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呼唤马克思主义阶级观的回归——艾伦·伍德对新的“真正的”社会主义的批判 被引量:4
1
作者 付金柱 《新视野》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94-98,共5页
艾伦·伍德作为当代坚定的马克思主义学者,针对西方新的"真正的"社会主义者试图从社会主义方案中把阶级和阶级斗争理论分离出去的政治思潮,结合西方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现实,做了批判性的考察,捍卫了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 艾伦·伍德作为当代坚定的马克思主义学者,针对西方新的"真正的"社会主义者试图从社会主义方案中把阶级和阶级斗争理论分离出去的政治思潮,结合西方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现实,做了批判性的考察,捍卫了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理论,并呼唤马克思主义阶级观念的回归。在一定意义上说,伍德同她所批判的对象新的"真正的"社会主义一样,展现了西方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多元面相,共同为马克思主义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有益的理论思考和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伦·伍德 新的“真正的”社会主义 马克思主义阶级观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阶级观与韦伯社会分层理论的比较
2
作者 李海涛 《马克思主义哲学论丛》 2015年第1期118-129,共12页
马克思主义阶级分析与韦伯社会分层理论为社会层级研究提供了两种不同分析范式。它们在理论性质、分层标准和意义背景上都存在诸多不同,并且具有不同的理论解释力和判断力。马克思主义阶级分析在从动态方面解释大型历史事件和社会变迁... 马克思主义阶级分析与韦伯社会分层理论为社会层级研究提供了两种不同分析范式。它们在理论性质、分层标准和意义背景上都存在诸多不同,并且具有不同的理论解释力和判断力。马克思主义阶级分析在从动态方面解释大型历史事件和社会变迁上具有优势,而韦伯的社会分层理论在解释静态的社会分层格局和个体地位方面显得更胜一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阶级观 韦伯社会分层理论 比较政治学
下载PDF
早期共产主义知识分子马克思主义阶级观的生成与传播
3
作者 张家冀 唐棣宣 《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 2021年第4期110-123,共14页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马克思主义阶级观作为历史唯物主义与科学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剖析政治社会的重要理论武器,后被中国的知识精英接受并改造为变革中国社会的巨大物质力量。...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马克思主义阶级观作为历史唯物主义与科学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剖析政治社会的重要理论武器,后被中国的知识精英接受并改造为变革中国社会的巨大物质力量。作为马克思主义早期传播的主力军,早期共产主义知识分子从接受到传播马克思主义阶级观,从理论走向实践的过程并非一蹴而就,首先,在各种理论文化与社会实践的交织作用下逐渐转向认同马克思主义阶级理论;其次,在“三次论战”中运用阶级斗争理论有力维护并扩大了马克思主义的影响;最后,率先在中国工人群体中传播马克思主义阶级观,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阶级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共产主义知识分子 马克思主义阶级观 传播
下载PDF
不断巩固党执政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 被引量:1
4
作者 周新城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5期1-6,共6页
一个政权不怕有人反对,就怕在关键时刻得不到支持。有坚强的阶级基础和广泛的群众基础,即使敌对势力再强大,政权也是巩固的。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政权,我们的阶级基础是工人、农民。一切政策... 一个政权不怕有人反对,就怕在关键时刻得不到支持。有坚强的阶级基础和广泛的群众基础,即使敌对势力再强大,政权也是巩固的。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政权,我们的阶级基础是工人、农民。一切政策、措施必须为工人、农民谋利益,赢得他们的支持。所有拥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阶级、阶层都是我们政权的群众基础,必须照顾他们的利益,结成广泛的统一战线。阶级基础是第一位的、决定性的,群众基础是第二位的、从属的,不能本末倒置。我国在一定范围内仍然存在阶级斗争,要用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理论来理解巩固政权的阶级基础问题。学习和把握马克思主义阶级观是巩固阶级基础的前提。必须把握阶级的划分,站在无产阶级立场上,运用阶级观点及分析方法来观察、研究社会现象,正确处理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阶级基础 群众基础 阶级斗争 马克思主义阶级观
下载PDF
关于阶级和阶层问题的几点思考
5
作者 龚培兴 《求实》 北大核心 2002年第7期4-7,共4页
阶级和阶层问题 ,是新时期一个值得重视和研究的课题。研究阶级和阶层问题 ,应当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阶级观 ,抛弃“左”的和僵化的观念。阶级和阶层是分析社会问题的不同范畴 。
关键词 阶级 阶层 马克思主义阶级观
下载PDF
毛泽东农民思想评析
6
作者 张锐 《广西社会科学》 CSSCI 1993年第3期44-49,共6页
无论是在毛泽东思想体系中,还是在现代与当代活的史册上,抑或是实践着的马克思主义阵营里,毛泽东的农民思想都有着非凡的地位。而考其命运则带有戏剧性色彩:起初,被冷落、嘲讽和贬抑,接着又受到过分颂扬,同时夹杂着疑问和不可文喻的私... 无论是在毛泽东思想体系中,还是在现代与当代活的史册上,抑或是实践着的马克思主义阵营里,毛泽东的农民思想都有着非凡的地位。而考其命运则带有戏剧性色彩:起初,被冷落、嘲讽和贬抑,接着又受到过分颂扬,同时夹杂着疑问和不可文喻的私下议论,终复为世所蔑视而问津者甚少。我们的传统心理和习惯,一直支配着我们对毛泽东的农民思想及其实践的思想感情。本文试图依托较为广阔的历史与现实背景对其进行一番粗浅的分析。动力论:毛泽东的突破马克思主义创始人从来视农民为一个有着先天缺陷的二重阶级。《共产党宣言》首先表露了马克思关于农民的一个基本观点:农民是一个介于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中等阶级”。在此基础上,马克思在《路易·波拿巴雾月十八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选集 中国农民问题 马克思主义创始人 农民思想 马克思主义阶级观 动力论 马克思恩格斯 农民革命 无产阶级 社会主义改造
下载PDF
研究历史和认识现实的科学方法
7
作者 朱明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1年第S1期59-62,共4页
1 所谓阶级分析方法,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关于阶级和阶级斗争的观点去分析、研究社会历史现象的方法,它是对立统一观点和矛盾分析法在社会历史领域中的具体运用,它既是进行历史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也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认识现实和研究阶... 1 所谓阶级分析方法,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关于阶级和阶级斗争的观点去分析、研究社会历史现象的方法,它是对立统一观点和矛盾分析法在社会历史领域中的具体运用,它既是进行历史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也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认识现实和研究阶级社会发展规律的根本观点和科学方法。马克思主义阶级观点和阶级分析方法之所以具有如此重要的地位,这是由阶级斗争及其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决定的。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阶级斗争学说 阶级分析方法 马克思主义阶级观 科学方法 阶级利益 社会历史 历史研究 社会发展规律 马克思恩格斯 阶级社会
下载PDF
新的社会阶层对社会发展问题的研究
8
作者 陈果 《新丝路》 2020年第9期32-33,共2页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出现了新的社会阶层。这一阶层构成较为复杂,且空间分布不均匀。新的社会阶层有着较高的专业技术和收入,是改革开放的受益者。新的社会阶层能够成为推动我国产业转型升级和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力量。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阶级观 社会阶层 研究
下载PDF
The Marxist Theory of the State and National Identity 被引量:3
9
作者 李崇富 Sun Yongmei 《Social Sciences in China》 2014年第2期124-138,共15页
Nation-state identity has become a focus of theoretical discussion in academia home and abroad in recent years. Under the new historical conditions, the study of national identity should take the Marxist theory of the... Nation-state identity has become a focus of theoretical discussion in academia home and abroad in recent years. Under the new historical conditions, the study of national identity should take the Marxist theory of the state as its theoretical basis and stick to the Marxist view of class and class analysis so as to properly understand, guide and enhance national identity. The Marxist theory of the state has analyzed in a scientific way the origin, nature, development, succession and decay of the state, and the innovative and transitional nature of the proletarian state. We should not stop at the level of "national identity in general," but should instead use the Marxist view of class to look at and analyze specific people's identification with specific states. As far as the developed capitalist states are concerned, the bourgeoisie and the working class differ dramatically in their views, attitudes, emotions and beliefs toward their state. When it comes to China that is still at the primary stage of socialism, national identity needs to be studied in depth and guided in a correct way, especially under the condition of reform and opening-up. The main subjects of national identity should get optimized at all levels.Meanwhile, measures should be taken to enhance conscious awareness of and cultivate right attitudes toward national ident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rxist theory of the state national identity class analysis
原文传递
王三槐《供单》和投降派的哲学
10
作者 冯佐哲 孟祥才 《文物》 1976年第3期12-19,共8页
毛主席关于《水浒》的重要指示,是运用马克思主义阶级观点和阶级分析方法研究历史遗产的光辉典范。它犹如光芒四射的灯塔,照亮了我们继续革命的方向。在这里,我们试以故宫博物院明清档案部保存的清代中叶白莲教起义中投降派王三槐的《... 毛主席关于《水浒》的重要指示,是运用马克思主义阶级观点和阶级分析方法研究历史遗产的光辉典范。它犹如光芒四射的灯塔,照亮了我们继续革命的方向。在这里,我们试以故宫博物院明清档案部保存的清代中叶白莲教起义中投降派王三槐的《供单》(图一、二、三、四)作为标本,分析研究白莲教起义中革命和投降两条路线的激烈斗争,剖析王三槐卑劣无耻的叛徒嘴脸,这对于深刻领会毛主席关于"使人民都知道投降派"的伟大教导,并不是没有意义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起义军 白莲教起义 农民革命 投降 清朝统治者 统治阶级 叛徒 马克思主义阶级观 清代中叶 两条路线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