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1篇文章
< 1 2 2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展现于世界的马克思主义“崭新形象”——学习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决议》的新概念 被引量:2
1
作者 黄力之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11,173,共12页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决议》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不断取得成功,使马克思主义以崭新形象展现在世界上”。所谓“崭新形象”是指马克思主义在价值观上给人们的感受。这是一个新概念,标志着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进入新的境界...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决议》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不断取得成功,使马克思主义以崭新形象展现在世界上”。所谓“崭新形象”是指马克思主义在价值观上给人们的感受。这是一个新概念,标志着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进入新的境界,必须结合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党的历史深入学习领悟,珍惜、维护并发展我们党创立的马克思主义崭新形象。马克思主义形象问题发生于马克思主义的不同类型。用毛泽东的话来说,马克思主义的好形象,可以称为“香的马克思主义”“活的马克思主义”,即正确的、科学的、能够得到实践验证的、能够得到人民群众认同的马克思主义,而不是“臭的马克思主义”与“死的马克思主义”。通过对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中的苏联模式以及我们党的历史上的真假马克思主义进行理论分析和价值比较,得出的结论是:中国共产党勇于解放思想,不断进行理论创新,科学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使党和国家事业继续前进,永葆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说服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九届六中全会《决议》 马克思主义的崭新形象 苏联模式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世界交往理论视野下国家形象的国际传播模式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李均 何灿灿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6期54-61,共8页
全球化时代,国际形势愈加错综复杂,给国家形象的国际传播带来巨大挑战。基于意识形态和地缘政治的封闭型交往意识逐步被世界交往理念替代,世界交往的主体、方式、架构、内涵、模式发生显著变化。随着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以及“一带一路... 全球化时代,国际形势愈加错综复杂,给国家形象的国际传播带来巨大挑战。基于意识形态和地缘政治的封闭型交往意识逐步被世界交往理念替代,世界交往的主体、方式、架构、内涵、模式发生显著变化。随着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以及“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实施,马克思主义世界交往理论在国家形象的国际传播方面更具指导价值。对围绕中国国家形象的国际传播模式进行研究,有助于全面、深刻、立体地理解马克思主义世界交往理论,进而为更科学、系统地做好国家形象的国际传播工作提供理论参照和方法论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世界交往 国家形象 国际传播
下载PDF
创立中国学派 重塑学术形象——马克思主义文论百年反思之一 被引量:2
3
作者 杨晓新 《黑龙江社会科学》 CSSCI 2009年第1期88-91,共4页
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论建设的正确途径是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价值立场为指导,以研究和回答中国当代社会和文艺实践提出的问题为中介,广泛吸取古今中外一切有益理论资源,进行自主创造,创立马克思主义文论中国学派。文艺学者应恪守学术本... 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论建设的正确途径是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价值立场为指导,以研究和回答中国当代社会和文艺实践提出的问题为中介,广泛吸取古今中外一切有益理论资源,进行自主创造,创立马克思主义文论中国学派。文艺学者应恪守学术本位、民众立场和学术理路,开拓学术空间,专注学术研究,推进学术进步和学理增长,在中国和世界文论史上写下中国学者有分量的篇章,重塑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的学术形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文论 中国学派 学术形象
下载PDF
哲学视域下的国家形象建设研究——基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视角 被引量:1
4
作者 袁赛男 《桂海论丛》 2010年第5期43-47,共5页
哲学视域下的国家形象建设研究蕴含着五层哲学范式:在历史唯物论层面,世界历史是国家形象研究的时代范式;在本体论层面,国家客观实在是国家形象研究的本源性范式;在认识论层面,客体能动性是国家形象研究的维度范式;在建构论层面,本我、... 哲学视域下的国家形象建设研究蕴含着五层哲学范式:在历史唯物论层面,世界历史是国家形象研究的时代范式;在本体论层面,国家客观实在是国家形象研究的本源性范式;在认识论层面,客体能动性是国家形象研究的维度范式;在建构论层面,本我、自我、他我形象是国家形象研究的三重意蕴范式;在实践论层面,互动实践是国家形象研究的型塑基础范式。这五层哲学范式突破了以往国家形象建设的具象研究,是对国家形象所具有的客观本性、蕴含的价值理念的根本性哲学反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哲学视角 国家形象 世界历史 认识主体 认识客体
下载PDF
“科学形象”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的历史效果
5
作者 殷华成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48-51,共4页
马克思主义是一门科学。作为西方最先进的"科学形象"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原因,而传统中对马克思主义"近代科学"式的理解也造成了悖反的历史效果。因此,需要廓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形象:它是西方传统上广义的科学... 马克思主义是一门科学。作为西方最先进的"科学形象"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原因,而传统中对马克思主义"近代科学"式的理解也造成了悖反的历史效果。因此,需要廓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形象:它是西方传统上广义的科学;它是关于人的科学;它是古希腊以降真正科学精神的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形象 马克思主义 历史效果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美学视域下电影《铁道英雄》的英雄形象塑造
6
作者 杨燕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06-108,共3页
电影《铁道英雄》为观众谱写了一曲荡气回肠的英雄赞歌,影片叙事的重点放在了英雄形象的塑造上,根本上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美学关于艺术起源的理论。影片主要从两方面刻画英雄形象:一是多角度渲染英雄的斗争环境,不仅包括恶劣的自然环境,... 电影《铁道英雄》为观众谱写了一曲荡气回肠的英雄赞歌,影片叙事的重点放在了英雄形象的塑造上,根本上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美学关于艺术起源的理论。影片主要从两方面刻画英雄形象:一是多角度渲染英雄的斗争环境,不仅包括恶劣的自然环境,更包括极度凶险的人文环境;二是多类型英雄人物的塑造,有像老洪和老王一样一出场就有丰富斗争经验、久经沙场的革命者,也有像小庄、填煤工等形象经历了变化的“小人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道英雄》 马克思主义 英雄形象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党群关系形象阐述的理论价值及指导意义
7
作者 王威 《学术探索》 CSSCI 2014年第11期6-10,共5页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人民群众与无产阶级政党的关系做出了许多形象阐述,比如提出二者是老师与学生、土地与种子、沧海与一粟、上帝与仆人的关系等等。这些形象阐述,简单明了、饱含哲学意蕴,通俗易懂、指导性很强。对于指导我们改进思...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人民群众与无产阶级政党的关系做出了许多形象阐述,比如提出二者是老师与学生、土地与种子、沧海与一粟、上帝与仆人的关系等等。这些形象阐述,简单明了、饱含哲学意蕴,通俗易懂、指导性很强。对于指导我们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方法,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方法论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经典作家 党群关系 形象阐述 哲学意蕴 方法论启示
下载PDF
努力塑造社会主义新人的璀璨形象──邓小平对发展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突出贡献
8
作者 张怀久 《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 CSSCI 1996年第3期167-174,共8页
作者认为,邓小平对发展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突出贡献表现在两方面,一是确立了塑造社会主义新人形象在新时期文艺创作中的主导地位,二是从理论上结合转型期的时代特征和创作现状,对塑造社会主义新人问题作了全面论述:(1)从社会... 作者认为,邓小平对发展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突出贡献表现在两方面,一是确立了塑造社会主义新人形象在新时期文艺创作中的主导地位,二是从理论上结合转型期的时代特征和创作现状,对塑造社会主义新人问题作了全面论述:(1)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高度,揭示塑造社会主义新人形象的崇高目的与深刻意义,(2)确立了新人的质的规定性,概括了其基本特征,(3)遵循文艺的审美特征,阐明了塑造社会主义新人形象的基本途径,(4)坚持唯物辩证法,提倡新人形象塑造与人物形象多样化的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新人 邓小平 新人形象 发展马克思主义 文艺理论 文艺创作 无产阶级革命文学 共产主义 人物形象 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中的新人与新人形象
9
作者 刘永明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5期51-55,共5页
新人与新人形象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尤其是中国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特别强调的艺术理论之一。马克思主义艺术理论强调表现新人和塑造新人形象,有其内在的逻辑性和规定性。一百年来,中国的新人与新人形象大致经历了五个发展阶段。当下新人形... 新人与新人形象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尤其是中国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特别强调的艺术理论之一。马克思主义艺术理论强调表现新人和塑造新人形象,有其内在的逻辑性和规定性。一百年来,中国的新人与新人形象大致经历了五个发展阶段。当下新人形象理论的发展(尤其是创作领域)在内涵上更注重人民性、批判性、革命性和现代性的统一和呈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新人 新人形象 革命性 现代性 人民性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中国化理论创新中的“国家形象”构建 被引量:5
10
作者 刘鑫淼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6期1-6,共6页
国家形象的构建是一个由意识形态所主导,并始终围绕着国家核心利益服务而展开的过程。当代中国建构"国家形象",必须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中国化的理论创新,准确把握世界发展的新潮流、新趋势和新特点,以明确"国家... 国家形象的构建是一个由意识形态所主导,并始终围绕着国家核心利益服务而展开的过程。当代中国建构"国家形象",必须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中国化的理论创新,准确把握世界发展的新潮流、新趋势和新特点,以明确"国家形象"建构中的意识形态指向。努力向世界展示、传播当代中国改革开放、科学发展、独立自主、和平崛起和刚健有为的国家形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 理论创新 国家形象 软实力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廉洁形象建设论析 被引量:7
11
作者 陈克娥 杨邓红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下)》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4-6,共3页
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廉洁形象即公众对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在奉行和贯彻廉洁理念、廉洁制度、廉洁作风、反腐败斗争等方面的表现所形成的相对稳定的总体评价,其廉洁形象体现于执政理念、制度机制、组织原则、工作方式和作风等各个方面。在当... 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廉洁形象即公众对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在奉行和贯彻廉洁理念、廉洁制度、廉洁作风、反腐败斗争等方面的表现所形成的相对稳定的总体评价,其廉洁形象体现于执政理念、制度机制、组织原则、工作方式和作风等各个方面。在当代中国,加强党的廉洁形象建设,不仅有利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夯实党的执政基础,而且有利于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提高党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加强党的廉洁形象建设,要以党内学习教育夯实执政党廉洁形象建设的精神之基,以腐败治理机制构筑执政党廉洁形象建设的坚实屏障,以廉洁的政治生态营造执政党廉洁形象建设的良好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中国共产党 廉洁形象建设
下载PDF
再论建设因特网上的马克思主义阵地 被引量:7
12
作者 周 勇 邓新民 《探索》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12-15,共4页
网络宣传是利用因特网作为媒体进行宣传的活动,拥有越来越多的受众,已经成为信息时代宣传活动的重要手段。目前,在因特网上建设马克思主义阵地的共识已经形成,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什么是因特网上的马克思主义”和“怎样建设因特网... 网络宣传是利用因特网作为媒体进行宣传的活动,拥有越来越多的受众,已经成为信息时代宣传活动的重要手段。目前,在因特网上建设马克思主义阵地的共识已经形成,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什么是因特网上的马克思主义”和“怎样建设因特网上的马克思主义阵地”。要在网络媒体上鲜明地宣传我们的主流意识形态,其基本任务是保卫国家信息边界,正确引导舆论方向,塑造党和国家形象。要强调网络宣传的整合性、即时性、交互性和针对性,不断增强网络宣传的影响力和战斗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马克思主义 网络 媒体 信息化 国家形象 舆论导向
下载PDF
“一般的公正”——网络时代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重温 被引量:3
13
作者 马庆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92-195,共4页
一般的公正"是马克思主义新闻学中有关信息传播、组织宣传、政治论辩、党内交流等方面十分重要的思想资源与传播策略,亦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源流之一。相较马克思主义的"党报理论",学术界对它的研究一直显而不彰。在以... 一般的公正"是马克思主义新闻学中有关信息传播、组织宣传、政治论辩、党内交流等方面十分重要的思想资源与传播策略,亦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源流之一。相较马克思主义的"党报理论",学术界对它的研究一直显而不彰。在以新媒体为主导的网络时代,信息与意见的多元正逐渐成为新闻传播中的常态。因此,重温马克思、恩格斯对于"一般的公正"的论述,既有助完整准确地理解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亦对政府在网络舆情中完善自身形象提供了镜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 “一般的公正” 网络形象
下载PDF
“科学形象”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的历史效果
14
《大庆社会科学》 2012年第4期101-101,共1页
殷华成撰文认为,马克思主义是一门科学,作为西方最先进的“科学形象”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原因,一方面,它适合了中国近代唯科学主义的需要,很快被国人所接受。另一方面,五四运动时期,传人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一度成为西方科学... 殷华成撰文认为,马克思主义是一门科学,作为西方最先进的“科学形象”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原因,一方面,它适合了中国近代唯科学主义的需要,很快被国人所接受。另一方面,五四运动时期,传人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一度成为西方科学的代名词,得到了大众的普遍认可,被当作救国的不二法门。但是,传统中对马克思主义“近代科学”式的理解也造成了悖反的历史效果。一方面,马克思主义科学传人中国是一场启蒙运动,改变了中国人传统的思维方式,影响了中国思想文化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科学形象 历史 五四运动时期 中国思想文化 西方科学 近代科学 唯科学主义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论社会主义新人形象的塑造
15
作者 邹德雄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3年第1期31-37,61,共8页
塑造和歌颂叱咤风云的革命的无产者形象,是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对未来文学的希望。毛泽东在本世纪四十年代也向中国解放区的作家提出了表现新的时代新的群众的号召。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邓小平更明确提出了塑造社会主义新人的伟大课题。本... 塑造和歌颂叱咤风云的革命的无产者形象,是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对未来文学的希望。毛泽东在本世纪四十年代也向中国解放区的作家提出了表现新的时代新的群众的号召。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邓小平更明确提出了塑造社会主义新人的伟大课题。本文从史的发展的角度并结合新时期文坛的实际,作了较系统的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理想 新人形象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 社会主义文艺 社会主义新人 新时期 马克思主义创始人 无产阶级 英雄人物 先进人物
下载PDF
论马克思主义青年观对当代大学生形象塑造的积极影响
16
作者 管彤宇 《品位·经典》 2021年第6期43-46,共4页
本文阐释了马克思青年观的主要内容,指出了对当代青年的要求与评价,以此帮助大学生塑造良好的社会形象。大学生应以马克思青年观为指导,促进自我觉醒,塑造健康积极的外在形象,克服不良习惯,实现全面发展。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青年观 大学生 形象塑造
下载PDF
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党员新形象
17
作者 梁晓平 《长白学刊》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59-159,共1页
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党员新形象是党的形象的具体体现。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期,共产党员应当具有先进的新形象。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党员新形象是什么?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胡锦涛明确指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党员是“实践社会主义核... 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党员新形象是党的形象的具体体现。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期,共产党员应当具有先进的新形象。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党员新形象是什么?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胡锦涛明确指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党员是“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模范,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科学发展观的忠实执行者、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自觉实践者、社会和谐的积极促进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党的形象 共产党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荣辱观 实践社会主义 共同理想 科学发展观
下载PDF
“七一”讲话与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被引量:1
18
作者 冷溶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8-12,共5页
关键词 “七一”讲话 第三代领导集体 民心 马克思主义 邓小平同志 实事求是 民意调查 总书记 形象 加入WTO
下载PDF
蔡仪美学思想的两重逻辑——马克思主义美学低迷管窥
19
作者 董宏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67-80,166,共14页
蔡仪的理论与实践,在不同时期既接近于革命意识形态,又与其有原则差别。但蔡仪运用革命话语系统维护学术地位,经营学术团队,使其成为当代马克思主义美学的代表。在理论实质上,革命话语仅仅是蔡仪美学思想的表层特征,形象崇拜则是其美学... 蔡仪的理论与实践,在不同时期既接近于革命意识形态,又与其有原则差别。但蔡仪运用革命话语系统维护学术地位,经营学术团队,使其成为当代马克思主义美学的代表。在理论实质上,革命话语仅仅是蔡仪美学思想的表层特征,形象崇拜则是其美学体系的内在逻辑,形象思维论是其理论逻辑的核心内涵。蔡仪形象思维论的哲学基础是物本论前提下的形式主义美学理论,因此他对车尔尼雪夫斯基、前苏联美学及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批判是错误的。产生蔡仪美学思想的社会根源还在于其布尔乔亚化的生活体验。蔡仪式的逻辑体系与革命话语的矛盾二重性在当代"马克思主义物本论美学"、"马克思主义实践存在论美学"、"马克思主义人道主义美学"等美学思潮中有集中体现,这也是马克思主义美学低迷的重要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蔡仪 马克思主义美学 革命 形象 逻辑二重性
下载PDF
智能类型与思维方式研究下的高职马克思主义教育 被引量:1
20
作者 童曼 《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年第2期47-49,共3页
高职生作为以形象思维为主的具有不同智能类型的青年学生,在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过程中有着自身的特点和规律。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职院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必须尊重高职生的这一特点。通过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通俗化、革新教育... 高职生作为以形象思维为主的具有不同智能类型的青年学生,在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过程中有着自身的特点和规律。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职院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必须尊重高职生的这一特点。通过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通俗化、革新教育方法、提倡隐性教育等,切实提高高职院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院校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 多元智能 形象思维 隐性教育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