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研究
1
作者 刘梦荧 《新丝路》 2024年第22期0102-0104,共3页
马克思主义在其发展过程中经历了无数的变化,可以通过某一个具体的理论来分析它的发展。文章聚焦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的发展演化,对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进行分析,研究从法哲学向政治经济学的转变,明确马克思主义的最终追求是人的解放。
关键词 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 政治经济学 人的解放
下载PDF
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与当代中国社会治理创新 被引量:7
2
作者 周巍 沈其新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51-155,共5页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推进社会治理精细化,构建全民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是中国共产党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结果,也是对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的准确把握、发展与创新。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认为,...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推进社会治理精细化,构建全民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是中国共产党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结果,也是对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的准确把握、发展与创新。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认为,市民社会是"物质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要素是"社会组织",终极目标是建构有共产主义觉悟的"自由人联合体"。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为当代中国社会治理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参考,要加强当代中国社会治理,就必须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为社会治理夯实经济基础;完善社会主义民主体制,为社会治理提供政治保障;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社会治理提供社会条件;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社会治理提供思想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 社会治理 社会组织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下载PDF
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及其对构建中国和谐社会的指导 被引量:3
3
作者 卫欢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65-73,共9页
马克思在批判与继承黑格尔市民社会理论的基础上建立起自己的市民社会理论:他从物质实践出发,纠正了被黑格尔颠倒的国家与市民社会之关系,并用"物质交往关系"取代了黑格尔的"需要的体系",此外还将对人的本质关怀作... 马克思在批判与继承黑格尔市民社会理论的基础上建立起自己的市民社会理论:他从物质实践出发,纠正了被黑格尔颠倒的国家与市民社会之关系,并用"物质交往关系"取代了黑格尔的"需要的体系",此外还将对人的本质关怀作为其市民社会理论的核心。在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和谐社会的实现路径,其对构建中国和谐社会的指导意义在于:形塑中国式社会本位观,将社会经济发展作为构建和谐社会之基础,实现经济和谐;梳理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之紧张关系,构建二者的良性互动发展模式,实现政治和谐;关注中国和谐社会主体的发展,实现人际和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 政治国家 和谐社会
下载PDF
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及其对我国创新社会治理的启示 被引量:1
4
作者 马东景 《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4期18-22,共5页
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的形成是一个批判与建构相统一的过程,这种批判与构建既有哲学批判与建构,又有政治经济学批判与建构。通过对黑格尔市民社会理论的哲学批判和政治经济学批判,马克思确立了自己的"市民社会决定国家和法"的... 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的形成是一个批判与建构相统一的过程,这种批判与构建既有哲学批判与建构,又有政治经济学批判与建构。通过对黑格尔市民社会理论的哲学批判和政治经济学批判,马克思确立了自己的"市民社会决定国家和法"的哲学原则,并在此基础上经过进一步深入研究,揭示了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相分离的实质以及克服该分离的途径,实现了对黑格尔市民社会理论的扬弃。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对于我国转型期的社会治理创新具有重要方法论意义。政府应大胆放权于社会组织,帮其提高治理社会事务的能力,激发其参与社会治理的积极性,从而形成社会组织与政府治理良性互动的共治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 社会组织 社会治理创新
下载PDF
当代中国构建社会治理新常态的几点思考——基于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 被引量:1
5
作者 杨怀中 黄凯茜 《汉江师范学院学报》 2017年第1期88-92,共5页
市民社会是一个历史概念,在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中,市民社会的本质是"物质生产关系的总和",市民社会的基本构成要素是"社会组织",市民社会决定国家和法,法律是市民社会的重要约束机制。依据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审视... 市民社会是一个历史概念,在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中,市民社会的本质是"物质生产关系的总和",市民社会的基本构成要素是"社会组织",市民社会决定国家和法,法律是市民社会的重要约束机制。依据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审视当代中国构建社会治理新常态面临的矛盾和问题,就必须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夯实新常态下社会治理的经济基础;提高法治化水平,为国家、社会、市场良性互动提供有力保障;充分发挥社会组织作用,建立健全多元主体共治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民社会 社会治理新常态 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
下载PDF
略论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的历史演进——基于“国家”与“社会”关系的文本研究
6
作者 郝儒杰 刘佳 王世凤 《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学报》 2013年第2期5-7,共3页
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关于市民社会与国家的科学批判,即市民社会决定国家,首先是国家的问题(国家的起源、本质和职能的问题),然后是市民社会同国家两者的关系问题,最后确立市民社会决定国家精辟论断。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不仅涉及经济范畴... 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关于市民社会与国家的科学批判,即市民社会决定国家,首先是国家的问题(国家的起源、本质和职能的问题),然后是市民社会同国家两者的关系问题,最后确立市民社会决定国家精辟论断。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不仅涉及经济范畴,而且也涉及政治范畴,对我国当前社会管理创新有着重要的价值意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市民社会 国家与社会 社会管理创新
下载PDF
马克思市民社会思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价值意蕴
7
作者 李文峰 《胜利油田党校学报》 2011年第5期85-88,共4页
马克思的市民社会思想揭示了市民社会的经济关系本质及政治国家与市民社会的关系。深刻探析马克思的市民社会思想,必将对我国正在进行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即四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提供重大而深刻的经济... 马克思的市民社会思想揭示了市民社会的经济关系本质及政治国家与市民社会的关系。深刻探析马克思的市民社会思想,必将对我国正在进行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即四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提供重大而深刻的经济富强、政治民主、文化文明、社会和谐的价值意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市民社会思想 政治国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 经济价值 政治价值 文化价值 社会价值
下载PDF
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对社会组织融入城市社区治理的启示
8
作者 刘东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19年第1期96-97,共2页
以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为指导,使社会组织有效融入城市社区治理,增强治理效果,对我国社会治理理论与实践有启迪意义。以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为理论基础,从"行政化困境"、"共同体困境"和"自身建设和管理困境"... 以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为指导,使社会组织有效融入城市社区治理,增强治理效果,对我国社会治理理论与实践有启迪意义。以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为理论基础,从"行政化困境"、"共同体困境"和"自身建设和管理困境"等方面分析社会组织融入城市社区治理的现实困境,进而采用健全法律规章、采用项目化运作、加强自身建设和强化管理等途径,促使社会组织有效参与城市社区治理,增强城市社区治理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 社会组织 城市社区治理
下载PDF
马克思市民社会批判理论对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启示 被引量:2
9
作者 杨飞飞 《传承》 2015年第8期72-73,共2页
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的形成是一个不断的批判和建构的过程,这种批判包括了三个不同的视角,即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对于我国推进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的意义。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需要正... 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的形成是一个不断的批判和建构的过程,这种批判包括了三个不同的视角,即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对于我国推进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的意义。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需要正确处理国家和社会的关系。应在中国建立中国特色的市民社会理论,更好地发挥市场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 国家治理体系 现代化
下载PDF
新时代乡村有效治理的现实困境及路径选择——基于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的启示 被引量:1
10
作者 杨青青 郑兴明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1期14-19,共6页
治理有效是乡村振兴的关键环节和重要保障。新时代要求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而这个目标的实现则亟需打通乡村社会这“最后一公里”。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从社会实践出发,围绕物质生产关系在市民社会中充当核心角色、社会组... 治理有效是乡村振兴的关键环节和重要保障。新时代要求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而这个目标的实现则亟需打通乡村社会这“最后一公里”。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从社会实践出发,围绕物质生产关系在市民社会中充当核心角色、社会组织是市民社会的构成元素以及市民社会决定国家和法等几个方面,深刻阐述了市民社会对治理的重要作用。以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作为逻辑基点,反思我国乡村社会治理的现实困境,对于破解我国乡村治理难题,探寻有中国特色的乡村治理道路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 乡村治理 现实困境 路径选择
下载PDF
试析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的立法价值
11
作者 吴海燕 孙建霞 《株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4年第4期85-88,共4页
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博大精深,是一个开放的与时俱进的体系。就立法来讲,马克思的市民社会理论为科学有效的立法活动提供了理论基础与指导,认真理解与实践该理论将使现代法治国家的法律优良而行之有效。
关键词 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 立法 立法价值
下载PDF
论恩格斯在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12
作者 周航青 《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2期103-107,共5页
市民社会理论是马克思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思想范畴,恩格斯在马克思确立市民社会理论的基本原则后,对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的发展,尤其是对马克思市民社会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导向、科学论证以及捍卫做出了重要的贡献。研究恩格斯在马克思市民... 市民社会理论是马克思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思想范畴,恩格斯在马克思确立市民社会理论的基本原则后,对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的发展,尤其是对马克思市民社会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导向、科学论证以及捍卫做出了重要的贡献。研究恩格斯在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对全面理解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具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恩格斯 马克思市民社会 贡献
下载PDF
马克思市民社会批判理论对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启示
13
作者 杨飞飞 《大连干部学刊》 2015年第7期10-12,47,共4页
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的形成是一个不断的批判和建构的过程,这种批判包括了三个不同的视角即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对于我国推进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的意义。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需要正... 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的形成是一个不断的批判和建构的过程,这种批判包括了三个不同的视角即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对于我国推进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的意义。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需要正确处理国家和社会的关系,应在中国实现市民社会与国家间的良性互动发展模式,建立中国市民社会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 国家治理 现代化
下载PDF
论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及其当代意义
14
作者 刘志平 《传承》 2013年第5期96-97,共2页
市民社会理论经历了三个阶段,而马克思的市民社会处于承上启下的地位,分析马克思的市民社会理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目前我国公民社会处于比较快的发展阶段,马克思的市民社会理论对我国构建公民社会具有重大的实践意义。
关键词 市民社会 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 公民社会
下载PDF
从马克思本源共同体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兼谈日本市民社会派马克思主义对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思考 被引量:2
15
作者 丁瑞媛 《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学报》 2022年第1期4-9,共6页
马克思共同体思想是历史唯物主义哲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市民社会异化本质的批判,强调“自由人联合体”才是人类社会真正的共同体。日本市民社会派马克思主义注重回归马克思的原初语境,提出市民社会与共同体两种历史存在形式之... 马克思共同体思想是历史唯物主义哲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市民社会异化本质的批判,强调“自由人联合体”才是人类社会真正的共同体。日本市民社会派马克思主义注重回归马克思的原初语境,提出市民社会与共同体两种历史存在形式之间的对立是市民社会理论批判的前提,主张通过“共同体→市民社会→社会主义”的逻辑来理解马克思的历史理论。习近平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是基于马克思共同体思想延长线上的丰富与发展。本文从马克思提出的本源共同体三种形式谈起,聚焦日本市民社会派马克思主义对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重新解读,从而进一步探讨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内涵和时代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共同体 市民社会 人类命运共同体 日本市民社会马克思主义
下载PDF
市民社会派马克思主义的市民社会理论研究——从内田义彦到望月清司
16
作者 方晴岚 《吕梁教育学院学报》 2023年第1期41-43,共3页
市民社会理论是市民社会派马克思主义的核心理论。从内田义彦到望月清司,市民社会理论贯穿研究始终并一脉相承,他们反对将资本主义社会与市民社会混同,探寻市民社会的内在必然性,强调市民社会的积极意义,并试图在日本建立市民社会。他... 市民社会理论是市民社会派马克思主义的核心理论。从内田义彦到望月清司,市民社会理论贯穿研究始终并一脉相承,他们反对将资本主义社会与市民社会混同,探寻市民社会的内在必然性,强调市民社会的积极意义,并试图在日本建立市民社会。他们对于市民社会的观点切实回应了时代的主题,但将市民社会与国家混为一谈,人为抽离了市民社会的阶级因素,片面强调生产力因素以及理论本身蕴含的矛盾也是其不可回避的缺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民社会马克思主义 内田义彦 平田清明 望月清司
下载PDF
志愿服务意蕴中的公民社会研究综述 被引量:2
17
作者 龚万达 《中共珠海市委党校珠海市行政学院学报》 2011年第6期39-43,共5页
近些年来,党和国家已经把志愿服务提高到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服务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当代"公民社会论"者把志愿性社团看作是公民社会的核心要素,研究志愿服务需要与研究公民社会相联系。国内外对公民社会的研究主要有黑格... 近些年来,党和国家已经把志愿服务提高到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服务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当代"公民社会论"者把志愿性社团看作是公民社会的核心要素,研究志愿服务需要与研究公民社会相联系。国内外对公民社会的研究主要有黑格尔和马克思的市民社会理论、现代西方学者对公民社会内涵和分类的研究,以及我国专家学者对公民社会的研究等。大多数研究者认为,公民社会是与市场经济联系在一起的,市场经济必然催生公民社会;公民社会的组织形态是志愿团体,志愿团体的进一步发展壮大是公民社会成熟的标志;公民社会在发展市场经济、促进民主政治、遏制国家权力过分膨胀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志愿服务 公民社会 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 社会团体
下载PDF
“市民社会派马克思主义”及其对当代中国的意义——以望月清司的《马克思历史理论的研究》为中心 被引量:4
18
作者 韩立新 《日本学刊》 CSSCI 2019年第2期136-154,共19页
"市民社会派马克思主义"是20世纪60年代在日本诞生的马克思主义流派。它从对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的解释出发,强调"市民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的区别,并以市民社会概念为中心重构了马克思的世界... "市民社会派马克思主义"是20世纪60年代在日本诞生的马克思主义流派。它从对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的解释出发,强调"市民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的区别,并以市民社会概念为中心重构了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尽管由于日本"市民社会理论"的转型,使它在日本失去了发展的生命力,但是望月清司的"历史理论"对于解释当代"中国的发展道路"具有重要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民社会马克思主义 市民社会 望月清司
原文传递
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对构建和谐社会的意义
19
作者 李玉倩 高海宾 《陕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年第3期48-50,共3页
马克思"市民社会"包括了在生产力基础之上发展起来的整个私人活动领域,包括社会自组织的文化交往和制度建构,物质交往或经济关系。市民社会的发展促进政治民主化;市民社会的发展对政府行为构成了有力的制约;市民社会的发展促... 马克思"市民社会"包括了在生产力基础之上发展起来的整个私人活动领域,包括社会自组织的文化交往和制度建构,物质交往或经济关系。市民社会的发展促进政治民主化;市民社会的发展对政府行为构成了有力的制约;市民社会的发展促进经济市场化。中国市民社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民间组织独立性难以保证;监管困难;资金匮乏的问题。着力培育具有真正市民精神的和谐社会主体——市民化的公民;充分发挥社会团体在化解矛盾、调配利益中的作用,起到有益的职能承接作用;进一步调适国家与市民社会之间的关系,扩大社会自主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 构建和谐社会 意义
原文传递
“日本马克思主义”:一个新的学术范畴 被引量:24
20
作者 韩立新 《学术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50-58,共9页
日本是东亚最早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国家。"日本马克思主义"作为一个独立的马克思主义流派,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如果说马克思主义研究可分为"文献学研究和文本解读"、"针对社会现实的实践性研究"两个方面的... 日本是东亚最早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国家。"日本马克思主义"作为一个独立的马克思主义流派,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如果说马克思主义研究可分为"文献学研究和文本解读"、"针对社会现实的实践性研究"两个方面的话,由于远离苏联意识形态的控制,日本学者对马克思主义的文献学研究和文本解读更接近马克思、恩格斯著作的原貌,其成果毫不逊色于掌握着原始手稿解释权的"苏联东欧马克思主义";在针对社会现实的实践性研究上,作为东方国家的日本,它对马克思理论的吸收和应用明显不同于"西方马克思主义",具有浓郁的东方色彩。因此,"日本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学术研究领域理应成为一个与"西方马克思主义"、"苏联东欧马克思主义"同等级别的研究范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马克思主义 文献学 市民社会马克思主义 物象化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