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马克思实践人学及其对个人发展的理论意义探析 被引量:1
1
作者 王旗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18年第3期25-29,共5页
马克思对人的理解经历了一个从"抽象的个人"到"现实的个人"的转变过程,基于这种转变,马克思发现了"现实的个人"的实践。马克思实践人学认为,"现实的个人"是社会历史性的存在,社会发展的实质就... 马克思对人的理解经历了一个从"抽象的个人"到"现实的个人"的转变过程,基于这种转变,马克思发现了"现实的个人"的实践。马克思实践人学认为,"现实的个人"是社会历史性的存在,社会发展的实质就是个人的发展,个人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是辩证统一的。马克思实践人学开创了实践的思维方式,要求个人的发展以实践为基础,主张通过实践达成个人自身的良好发展以及与现存世界的良性互动。同时,马克思实践人学还要求对现实世界采取批判的态度,个人的发展应以对现实世界的批判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实践人学 现实的个人 个人的发展
下载PDF
马克思人学语境中的创新社会管理体系建构
2
作者 沈元军 艾志强 《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6期34-37,共4页
加快创新社会管理体系建构,是推动社会发展、解决社会矛盾,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一项重要实践工程。从马克思实践人学视角而言,人基本生活需求是创新社会管理体系构建的提出根由,人民群众是创新社会体系建构的主要参与主体力量,增进民生... 加快创新社会管理体系建构,是推动社会发展、解决社会矛盾,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一项重要实践工程。从马克思实践人学视角而言,人基本生活需求是创新社会管理体系构建的提出根由,人民群众是创新社会体系建构的主要参与主体力量,增进民生幸福是创新社会管理体系建构的直接目的,人的全面发展是创新社会管理体系建构的价值旨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实践人学 创新社会管理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人的全面发展
下载PDF
西方哲学人学思想的历时考察
3
作者 张增孝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04年第4期25-28,共4页
人学问题是人文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中的热点之一。厘清其历史演变的线索,可以发现人学发展走向马克思主义的必然性。哲学人学大致经历自然本体论人学、认识论本体论人学、现当代非理性人学和马克思主义实践人学四个阶段。分析其各自特征,... 人学问题是人文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中的热点之一。厘清其历史演变的线索,可以发现人学发展走向马克思主义的必然性。哲学人学大致经历自然本体论人学、认识论本体论人学、现当代非理性人学和马克思主义实践人学四个阶段。分析其各自特征,可以加深我们对马克思主义开放性和与时俱进品质的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哲学 人学思想 自然本体论人学 认识论人学 本体论人学 现代非理性人学 马克思主义实践人学
下载PDF
马克思人学语境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构 被引量:2
4
作者 汪盛玉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46-50,84,共5页
加快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构,是实现广大人民群众文化权益的实践工程,其合法依据在于惠民利民,其实践机制在于民建民享。从马克思实践人学观的视角而言,人的文化需求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构的提出根由,广大人民群众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 加快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构,是实现广大人民群众文化权益的实践工程,其合法依据在于惠民利民,其实践机制在于民建民享。从马克思实践人学观的视角而言,人的文化需求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构的提出根由,广大人民群众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构的主体力量,增进民生幸福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构的直接目的,人的全面发展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构的价值旨归,人民共建共享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构的践行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实践人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惠民利民 民建民享
原文传递
人本化情结与交往共识价值原则 被引量:1
5
作者 王志红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8-23,共6页
本文通过剖析人学思潮中的“人本化情结”,揭示了当代中国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现代性特征。回归“以人为本”是时代的进步,表达着中国马克思哲学研究的深层转型和人们对现代和谐社会理性交往共识的探求。在对交往共识价值原则分析... 本文通过剖析人学思潮中的“人本化情结”,揭示了当代中国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现代性特征。回归“以人为本”是时代的进步,表达着中国马克思哲学研究的深层转型和人们对现代和谐社会理性交往共识的探求。在对交往共识价值原则分析基础上,本文提出了马克思实践人学的“有限积极的不伤害”价值原则,这是对中国和谐社会建立理性交往共识的有益探讨,也是寻找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与经济全球化发展的时代性、民族性转换的尝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本化情结” 马克思实践人学 交往共识 “有限积极的不伤害”价值原则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