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371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科学发展观对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史观的继承与发展
1
作者 陈华森 《中共贵州省委党校学报》 2009年第6期25-28,共4页
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史观认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是辩证统一关系,人既是历史创造的主体,又受到历史条件的局限。科学发展观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史观,是群众史观、普遍联系思想和永恒发展思想的集中体现,... 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史观认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是辩证统一关系,人既是历史创造的主体,又受到历史条件的局限。科学发展观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史观,是群众史观、普遍联系思想和永恒发展思想的集中体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指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辩证唯物史观 科学发展观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实践使命——唯物史观的文化表达
2
作者 杨朗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6-10,共5页
唯物史观是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强有力的工具,在每一个历史阶段,唯物史观都对中国的社会运动以及发展规律起到了很大的帮助作用。在唯物史观的视野下,阐明马克思主义实践思想的基本原理可以看到其实践的实质与价值取向,也就是作为整个人类... 唯物史观是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强有力的工具,在每一个历史阶段,唯物史观都对中国的社会运动以及发展规律起到了很大的帮助作用。在唯物史观的视野下,阐明马克思主义实践思想的基本原理可以看到其实践的实质与价值取向,也就是作为整个人类社会实践的一部分,文化所表现出来的人类精神实践的根本内涵。而对人和人的现实生活进行理性阐释,就是马克思的文化理论所赋予的实践任务与文化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文化理论 实践使命 唯物史观 文化表达
下载PDF
民族新信仰的找寻:“科玄论战”与唯物史观中国化——兼论论战中的马克思主义话语权及其实现
3
作者 郑博匀 李宝艳 豆金雨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45-51,共7页
“科玄论战”是中国近代以来中西方思想文化第一次爆发激烈冲突的思想论战。在论战中,唯物史观派在科学观上肯定科学的作用而否定科学万能论,在文化观上纾解了东西方文化之间的紧张关系,在历史观上驳斥了科玄两派对唯物史观的质疑。同时... “科玄论战”是中国近代以来中西方思想文化第一次爆发激烈冲突的思想论战。在论战中,唯物史观派在科学观上肯定科学的作用而否定科学万能论,在文化观上纾解了东西方文化之间的紧张关系,在历史观上驳斥了科玄两派对唯物史观的质疑。同时,唯物史观派巧妙地运用了投合时好与话语创新的论战策略,不断提高其在论战中的话语权。“科玄论战”确立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发展路向,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人生哲学的发扬,完成了对中国道路的思想启蒙,极大地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早期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玄论战”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话语权 唯物史观
下载PDF
海尔布隆纳的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评析
4
作者 贾艺蔚 《西部学刊》 2024年第7期35-38,共4页
海尔布隆纳在《马克思主义:赞成与反对》一书中认为,资本主义的实质隐藏在历史中,因而首先应该从唯物史观的视角——辩证法与唯物史观的结合——进行分析。在对阶级斗争和异化的阐释过程中,海尔布隆纳对于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史观理解的... 海尔布隆纳在《马克思主义:赞成与反对》一书中认为,资本主义的实质隐藏在历史中,因而首先应该从唯物史观的视角——辩证法与唯物史观的结合——进行分析。在对阶级斗争和异化的阐释过程中,海尔布隆纳对于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史观理解的合理之处在于:一是否认将所有的历史简化为一种经济决定论;二是唯物史观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三是唯物史观是一种揭示现象背后本质的社会分析方法。不合理之处在于:一是倾向于从斗争性理解矛盾;二是将理论与实践的统一简化为一种历史决定论;三是模糊了辩证法与唯物主义的逻辑关系。当然,对于海尔布隆纳对待唯物史观的理解应保持辩证的态度,要结合当时社会的现实情况,才能更好地理解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丰富内涵,而不能仅局限于分析他的观点,还要考察他的研究立场与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赞成与反对》 唯物史观 辩证
下载PDF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互通和交融
5
作者 杨济远 《新丝路》 2024年第16期99-101,共3页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根植中华民族内心深处和精神谱系的核心观念,塑造了具有丰富民族特质的处世观念、文化品性和哲学内核,于不同时代、不同社会背景、不同地域风情中趋向繁荣,形成不同形式的文化形态,为后世留存了灿烂辉煌的文化宝库。...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根植中华民族内心深处和精神谱系的核心观念,塑造了具有丰富民族特质的处世观念、文化品性和哲学内核,于不同时代、不同社会背景、不同地域风情中趋向繁荣,形成不同形式的文化形态,为后世留存了灿烂辉煌的文化宝库。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产生于与中华文化不同的文明背景中,却能在20世纪的中国逐步扎根、深化发展,与中国的客观情状相结合,并在社会生产力水平上升的总体趋势下不断实现新的飞跃。究其源本,唯物辩证法的核心内容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在交融、互通相联,并在许多方面呈现出彰著的统一。文章藉此为切口,寻找其会通之处,旨在更为生动鲜活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辩证法哲学理论,汲取历史精华,突破时代问题,进而发展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合发展的中华文明新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唯物辩证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下载PDF
实践唯物主义辩证法——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一种整体阐明
6
作者 杨生照 汪书香 《晋中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26-34,共9页
实践不只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和基本的观点,而且是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首要和基本的观点。马克思主义唯物论涉及两方面内容:一是物质生产实践对人类社会历史发展具有基础性和决定性意义;二是由实践活动所形成的现实世界的存... 实践不只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和基本的观点,而且是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首要和基本的观点。马克思主义唯物论涉及两方面内容:一是物质生产实践对人类社会历史发展具有基础性和决定性意义;二是由实践活动所形成的现实世界的存在和发展具有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实在性。马克思主义辩证法是以实践为基础的唯物主义辩证法,并不是与形而上学完全对立,相反,它可视为一种新的形而上学建构,其实质内涵是关于整个现实世界变化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从具体内容来说,这一科学还可概括为指引人类走向自由解放的科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实践观 唯物主义 辩证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理论形态的历史演变及其辩证法基础
7
作者 万资姿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2-41,共10页
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始终站在时代最前沿。从理论特质来看,马克思主义并非是一成不变、既成性的,而是与时俱进、生成性的。从理论形态来看,从19世纪到20世纪、再到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历史生成形态大致包括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始终站在时代最前沿。从理论特质来看,马克思主义并非是一成不变、既成性的,而是与时俱进、生成性的。从理论形态来看,从19世纪到20世纪、再到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历史生成形态大致包括马克思主义的“经典形态”“发展形态”和“创新形态”。具体而言,马克思主义的“经典形态”即“原生形态”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共同创立的马克思主义的“欧洲形态”;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形态”即列宁主义是由列宁根据经济文化落后国家的具体实际创立的马克思主义的“俄国形态”;马克思主义的“创新形态”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形态是由中国共产党人坚持、发展的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形态”。从辩证法基础来看,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形态均贯穿着马克思主义哲学这一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如果说马克思主义“经典形态”的基础是历史辩证法、马克思主义“发展形态”的基础是认识辩证法,那么,马克思主义“创新形态”的基础就是战略辩证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理论形态 历史辩证 认识辩证 战略辩证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需要辩证地解读——试析福柯的微观政治理论对唯物史观的挑战
8
作者 李素艳 《学术交流》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7-20,共4页
福柯的微观政治理论向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发起了严峻的挑战。我们认为,马克思主义需要辩证地阐释和理解,而不能直接挪用。福柯的挑战不仅源于福柯对马克思主义的误读,而且源于其不了解马克思主义的开放本性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批判... 福柯的微观政治理论向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发起了严峻的挑战。我们认为,马克思主义需要辩证地阐释和理解,而不能直接挪用。福柯的挑战不仅源于福柯对马克思主义的误读,而且源于其不了解马克思主义的开放本性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当代效应。资本的霸权使揭示资本奥秘的马克思主义对当代资本主义的批判仍然是根本性和基础性的,马克思主义仍然是面向21世纪的基本议题和理论旨趣。福柯虽然看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所忽视或重视不够的问题,但我们认为,任何理论、范式和视角都既是一种澄明,同时又是一种遮蔽,马克思主义并不必然要涵盖所有的主题。任何理论的探索都不能取代和置换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思想视域,马克思主义仍是我们赖以出发的基石和必经的桥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唯物史观 福柯 微观政治
下载PDF
生态学辩证法:重建马克思主义生态学
9
作者 约翰·贝拉米·福斯特 胡春雷(译) 《鄱阳湖学刊》 2024年第4期42-62,156,共22页
辩证法的发展,最重要的是解决人类世纪元迅速发展的生态危机,这取决于在理论和实践中对资本主义进行辩证-生态批判的恢复、发展及统一,为创造人类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文明而进行革命斗争。生态学辩证法植根于经典历史唯物主义,旨在通过调... 辩证法的发展,最重要的是解决人类世纪元迅速发展的生态危机,这取决于在理论和实践中对资本主义进行辩证-生态批判的恢复、发展及统一,为创造人类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文明而进行革命斗争。生态学辩证法植根于经典历史唯物主义,旨在通过调和人类与自然的关系来解决社会与自然新陈代谢中的生态裂痕问题,这种调和需要克服的不仅是自然的异化,而且是人类的自我异化。苏联马克思主义和西方马克思主义在自然辩证法问题上曾产生矛盾和分歧,均给历史唯物主义生态批判的进一步发展带来了巨大障碍。生态唯物主义在发展批判生态学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生态危机将生态学辩证法的问题置于中心地位,生态学辩证法为以新的、革命性的方式统一理论与实践提供了基础,这意味着必须克服马克思主义的内部分裂,恢复马克思的新陈代谢断裂理论,重建经典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辩证法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辩证 生态学辩证 马克思主义生态学 生态文明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辩证法审视
10
作者 曹胜亮 闫昊 《湖北行政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18-24,共7页
“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是一项重大而艰巨的时代课题。因此,全面、科学地阐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渊源、实践基础与价值蕴含,便成了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历程中必须回答的关键问题。从历时性与共时性的角度科学... “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是一项重大而艰巨的时代课题。因此,全面、科学地阐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渊源、实践基础与价值蕴含,便成了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历程中必须回答的关键问题。从历时性与共时性的角度科学阐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之间的逻辑关联与整体性质,从可能性与必然性的角度分析马克思主义得以“中国化”和“时代化”的内在机理及其现实根基,从规律性与能动性的角度展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基本规律及其重大意义,是运用历史辩证法审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这一命题的题中之义,也是新时代有效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必然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辩证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 历时性与共时性
下载PDF
在与唯物史观的内在统一中阐发马克思哲学的辩证法及其理论变革——俞吾金教授对马克思辩证法的理论探索
11
作者 贺来 彭双贞 《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 2024年第1期56-70,共15页
将唯物史观把握为马克思哲学的核心内容,并在辩证法与唯物史观内在统一中理解和阐释马克思辩证法及其理论变革,这是俞吾金教授在马克思辩证法理论研究上的重要贡献。俞吾金教授认为,把马克思的辩证法理论与其唯物史观外在割裂,必然导致... 将唯物史观把握为马克思哲学的核心内容,并在辩证法与唯物史观内在统一中理解和阐释马克思辩证法及其理论变革,这是俞吾金教授在马克思辩证法理论研究上的重要贡献。俞吾金教授认为,把马克思的辩证法理论与其唯物史观外在割裂,必然导致对马克思辩证法理论本质的“遮蔽”。基于这一理论反思和自觉,俞吾金教授在辩证法与唯物史观的内在统一中开启了“问题域的转换”,揭示了马克思在辩证法与唯物论上所实现的双重转换,使被抽象化解读的辩证法回归“生存论的本体论”的思想地平。俞吾金教授提出的“向生活世界的辩证法复归”构成了他理解马克思辩证法理论变革的理论纲领,有力地推进了马克思辩证法理论研究的纵深发展。俞吾金教授对马克思辩证法理论的探索是其推动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理论研究的一个缩影,为推进哲学基础理论研究的深化提供了一个典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唯物史观 辩证 生存论本体论 生活世界的辩证
下载PDF
基于马克思主义辩证思维的高校思想政治教学改革探讨
12
作者 薛敏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教育科学》 2024年第11期0122-0125,共4页
本文旨在深入探讨马克思主义辩证思维在高校思想政治教学改革中的应用与影响。通过梳理马克思主义辩证思维的核心要义,结合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与机遇,本文提出了一系列基于辩证思维的教学改革策略。这些策略旨在促进教学内... 本文旨在深入探讨马克思主义辩证思维在高校思想政治教学改革中的应用与影响。通过梳理马克思主义辩证思维的核心要义,结合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与机遇,本文提出了一系列基于辩证思维的教学改革策略。这些策略旨在促进教学内容的丰富性、教学方法的灵活性以及教学评价的全面性,以期培养具有批判性思维、创新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新时代大学生。文章首先阐述了马克思主义辩证思维的基本概念和特点,随后分析了高校思想政治教学的现状,最后详细论述了改革策略的具体实施路径与预期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辩证思维 高校思想政治教学 教学改革 批判性思维
下载PDF
唯物史观与马克思主义体系重构 被引量:5
13
作者 余金成 马武刚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8-33,共6页
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创造的科学的社会主义理论,唯物史观是他们合作形成的具有标志意义的成果。经过1848年欧洲革命的洗礼,唯物史观遵循内在逻辑分别向具体和抽象两个方向拓展:前者深化了与社会实践的直接联系,主要由马克思... 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创造的科学的社会主义理论,唯物史观是他们合作形成的具有标志意义的成果。经过1848年欧洲革命的洗礼,唯物史观遵循内在逻辑分别向具体和抽象两个方向拓展:前者深化了与社会实践的直接联系,主要由马克思发展成为剩余价值理论;后者回应了理论界的挑战并予以升华,主要由恩格斯发展成为辩证唯物主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唯物史观 剩余价值理论 辩证唯物主义 马克思主义
下载PDF
李大钊传播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贡献 被引量:7
14
作者 王宪明 杨琥 《学术交流》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56-58,共3页
李大钊率先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并作出三大贡献:一是在北大等校开设"唯物史观"等课程,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事业培养了第一代熟悉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骨干人才;二是将唯物史观当作一种真理,用来指导研究中国历... 李大钊率先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并作出三大贡献:一是在北大等校开设"唯物史观"等课程,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事业培养了第一代熟悉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骨干人才;二是将唯物史观当作一种真理,用来指导研究中国历史文化和道德重建问题;三是运用唯物史观来探索中国发展路径问题,把中国引向社会主义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大钊 马克思主义 唯物史观 社会主义
下载PDF
孙中山民生史观对传播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贡献及其当代价值 被引量:3
15
作者 姚锡长 崔华前 《学习论坛》 2005年第8期64-66,共3页
民生史观是孙中山在经济学中寻找人类社会发展的终极原因中创立的,也可视为孙中山从人求生存和发展的角度对马克思的唯物史观的创造性的阐释。民生史观在中国马克思主义传播史上占有一定的历史地位,重新认识和评价民生史观才能显现出它... 民生史观是孙中山在经济学中寻找人类社会发展的终极原因中创立的,也可视为孙中山从人求生存和发展的角度对马克思的唯物史观的创造性的阐释。民生史观在中国马克思主义传播史上占有一定的历史地位,重新认识和评价民生史观才能显现出它的当代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生史观 唯物史观 当代价值 孙中山 马克思主义
下载PDF
为什么是唯物史观?——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前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传播的再思考 被引量:5
16
作者 周嘉昕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7-41,共5页
唯物史观构成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最初传播的主体内容。其原因是:20世纪初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在介绍社会主义的过程中开始接触马克思及其学说,十月革命后,受俄国社会主义运动的鼓舞并出于捍卫、推进"新文化运动"的需要,唯物... 唯物史观构成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最初传播的主体内容。其原因是:20世纪初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在介绍社会主义的过程中开始接触马克思及其学说,十月革命后,受俄国社会主义运动的鼓舞并出于捍卫、推进"新文化运动"的需要,唯物史观获得了进一步的传播和研究。回顾这段思想史,对于当前学界有关历史唯物主义的讨论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唯物史观 马克思主义哲学 中国
下载PDF
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及其中国化的基础——从进化论“道”之裂变到唯物史观的确立 被引量:6
17
作者 孙建华 《河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55-58,共4页
进化论的传播为唯物史观的确立扫清了障碍、提供了思想前提;以李大钊、陈独秀为代表的早期中国共产党人从进化论"道"之裂变到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的确立,堪称中国近代思想史上一次伟大的飞跃,并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准备了理... 进化论的传播为唯物史观的确立扫清了障碍、提供了思想前提;以李大钊、陈独秀为代表的早期中国共产党人从进化论"道"之裂变到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的确立,堪称中国近代思想史上一次伟大的飞跃,并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准备了理论前提和奠定了物质基础;以毛泽东为代表的第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经历了一个由"盲目性"到"自发性"再到"自觉性"的艰难历程,创造性地开辟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建立了新民主主义新中国并取得了社会主义的前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进化论 唯物史观 中国化
下载PDF
现代学术史上的唯物史观——论作为“学术”的马克思主义 被引量:9
18
作者 王学典 《山东社会科学》 2004年第11期11-14,共4页
关键词 现代学术史 唯物史观 马克思主义 历史理论
下载PDF
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六个必须坚持”的辩证逻辑
19
作者 郭钰豪 安志伟 《山西开放大学学报》 2024年第3期40-44,共5页
理论的创新创造是指导实践探索的重要前提。马克思主义作为中国共产党的灵魂和旗帜,更是立党立国、兴党兴国的根本指导思想。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高远视野洞察新时代中国的发展趋势,以宏阔格局思考人类世界... 理论的创新创造是指导实践探索的重要前提。马克思主义作为中国共产党的灵魂和旗帜,更是立党立国、兴党兴国的根本指导思想。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高远视野洞察新时代中国的发展趋势,以宏阔格局思考人类世界命运走向,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具体要求高度凝练为“六个必须坚持”,这既是基于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对中国发展实际的科学概括,也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增添了新的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 六个必须坚持 辩证逻辑
下载PDF
霍尔丹与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 被引量:2
20
作者 王凤祥 安维复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2年第3期10-15,共6页
人们对霍尔丹的了解主要来源于他对生物学领域的贡献。霍尔丹是第一个估算人类突变率的科学家,是群体遗传学的奠基人之一。正是因为这些卓越的科学成就掩盖了他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方面的贡献。其实,霍尔丹是一位忠诚的马克思主义者,贝尔... 人们对霍尔丹的了解主要来源于他对生物学领域的贡献。霍尔丹是第一个估算人类突变率的科学家,是群体遗传学的奠基人之一。正是因为这些卓越的科学成就掩盖了他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方面的贡献。其实,霍尔丹是一位忠诚的马克思主义者,贝尔纳主义的倡导者。在他那个年代,西方马克思主义如此盛行的背景下,他能作为另类人物去积极的宣扬和捍卫唯物辩证法,特别是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着实需要一种勇气。而这一勇气的馈赠正是来自于唯物辩证法的强大力量。不论是他的科学生涯、政治活动还是他的哲学世界观都能体现出唯物辩证法的踪迹。霍尔丹的这一贡献可以说有力地驳斥了西方学者对自然辩证法的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霍尔丹 马克思主义 唯物辩证 自然辩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