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马克思与鲍威尔思想关系的历史性转变——读《马克思传》 |
王辉
|
《哲学进展》
|
2024 |
0 |
|
2
|
对李季所著中国首部长篇《马克思传》的研究 |
刘霞
|
《河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7
|
|
3
|
梁赞诺夫对马克思传的四大贡献——《马克思恩格斯合传》评析 |
贾向云
|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0 |
|
4
|
思想史路径的意义与限度——伯林《马克思传》的批判性解读 |
张梧
|
《理论视野》
CSSCI
|
2018 |
0 |
|
5
|
试论马克思传记的类型及科学编纂 |
贾向云
|
《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
|
2016 |
0 |
|
6
|
马克思思想肖像之中国建构——以李季 萧灼基 张光明版《马克思传》为中心 |
董彪
|
《理论视野》
CSSCI
|
2018 |
1
|
|
7
|
情境建构中的形象还原——再读戴维·麦克莱伦的《马克思传》 |
王纵横
|
《理论视野》
CSSCI
|
2018 |
0 |
|
8
|
何谓“好的”马克思传记--西方学者的马克思传记写作个案考察 |
赵珺宇
|
《甘肃理论学刊》
|
2020 |
0 |
|
9
|
我收藏的一套《马克思传》 |
董瑞国
|
《党史博采(上)》
|
2021 |
0 |
|
10
|
六篇“恩格斯版”马克思传的基本内容和历史影响 |
李靖新弘
|
《科学社会主义》
北大核心
|
2023 |
0 |
|
11
|
20世纪上半叶西方学者的马克思传记建构:批判的评论 |
张亮
|
《马克思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4
|
|
12
|
200年后谁做传?——当代西方学者的最新马克思传记建构及其批判 |
张亮
|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0 |
|
13
|
李季、梅林、梁赞诺夫马克思传记比较研究 |
刘霞
|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2
|
|
14
|
青年马克思与黑格尔关系新解——基于21世纪国外马克思传记视角的研究 |
凌菲霞
|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CSSCI
北大核心
|
2022 |
1
|
|
15
|
马克思传(第4版) |
王珍(译)
杨洪源
|
《中国哲学年鉴》
|
2017 |
1
|
|
16
|
梅林《马克思传》的法国之旅及其思想史效应 |
杜媛媛
|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0 |
|
17
|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 |
曾钟
|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1983 |
0 |
|
18
|
学习与实践马克思从社会基础出发研究整个社会的科学方法 |
关春明
|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1983 |
0 |
|
19
|
善于从人类文化遗产中吸取营养——学习马克思关于批判继承文化遗产的论述 |
宋应离
|
《许昌学院学报》
CAS
|
1983 |
0 |
|
20
|
学习马克思的学习态度和方法 |
周国光
|
《新筑学刊(社会科学版)》
|
1984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