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9,806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马克思主义的阶级立场、政治立场及其辩证统一
1
作者 徐国民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 CSSCI 2021年第1期33-40,共8页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就要坚持无产阶级阶级立场与人民大众政治立场的辩证统一。这种统一有两种基本形式:一种是统一到无产阶级夺取国家政权的政治革命之中;另一种是统一到无产阶级运用国家政权,领导和团结人民大众推动社会进步的社会...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就要坚持无产阶级阶级立场与人民大众政治立场的辩证统一。这种统一有两种基本形式:一种是统一到无产阶级夺取国家政权的政治革命之中;另一种是统一到无产阶级运用国家政权,领导和团结人民大众推动社会进步的社会革命之中。我们今天处于把马克思主义的阶级立场与政治立场统一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它内在地要求: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无产阶级立场、阶级分析法和阶级斗争学说服从并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这一"中心任务";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夯实二者统一的经济基础和物质基础;坚持党的自我革命和推动社会革命的统一,加强无产阶级政党自身建设,不断巩固和扩大中国共产党执政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阶级立场 政治立场 辩证统一
原文传递
从阶级联盟到爱国者联盟:马克思主义统一战线理论的中国化与时代化 被引量:3
2
作者 陈明明 杨东光 《统一战线学研究》 CSSCI 2024年第4期1-12,共12页
阶级联盟是无产阶级进行社会革命的重要策略,是马克思主义统一战线理论的逻辑起点。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进程中,从阶级联盟到爱国者联盟的演进,反映了马克思主义统一战线理论中国化时代化的发展轨迹。统一战线的内容和形式尽管发生变... 阶级联盟是无产阶级进行社会革命的重要策略,是马克思主义统一战线理论的逻辑起点。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进程中,从阶级联盟到爱国者联盟的演进,反映了马克思主义统一战线理论中国化时代化的发展轨迹。统一战线的内容和形式尽管发生变化,但基于人心和力量的政治联盟即大团结、大联合的本质没有改变。随着中国社会进步,统一战线面临更多时代之问,需要不断确立新理念、直面新结构、研究新问题、介入新领域、学会新方法、认识新世界,通过持续优化社会利益结构与资源配置,不断团结壮大爱国者力量并激发社会活力,保证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的持续推进。总体而言,马克思主义统一战线理论的中国化时代化体现在四个方面:理论话语从阶级话语调整为社会结构话语,统战对象从中间阶级扩展至全体人民,统战方式从动员政治资源创新为全方位调动社会政治资源,统战功能从推进社会革命转变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和国家治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 统一战线 阶级联盟 爱国者联盟 社会矛盾 社会结构
下载PDF
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时代风云变幻中的邓小平
3
作者 王传利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1,共11页
邓小平是中国20世纪的历史伟人之一。在历史重大转折的新时期,人民再次选择了邓小平。在时代风云变幻中,邓小平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实现了一系列理论突破,开辟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创立了邓... 邓小平是中国20世纪的历史伟人之一。在历史重大转折的新时期,人民再次选择了邓小平。在时代风云变幻中,邓小平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实现了一系列理论突破,开辟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创立了邓小平理论。晚年的邓小平,面对中国社会主义事业中的各种重大考验,始终坚持理想信念,鼓舞大家顽强斗争,充分展示了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风范。他一方面积极主张对外开放,另一方面,机智顽强地与各种损害我国利益的势力做斗争。坚定理想信念、时刻保持与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坚定不移地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加强党的建设,是邓小平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邓小平理论 理想信念 斗争精神
下载PDF
习近平文化思想与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人民立场
4
作者 李建柱 《唯实》 2024年第9期16-19,共4页
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根本立场是坚持人民至上。这一立场强调文化建设必须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强调文化建设为了人民、尊重人民、依靠人民、服务人民,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增强人民精神力量。它坚... 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根本立场是坚持人民至上。这一立场强调文化建设必须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强调文化建设为了人民、尊重人民、依靠人民、服务人民,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增强人民精神力量。它坚持捍卫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人民立场,又根据新时代的社会主义文化实践,诠释了“人民至上”的理论内涵,拓宽了“人民至上”的实践向度,形成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当代篇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 人民至上 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 出发点和落脚点 习近平文化思想 实践向度 精神力量 根本立场
下载PDF
试析坚持马克思主义阶级立场的理论逻辑
5
作者 赵彩霞 《陇东学院学报》 2019年第4期65-70,共6页
马克思主义之所以选择无产阶级立场的理论逻辑并不像有些学者所认为的,是为受压迫、受剥削的穷人代言的人道主义理论学说,而在于它是以唯物史观为基础,从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和社会历史现象存在的合理性为出发点做出的最佳选择... 马克思主义之所以选择无产阶级立场的理论逻辑并不像有些学者所认为的,是为受压迫、受剥削的穷人代言的人道主义理论学说,而在于它是以唯物史观为基础,从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和社会历史现象存在的合理性为出发点做出的最佳选择。当前马克思主义阶级立场存在着被西化、淡化、弱化的隐患,鉴于此,厘清马克思主义阶级立场的理论逻辑,对于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显得尤为必要。科学认识、准确把握马克思主义的阶级立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新时代,仍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无产阶级 阶级立场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前提性省思——从五四时期“大同”观念的再出场说起 被引量:4
6
作者 杨增岽 范嘉祥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17,F0002,共12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之所以能够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马克思主义行是前提性方面之一。五四时期,部分西方学说传入中国并与中国本土传统文化发生作用,以“大同”观念为代表,表达自身的革命精神和价值追求。广大知识分子面对接纳现代...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之所以能够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马克思主义行是前提性方面之一。五四时期,部分西方学说传入中国并与中国本土传统文化发生作用,以“大同”观念为代表,表达自身的革命精神和价值追求。广大知识分子面对接纳现代性与省思西方现代性的现实议题,受社会心理转变和推介核心价值观念的隐喻思维影响,纷纷试图采用“大同”观念解决时代问题。但因择取非科学的思想学说,不具备有效解决这些问题的理论空间,不仅未能带动传统观念发挥时代价值,而且使其落入倒退或空想的窠臼。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真理,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根深叶茂,在于其升华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与形式,让传统文化发挥鼓舞群众实践的效力,使人民群众通过先进阶级语境中的传统观念理解、认同和运用指导思想,与时俱进地应对现实课题及社会心理转变,科学利用隐喻思维推动理论大众化。因此,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是“第二个结合”实现又一次思想解放、打开创新空间的根本要求。新时代新征程,“第二个结合”继承发展了科学的方法论,进行更多原创性理论探索和创新,回答了重大时代课题,进一步确证了民族标识和政党形象,承担世界责任、凝聚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 第二个结合 马克思主义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隐喻思维
下载PDF
论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的重大贡献
7
作者 周竞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33-38,共6页
毛泽东在学习掌握、阐释阐发、实际运用、丰富发展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方面有着无可比拟的、极具创造性的重大贡献。一是科学回答了为何要学、如何去学、怎样笃学等一系列学习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的基本问题;二是妙用古语、巧用... 毛泽东在学习掌握、阐释阐发、实际运用、丰富发展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方面有着无可比拟的、极具创造性的重大贡献。一是科学回答了为何要学、如何去学、怎样笃学等一系列学习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的基本问题;二是妙用古语、巧用俗语、活用诗词来生动阐述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三是创造性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领导党和人民开辟正确革命道路,勾画社会主义革命线路,推进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彰显了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的实践伟力;四是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形成了具有中国共产党人特色的立场、观点和方法,集中表现为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 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 重大贡献
下载PDF
论习近平文化思想对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继承与发展 被引量:11
8
作者 刘建军 黄梦圆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4年第1期1-10,共10页
习近平文化思想与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一脉相承,是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时代表达,实现了对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继承与发展。从马克思主义立场来看,习近平文化思想继承与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唯物主义哲学立场、人民群众政治立场... 习近平文化思想与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一脉相承,是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时代表达,实现了对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继承与发展。从马克思主义立场来看,习近平文化思想继承与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唯物主义哲学立场、人民群众政治立场与共产主义价值立场;从马克思主义观点来看,习近平文化思想继承与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关于文化认识、文化价值、意识形态文化、民族传统文化与世界文化的观点;从马克思主义方法来看,习近平文化思想继承与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系统分析法、矛盾分析法与唯物辩证法。习近平文化思想内涵丰富、意义重大,开拓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新境界、开启了中华文化传承与发展的新篇章、开拓了新时代文化强国建设的新征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文化思想 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 继承与发展
下载PDF
中国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研究的规律论和规范论路径 被引量:2
9
作者 强乃社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3-34,共12页
中国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研究取得很多成果,其背景是中国哲学界实践哲学研究受到重视,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及其相关研究中,实践概念受到高度重视。从一定角度看,中国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研究有两个路径:一个是规律论的路径,一些学者重视马克... 中国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研究取得很多成果,其背景是中国哲学界实践哲学研究受到重视,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及其相关研究中,实践概念受到高度重视。从一定角度看,中国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研究有两个路径:一个是规律论的路径,一些学者重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问题,重视实践与生产劳动的关系,尤其是劳动与财产的关系,重视实践和劳动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本体地位。这个思路重视寻求社会实践的必然规律。另外一个是规范论的路径,一些研究者重视马克思主义实践概念所包含的内在的规范意义和价值。我们引进了很多国外的研究,比如语言学转向以后,在历史唯物主义研究中,规范及其基础如何理解,需要重视话语和商谈,重视文化对实践的规范意义。这个思路重视实践的规范维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践哲学 中国马克思主义 规律论 规范论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是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新发展 被引量:23
10
作者 罗建文 《学术交流》 CSSCI 2024年第4期5-20,共16页
新质生产力重要论断的提出是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中国化时代化的新发展,是数字化智能化新实践中关于新质生产力的理论化、系统化、学科化的理性结晶。新质生产力相对于传统生产力是具有适应新时代、集聚新知识、拥有新工艺、开发新产... 新质生产力重要论断的提出是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中国化时代化的新发展,是数字化智能化新实践中关于新质生产力的理论化、系统化、学科化的理性结晶。新质生产力相对于传统生产力是具有适应新时代、集聚新知识、拥有新工艺、开发新产品、蕴含新动能、拓展新市场和满足人民新需求等质态内涵的生产力,具有许多新的基本特征。新质生产力的形成是由劳动者“自身上的自然力”和“蕴藏着的潜力”、科技创新能力和生产工具劳动资料使用能力以及外在的社会历史条件和生产方式决定的。准确把握新质生产力的科学内涵、基本特征、时代价值和发展举措,对于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增强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以新质生产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伟大事业的新篇章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 中国化新成果
下载PDF
坚持人民至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立场坚守的三重逻辑
11
作者 陶廷昌 《宁夏党校学报》 2024年第4期15-25,共11页
作为中国共产党推进理论创新最鲜明的底色,坚持人民至上必然融入且贯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全过程,使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有着更为坚实的历史基础和群众基础。从马克思主义本体论看,作为历史创造者的人民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 作为中国共产党推进理论创新最鲜明的底色,坚持人民至上必然融入且贯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全过程,使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有着更为坚实的历史基础和群众基础。从马克思主义本体论看,作为历史创造者的人民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实践主体以及变革社会的根本力量;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看,人民的创造性实践是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开辟理论新境界的不竭源泉;从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论看,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与价值归宿。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离不开对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探索与创新,同时必须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从人民的创造中汲取理论智慧,着力解决人民所需所急所盼,切实增强理论创新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依靠广大人民的磅礴力量在新时代新征程上不断书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崭新篇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民至上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 理论创新
下载PDF
20世纪初中国资产阶级传播马克思主义及其启示
12
作者 彭冰冰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24-30,共7页
20世纪初,中国资产阶级改良派与革命派都曾译介过一些马克思主义著作,对传播马克思主义作出了一定的历史贡献,特别是一些社会主义学说著作的翻译出版,在中国播下了科学社会主义思想的种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 20世纪初,中国资产阶级改良派与革命派都曾译介过一些马克思主义著作,对传播马克思主义作出了一定的历史贡献,特别是一些社会主义学说著作的翻译出版,在中国播下了科学社会主义思想的种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起了积极作用,同时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打开了理论创新的广阔空间,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中具有重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世纪初 中国资产阶级 马克思主义传播 启示
下载PDF
毛泽东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先驱——基于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向度的考察 被引量:3
13
作者 李安增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57-164,共8页
毛泽东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伟大实践中,既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又主动探索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过程中,原本分属于东西方两种不同时代... 毛泽东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伟大实践中,既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又主动探索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过程中,原本分属于东西方两种不同时代、不同背景、不同使命的文化形态得以有机融合和发展:一方面用马克思主义真理激活中国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另一方面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来阐述和创新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当之无愧的先驱者和光辉典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 马克思主义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国化时代化
下载PDF
郑杭生: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主要创立者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道勇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4-70,共7页
郑杭生先生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主要创立者。他从两种类型论出发,明确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学科发展史,编写了马克思主义社会学典范教材,辨明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独特理论品格;他强调以人民性为根... 郑杭生先生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主要创立者。他从两种类型论出发,明确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学科发展史,编写了马克思主义社会学典范教材,辨明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独特理论品格;他强调以人民性为根本的价值立场、以实践为基础的认识逻辑和基于实地调查的研究方法,明确了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认识论方法论;他提出了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假设和重要命题,界定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研究范畴。郑杭生先生坚持和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社会学,这对新时代中国社会学的发展有着重要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郑杭生 马克思主义社会学 研究范畴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表达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英飞 段治文 《学习论坛》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8-115,共8页
深刻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意蕴是展开现代化发展实践的前提。中国式现代化由“中国式”与“现代化”两个关联语词构成,就“中国式”而言,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模式体现了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统一,既要防止过度强调中国式现代... 深刻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意蕴是展开现代化发展实践的前提。中国式现代化由“中国式”与“现代化”两个关联语词构成,就“中国式”而言,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模式体现了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统一,既要防止过度强调中国式现代化的特殊意义,又要防止因对普遍性的急迫追求而脱离中国实践。就“现代化”而言,其强调社会发展客观规律与人的主观能动性的辩证统一,既不能违背客观规律急于求成或因循守旧,又必须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中国式现代化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人的发展”的价值目标,因此,在具体实践中,应当在人的发展中实现“中国式”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现代化”的客观规律与主观能动性、“中国式”与“现代化”的有机联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马克思主义哲学 党的二十大 人的发展
下载PDF
论技术马克思主义 被引量:2
16
作者 李三虎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30-41,共12页
从马克思主义视角讨论技术问题,是技术哲学的一个重要学术方向。推动技术马克思主义研究,就是把它建构为一种技术哲学传统或方法。虽然当代西方技术哲学把马克思视为第一代技术哲学家,但实际上各种学派或观点为经典马克思主义提供了一... 从马克思主义视角讨论技术问题,是技术哲学的一个重要学术方向。推动技术马克思主义研究,就是把它建构为一种技术哲学传统或方法。虽然当代西方技术哲学把马克思视为第一代技术哲学家,但实际上各种学派或观点为经典马克思主义提供了一种万花筒式的思想定位。从历史唯物主义来说,对技术问题的哲学反思不外乎技术作用的确定性和技术的社会关系这两条路线。经典马克思主义在第一条路线上接近于在长期历史中强调技术的优先性,在第二条路线上对技术资本主义给予批判并展望技术积累对共产主义的历史意义。在当代西方技术哲学语境下,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技术哲学把这两条路线分别展示为分析的技术哲学和批判的技术哲学,倾向于一种内在于资本主义的技术政治哲学话语建构。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是在现实的社会主义中将这两种路线统一起来,进行一种技术社会主义的实践-理论建构:以技术作用的确定性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设置现代化议题,以技术的社会关系为实现这种现代化议题提供推动力,以便逐步走向一种自治的技术社会主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哲学 技术马克思主义 技术社会主义
下载PDF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双创”建设路向性探索——基于马克思主义文化观视野 被引量:2
17
作者 孙俊杰 刘孟琪 《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43-49,共7页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是践行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重要举措,不仅影响我国文化软实力的提升,也事关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因此,以“双创”方针逻辑原点、逻辑演进和逻辑复归的演绎层次为切入点,对“双创”实施...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是践行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重要举措,不仅影响我国文化软实力的提升,也事关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因此,以“双创”方针逻辑原点、逻辑演进和逻辑复归的演绎层次为切入点,对“双创”实施的历史机遇、实践机遇和科技机遇进行现实审视,厘清“双创”方针的逻辑与背景。同时,结合“双创”实施过程中中华传统文化历史局限性、世界多元文化冲击、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差异等内外因素造成的挑战困境,最终得出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创新发展前提、以人民群众为创新发展立场、以“破”与“立”为创新发展原则、以打造品牌为创新发展手段等建设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双创” 马克思主义文化观
下载PDF
论马克思主义具体化的要求 被引量:1
18
作者 刘日明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3-31,共9页
马克思主义具有具体化的要求,这是其“绝对命令”。马克思主义具体化的要求是马克思批判和继承黑格尔思想遗产的成果。在思辨唯心主义基础上,黑格尔批判了主观思想,试图实现客观思想对主观思想的超越,区分了抽象的普遍性和真正的普遍性... 马克思主义具有具体化的要求,这是其“绝对命令”。马克思主义具体化的要求是马克思批判和继承黑格尔思想遗产的成果。在思辨唯心主义基础上,黑格尔批判了主观思想,试图实现客观思想对主观思想的超越,区分了抽象的普遍性和真正的普遍性,并使真正的普遍性能够具体化。马克思主义具体化的要求与马克思思想的当代性质和阶级立场直接相关。唯物史观“社会现实”和“历史本质性”原则的发现为马克思主义具体化的要求找到了根据和立足点。作为历史科学的唯物史观的方法论原则要求马克思主义必须具体化,必须把一般原理转化为具体方法和实施纲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是马克思主义具体化的要求在中国的贯彻、落实和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具体化 社会现实 辩证法 唯物史观
下载PDF
经典著作融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教学的价值、原则与路径 被引量:1
19
作者 何红连 《理论导刊》 2024年第5期121-128,共8页
经典著作融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教学既是确保课程教学正确方向的内在要求,也是增强课程教育教学实效的现实诉求,更是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关键一环。将经典著作融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教学,需立足课程教学体系,... 经典著作融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教学既是确保课程教学正确方向的内在要求,也是增强课程教育教学实效的现实诉求,更是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关键一环。将经典著作融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教学,需立足课程教学体系,坚持系统性融入;把握教材基本观点,坚持精准性融入;适应时代发展要求,坚持重点性融入;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坚持科学性融入。在实践进路中,需立足政治高度,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夯实理论厚度,强化教师阐释经典著作的教学能力;彰显情感温度,创新融入教学方式;拓宽教学广度,延展融入教学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典著作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教学 思想政治教育
下载PDF
青少年马克思主义信仰培育的创新机制研究——以高中“青马工程”为分析对象 被引量:2
20
作者 陆士桢 马彬 《青年探索》 CSSCI 2024年第3期15-24,共10页
加强青少年马克思主义信仰培育,是巩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中华民族复兴伟业和推动青少年全面发展的必然之举。高中“青马工程”作为青少年理想信念教育的系统方法,有效弥补了“青马工程”实施以来在覆盖范围与衔接培养等方面的... 加强青少年马克思主义信仰培育,是巩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中华民族复兴伟业和推动青少年全面发展的必然之举。高中“青马工程”作为青少年理想信念教育的系统方法,有效弥补了“青马工程”实施以来在覆盖范围与衔接培养等方面的不足,真正实现了党、团、队育人一体化机制。其背后的理论意涵是对马克思主义政党政治、青少年发展观及思想政治教育的遵循,根本任务在于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对中国共产党人历史使命的永续传承。要推动高中“青马工程”的实践创新和可持续发展,应进一步领会悟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充分发挥组织与协调优势,创新培养平台与课程内容;完善保障机制建设,强化校社协同培育;统筹好青少年个体与国家发展的辩证关系,发挥其政治引领的应有之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 马克思主义信仰 高中“青马工程” 政治引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