处的关系当中,马克思主义生态价值理论深刻揭示了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都是统... 随着经济全球化及工业化进程的加速,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对立,引发了全球生态危机。人类重新开始思考怎样回归到和自然和谐相处的关系当中,马克思主义生态价值理论深刻揭示了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都是统一的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人类改造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活动,必须以承认自然和社会的客观存在为前提。以塔城市齐巴尔吉迭新区为例,运用马克思主义生态价值理论,分析塔城市齐巴尔吉迭新区草原牧区人、草地、家畜之间的关系,以马克思主义的生态观确定草原牧区的发展方向,从而促进草原生产发展,保护草原生态,改善草原牧区牧民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原牧区 马克思主义生态价值理论 生态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理论在青年中传播的价值意蕴、基本原则及创新路径 被引量:1
2
作者 祝子辉 刘伟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2024年第5期6-9,共4页
面向新时代青年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是培养青年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必然要求,更是新时代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有力方式。在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在青年中传播的价值意蕴基础上,本文探讨理论传播应遵循的原则,并从拓宽传播... 面向新时代青年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是培养青年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必然要求,更是新时代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有力方式。在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在青年中传播的价值意蕴基础上,本文探讨理论传播应遵循的原则,并从拓宽传播渠道,构建多元化传播格局;创新话语方式,增强理论传播吸引力;结合青年实际,提升理论传播针对性;强化实践环节,促进理论转化为行动等方面,提出面向新时代青年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的创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青年 马克思主义理论 理论传播 价值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理论在当代经济全球化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张吉廷 朱进东 《现代经济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0-27,共8页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全球经济一体化程度的提高已经深深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也给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理论带来了新的挑战和应用空间。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过程,是资本、商品、劳动力等要素跨越国界的过程,也是全球生产、消费和分配的...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全球经济一体化程度的提高已经深深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也给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理论带来了新的挑战和应用空间。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过程,是资本、商品、劳动力等要素跨越国界的过程,也是全球生产、消费和分配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劳动价值理论是否仍然具有解释力?马克思主义的视角如何解读全球化背景下的经济现象?在全球生产链的格局下,劳动价值理论应该如何应用和发展?对此,阐释了经济全球化进程中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理论的重要价值,提出了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理论在全球化背景下的创新与发展路径,包括全球价值链下的劳动价值理论调整、应对新兴技术的劳动价值理论的挑战、环境问题与劳动价值理论的融合以及劳动价值理论的现代化转变等,旨在为如何应用这一理论分析全球经济问题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劳动价值理论 全球化 全球价值
下载PDF
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理论逻辑、价值追求及实践路径 被引量:1
4
作者 杨迎春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8-11,共4页
文章通过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理论逻辑进行分析,阐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互契合的理论基础。同时,探讨了这种结合在文化传承和创新、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以及人类文明进步与和谐发展等方面的价... 文章通过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理论逻辑进行分析,阐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互契合的理论基础。同时,探讨了这种结合在文化传承和创新、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以及人类文明进步与和谐发展等方面的价值追求。最后,提出了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发挥高校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功能以及增强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等实践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理论逻辑 价值追求 实践路径
下载PDF
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当代价值——以经济全球化为例
5
作者 周静 《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120-123,共4页
在当前,经济全球化进程在深化发展的同时也一定程度上遇阻,而诸多理论焦点与实践问题其实并未超出马克思的思想视野。在此背景下,要想从根本上对经济全球化有清醒的认识和客观的评价,抓住经济全球化发展机遇,有效应对经济全球化挑战,同... 在当前,经济全球化进程在深化发展的同时也一定程度上遇阻,而诸多理论焦点与实践问题其实并未超出马克思的思想视野。在此背景下,要想从根本上对经济全球化有清醒的认识和客观的评价,抓住经济全球化发展机遇,有效应对经济全球化挑战,同时与时俱进地发展与建构当代马克思主义全球化理论,引导新型经济全球化,理论研究上就有必要首先返本还源地认识经济全球化。正如丰子义教授所指出的,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审视全球化,必须首先加强马克思全球化思想自身的研究。在经济全球化发展遇阻的时代背景下重思马克思的经济全球化思想,不仅有助于加深对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全球化思想的理解,推动马克思主义全球化理论的深化发展,也有助于把握经济全球化的历史与现实,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推动当前经济全球化建设实践。因而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本文聚焦马克思的经济全球化思想,在考查马克思经济全球化思想产生背景的基础上,分析了马克思经济全球化思想的发展内涵,最后结合实际论述了马克思经济全球化思想的当代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理论 当代价值 经济全球化
下载PDF
论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生态发展观及其当代价值
6
作者 蒋谨慎 《唐都学刊》 2024年第1期5-10,共6页
针对经济增长与生态可持续性之间的内在矛盾问题,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既反对“深绿”思潮提出的放弃经济增长的后现代方案,也不赞同“浅绿”思潮主张的技术化的现代人类中心主义方案,而是基于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视野,提出实现生态地发展需... 针对经济增长与生态可持续性之间的内在矛盾问题,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既反对“深绿”思潮提出的放弃经济增长的后现代方案,也不赞同“浅绿”思潮主张的技术化的现代人类中心主义方案,而是基于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视野,提出实现生态地发展需要在变革社会生产方式的前提下,树立科学的生态价值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人的存在方式。虽然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生态发展观是对当代西方社会发展所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所作的反思和对当代西方社会发展道路探索的结果,存在着如何落地的现实困境,但这不仅对于我们深化对生产方式与生态环境问题的内在关联的理解,而且还对于我们反思现代社会的生态价值观、经济增长方式以及人们的生存方式的生态缺陷,增进对我国绿色发展观的理解和研究,彰显其对解决全球生态环境问题的积极意义,都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马克思主义 生态发展观 当代价值 绿色发展观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的当代意义及运用
7
作者 李明娟 《新丝路》 2024年第22期0084-0086,共3页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与自然之间存在本质上的统一性,强调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必须遵循自然界的客观规律。面对由资本主义无序扩张所引发的生态危机,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不仅仅停留在对破坏环境的行为的批判上,而是深入到生产方式与社会...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与自然之间存在本质上的统一性,强调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必须遵循自然界的客观规律。面对由资本主义无序扩张所引发的生态危机,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不仅仅停留在对破坏环境的行为的批判上,而是深入到生产方式与社会制度层面,寻求从根本上解决人与自然矛盾的路径。在可持续发展的语境下,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倡导的是一种平衡发展观,即在保障经济发展的同时,确保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与生态环境的有效保护,实现代内公平与代际正义。就此,文章首先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的主要内容,然后指出了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的当代意义,最后在对当代人类面临的生态危机分析的基础上,就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的当代运用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危机 马克思主义 生态文明理论
下载PDF
评《马克思主义生产关系结构理论及其当代价值》
8
作者 张鸿奇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F0002-F0002,F0003,共2页
生产关系结构问题是理论界长期争论的一个基础性问题。国内外经济学界对生产关系结构问题的研究及其成果,有明显的创见,但也有其局限性。鉴于此,张作云教授在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结合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际的基础上,对马... 生产关系结构问题是理论界长期争论的一个基础性问题。国内外经济学界对生产关系结构问题的研究及其成果,有明显的创见,但也有其局限性。鉴于此,张作云教授在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结合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际的基础上,对马克思生产关系结构理论及其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理论实践意义进行了系统论述,将研究成果集结成《马克思主义生产关系结构理论及其当代价值》(中国经济出版社,2022年11月)一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论实践意义 生产关系结构 基础性问题 当代价值 研究成果 马克思主义 中国经济出版社 改革开放
下载PDF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最新趋势及其理论不足
9
作者 郭榕川 《新丝路》 2024年第13期98-100,共3页
研究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最新趋势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基于此,文章研究了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最新发展动态及其重要特征,指引我们看到这一思想流派也有其固有的理论困境和不足。
关键词 生态马克思主义 最新发展 理论缺陷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中国化研究
10
作者 王彗瑜 《新丝路》 2024年第30期0076-0078,共3页
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生态文明建设已成为全球共识。面对快速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的生态环境挑战,党和政府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国家发展战略,旨在实现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协调发展。通过梳理历代中国共产党人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 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生态文明建设已成为全球共识。面对快速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的生态环境挑战,党和政府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国家发展战略,旨在实现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协调发展。通过梳理历代中国共产党人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探索与实践,揭示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在中国的逐步深化与拓展,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中国化,以满足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中国化 生态文明建设 绿色发展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及当代价值研究
11
作者 李彦仪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24年第5期14-16,共3页
充斥着资本增殖逻辑的现代化导致了人与自然关系的异化乃至人本质的异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是对资本主义现代化的批判和超越。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所蕴含的生态政治观、辩证自然观与绿色发展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理论来源,... 充斥着资本增殖逻辑的现代化导致了人与自然关系的异化乃至人本质的异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是对资本主义现代化的批判和超越。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所蕴含的生态政治观、辩证自然观与绿色发展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理论来源,其对资本主义制度生产生活方式进行了批判,指出在共产主义社会才会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明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价值取向,奠定了中国式现代化生态文明的哲学基础,为中国式现代化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生态 中国式现代化 当代价值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视域下《哲学的贫困》理论价值探赜
12
作者 李俞慧 《湘南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22-24,38,共4页
马克思的《哲学的贫困》以批判蒲鲁东《贫困的哲学》而立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学说质的飞跃。该篇著作对“唯物辩证法”与“唯物史观”理论框架进行了衍化,深度解析了政治经济学中“剩余价值”理论,系统探讨了科学社会主义中“社会主义... 马克思的《哲学的贫困》以批判蒲鲁东《贫困的哲学》而立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学说质的飞跃。该篇著作对“唯物辩证法”与“唯物史观”理论框架进行了衍化,深度解析了政治经济学中“剩余价值”理论,系统探讨了科学社会主义中“社会主义实现的理论基础”。《哲学的贫困》不仅严肃批判了蒲鲁东的错误思想,而且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哲学的贫困》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理论价值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理论视角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价值意蕴
13
作者 张威 《世纪桥》 2024年第14期20-22,共3页
马克思主义理论包含民族交融思想,该思想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中全面贯穿。各民族相互交融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社会主义民族理论的重要内容。坚持民族团结、民族平等,强化民族融合,持续提升民族凝聚力,... 马克思主义理论包含民族交融思想,该思想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中全面贯穿。各民族相互交融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社会主义民族理论的重要内容。坚持民族团结、民族平等,强化民族融合,持续提升民族凝聚力,是中华民族工作的核心,同时也是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要求,该理论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内核相契合。马克思主义是符合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理论,而历史发展长河中的中华民族大融合,为中华民族彼此交融奠定了重要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马克思主义理论 价值意蕴
下载PDF
新时代下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中国化的价值研究
14
作者 刘家希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社会科学》 2024年第5期0071-0074,共4页
在新时代背景下,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的发展对于深入理解马克思主义思想,推进教育改革,培养具有全面素质的人才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通过阐述新时代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的主要内容等,对新时代下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中国化的价值... 在新时代背景下,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的发展对于深入理解马克思主义思想,推进教育改革,培养具有全面素质的人才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通过阐述新时代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的主要内容等,对新时代下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中国化的价值展开深入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探索出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中国化的启示。希望能够帮助人们明确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与中国传统教育理念之间的联系,以及其时代特征。并在教育事业的发展过程当中,更好地利用该教育理论来解决中国在教育方面存在的难以解决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 中国化 价值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视域下生态文明建设逻辑与当代价值
15
作者 叶俊萍 《哲学进展》 2024年第10期2491-2495,共5页
全球生态危机现状日益严峻,环境恶化、资源枯竭、生物多样性丧失等问题层出不穷,对人类生存和发展构成严重威胁。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生态文明建设不仅关乎自身可持续发展,也对全球生态治理具有重要影响。在新时代背景下,... 全球生态危机现状日益严峻,环境恶化、资源枯竭、生物多样性丧失等问题层出不穷,对人类生存和发展构成严重威胁。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生态文明建设不仅关乎自身可持续发展,也对全球生态治理具有重要影响。在新时代背景下,面对更加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环境,探索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深刻内涵显得尤为必要和紧迫,以指导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实践,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格局。更重要的是,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不仅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而且对于促进改善全球环境,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分别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借鉴。The global ecological crisis is becoming increasingly serious, with environmental degradation, resource depletion and biodiversity loss emerging one after another, posing a serious threat to human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As the largest developing country in the world, China’s ecological progress is not only related to its ow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but also has an important impact on global ecological governance. In the context of the new era, facing a more complex and changeable environment at home and abroad, it is particularly necessary and urgent to explore the profound connotation of the Marxist concept of nature, so as to guide the practice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in China and promote the formation of a new pattern of harmonious coexistence between man and nature. More importantly, the Marxist view of nature not only has important practical guiding significance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socialist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but also provides valuable experience for the improvement of the global environment and provides valuable reference for developed countries and developing countries respective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 生态文明建设 当代价值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生态理论初探
16
作者 高延 《大学(思政教研)》 2024年第7期66-69,共4页
在生产力不断发展的今天,环境污染、气象异常、自然资源枯竭等已成为人类面临的生存挑战,人们日益重视生态问题。马克思主义生态理论博大精深,是人们从根本上、战略上解决生态问题的重要思想依据。马克思主义生态理论作为一种关注人类... 在生产力不断发展的今天,环境污染、气象异常、自然资源枯竭等已成为人类面临的生存挑战,人们日益重视生态问题。马克思主义生态理论博大精深,是人们从根本上、战略上解决生态问题的重要思想依据。马克思主义生态理论作为一种关注人类与自然关系的理论体系,在当今社会发展和环境危机背景下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价值。文章通过文献研究和理论分析,对马克思主义生态理论的核心概念和理论体系进行梳理和解读,并结合实例分析其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应用。研究发现,马克思主义生态理论强调人类与自然的有机统一,强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具有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生态理论 人类与自然关系 环境保护 可持续发展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技术进步测度的理论基础建构——基于马克思劳动生产力及其相关理论
17
作者 魏峰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91-102,157,共13页
构建马克思主义技术进步测度的理论基础,是发展马克思技术进步和经济增长理论的关键环节。马克思主义技术进步测度建立在马克思劳动生产力理论基础之上。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里,劳动生产力理论以劳动价值为立论前提,劳动价值理论和劳动... 构建马克思主义技术进步测度的理论基础,是发展马克思技术进步和经济增长理论的关键环节。马克思主义技术进步测度建立在马克思劳动生产力理论基础之上。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里,劳动生产力理论以劳动价值为立论前提,劳动价值理论和劳动生产力理论共同贯穿马克思主义技术进步测度理论基础构建的全过程。特别地,劳动生产率是唯一一个同时与价值和使用价值发生关系的生产率指标。劳动价值、劳动生产率和技术进步三者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决定了劳动价值与劳动生产率在马克思主义技术进步测度中的作用机制。在马克思主义技术进步测度理论的发展过程中,须把握劳动生产力和劳动生产率的变动规律,借鉴主流经济学测度技术进步的方法和手段,围绕劳动生产率指标建构技术进步测度方法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技术进步测度 理论基础建构 劳动生产力 劳动价值 劳动生产率
下载PDF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理论源起·时代特质·价值意蕴
18
作者 杨杰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8期88-92,共5页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反对人类控制自然,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制度进行辩证分析和深入研究,提出实现人类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和谐统一,克服生态危机需要控制、改造资本主义生产和消费模式,用生态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以马克思主义理...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反对人类控制自然,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制度进行辩证分析和深入研究,提出实现人类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和谐统一,克服生态危机需要控制、改造资本主义生产和消费模式,用生态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基础工具,对生态可持续发展进行科学有效的理论阐释,对马克思主义时代科学性作了创新性拓延,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质和价值意蕴.由此溯源且厘清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进而综合分析需求、商品与生态之间的关系,创建解决生态危机困境的有效实施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马克思主义理论 时代特质 价值意蕴
下载PDF
理论·规律·意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态势演进
19
作者 王浩东 张正光 《兵团党校学报》 2024年第1期45-51,共7页
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100多年的历史,是一部不断推进理论创新解决实际问题的历史,也是一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践双向互动中,中国共产党找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这一强大的理论武器。纵... 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100多年的历史,是一部不断推进理论创新解决实际问题的历史,也是一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践双向互动中,中国共产党找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这一强大的理论武器。纵观百余年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演变历程,其理论成果为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规律是“两个结合”“党的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意蕴是引领中国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赋予科学社会主义新的生机活力和引领更加合理公正的国际新秩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 理论演进 基本规律 价值意蕴
下载PDF
浅析马克思主义异化劳动理论
20
作者 苑晰童 于浚湜 《时代人物》 2024年第3期111-115,共5页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马克思早期的一部重要著作,在手稿中“异化劳动理论”是核心观点之一,这一观点有着丰富的内涵与意义。异化劳动理论的产生绝非偶然,它是马克思对黑格尔、费尔巴哈、青年黑格尔派系等人所遗留下的异化思想的...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马克思早期的一部重要著作,在手稿中“异化劳动理论”是核心观点之一,这一观点有着丰富的内涵与意义。异化劳动理论的产生绝非偶然,它是马克思对黑格尔、费尔巴哈、青年黑格尔派系等人所遗留下的异化思想的批判性的革新。异化劳动理论既是对马克思主义学说的丰富与发展,又对当代社会建设与发展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异化劳动 理论渊源 价值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