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供给侧改革的生产系统平衡性思考——基于马克思生产有机统一体理论和斯拉法生产方程的视角
1
作者 贾微晓 《经济问题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0-16,共7页
供给侧改革强调供给端,其实是在说生产,任何经济体的生产都是存在于社会生产大系统中,而生产的变革本质上就是社会生产这个大系统重新平衡的过程。本文以马克思的生产有机统一体理论作为依据,结合斯拉法(Piero Sraffa)生产方程,创新性... 供给侧改革强调供给端,其实是在说生产,任何经济体的生产都是存在于社会生产大系统中,而生产的变革本质上就是社会生产这个大系统重新平衡的过程。本文以马克思的生产有机统一体理论作为依据,结合斯拉法(Piero Sraffa)生产方程,创新性的提出我国供给侧改革要从生产系统性的角度,首先明确我国生产系统的生产力现状,找到我国生产系统所处阶段,在这两者的基础上来实现符合于中国自己的生产系统再平衡的变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斯拉法生产方程 马克思生产有机统一体理论 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原文传递
马克思再生产理论的方法论意义 被引量:3
2
作者 付洪安 刘勇 《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2期1-5,12,共6页
马克思的再生产理论是继劳动价值理论和剩余价值理论揭示资本社会统一体本质矛盾的基础上,为进一步阐明资本的运行与榨取剩余价值关系而进行的对资本运动存在一般规律的分析。从马克思经济学说的理论体系来看,再生产理论既是剩余价值理... 马克思的再生产理论是继劳动价值理论和剩余价值理论揭示资本社会统一体本质矛盾的基础上,为进一步阐明资本的运行与榨取剩余价值关系而进行的对资本运动存在一般规律的分析。从马克思经济学说的理论体系来看,再生产理论既是剩余价值理论的组成部分,同时也独立于剩余价值理论而自成体系的学说结构。通过分析个别资本和社会总资本的运动,从微观和宏观角度阐述资本社会经济运行所遵循一般规律和原则,从而揭示资本运行的内在结构和比例,阐明资本社会经济所要遵循社会再生产按比例分配总劳动一般规律,为揭示资本社会经济危机提供理论前提。马克思再生产理论为当代市场经济社会组织宏观和微观经济管理及决策理念提供方法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本社会统一体 马克思生产理论 按比例分配社会总劳动 方法论意义
下载PDF
论马克思的社会有机体理论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被引量:5
3
作者 黄海东 《理论月刊》 2006年第2期33-36,共4页
“社会有机体”是马克思的社会发展理论的一个总体性范畴。马克思的社会有机体理论揭示了社会有机体是在实践基础上由自然环境、人口与生产力、生产关系、上层建筑等要素构筑的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和相互作用的有机整体。它为我们分析社... “社会有机体”是马克思的社会发展理论的一个总体性范畴。马克思的社会有机体理论揭示了社会有机体是在实践基础上由自然环境、人口与生产力、生产关系、上层建筑等要素构筑的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和相互作用的有机整体。它为我们分析社会历史提供了一种整体性思维视角,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社会有机理论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思维方式 生产力发展
下载PDF
我国供给侧改革核心论析——基于马克思资本积累和资本有机构成理论 被引量:1
4
作者 祝新宇 《重庆行政》 2019年第3期81-83,共3页
马克思资本积累理论,揭示了资本积累是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扩大再生产的目的是为了获得更多的剩余价值;为了获得更多剩余价值资本家就要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劳动生产率就要更新设备、采用先进技术、进行技术创新、工艺创新、产品创新... 马克思资本积累理论,揭示了资本积累是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扩大再生产的目的是为了获得更多的剩余价值;为了获得更多剩余价值资本家就要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劳动生产率就要更新设备、采用先进技术、进行技术创新、工艺创新、产品创新、制度创新等一系列创新,从而使资本有机构成提高。资本有机构成提高意味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供给侧结构的改革,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供给侧改革会提升产品质量和产品附加值,产品附加值提高促使经济持续发展和创新。由此可见,马克思资本积累和有机构成理论对我国目前供给侧改革的方向和核心问题有着一定的启发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本有机构成理论 资本积累理论 供给侧改革 马克思 扩大再生产 劳动生产 产品附加值 技术创新
下载PDF
马克思资本有机构成理论需要在实践中发展
5
作者 李宪徐 《求是学刊》 1986年第2期28-35,共8页
关键词 资本构成 资本有机构成理论 量变规律 质变规律 构成结构 马克思 产业结构 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生产 运动规律
下载PDF
在社会实践中检验和发展马克思的地租理论
6
作者 熊映梧 张艺 《经济科学》 1985年第5期55-60,共6页
马克思的地租理论是《资本论》第三卷的基本内容之一,在马克思经济学说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研究地租理论不仅对于揭露资本主义的剥削关系是不可缺少的,而且对于建设社会主义也有很大的指导意义。本文试图总结我国三十多年来地租理论研究... 马克思的地租理论是《资本论》第三卷的基本内容之一,在马克思经济学说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研究地租理论不仅对于揭露资本主义的剥削关系是不可缺少的,而且对于建设社会主义也有很大的指导意义。本文试图总结我国三十多年来地租理论研究的历史经验,从当代的实际情况出发,探讨一些长久争论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租理论 绝对地租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生产价格 资本有机构成 社会实践 土地所有权 当代资本主义国家 社会主义国家 历史经验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就业理论在我国的发展 被引量:5
7
作者 张义柱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08年第7期6-8,共3页
一、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就业问题的研究 就业理论是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马克思经济学说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马克思认为,随着资本积累的增长和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必然出现两种不同的趋势:一方面是资本对劳动力的需... 一、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就业问题的研究 就业理论是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马克思经济学说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马克思认为,随着资本积累的增长和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必然出现两种不同的趋势:一方面是资本对劳动力的需求相对减少:另一方面是劳动力的供给绝对增加,这两种趋势作用的后果就造成了相对过剩人口。相对过剩人口是资本主义所特有的人口规律。失业(即相对过剩人口)是资本主义积累的产物,造成失业的根本原因是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有制。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有制造成生产者与生产资料的分离,才会出现生产者在创造先进技术装备的同时,自己却成了过剩人口,造成了失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就业理论 资本主义积累 相对过剩人口 资本主义私有制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 资本有机构成 生产资料
下载PDF
必须重视马克思运用科学技术对资本主义经济运行的分析
8
作者 孟范昆 《税务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31-33,共3页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运用科学技术的理论,从深层次上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论证了剩余价值理论,并创立了资本有机构成的学说,解决了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无法解决的理论难题。因此,深入研究马克思关于科学技术的理论,对于运...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运用科学技术的理论,从深层次上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论证了剩余价值理论,并创立了资本有机构成的学说,解决了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无法解决的理论难题。因此,深入研究马克思关于科学技术的理论,对于运用科技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科学技术 资本主义 经济运行 《资本论》 劳动生产 劳动价值论 剩余价值 资本有机构成理论
下载PDF
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经济建设领域的应用
9
作者 张俊山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5-13,共9页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方法论为指导,由体现劳动价值论、剩余价值理论内容的一套科学范畴构成的理论体系,是把握经济规律、指导经济政策的理论基础。回归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和方法,深入理解和...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方法论为指导,由体现劳动价值论、剩余价值理论内容的一套科学范畴构成的理论体系,是把握经济规律、指导经济政策的理论基础。回归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和方法,深入理解和挖掘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丰富内涵,以它为工具去研究我国经济建设和运行中的问题是政治经济学发展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劳动价值论 剩余价值论 流行经济学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理论 国民经济有机
下载PDF
马克思的社会化思想与当代社会主义的发展
10
作者 马玉平 《中共四川省委省级机关党校学报》 1997年第2期52-57,共6页
一、社会化思想是贯穿马克思社会主义理论的一根主线 马克思关于未来社会主义社会的理论,有一根贯穿始终的主线,那就是社会化的思想。所谓社会化,是指人类的一种新的存在状态。在社会化的社会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由间接转为直接,人与人... 一、社会化思想是贯穿马克思社会主义理论的一根主线 马克思关于未来社会主义社会的理论,有一根贯穿始终的主线,那就是社会化的思想。所谓社会化,是指人类的一种新的存在状态。在社会化的社会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由间接转为直接,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分裂消失,人成为自己的社会关系的主人。社会化体现在社会有机体的各个领域,其中生产力的社会化和生产关系的社会化,是两个最基本的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化 马克思 社会主义理论 生产关系 生产 未来社会主义 社会有机 当代社会主义 思想 存在状态
下载PDF
社会生产力是物质生产力、精神生产力和人类自身生产力的有机统一体 被引量:2
11
作者 潘春葆 《马克思主义研究》 1988年第3期108-125,共18页
马克思的社会生产力概念是包括人类自身生产力、精神生产力和物质生产力的总体性概念。三种生产力共同决定和制约着社会的发展。人类自身生产力满足社会生产对主体的需要,其发展水平的标志是高质量的劳动者在人口总数中所占的比率;精神... 马克思的社会生产力概念是包括人类自身生产力、精神生产力和物质生产力的总体性概念。三种生产力共同决定和制约着社会的发展。人类自身生产力满足社会生产对主体的需要,其发展水平的标志是高质量的劳动者在人口总数中所占的比率;精神生产力的标志是科技发展水平,它代表着人类在理论上征服自然界能力的提高;物质生产力的标志是劳动生产率的高低,它是人类社会的物质基础。三种生产力互相联系和互相作用所构成的复杂的矛盾运动,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内在动力,也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最终根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生产 马克思恩格斯著作 物质生产 社会生产力发展 生产力系统 有机统一体 社会生产过程 劳动生产 内在动力 劳动者
原文传递
社会主义积累应从第Ⅱ部类开始吗?——对社会主义再生产理论探讨中的一个观点的商榷
12
作者 徐桂伦 《党校教学》 1989年第4期25-27,18,共4页
前几年,在总结建国以来多次发生的积累和消费之间、两大部类之间比例失调的教训,运用马克思的再生产理论探讨社会主义再生产的规律时,有的文章提出了这样一种观点:马克思关于社会总资本扩大再生产两个例式首先确定第Ⅰ部类积累率的做法... 前几年,在总结建国以来多次发生的积累和消费之间、两大部类之间比例失调的教训,运用马克思的再生产理论探讨社会主义再生产的规律时,有的文章提出了这样一种观点:马克思关于社会总资本扩大再生产两个例式首先确定第Ⅰ部类积累率的做法,是由资本主义生产的社会形式决定的;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既然是满足人们的消费需要,它的扩大再生产就应该从第Ⅱ部类开始,首先确定第Ⅱ部类的积累,然后再根据实际可能来确定第Ⅰ部类的积累界限。王慎之的《试论社会主义扩大再生产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生产 两大部类 积累率 扩大再生产 马克思 理论探讨 社会主义积累 有机构成 生产资料生产 比例失调
下载PDF
马克思资本有机构成理论与列宁生产资料优先增长原理比较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根蓓 《经济评论》 CSSCI 1992年第5期21-24,共4页
资本有机构成理论是马克思为探索技术创新与资本积累的内在关系而创立的科学理论。它从技术进步的供给角度,论证了技术创新对既定产出的要素投入而产生的资源配置效应和价值革命效应,以及这两种效应共同作用下的资本有机构成运动;同时... 资本有机构成理论是马克思为探索技术创新与资本积累的内在关系而创立的科学理论。它从技术进步的供给角度,论证了技术创新对既定产出的要素投入而产生的资源配置效应和价值革命效应,以及这两种效应共同作用下的资本有机构成运动;同时也从技术创新的社会需求角度,论证了技术进步产业化的利益最大化约束和经济成长阶段约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本有机构成理论 技术创新 生产资料 技术进步 优先增长 马克思 资源配置效应 生产模型 生产要素 价值革命
原文传递
马克思社会再生产理论中的增长公式 被引量:16
14
作者 石景云 《中国社会科学》 1988年第2期153-162,共10页
本文根据马克思社会再生产理论中关于社会扩大再生产过程的主要关系,推导出社会总产品或国民收入的增长公式,即g=e/k+1+ρ(g-社会总产品或国民收入增长率,e-剩余价值率,k+1-社会总资本,ρ-社会劳动生产率)。文章认为,马克思社会再生产... 本文根据马克思社会再生产理论中关于社会扩大再生产过程的主要关系,推导出社会总产品或国民收入的增长公式,即g=e/k+1+ρ(g-社会总产品或国民收入增长率,e-剩余价值率,k+1-社会总资本,ρ-社会劳动生产率)。文章认为,马克思社会再生产理论中的增长公式与现在通行的某些增长公式如哈罗德-多马公式等相比,有其特点和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长公式 马克思社会再生产理论 资本有机构成 社会劳动生产 可变资本 不变资本 剩余价值率 外延扩大再生产 总资本 剩余价值量
原文传递
试论“生产资料生产优先增长问题” 被引量:5
15
作者 余永定 《改革与战略》 1985年第4期22-25,共4页
关于“生产资料生产优先增长的问题”(以下简称“优先增长问题”)是一个高度抽象但又有重大实践意义的理论问题。在解放后的三十几年中,每当经济建设方针发生某种变化的时候,理论界就会在这个问题上展开一场大辩论。直到现在,理论界对... 关于“生产资料生产优先增长的问题”(以下简称“优先增长问题”)是一个高度抽象但又有重大实践意义的理论问题。在解放后的三十几年中,每当经济建设方针发生某种变化的时候,理论界就会在这个问题上展开一场大辩论。直到现在,理论界对这个问题依然没有取得一致意见。关于“优先增长问题”似乎可以从两个不同角度进行讨论。一个是从实际情况出发,应用归纳法总结归纳各个国家,特别是我国经济建设的经验教训,从而得出相应结论。一是从马克思、列宁的再生产理论出发,应用演绎法,或更确切地说,应用抽象演绎法,把马克思、列宁的再生产理论加以具体化,从中得出相应结论。长期以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资料生产 优先增长 生产理论 第一部类 马克思 增长速度 列宁 数字模型 第二部类 有机构成
下载PDF
社会经济形态是社会有机体的骨骼系统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东 孙承叔 《内蒙古社会科学》 1987年第6期5-11,共7页
最近二、三十年间,在东西方,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界内外,就唯物史观中的社会经济形态理论展开了相当激烈的论战。一种观点认为,亚细亚生产方式的存在,各个民族历史发展的特点表明,几乎没有一个民族是完全按照社会经济形态的五个阶段、沿着... 最近二、三十年间,在东西方,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界内外,就唯物史观中的社会经济形态理论展开了相当激烈的论战。一种观点认为,亚细亚生产方式的存在,各个民族历史发展的特点表明,几乎没有一个民族是完全按照社会经济形态的五个阶段、沿着单一线路发展的,因而这个理论值得怀疑,甚至应当摈弃。另一种观点则坚持认为,社会经济形态五个阶段的理论是历史发展的普遍规律,是历史唯物主义不可动摇的基点之一。在我们看来,争论双方,无论是怀疑者还是捍卫者,似乎都还缺少对马克思这一理论底蕴的深入探讨,亟待解决重新认识马克思这一理论的方法论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经济形态 社会有机 生产方式 生产关系总和 骨骼系统 社会经济结构 马克思历史观 共时性结构 社会形式 社会经济形态理论
下载PDF
马克思的资本有机构成理论与现实 被引量:1
17
作者 奚兆永 《经济研究》 1983年第10期39-43,共5页
在马克思的墓碑上,镌刻着他的名言:“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马克思逝世后的一百年,就是全世界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用马克思主义改变世界的一百年。马克思主义的敌人一百年来从未停止过对马克思主义的... 在马克思的墓碑上,镌刻着他的名言:“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马克思逝世后的一百年,就是全世界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用马克思主义改变世界的一百年。马克思主义的敌人一百年来从未停止过对马克思主义的攻击,这是自然的。在马克思主义的队伍中,人们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也不可能完全一致。关于资本有机构成理论的分歧就是一例。这里谨提出我对资本有机构成的一些理解和看法,以求教于经济学界的同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本有机构成理论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不变资本 可变资本 十九世纪 资本关系 剩余价值理论 工人阶级 生产资料 科学理论
原文传递
运用《资本论》的理论研究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问题 被引量:1
18
作者 宋涛 《经济科学》 1985年第2期1-11,共11页
马克思的《资本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一部最完整最系统的著作。《资本论》中所阐述的资本主义经济规律,对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固然不适用了,但《资本论》中的经济理论,仍可被我们作为方法用来分析社会主义的经济问题,同时,也仍... 马克思的《资本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一部最完整最系统的著作。《资本论》中所阐述的资本主义经济规律,对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固然不适用了,但《资本论》中的经济理论,仍可被我们作为方法用来分析社会主义的经济问题,同时,也仍然是我们研究和认识现代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本质的重要理论武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条件下 资本论 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劳动者 剩余价值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 马克思 理论研究 生产资料 有机构成
下载PDF
E·曼德尔对经济危机和周期理论的探讨
19
作者 王志伟 《经济科学》 1986年第4期54-59,共6页
比利时学者厄尔奈斯特·曼德尔(Ernest Mandel)一九七二年发表了一部颇具影响的著作:《晚期资本主义》。在这部著作中,曼德尔力图以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来说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及变化,并进而解释战后国际资本主... 比利时学者厄尔奈斯特·曼德尔(Ernest Mandel)一九七二年发表了一部颇具影响的著作:《晚期资本主义》。在这部著作中,曼德尔力图以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来说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及变化,并进而解释战后国际资本主义长期迅速发展的原因,指出其固有的局限性。全书提出的某些假设和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期理论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国际资本主义 资本有机构成 第二次世界大战 平均利润率 马克思主义 技术革命 资本积累
下载PDF
对马克思再生产理论和模型的再认识
20
作者 薛英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1987年第8期21-26,38,共7页
马克思的社会再生产理论,是对社会化大生产运动规律的科学总结。马克思对再生产公式的研究,不仅舍象了具体的生产部门,而且在生产要素不变资本C中,暂时撇开固定资产(C<sub>1</sub>)在当年因损耗而转移到年产品中去的价值... 马克思的社会再生产理论,是对社会化大生产运动规律的科学总结。马克思对再生产公式的研究,不仅舍象了具体的生产部门,而且在生产要素不变资本C中,暂时撇开固定资产(C<sub>1</sub>)在当年因损耗而转移到年产品中去的价值,只假定原材料、能耗C<sub>2</sub>的价值转移到年产品中去,马克思还假定了生产结构、资本有机构成、剩余价值率以及产品价格等因素都是不变的。只是由于理论研究的需要,为了“揭示现代社会的经济运动规律”,才使用了抽象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大部类 马克思 生产理论 扩大再生产 价值转移 弹性限度 资本有机构成 生产结构 发展速度 理论研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