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437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瞿秋白对马克思主义社会有机体理论的解读及贡献
1
作者 孙丽娜 纪天阳 《江苏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2期23-28,共6页
瞿秋白作为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在传播马克思主义过程中开创了马克思主义社会有机体理论中国化之先河。在理论层面,瞿秋白认为社会有机体“是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关系之系统”“是动的物质”“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并立足于中国社会有机... 瞿秋白作为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在传播马克思主义过程中开创了马克思主义社会有机体理论中国化之先河。在理论层面,瞿秋白认为社会有机体“是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关系之系统”“是动的物质”“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并立足于中国社会有机体现状,对其从“原因论”“动力论”“系统论”等层面进行了分析。在实践层面,瞿秋白强调农民阶级是“最有力最伟大最主要的同盟军”,要为“文化运动的无产阶级的领导权而斗争”,从而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对马克思主义社会有机体理论作出深刻解读并将之中国化,显著提高了我党的理论水平,有力推动了新民主主义革命顺利开展,这是瞿秋白对宣传马克思主义作出的突出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瞿秋白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社会有机体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社会有机体理论视阈下的绿色发展 被引量:1
2
作者 潘树国 周建超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52-57,共6页
"绿色发展"是中共中央"十三五规划建议"确立的五大发展理念之一。社会有机体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蕴涵着丰富的生态意蕴,充分体现了自然优先、和谐共生、协同进化的生态文明理念,对于修复社会与自... "绿色发展"是中共中央"十三五规划建议"确立的五大发展理念之一。社会有机体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蕴涵着丰富的生态意蕴,充分体现了自然优先、和谐共生、协同进化的生态文明理念,对于修复社会与自然的断裂、建设高度发达的生态文明,实现"十三五"规划生态目标具有重要意义。我国在取得经济建设高速发展成就的同时,要始终坚持科学发展、自然优先、以人为本、崇尚科学的理性原则;要坚持建立健全环境保护法律体系、开展全社会节能减排行动、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积极推进生态建设国际合作的实践原则,从而为建设"美丽中国",推进绿色发展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发展 马克思主义社会有机体理论 生态文明建设
下载PDF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社会有机体理论视域下的统筹城乡发展研究——以重庆市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为例 被引量:1
3
作者 邓龙奎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1期36-38,共3页
以马克思主义社会有机体理论为指导,从坚持人的主体性,把"以人为本"作为城乡统筹的出发点和理论归宿;坚持社会发展的整体性和系统性,实现城乡协调发展;坚持社会发展的连续性,把可持续发展作为城乡统筹的内在要求等多个维度进... 以马克思主义社会有机体理论为指导,从坚持人的主体性,把"以人为本"作为城乡统筹的出发点和理论归宿;坚持社会发展的整体性和系统性,实现城乡协调发展;坚持社会发展的连续性,把可持续发展作为城乡统筹的内在要求等多个维度进行研究,力求为把重庆建成城乡统筹的直辖市提供理论导向和路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社会有机体 统筹城乡 可持续发展
下载PDF
关于马克思主义社会有机体理论的几点思考 被引量:1
4
作者 丁春华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4期548-550,共3页
以对马克思主义原著的考察为基础依据,深入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社会有机体概念,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社会有机体理论的基本内容及其在唯物史观中所处的地位,立足于当代的特点,探寻马克思主义的社会有机体理论的当代意义。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社会有机体理论 科学发展观 哲学基础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社会有机体理论形成发展研究
5
作者 蔡丹 《平顶山学院学报》 2010年第1期24-28,共5页
把社会当作一个有机整体来考察,在西方哲学史上有着悠久的理论传统。近代以来,对"社会有机体"进行专门系统而又有价值的探讨则始于黑格尔,包括圣西门、孔德和斯宾塞等人。这些思想家们的社会有机体思想中所蕴含的合理成分,被... 把社会当作一个有机整体来考察,在西方哲学史上有着悠久的理论传统。近代以来,对"社会有机体"进行专门系统而又有价值的探讨则始于黑格尔,包括圣西门、孔德和斯宾塞等人。这些思想家们的社会有机体思想中所蕴含的合理成分,被马克思所批判吸收,成为马克思主义科学的社会有机体理论的理论来源。马克思主义社会有机体理论是在对社会形态和社会经济形态的研究中,在哲学和经济学研究的理论互动中最终形成的。其经历了一个逐步提出和清晰化的过程,按照历史和逻辑的顺序,这一过程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历史阶段:在《德意志意识形态》等著作中对社会有机体理论的酝酿过程;1847年马克思在《哲学的贫困》中首次明确提出了社会有机体思想;在随后的《资本论》等著作中社会有机体理论得到了不断的丰富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社会有机体理论 形成发展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社会有机体理论视域下的中国道路 被引量:5
6
作者 周建超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51-57,共7页
马克思主义社会有机体理论是经典作家以深邃的历史洞察力深刻分析人类社会发展历史进程与规律而创获的重要理论成果。中国道路是中国人民和中国共产党人依据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变迁的客观规律,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 马克思主义社会有机体理论是经典作家以深邃的历史洞察力深刻分析人类社会发展历史进程与规律而创获的重要理论成果。中国道路是中国人民和中国共产党人依据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变迁的客观规律,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而成功探索出的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强国富民之路。从马克思主义社会有机体理论的视域对中国道路进行科学总结和理论阐释,可以清晰地看到:中国道路的成功开辟和顺利前行,遵循着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有机体的变革是历史决定性与主体选择性的辩证统一;社会有机体生存发展的前提与基础是物质资料的生产实践;社会有机体发展的动力源泉是人民群众主体能动性的创造发挥;社会有机体发展的整体合力形成是内部结构和构成要素的有效运行;社会有机体发展的稳步推进需要"摸着石头过河"与加强顶层设计相统一。发挥马克思主义社会有机体理论对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前瞻性研判,必将为中国道路的继续前行提供坚实的哲学依据、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有机体理论 中国道路 社会发展
下载PDF
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视域下网络空间治理原则探究
7
作者 刘瑞琳 《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8-11,41,共5页
马克思的社会有机体理论是支撑社会治理的重要理论。如今网络空间的发展丰富了社会有机体的内容,同时也为社会治理提出新的挑战。如何解决社会有机体发展至今所产生的网络空间中的种种乱象,需要坚持社会有机体理论中的各种原则。首先,... 马克思的社会有机体理论是支撑社会治理的重要理论。如今网络空间的发展丰富了社会有机体的内容,同时也为社会治理提出新的挑战。如何解决社会有机体发展至今所产生的网络空间中的种种乱象,需要坚持社会有机体理论中的各种原则。首先,要以整体性原则推动网络空间综合治理;其次,要以系统性、动态性原则为基础构建长远治理机制;再次,网络空间治理离不开以发展性、矛盾性原则建立常态化治理体系;最后,网络空间治理需要坚持人民性原则,做到以人为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有机体理论 社会治理 网络空间 治理原则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社会形态理论的正本清源——基于马列著作的文本学考察
8
作者 李文才 潘静 《河北学刊》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8-67,共10页
中国学术界在马克思主义社会形态理论的认识上,长期存在“三种社会形态论”和“五种社会形态论”(或作“五种生产方式论”)两种主要观点及其争论,其中后者则为中国史学界的主导性理论。改革开放以来,包括历史学界在内的中国学术界对马... 中国学术界在马克思主义社会形态理论的认识上,长期存在“三种社会形态论”和“五种社会形态论”(或作“五种生产方式论”)两种主要观点及其争论,其中后者则为中国史学界的主导性理论。改革开放以来,包括历史学界在内的中国学术界对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进行了较为深刻的省思,也提出了一些新的认识或阐释。但争论依然激烈,分歧继续存在,甚至对于马克思是否提出过社会形态理论这样的问题也未能形成一致性看法。造成这种状况的重要原因是一些学者狃于寻章摘句以论证预设观点的研究方法,其结果既相悖于真正的学术探讨,也背离了马列著作的原义。立足于文本学考察,可知马克思在人类社会发展形态的问题上,从未明确提出过“三种社会形态”或“五种社会形态”的理论,而只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某些“社会形态”及其特征作过一些描述或设想,认为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明确阐述“三种社会形态”或“五种社会形态”的说法,并不符合事实。长期支配中国学术界的“五种社会形态(生产方式)论”,实为列宁和斯大林总结出来的“理论”,特别是后者将其教条化和神圣化,因而并非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社会形态理论 “三种社会形态论” “五种社会形态论” 《德意志意识形态》 列宁 斯大林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础理论的开拓创新——评朱鹏华《马克思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拓展研究》
9
作者 周延飞 《学术评论》 2024年第3期84-88,共5页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揭示了人类社会特别是资本主义社会经济运动规律,同时它也是一个需要随着实践发展而不断开拓创新的理论。众所周知,基础理论的创新与发展决定了一个学科的生命力和对现实的解释力,面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演变和世...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揭示了人类社会特别是资本主义社会经济运动规律,同时它也是一个需要随着实践发展而不断开拓创新的理论。众所周知,基础理论的创新与发展决定了一个学科的生命力和对现实的解释力,面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演变和世界各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与时俱进地创新基础理论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必然选择。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要基础理论,它是建立在物质商品生产领域的两部类模型。时代的发展、劳动形态和社会财富形态的演变,使得创新和发展马克思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成为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劳动形态 基础理论 社会财富 资本主义 商品生产 开拓创新
下载PDF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研究》获北京市第十七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
10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F0002-F0002,共1页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研究》,由人民出版社2020年10月出版。该书紧密结合中国共产党思想发展史特别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史,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的发展历程及基本内容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论述。
关键词 党建理论研究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 思想发展史 发展历程 创新史 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下载PDF
法国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总体性”视野及其理论启示
11
作者 营立成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5-86,共12页
“总体性”(totality)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一个重要范畴,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品质。本文聚焦四位理论家所呈现的总体性范畴,尝试勾勒法国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总体性”视野。列斐伏尔以“人”的总体性为起点,将日常生活作为总... “总体性”(totality)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一个重要范畴,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品质。本文聚焦四位理论家所呈现的总体性范畴,尝试勾勒法国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总体性”视野。列斐伏尔以“人”的总体性为起点,将日常生活作为总体性场域,以日常生活批判勾勒出社会总体性。梅洛-庞蒂借助处境、共在等范畴批判和超越涂尔干主义,在主体与客体的辩证关系中探寻理解社会事实总体性的可能。戈德曼将卢卡奇的总体性原则与皮亚杰的结构主义立场结合起来,展现了“发生结构主义”的总体性视野,揭示了作品意义结构与社会精神结构的同构性。普兰查斯在对社会阶级的研究中将结构总体性与社会实践总体性结合,形成一种新的辩证总体性。本文围绕总体性与学科性的融通,总体与差异、总体与个体、总体与过程的辩证统一以及对社会现实的总体性理解,进一步讨论了法国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总体性”视野给我们带来的理论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国 马克思主义社会 总体性 理论启示
下载PDF
探索中国体育强国建设的理论起点——立足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对人的本质认识方向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充 王琳 张禹 《四川体育科学》 2024年第2期1-8,14,共9页
构建中国体育强国建设理论体系的首要问题是找出合理的理论起点。要完成这个任务,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对人的本质认识方向,通过借鉴资本主义商业体育的理论起点,到分析社会主义体育探索“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起点,最后以马克思... 构建中国体育强国建设理论体系的首要问题是找出合理的理论起点。要完成这个任务,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对人的本质认识方向,通过借鉴资本主义商业体育的理论起点,到分析社会主义体育探索“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起点,最后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体育的重要论述为指引。一方面,资本主义体育发展建设以资本主义的“剩余价值”为理论阐释点,它同样蕴含着“人的发展”的各种规定,由此引发了在一定制度下面向“人的发展”的体育发展成果的探析;另一方面,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体育的重要论述则确定了“人的价值”的理论主线。借鉴马克思主义体育思想,重视与教育匹配的社会关系,准确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实现体育的“人的价值”的初心维度的重要论述,可以得到结论,“遵循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的统一性”是中国体育强国建设的理论起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强国 理论起点 人的本质 遵循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的统一性 马克思主义哲学
下载PDF
我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栏目征稿
13
作者 《黎明职业大学学报》编辑部 《黎明职业大学学报》 2024年第2期8-8,共1页
为进一步深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研究和阐释,深刻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神实质和丰富内涵,在各项工作中全面准确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我刊特... 为进一步深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研究和阐释,深刻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神实质和丰富内涵,在各项工作中全面准确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我刊特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专栏,热忱向学术界、思想理论界的广大专家、学者长期征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思想理论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征稿 丰富内涵 精神实质 贯彻落实
下载PDF
“双一流”建设背景下行业特色型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发展路径探析——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为例
14
作者 王茜 《西部素质教育》 2024年第2期18-21,共4页
文章首先阐述了“双一流”建设背景下行业特色型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概况,然后分析了“双一流”建设背景下行业特色型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发展的环境条件,最后论述了“双一流”建设背景下行业特色型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发展路径。
关键词 行业特色型高校 人文社会科学学科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 “双一流”建设
下载PDF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推进
15
作者 庄晓东 《黑河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1-3,8,共4页
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初,就在探索发展的过程中逐渐明确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创新原则,推动了理论的不断创新和实践的实时跟进。新时代,中国始终秉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来推进各项工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初,就在探索发展的过程中逐渐明确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创新原则,推动了理论的不断创新和实践的实时跟进。新时代,中国始终秉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来推进各项工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仅对马克思主义进行了深化丰富,同时,使其更契合中国当前的实际国情,并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创新,是引导中国践行“中国梦”的导航灯,其不仅拓展了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内涵,也为中国共产党更好地“执政为民”“为人民服务”明确了方向,为中国未来的社会主义建设总结了规律,为人类今后的良性发展探索了可供借鉴的经验,推进了马克思主义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的创新、纵深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马克思主义理论 中国化
下载PDF
依托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路径分析
16
作者 王春香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24年第16期58-60,共3页
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当前最具科学性的先进方法论和世界观,对于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极大促进作用,不仅能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还能全面提升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全面发展。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当前最具科学性的先进方法论和世界观,对于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极大促进作用,不仅能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还能全面提升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全面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应用直接关系到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等问题,所以还需进行深度剖析才能真正地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指导作用。为此,本文探讨了如何基于大学生的思想行为特征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的思政教育路径进行创新,进而提升教育的实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理论 思想政治教育 社会实践 社团作用
下载PDF
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党的理论创新成果融入高校教材——以《实践中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第二辑)为例
17
作者 赵愫简 《党史文苑》 2024年第6期97-99,共3页
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党的理论创新成果进教材,是建设中国特色高质量教材体系的重要路径,是高校教学改革必须完成的重要政治任务。在此过程中,既要体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成功经验和理论成果,又要体现中国立场、中... 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党的理论创新成果进教材,是建设中国特色高质量教材体系的重要路径,是高校教学改革必须完成的重要政治任务。在此过程中,既要体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成功经验和理论成果,又要体现中国立场、中国智慧、中国价值的理念、主张、方案,为加快推进中国自主知识体系构建作出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 高校教材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高校教学改革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党的理论创新 知识体系构建 教材体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探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殷旭辉 《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 2024年第7期35-38,共4页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与“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课程教学具有高度契合性。“六个必须坚持”(必须坚持人民至上,必须坚持自信自立,必须坚持守正创新,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必须坚持系统观念,必须坚持胸...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与“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课程教学具有高度契合性。“六个必须坚持”(必须坚持人民至上,必须坚持自信自立,必须坚持守正创新,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必须坚持系统观念,必须坚持胸怀天下)深刻揭示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品格和鲜明特征,应成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基本原则,同时“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课程的相关教学内容也为“六个必须坚持”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课程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六个必须坚持” 理论依据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社会理论的学科意义探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邹诗鹏 《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5-12,32,共9页
社会理论不只是社会学学科的一个领域,而是整个现代人文社会科学的基础。马克思开创了批判的社会理论传统,进而也开创了整个古典及现代社会理论,并在国家学批判以及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基础上开创了现代哲学社会科学。马克思主义社会理论... 社会理论不只是社会学学科的一个领域,而是整个现代人文社会科学的基础。马克思开创了批判的社会理论传统,进而也开创了整个古典及现代社会理论,并在国家学批判以及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基础上开创了现代哲学社会科学。马克思主义社会理论有其哲学性质及其总体性,体现着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以及新唯物主义实践观的内在统一。在马克思那里,社会理论具有非学科性或跨学科性,但其从属于“人的科学”且系唯物史观在社会历史领域的具体运用,因而有必要适应现代诸多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并形成相应的学科形式。马克思主义社会理论不宜被看成是社会学或哲学或史学之下的学科,而应被看成是整个现代人文社会科学的基础,并要求在具体社会科学学科中具体化。是否能够将马克思主义社会理论资源有机地纳入人文社会科学体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质量、创造性以及自我革新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社会理论 人的科学 批判的社会理论 现代人文社会科学学科
下载PDF
从“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反思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研究理路——基于“丁费之论”的探讨 被引量:1
20
作者 刘迟 田卉娇 《新视野》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96-103,共8页
“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基本命题。在费孝通和丁克全的学术论见中,呈现了关于这一命题的贯彻与运用。无论是丁克全所提出的关于马克思主义社会学内容的构建探索,还是费孝通强调的基于调查实践推进的中国社会学建设之... “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基本命题。在费孝通和丁克全的学术论见中,呈现了关于这一命题的贯彻与运用。无论是丁克全所提出的关于马克思主义社会学内容的构建探索,还是费孝通强调的基于调查实践推进的中国社会学建设之路,都是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研究思考,是志在用社会学学科服务于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研究行动。“丁费之论”中蕴含的“理论与实践的关系”研究理路,对于接续马克思主义社会学学术传统、反思和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创新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马克思主义社会 理论与实践关系 实践原则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