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0,752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
1
作者 李东明 《共产党员》 2000年第6期26-27,共2页
群众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始终坚持群众观点是无产阶级政党和资产阶级政党的根本区别之一。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党制定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能否实现、维护和发展人民的根本利益,党的干部能否密切... 群众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始终坚持群众观点是无产阶级政党和资产阶级政党的根本区别之一。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党制定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能否实现、维护和发展人民的根本利益,党的干部能否密切联系群众、当好人民的公仆,关键是能不能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也就是说,能否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归根结底取决于以什么态度、什么立场对待群众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共 党课 马克思主义 群众观点
下载PDF
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 坚持党的群众路线
2
作者 钟维智 晓冬 《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4年第4期3-5,共3页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实践证明,无产阶级革命事业必须要有无产阶级政党的正确领导才能夺取政权,巩固政权,把革命事业不断推向前进直至最终实现共产主义.而无产阶级政党要对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实施正确的领导,首先必须解决好对待群众的根...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实践证明,无产阶级革命事业必须要有无产阶级政党的正确领导才能夺取政权,巩固政权,把革命事业不断推向前进直至最终实现共产主义.而无产阶级政党要对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实施正确的领导,首先必须解决好对待群众的根本看法和根本态度这个问题.也就是说必须牢固树立起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坚持党的群众路线的根本工作路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群众观点 人民群众 牢固树立 无产阶级政党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群众负责 社会主义 依靠群众 党的群众路线
下载PDF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 充分发挥群众性学术组织的作用
3
作者 钟历国 《天府新论》 1990年第3X期7-8,共2页
群众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是实践和认识的主体。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划清历史唯物主义与历史唯心主义的界限,是我们做好各项工作的根本保证。党的六中全... 群众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是实践和认识的主体。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划清历史唯物主义与历史唯心主义的界限,是我们做好各项工作的根本保证。党的六中全会根据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深刻地指出,人民群众是我们党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能否始终保持和发展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直接关系到党和国家的盛衰兴亡。在这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群众观点 学术组织 坚持马克思主义 社会科学工作者 群众 社科联 充分发挥 人民群众 六中全会 学术性社团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对当今社会生态治理的重要性解析
4
作者 范素村 《中国军转民》 2024年第8期36-38,共3页
群众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工作路线,执法为民是政法机关的根本宗旨。作为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政党,应牢牢贯彻落实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并将群众观应用于社会治理的各个方面,尤其是生态环保领域,更离不开人民群众... 群众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工作路线,执法为民是政法机关的根本宗旨。作为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政党,应牢牢贯彻落实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并将群众观应用于社会治理的各个方面,尤其是生态环保领域,更离不开人民群众的有力支持。基于此,本文围绕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对当今社会生态治理的重要性进行解析,阐述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在生态治理中的应用现状,肯定马克思主义群众观为实现人类文明与自然生态同兴衰、全球生命共同体持续发展、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科学论断中的重要性。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应继续将马克思主义群众观贯彻于生态环境治理,通过构建生态治理顶层框架结构、拓宽群众参与生态治理渠道、建立健全生态治理评估机制等一系列措施,助力生态治理更上新的台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群众观 生态治理 人民群众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生成逻辑及当代价值意蕴
5
作者 任静 王浩磊 贾童铄 《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23-29,共7页
马克思主义群众观是马克思在对资本主义现实社会的调查分析和对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反思和总结中形成的。其实践基础是对资本主义制度下无产阶级贫苦生存状况的思考和对19世纪欧洲三大工人运动成败的反思;其理论基础是对欧洲的人文主义... 马克思主义群众观是马克思在对资本主义现实社会的调查分析和对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反思和总结中形成的。其实践基础是对资本主义制度下无产阶级贫苦生存状况的思考和对19世纪欧洲三大工人运动成败的反思;其理论基础是对欧洲的人文主义精神的批判性继承、对德国古典哲学的主体思想和对空想社会主义思想的批判与超越。新时代坚持马克思主义群众观仍具有重要意义,在理论层面有助于唯物史观的坚守、巩固人民至上的价值理念、辩证批判历史虚无主义;在实践层面有利于坚持发挥群众主体性、保障群众利益和坚守群众立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群众观 以人民为中心 无产阶级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权力观基本观点的分析研究
6
作者 李倩 《华章》 2024年第10期0039-0041,共3页
作为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个核心问题,认识和理解马克思主义的权力观应从逻辑起点和当代中国化内涵两个视角分析,即研究来源基础与属性归宿的问题。在逻辑起点方面,马克思主义认为,权力是依托特定经济基础而生的上层建筑、是一种实践... 作为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个核心问题,认识和理解马克思主义的权力观应从逻辑起点和当代中国化内涵两个视角分析,即研究来源基础与属性归宿的问题。在逻辑起点方面,马克思主义认为,权力是依托特定经济基础而生的上层建筑、是一种实践中的社会关系,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支配与服从。而基于马克思主义关于权力的这三个基本立场、观点,结合中国的当代国情,得出的结论则是“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因此,要形成“权为民所用”“权为党所统”“权为法所治”的权力运行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权力观 逻辑起点 当代价值
下载PDF
新时期践行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的途径 被引量:3
7
作者 张爱军 《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 2011年第4期65-68,共4页
新形势下,密切党群关系、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要求党员干部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唯物史观是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的哲学根基,党的群众路线是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在实践中的具体运用,党的宗旨是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的集中体... 新形势下,密切党群关系、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要求党员干部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唯物史观是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的哲学根基,党的群众路线是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在实践中的具体运用,党的宗旨是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的集中体现。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修养是树立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的前提基础,诚心诚意为人民群众谋利益是践行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的核心关键,创新党群沟通机制是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的重要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群众观点 途径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前提性省思——从五四时期“大同”观念的再出场说起 被引量:4
8
作者 杨增岽 范嘉祥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17,F0002,共12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之所以能够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马克思主义行是前提性方面之一。五四时期,部分西方学说传入中国并与中国本土传统文化发生作用,以“大同”观念为代表,表达自身的革命精神和价值追求。广大知识分子面对接纳现代...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之所以能够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马克思主义行是前提性方面之一。五四时期,部分西方学说传入中国并与中国本土传统文化发生作用,以“大同”观念为代表,表达自身的革命精神和价值追求。广大知识分子面对接纳现代性与省思西方现代性的现实议题,受社会心理转变和推介核心价值观念的隐喻思维影响,纷纷试图采用“大同”观念解决时代问题。但因择取非科学的思想学说,不具备有效解决这些问题的理论空间,不仅未能带动传统观念发挥时代价值,而且使其落入倒退或空想的窠臼。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真理,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根深叶茂,在于其升华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与形式,让传统文化发挥鼓舞群众实践的效力,使人民群众通过先进阶级语境中的传统观念理解、认同和运用指导思想,与时俱进地应对现实课题及社会心理转变,科学利用隐喻思维推动理论大众化。因此,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是“第二个结合”实现又一次思想解放、打开创新空间的根本要求。新时代新征程,“第二个结合”继承发展了科学的方法论,进行更多原创性理论探索和创新,回答了重大时代课题,进一步确证了民族标识和政党形象,承担世界责任、凝聚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 第二个结合 马克思主义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隐喻思维
下载PDF
论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的重大贡献
9
作者 周竞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33-38,共6页
毛泽东在学习掌握、阐释阐发、实际运用、丰富发展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方面有着无可比拟的、极具创造性的重大贡献。一是科学回答了为何要学、如何去学、怎样笃学等一系列学习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的基本问题;二是妙用古语、巧用... 毛泽东在学习掌握、阐释阐发、实际运用、丰富发展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方面有着无可比拟的、极具创造性的重大贡献。一是科学回答了为何要学、如何去学、怎样笃学等一系列学习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的基本问题;二是妙用古语、巧用俗语、活用诗词来生动阐述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三是创造性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领导党和人民开辟正确革命道路,勾画社会主义革命线路,推进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彰显了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的实践伟力;四是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形成了具有中国共产党人特色的立场、观点和方法,集中表现为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 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 重大贡献
下载PDF
坚持美学美育研究中的马克思主义唯物论--兼与当下一种流行观点商榷
10
作者 祁志祥 《学习与探索》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8-74,共7页
当下中国的美学研究界流行的是海德格尔的存在论。这种理论导致的直接结果,是对“美”及“美育”边界的消解和对“美的规律”的否定,进而导致美丑不分、美育与艺术教育相混淆。这在实践上是行不通的。其实,存在论试图超越的马克思主义... 当下中国的美学研究界流行的是海德格尔的存在论。这种理论导致的直接结果,是对“美”及“美育”边界的消解和对“美的规律”的否定,进而导致美丑不分、美育与艺术教育相混淆。这在实践上是行不通的。其实,存在论试图超越的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论坚持认识对象客观本质的存在,在肯定“美”和“美育”的客观规定性的同时,兼顾审美的主体性与能动性,为审美实践所一再证实。它不仅在今天的美学研究中没有过时,而且可以拯救海德格尔的存在论造成的美学之殇。痛定思痛,今天,我们呼吁坚持美学研究中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论,具有特别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自主知识体系 美学美育研究 存在论 马克思主义 辩证唯物论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是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新发展 被引量:7
11
作者 罗建文 《学术交流》 2024年第4期5-20,共16页
新质生产力重要论断的提出是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中国化时代化的新发展,是数字化智能化新实践中关于新质生产力的理论化、系统化、学科化的理性结晶。新质生产力相对于传统生产力是具有适应新时代、集聚新知识、拥有新工艺、开发新产... 新质生产力重要论断的提出是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中国化时代化的新发展,是数字化智能化新实践中关于新质生产力的理论化、系统化、学科化的理性结晶。新质生产力相对于传统生产力是具有适应新时代、集聚新知识、拥有新工艺、开发新产品、蕴含新动能、拓展新市场和满足人民新需求等质态内涵的生产力,具有许多新的基本特征。新质生产力的形成是由劳动者“自身上的自然力”和“蕴藏着的潜力”、科技创新能力和生产工具劳动资料使用能力以及外在的社会历史条件和生产方式决定的。准确把握新质生产力的科学内涵、基本特征、时代价值和发展举措,对于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增强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以新质生产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伟大事业的新篇章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 中国化新成果
下载PDF
论习近平文化思想对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继承与发展 被引量:3
12
作者 刘建军 黄梦圆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1-10,共10页
习近平文化思想与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一脉相承,是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时代表达,实现了对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继承与发展。从马克思主义立场来看,习近平文化思想继承与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唯物主义哲学立场、人民群众政治立场... 习近平文化思想与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一脉相承,是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时代表达,实现了对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继承与发展。从马克思主义立场来看,习近平文化思想继承与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唯物主义哲学立场、人民群众政治立场与共产主义价值立场;从马克思主义观点来看,习近平文化思想继承与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关于文化认识、文化价值、意识形态文化、民族传统文化与世界文化的观点;从马克思主义方法来看,习近平文化思想继承与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系统分析法、矛盾分析法与唯物辩证法。习近平文化思想内涵丰富、意义重大,开拓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新境界、开启了中华文化传承与发展的新篇章、开拓了新时代文化强国建设的新征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文化思想 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 继承与发展
下载PDF
从人民群众的维度论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
13
作者 刘龙英 《新丝路》 2024年第2期37-39,共3页
群众基础是马克思主义政党长期执政的关键所在。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首次明确提出了“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这一重大战略议题。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具有丰富的理论内涵和实践... 群众基础是马克思主义政党长期执政的关键所在。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首次明确提出了“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这一重大战略议题。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具有丰富的理论内涵和实践要求,但执政最根本的是人心向背。文章立足于人民群众这一首要且关键的维度,探寻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建设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马克思主义政党 长期执政 人民群众
下载PDF
论马克思主义具体化的要求 被引量:1
14
作者 刘日明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3-31,共9页
马克思主义具有具体化的要求,这是其“绝对命令”。马克思主义具体化的要求是马克思批判和继承黑格尔思想遗产的成果。在思辨唯心主义基础上,黑格尔批判了主观思想,试图实现客观思想对主观思想的超越,区分了抽象的普遍性和真正的普遍性... 马克思主义具有具体化的要求,这是其“绝对命令”。马克思主义具体化的要求是马克思批判和继承黑格尔思想遗产的成果。在思辨唯心主义基础上,黑格尔批判了主观思想,试图实现客观思想对主观思想的超越,区分了抽象的普遍性和真正的普遍性,并使真正的普遍性能够具体化。马克思主义具体化的要求与马克思思想的当代性质和阶级立场直接相关。唯物史观“社会现实”和“历史本质性”原则的发现为马克思主义具体化的要求找到了根据和立足点。作为历史科学的唯物史观的方法论原则要求马克思主义必须具体化,必须把一般原理转化为具体方法和实施纲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是马克思主义具体化的要求在中国的贯彻、落实和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具体化 社会现实 辩证法 唯物史观
下载PDF
毛泽东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先驱——基于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向度的考察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安增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57-164,共8页
毛泽东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伟大实践中,既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又主动探索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过程中,原本分属于东西方两种不同时代... 毛泽东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伟大实践中,既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又主动探索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过程中,原本分属于东西方两种不同时代、不同背景、不同使命的文化形态得以有机融合和发展:一方面用马克思主义真理激活中国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另一方面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来阐述和创新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当之无愧的先驱者和光辉典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 马克思主义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国化时代化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的发展历程、本质内涵及当代启示
16
作者 汪娜 《哲学进展》 2024年第6期1190-1195,共6页
在创立唯物主义历史观的过程中,马克思恩格斯革命性地对旧的人民群众观做出批判,并创立了新的科学的人民群众观。第一部分分析了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的理论渊源,在以前的群众观的基础之上,阐释了新的科学的群众观;第二部分简要叙述了马... 在创立唯物主义历史观的过程中,马克思恩格斯革命性地对旧的人民群众观做出批判,并创立了新的科学的人民群众观。第一部分分析了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的理论渊源,在以前的群众观的基础之上,阐释了新的科学的群众观;第二部分简要叙述了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的萌芽、发展、成熟三个阶段;第三部分概括了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的五种本质内涵,更加明确了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以人为本”的主基调;第四部分阐释了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的启示,表明人民群众才是历史的主体,才是推动历史发展的根本力量。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在于强调人民群众的创造力、劳动实践的重要性、以人民群众的利益为出发点以及社会不断向前发展的动力,这些都对我们理解和促进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群众史观 发展历程 本质内涵 当代启示
下载PDF
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
17
作者 黄熙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4期92-95,共4页
群众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观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此作了深刻的阐述 ,中国共产党三代领导人更是坚持群众观点的典范。文章从党的性质、宗旨、历史等角度论述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群众观点的重要性 。
关键词 政治意识 群众监督 反腐倡廉 群众观点 马克思主义 为人民服务 中国共产党 马克思主义
下载PDF
在历史和现实的结合中讲授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
18
作者 盛邦跃 《中国农业教育》 2001年第3期28-29,共2页
关键词 历史唯物主义 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 民本思想 农本思想
下载PDF
新时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论的理论创新
19
作者 李西建 尚琨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9-26,共8页
新时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论的理论创新,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文艺领域取得的重要成果,也是习近平对当代中国和21世纪马克思主义文论话语体系建设做出的原创性贡献。这一理论创新不仅只是知识谱系的转换,而是代表了马... 新时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论的理论创新,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文艺领域取得的重要成果,也是习近平对当代中国和21世纪马克思主义文论话语体系建设做出的原创性贡献。这一理论创新不仅只是知识谱系的转换,而是代表了马克思主义文论话语体系的整体建构与创造。其内涵包括: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系的创立,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论理论创新奠定了重要思想基础;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文艺实际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内在培植了马克思主义文论理论创新的精神沃土与根基;以弘扬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和推进文化现代化目标的实现,科学构建了一种具有中国风格和凸显现代价值蕴含的马克思主义文论理论谱系,继而从根本上促进和实现了新时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论的范式转换,展现为一种思想“合力”的力量,也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发展繁荣,提供了一种完整系统的价值引领和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论理论 马克思主义文论理论创新 马克思主义文论话语体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中国化的现时代向度 被引量:1
20
作者 卢丽华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16-20,共5页
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思想的理论基础和溯源正是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而同时全面依法治国在战略布局、全面推进、系统执行上又丰富和创新了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推动其不断地时代化、中国化。文章正是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全面依法治国的宏... 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思想的理论基础和溯源正是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而同时全面依法治国在战略布局、全面推进、系统执行上又丰富和创新了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推动其不断地时代化、中国化。文章正是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全面依法治国的宏大背景下,结合当代中国法学理论现状和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的形势要求,以“现时代向度”视角切入,系统探讨新时代新征程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中国化的时代化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 中国化 现时代向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